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三節

李弘剛剛走出邊章家所住的街巷,就遭到了刺客們的瘋狂襲擊。雖然楊秋帶着一幫士卒奮力抵擋,但李弘依然受了重傷。這羣武功極高的刺客們非常強悍,他們酣呼鏖戰,硬是撕開了西涼衛兵的堵截,從人羣中殺開了一條血路,衝向了緊緊圍住李弘的黑豹侍從。這個時候,幾個喬裝成西涼衛兵的刺客卻趁着混亂接近了李弘,他們用犀利的弩箭近距離地射中了李弘。

趙雲和徐榮隨即指揮黑豹侍從們蜂擁而上,殺死刺客,擡着昏迷不醒的李弘迅速跑回府衙。

邊章聽完韓遂的敘說,小聲問道:“李中郎傷勢如何?”

“身上的弩箭已經取了出來,但傷口一直流血不止,李中郎還在昏迷之中。”韓遂恨恨地說道,“刺客都是死士,寧死不降,我們一個活的都沒有抓到。”

邊章擔心地說道:“這背後指使之人十分狠毒,一心要置李中郎於死地。這次刺殺不成,肯定還有下次。我們派軍隊保護府衙吧,再不能出差錯了。”

韓遂微微頷首,淡淡地笑道:“我本來準備在晚些時候開口挽留李中郎,繼續商談招撫的條件,不料卻出了這種事。這樣也好,不要我說,他現在想走都走不了了,我們還可以很談一段時間。”

邊章側目看了他一眼,緩緩說道:“文約啊,我聽李中郎說,你提的條件很難讓朝廷接受,你都提了什麼條件?”

韓遂簡明扼要的說了一遍。

邊章沉默了很長時間,說道:“這條件的確很難接受。你挽留李中郎,是打算修改條件?”

韓遂搖搖頭,說道:“我想問問他給我們的條件是什麼?”

邊章看着他,說道:“文約啊,你是不是另有想法?”

韓遂俯首而立,沒有做聲。

“你答應我的,只要機會合適,我們就投降,你爲什麼突然反悔了?你提的這些要求,明顯就是領地割據,擺明了就是不願意和李中郎商談。”邊章盯着他,遲疑了一下,問道:“難道你真的想割據稱霸?”

韓遂嘴角發出一絲苦笑,憂鬱地說道:“老邊,我們這麼多年的朋友,我怎麼想的,你難道不清楚嗎?我本來就不願意投降,我更不願意再回到那個骯髒齷齪的朝堂。那不是大漢國,那是奸閹們的大漢國。”

“朝廷下旨招撫,的確是一件好事,尤其對你我,對我們手下的那幫頭領來說,確是一件好事。在這兩年的征戰暴亂中,我們撈飽了,喝足了,我們斂積了大量的錢財,即使朝廷不給我們官做,我們下半輩子也不愁吃穿,不怕沒錢花,我們可以逍遙自在的過上好日子,我們兩個都可以安心的在城中教書授徒。楊秋馬玩他們也不用再去當土匪了,他們可以拿着整車的錢去買一個莊園,做一個塢堡,購置田地,做一方富豪。但士卒們呢?那些下級軍官呢?西涼的百姓呢?”

“兩年的戰亂,讓他們過慣了這種打打殺殺,搶來搶去的生活。老邊,你可曾想過,招撫之後,他們怎麼辦?他們都要被遣散回家,都要重新拿起鋤頭爬犁下地幹活,拿起馬鞭套索上山放牧牲畜,那些無家可歸的,還是拿起刀槍跨上戰馬去做盜匪。他們除了死去了一批兄弟朋友,什麼都沒有改變,該窮的還是窮,該被人欺壓ling辱的還是被人ling辱欺壓。這就是他們的命運。”

“等他們回到家鄉,發現一切比叛亂前還要糟糕時,他們會怎麼做?”

韓遂望着邊章,微微一笑,用手中的橫笛做了一個爆炸的姿勢,說道:“他們會再次聚集起來,再次找一個帶頭的,重新過上這種刀頭舔血,不勞而獲,燒殺搶擄,血腥刺激的生活。”

邊章沉思不語。

“你知道我爲什麼會突然改變主意嗎?”韓遂負手在屋內來回踱着小步,彷彿是在自言自語,又好象是在對邊章說話,“那天聽聞李中郎要來,我還興奮,一直在想着如何獲得皇帝陛下的大赦,重新過上安穩悠閒的生活。晚上我睡不着,在院內散步,無意中聽到幾個衛兵聚在一起閒聊,商談招撫遣散之後的出路。五個人,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再回家種田放牧。他們都在商量着去做山匪馬匪盜匪,就沒有一個人說他們願意回家摟着女人抱着孩子,老老實實地重新做人。在他們心裡,這世道又回到了過去,甚至於更加不如過去,對於他們來說,除了叛亂以外還是叛亂。因爲只有暴利血腥才能讓他們找到做人的尊嚴,找到快意恩仇的感覺,才能讓他們吃上從來沒有吃過的食物,喝上從來沒有喝過的美酒,搶到他們可能從來沒有看到過的黃金絹繒,住進他們做夢都想象不出來的豪華的莊園裡。他們只要這樣才能更近的觸摸到好日子,才能感覺到過上好日子的希望。在他們而言,如其飽受ling辱,啼飢號寒,悽悽慘慘的過一輩子,倒不如干乾脆脆,舒舒服服,轟轟烈烈的過一瞬間。”

“這些被遣散的士卒先是三三兩兩的組織起來,他們去偷去搶去做土匪,大家都想不勞而獲。小股土匪會積聚成大股土匪,大股土匪會積聚成軍隊,有了軍隊就會更加肆無忌憚的攻城拔寨。西涼的東西搶完了,他們可能還要組織更大的力量到西涼以外的地方去燒殺擄掠,最後遭殃的都是誰?都是無辜百姓啊。”

“這就是招撫之後的後果,這難道就是你願意看到的招撫嗎?”韓遂痛苦地說道,“你不要以爲我危言聳聽,你想想我們現在的隊伍是怎麼拉起來的。”

邊章發出一聲無奈而悲憤地長嘆。

“老邊,你知道嗎?士卒們已經開始仇視我們了。兩年的戰亂,留給他們的都是鮮血和死亡,痛苦和貧窮,還有永遠都抹不去的屈辱。我們呢?我們因爲戰亂而獲得了聲名,因爲士卒的犧牲而留存了生命,因爲士卒們的擄掠而獲得了財富,因爲招撫而將一切非法的東西變成了合法的東西,最後獲利的都是我們。老邊,如果你是一個渾身刀疤的士卒,你的心裡沒有憤怒,沒有失望,沒有仇恨嗎?”

邊章閉上眼,明顯痛苦之色。

“事情遠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招撫之後,誰來治理西涼?誰來治理金城隴西這兩個邊郡?如果朝廷派來的官吏還是那樣殘暴貪婪,甚至猶勝如前,百姓的日子怎麼過?歸屬羌人如何得到平等的對待?如果他們再次暴亂怎麼辦?”

“西涼經過兩年的戰亂,滿目蒼夷,民不聊生,百姓們掙扎在生死線上,經濟極度匱乏,已經無力抵抗胡族的入侵。朝廷的邊軍人數本來就不多,現在更是被我們打得所剩無幾。招撫之後如果我們的軍隊被遣散,邊境基本上就沒有戍邊軍隊,邊關形同虛設。在這種情況下,境外羌胡如果趁機一瀉而下,我們怎麼抵抗?任由百姓們在胡族的鐵蹄下被踐踏柔藺嗎?”

韓遂有些激動地加快了踱步的速度,說話的聲音也越來越大了。

“我所提的要求過分嗎?我認爲一點都不過分。雖然某些東西違背了大漢律,但在目前這種情況下,這是唯一可以守護西疆,保證西涼穩定,加快大漢國國力恢復的唯一途徑。看看我們西疆的歷史,羌胡之亂爲什麼屢禁不決?爲什麼西涼幾十年都在戰亂中艱難度日?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因爲邊軍太少。爲什麼邊軍那麼少?各級官僚貪贓枉法,剋扣軍餉,虛報人頭,結果邊軍人數越來越少,士氣越來越渙散,花費的錢卻越來越多。這個痼疾誰能根除?”

“你以爲李中郎在西涼肅貪了,殺了幾個人,抄了幾個家,李中郎就能扭轉乾坤,讓西疆的天空徹底的變藍嗎?老邊,你未免太一廂情願了?西涼的頑症之所以久治不愈,不是西涼這一塊地方爛了,而是因爲整個大漢國都已經爛了。要想恢復,不要說李中郎這個白癡不行,就是天子親臨都無力迴天。只有徹底的毀滅它,重新來過,否則絕無治理之可能。”

“我爲什麼要交好六月驚雷,要交好狂風沙,我難道願意背這個與胡族狼狽爲奸的名聲嗎?但是,如果我不與他們交好,他們立即就會攻擊西涼,大肆擄掠我西疆國土,我們拿什麼去抵抗?拿什麼去擊敗敵人?如果我們敗亡了,大漢國何嘗不是馬上失去西涼。然而西涼的百姓呢?他們遭受到的卻是永無止境的ling辱和殺戮。”

“李中郎他懂什麼?一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因爲機遇好,嗜殺如命,立了點狗屁功勞,竟然堂而皇之地坐在我面前指手畫腳,還代表什麼天子,我看着他就來氣?他懂什麼?他除了殺人還會什麼?”

韓遂站在屋中,稍稍穩定了一下激動的情緒,繼續說道:“在西涼,有誰比我更清楚西涼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有誰比我更會治理西涼?有誰比我更有辦法恢復西涼的安定和強盛?”

“我忠於大漢,忠於陛下,此心唯天可表。”

“現在,我已經叛逆了,我還在意什麼名聲,我已經決意這麼幹,任他人怎麼說,即使後人把我說成是奸佞小人,是大漢最可惡最無恥的逆賊,我也要這麼做。我意已決,沒有人可以阻止我。”

邊章看着韓遂那張因爲過度激動而略顯蒼白的俊臉,啞口無言。

過了一會兒,他慢慢說道:“文約,眼前的現實是我們已經頻臨絕境,即使你想實現你的宏圖大願,我們也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以便蓄積力量,增加實力。目前我們的狀況不佳,無法給你足夠的力量和支撐,我們不具備和朝廷抗衡的實力。所以,暫時的妥協有什麼不可以?”

韓遂緩緩走到老邊的牀邊,沉吟不語。

“我們幾十年的朋友,一起長大,一起造反,這些事你完全沒有必要瞞我。”

“你身體越來越差,我實在不願意把這些事告訴你,讓你操更多的心,感受更多的痛苦。”韓遂抓住邊章的手,誠摯地說道,“但是,我不願意你誤解我,認爲我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有膨脹的私慾。你想想,我拋棄幾十年的清譽,拋棄先人老師的教誨,我和你一起舉旗叛亂,我還有什麼貪念,還有什麼私慾可言。”

邊章用力回握着他的手,感慨萬分。

“老邊,你的意思,還是先答應朝廷招撫?”韓遂問道。

“對。”邊章說道,“你私下答應門閥,拒絕朝廷招撫,給給方勢力提供刺殺李中郎的機會和藉口,這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假如門閥世族們迫於奸閹和天子的壓力,在李中郎死後,立即派出兵力圍剿我們,我們將如何自處?這些惟利是圖的小人,什麼時候有信義可言?”

“你只想到朝中勢力離我們太遠,給我們造成的危害小,但你怎麼不想想消滅了李中郎之後,朝中勢力很快就能恢復,照樣可以擊殺我們。他們纔不願意招撫我們?”邊章說道,“你想想,皇甫嵩在冀州殺死了多少黃巾軍?是因爲沒有糧食嗎?不是,皇甫嵩是爲了血腥鎮壓,殺破叛逆的膽,讓他們再不敢心存反心。”

“去年,要不是我們有先見之明,事先在洛陽放出閻忠勸其造反的事,我們可能早被皇甫嵩斬殺一淨了。所以門閥世族對待叛逆的政策絕對是血腥鎮壓,根本不存在招撫勸降這麼一回事。”

“李中郎就不一樣了。你看看他去年在冀州擊敗黃巾軍,今年擊敗我們,都大量的招收俘虜。李中郎出身奴隸,對我們還是非常同情的,這一點從他不殺北宮伯玉和他們的歸屬羌人士卒就可以看的出來。這種和我們差不多的人爲什麼你不利用?反而和那些豺狼之輩打交道?

“我們利用西涼的紛亂局面,把李中郎這股勢力培植養大,給朝廷形成一種尾大不掉的局面。李中郎虎踞西疆,手握雄兵,自然要壓制朝廷中的各方勢力,而朝中各派肯定不會坐以待斃,可能會聯手反擊。他們爭鬥不休的時候,我們則可以在李中郎這個大樹的庇廕下,快速發展壯大。”

“所以,我認爲,如其消滅李中郎,給朝中的勢力減少麻煩,倒不如支持李中郎,給朝中勢力增加麻煩,讓他們顧此失彼,互相咬成一團,我們不是更有機會,更有時間,將來的要求不是可以提的更高嗎?”

韓遂驀然驚醒,面露喜色。邊章大概說累了,停了一下,繼續說道:“我要死了,雖然我不同意你一直造反,但你剛纔的想法還是有道理,是我先前沒有想到過的。我太保守了,只想着西涼百姓的安穩,沒有想到安穩並不代表溫飽。沒有飯吃,大家還是要造發,百姓還是要遭難。你是對的,雖然我不願意你這麼做,但我馬上要死了,我還是願意幫你完成這件事。只要是讓西涼百姓過上好日子的事,我都幫你。”

李弘聽到徐榮爽朗的笑聲在前廳傳來,立即翻身而起,大步迎了上去。

“怎麼樣?子烈,邊先生怎麼說?”李弘急切地問道。

徐榮躬身說道:“邊先生說,文約先生已經答應受撫,這兩天正在和部下們協商此事,估計再有一兩天我們就可以談了。另外,他讓我轉告大人,傅大人所託之事,他已經派人安排好了,只要大人安全返回子秀山大營,自會有人把東西送過去。”

李弘興奮地拍了徐榮一下,笑道:“邊先生果然雄才偉略,厲害。他說要送我過黃河嗎?”

“邊先生說,你受了重傷,還是先把傷養好,回去的事暫時就不要急了。他說等我們雙方談妥了,他和文約先生一起送大人過黃河。”徐榮笑道,“大人的詐傷之計很奏效,這兩天府衙安靜多了。”

趙雲笑起來,隨即大笑起來。

李弘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問道:“子龍,你笑什麼?”

“我笑……笑大人那天太有意思了。”趙雲強忍着,一張俊臉憋得通紅,“當時那個刺客的三支弩箭都射在了大人的胸口上,大人因爲甲冑內有鐵板阻隔,所以沒事,但那個刺客不知道啊。他看傻了,心裡肯定在想,這是什麼人哦,怎麼連弩箭都射不進去。更好笑的是,大人好整以暇的從甲冑上拽出三支弩箭,對着那個刺客笑笑,然後狠狠地插進自己的肚子上,頓時鮮血噴射。你們當時沒有看到,那個刺客的眼睛瞪得……”趙雲的雙手盡力比劃着,誇張地說道,“都要掉下來了。都尉大人一刀剁下他的頭,難道沒有發現他的眼睛格外大?”

徐榮搖搖頭,笑道:“警告,嚴重警告一次,這種辦法下次不能用了,太危險。假如弩箭射到頸部以上,那就遭了。”

李弘笑道:“你們太緊張了,拖着我飛跑的時候,把我腰都撞痛了,緊張什麼嗎?對這種事,我的判斷力特別強,絕對不會出錯。過去我在鮮卑的時候,大帥就認爲我是個刺客。現在看來,我過去肯定是個很厲害的刺客。上次在槐裡城外能夠脫險,靠的就是本能。子龍面色一動,我就很自然的去看子龍的眼睛,立即發現了情況,隨即渾身上下產生了反應,那種感覺……”

李弘想了一下,說道:“那種感覺太美妙了。你們沒有失去記憶,不知道這種感覺的。”

趙雲趕忙說道:“大人,我要是失去了記憶,你可記住,千萬不要把我丟了啊。”

李弘和徐榮對視一眼,捧腹大笑起來。

這時聶嘯走了進來。

“幾位大人笑什麼?說給我聽聽。”

趙雲隨即又說了一遍。大家鬨笑一番,互相取笑了幾句。

“老聶啊,和鄭大人聯繫上了。”李弘笑問道。

聶嘯自從被李弘請出來做雙方的聯繫人之後,李弘一直都很尊重他,信任他,每次商議什麼事都把他拉在一起,徵詢他的意見。聶嘯是叛軍的高級首領,熟悉西涼叛軍的情況,許多談判細節由他參詳,的確還有助益。聶嘯爲此很感動。李弘和手下人都親熱的喊他老聶。

“聯繫上了。我託了一個朋友,把鄭大人一行數人都安排在城外的一個塢堡內,很安全的。”聶嘯道:“大人今夜就走嗎?”

李弘略一沉吟,說道:“晚上我和韓先生見一面,探探他的口風。下半夜你來接我。”

李弘在允吾遇刺,重傷不起的消息很快送到了董卓手上。

董卓拿着這個消息看了好半天,然後對坐在身邊的李儒說道:“長生,這個李弘重傷不起,金城的事情就有些麻煩了。”

“這是誰派的刺客,時機抓的這麼差。當街行兇,這不是找死嗎?”李儒慢悠悠地說道,“只是如此一來,李弘天天躺在府衙內,警衛森嚴,我們原來的計策就無法執行。將軍,立即傳令下去,取消城內的刺殺計策,還是專心安排在城外的伏擊吧。”

“有消息說,老邊好象要親自送李弘到金城。如果我們連老邊一起殺了,那就得不償失了。老邊的作用還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更是殺不得。”董卓手撫黑髯,稍稍皺眉,斟酌着說道。

李儒擺擺手,堅決地說道:“先解決首先問題。如果老邊和他同行,就一塊殺。這次幹不掉李弘,事情相當棘手,各方面給我們的壓力實在太大。而且李弘跑回來之後,肯定會瘋狂報復。這個白癡,誰知道他會幹出什麼事。”

他站起來,看着董卓,奇怪地問道:“這是哪一家派出去的刺客?”

槐裡城府衙的書房內,張溫和蓋勳,桑羊等人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李弘重傷不起,短時間內肯定趕不回來。如果他長時間滯留在允吾,和邊章,韓遂反覆磋商招撫事情,這中間就有可能產生變化。”蓋勳說道,“邊章和韓遂都是才華橫溢之士,如果給他們看出了其中的訣竅,他們在仔細權衡利弊得失之後,支持李弘對付我們,形勢就不好了。”

“叛逆就是叛逆,他們從不以國家社稷爲重,蓋大人的這種擔憂很有道理。”桑羊憂心忡忡地說道,“邊章和韓遂的心思很大,說不定想割據一方稱王稱霸。從他們的這種觀點出發,他們當然希望朝廷越亂越好了。”

接着他望着張溫,一臉的鄙夷,“董卓到底能做什麼事?說起來都在西涼混了幾十年,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張溫笑道:“不要急嗎?我們再等等,也許還有機會。元固,陛下最近可有什麼消息?前兩天他來詔問詢李弘的事情,顯得非常關心。”

蓋勳苦笑道:“陛下最近在手詔中抱怨,說自從李弘走後,西涼肅貪的事就停了下來,至今也沒有進展,自己收入劇減,國庫也沒有進帳。他在手詔中大罵太尉府和涼州府辦事不力。陛下給李弘的這頓美食吃壞了嘴,以後恐怕想收手都難。”

“陛下不會又剋扣我們的秩俸吧?”桑羊緊張地問道。

“有可能。”張溫笑道,“過去陛下就做過這事。”

“南容可有消息?”張溫又問蓋勳道。

“沒有。李弘金城被刺,許多事都要耽擱下來。”蓋勳不滿地說道,“董胖子從哪裡請來的一批笨蛋,連殺個人都殺不死。”

李弘悄無聲息地回到了子秀山大營。

一羣高級軍官聞訊趕到中軍大帳來看他。

“這批刺客身手不錯。”李弘輕輕打了一下麴義,笑道,“準頭足,說讓射胸就射胸,一點都不含糊。你花了多少錢請來的?”

麴義佯裝緊張地問道:“大人沒事吧。只要射歪了一分,我可以扣掉他們一半費用的。”

左彥笑道:“你錢都付了,還扣什麼扣?”

衆將笑了起來。

“今天大家都在這裡,就不要走了。”李弘高興地笑道,“誰願意請客吃飯,給我接風?”

文丑大聲叫道:“當然是麴大人了。”

“爲什麼?”麴義不滿地叫起來,“最近我已經給你們騙了好幾餐了。”

文丑摸着李弘甲冑上的三個小洞,煞有介事地說道,“大家看看,三支箭全部射歪了,這分明請的就是水平不高,要價也不高的三流角色嘛。麴大人……你……”

麴義氣得衝上去就是一腳,大聲罵道:“小白臉,你竟敢說我居心叵測,我殺了你……”

大家正在笑鬧着,在轅門當值的張郃匆匆走進來。

“鮮于大人,有個隴西郡來的官吏說要求見大人。”

鮮于輔問道:“他說什麼事了?是不是來提人的?”

“沒有,他說有要事拜見大人。”

“俊乂,他叫什麼?”李弘問道。

“龐德。”

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七節(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六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上)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五節漢代官員的俸祿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官制等級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九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五節正視歷史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上)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四節-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二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五節經學與周禮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八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五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七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五節-第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八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一節第8章 破謀定龜茲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三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六節(上)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節轉一些關於弩與元戎弩的資料ttyang書友對長安兵變的分析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六節(下)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四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