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三節

黃昏,天邊慘淡的夕陽孤零零地掛在樹梢上,睜大一雙恐懼的雙眼吃驚地望着涿城血肉模糊的戰場。城樓上那面巨大的黑色漢字大纛在陣陣腥風裡狂舞,發出巨大的響聲。

黃巾軍士兵正緩緩地從戰場上撤下,單調而沉悶的鼓聲,鑼聲不時的在軍陣裡響起,顯得疲憊而淒涼。

大量損毀的攻城器械被丟在城下,隨處可見沾滿鮮血的石塊和巨型擂木,黃巾士兵的屍體密密麻麻地鋪滿了城牆下五十步以內的死亡地帶,更遠的地方也是屍體,但要稀疏得多。戰場上到處都是丟棄折損的武器,戰旗。

幾百個布衣短襦打扮的百姓分佈在戰場上各個角落裡,忙忙碌碌,或擡運屍體,或撿拾武器,正在打掃戰場。

鮮于輔氣喘吁吁地坐在城牆上,艱難地閉上眼睛。

從早上開始,黃巾軍就對涿城發動了猛烈地進攻,中間沒有任何停頓,連續不停,瘋狂地進攻,直到剛纔金鑼鳴響的那一刻,黃巾軍的進攻才漸漸停止下來。

鮮于輔一直堅守在城樓上,指揮士兵們頑強抵抗,所有能用上的守城武器,守城辦法全部用上,只恨沒有長出四隻手了。但敵人實在是太多了,他們就象螞蟻一樣,又多又密,殺都殺不盡。去年許多黃巾暴亂的當地官員上書朝廷都用蟻賊來表示黃巾軍,說得就是這個場景。守范陽的時候,黃巾軍十萬人攻城,幾天的功夫,就把鮮于輔殺得狼狽而逃。但是今天的戰鬥尤其慘烈,他有好幾次都差一點崩潰了。

當時城樓上到處都是黃巾軍的士兵,任他喊啞了嗓子,砍斷了長劍,最後連長戟都刺在敵兵的屍體上拽不下來,但依舊沒有殺退敵人。幸好每一次在他絕望的時候,都尉吳熾都能適時率領援軍殺到。

整整一天,黃巾軍就沒有一個士兵走過回頭路,他們根本就不退卻,他們就是攻,拼命地攻,直到戰死。無論是死在城牆上還是死在城牆下,也無論是死在官軍的長箭下還是死在官軍的刀槍下,他們都絲毫沒有懼色,好象生命本來就不是他們自己的。一條條的雲梯吞噬了無數戰士的性命,但無數的戰士依舊前赴後繼,勇敢地爬上雲梯,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爲戰友鋪墊進攻的基石。黃巾軍這種純粹消耗式的進攻,不但大量殺傷了守城官軍的性命,也沉重打擊了守城官軍的士氣。面對如此兇悍的敵人,沒有人不感到膽顫心驚。

鮮于輔一天的時間,僅僅吃了四個小圓餅,滴水未進。不是不想吃,而是沒有時間吃。他身先士卒,帶領士兵們頑強地的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殺到最後,他和戰士們一樣,不但舉不起石頭,就是走路都搖搖晃晃的。就在這個時候,敵人中止了第一天的進攻,撤了下去。

鮮于輔累急了,他渾身上下鮮血淋漓,甲冑破爛不堪,沒有一塊完好的地方。肌肉由於過度用力,早就酸漲疼痛,雙腿根本無法支撐自己的軀體。他的嗓子喊啞了幾乎不能說話,耳朵裡的巨大轟鳴聲越來越響,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

他已經坐不住了,即使靠在城牆上也坐不住了。他怕自己躺倒之後再也站不起來,極力睜開了眼睛。

耳中的轟鳴聲突然失去,眼前是一片狼藉的戰場,滿目都是敵我雙方士兵的屍體,他們以各種各樣的姿勢糾纏躺倒在一起,堆滿了整個城牆頂部。地上的長箭和各式武器浸泡在已經逐漸凝固的褐色血液裡。各色戰旗隨意丟棄在士兵的身體上,到處都是。疲憊不堪的戰士有的已經躺下;有的找不到地方,乾脆躺在屍體上呼呼大睡;有的士兵聚在一起喝水吃東西;更多的人在尋找受傷的戰友,尋找死去的兄弟。幫助守城的百姓已經開始打掃戰場,清理城牆頂部,準備明日再戰。

幾個軍司馬和軍候先後走到鮮于輔身邊稟報損失,需要補充的武器,器械。

一天血戰下來,防守西城們的守城官兵死傷一千五百多人,折損巨大,長箭等各類武器消耗也頗爲嚴重。

這時鮮于輔看到負責傳遞消息的斥候屯屯長跑了過來,趕忙問道:

“北城門有消息傳來嗎?”

“回大人,攻打北城門的黃巾軍已經撤退。軍司馬王大人和兵曹掾史閻大人正在清理戰場。”

“損失如何?”鮮于輔焦急地問道。他現在最關心的就是損失了多少人。士兵越來越少,守住城池的希望就越來越渺茫。黃巾軍發力猛攻,戰鬥力之強遠遠超過了鮮于輔的想象。攻打范陽的時候,黃巾軍士兵還沒有這麼厲害,難道他們故意隱瞞了自己的實力?鮮于輔有些疑惑不解。

“四百多人。”

鮮于輔心裡頓時抖了一下。一天就損失將近兩千人,如果天天這樣打下去,不要說堅持到今年冬天下雪,恐怕這個月都支撐不下去。

“黃巾軍攻打北城門只是佯攻,目的不過是分散我們的兵力,爲什麼會損失許多人?”鮮于輔望着那位斥候屯長,象是問他,又象是自言自語。

“閻大人說,負責攻城的是黃巾軍的黃龍,他是前兩天死去的黃巾悍將左校的好友。黃龍督軍猛攻,估計有挾恨報復的意思。”

鮮于輔點點頭,隨即問道:“閻大人還好吧。”

“閻大人勇猛彪悍,所向披靡,毫髮未傷。”

鮮于輔笑了起來。他摸了一下自己的三綹長鬚,心情頓時好了許多。

張牛角望着坐在一側不語的黃龍,心裡非常憤怒。

今天北城門方向只是佯攻,但黃龍爲了報仇竟然不聽命令,督軍強攻,造成部隊死傷慘重。兩個戰場加在一起有近一萬五千人的損失,大大超出了張牛角的預計。

黃巾和左校都是孤兒,兩人自小就揹着藥簍子,跟在張角後面雲遊天下,救死扶傷。兩人一起跟着張角的弟子學武功,忠心不二地追隨着張角起兵造反。左校性格內斂,黃龍心情急躁。左校願意跟在張牛角後面繼續征戰天下,黃龍不願意,他一直帶着部隊在太行山附近燒殺搶掠,過着佔山爲王的土匪生活。是左校把他硬拽了出來。黃龍一直不安分,到哪裡都改不了要搶一搶,樂一樂的毛病,而且經常違反軍令,對張牛角那張冷臉也非常反感,更不賣他的帳。張牛角幾次要懲治他,都被手下極力勸阻了。因爲他是左校的兄弟,左校對張牛角忠心耿耿,不能抹了左校的面子。黃龍作戰勇猛,對左校言聽計從,用好了,還是一員不錯的戰將。

但現在左校不在了,誰能震懾黃龍?

張牛角開始總結今天的攻城得失,最後批評了黃龍,責怪他不聽從命令,造成了無謂的損失。

左校的死,對黃龍的刺激很大。他一直要求獨自率部追殺豹子李弘。對於這個失去理智的要求,張牛角當然不同意。黃龍心裡非常痛恨張牛角。今天攻城,黃龍爲友報仇,不顧軍令,督軍猛攻,結果損失慘重。此刻他的心情極度惡劣。

看到張牛角那張冰冷的面孔,黃龍的情緒終於失控,破口大罵起來。

大帳內除了他和張白騎兩個小帥,還有各帥帳下的司馬,從事,各部曲的軍司馬。他這麼張口一罵,帳內衆人頓時大驚失色,大帳內頓時鴉雀無聲,除了黃龍的吼叫。

張牛角面無表情,端坐幾後,雙眼炯炯有神地望着黃龍,看不出任何一絲怒意。

黃龍罵了幾句之後,心裡平靜了一點。他望着張牛角,狠狠地朝地上吐了一口吐沫,大聲說道:

“從現在起,你幹你的,我幹我的。你去打天下,我去找豹子,咱們各不相干。”

說完轉身就走。走了兩步,他覺得有點不對勁。他的部下沒有一個站起來的。

黃龍猛地轉身,指着自己的幾個部下,放聲大吼:

“你們想幹什麼?找死嗎?”

衆人目露恐懼之色,齊齊望向張牛角,眼含求助之意。

黃龍昏了頭,在張牛角的大帳內公然叫囂。叫囂就叫囂,他還公然要風裂黃巾軍,拉着自己的部隊單獨幹。這是要殺頭的。但是黃龍一向狂妄,以爲自己了不起,張牛角絕對不敢拿自己怎麼樣。

張牛角說了一句話。

“殺了。”

李弘被樹林裡的寒氣凍醒了。他用力裹了裹身上的牛皮褥子,望着漆黑的天空,睡意全無。

昨天下午鄭信得到了涿城送來的消息,張牛角開始攻打涿城了。

這個消息讓大家都有些擔心,畢竟張牛角的黃巾軍到目前爲止,尚沒有什麼失敗的記錄,而且攻守雙方的兵力對比非常懸殊,指望一萬多人守一個多月的確有些自欺欺人。現在要解幽州之圍,全看冀州戰場的動作快不快,打得狠不狠了。如果冀州方面不能理解黃巾軍攻打幽州的目的,延遲,敷衍或者不出兵,這場戰也就輸定了。

不管涿城怎麼樣,涿郡怎麼樣,風雲鐵騎都要努力,要儘可能殲滅敵人,爲涿城守軍爭取更多的優勢。

李弘命令各曲軍候們不要伸張,以免影響士氣,大家還是依照既定方案展開行動。李弘囑咐手下們在加快行軍速度的同時要密切注意部隊的隱蔽性,不要被敵人的斥候發現了蹤跡。

李弘翻身坐起來。

圍在周圍的侍從們三五成羣地擠在一起睡得很熟。顏良靠在一棵大樹上,身上的黑布大氅半邊都掉了下來。李弘悄悄走過去,幫他把大氅重新蓋好,把自己的牛皮褥子也蓋在了他身上,然後緩緩走出了樹林。

巡夜的士兵趕忙上前行禮。李弘一一攔住,和他們坐在草地上閒聊。

不久,東方的地平線上慢慢露出一絲魚肚白。接着,天色越來越亮,黎明悄然來臨。

急驟的馬蹄聲突然打破了清晨的寧靜,飛速向山林奔來。

一名斥候帶着渾身的露水出現在李弘的視野裡。

斥候突然看到校尉大人站在哨兵旁邊,嚇了一跳,趕忙飛身下馬,一邊行禮一邊氣喘吁吁地說道:

“大人,黃巾軍出城了。”

“什麼時候?”李弘大喜問道。

斥候面色一紅,有點心虛地說道:“半夜裡他們就悄悄出了城。”

李弘一愣,看着斥候緊張的神色,隨即笑了起來。

“你們不是一直在城池附近監視敵軍的動靜嘛,怎麼沒有發現?”

“黃巾軍走西門出城的,沒有走南門。我們一直守在南門附近,所以直到下半夜才發現。”

李弘點點頭,疑惑地問道:“難道敵人發現了我們?爲什麼他們半夜行軍?按照速度,他們快到來蔭亭了。”

斥候立即說道:“回大人,敵人渡河了,到對岸去了。”

李弘頓時目瞪口呆。

“渡河了?”李弘自嘲地苦笑了一下,然後拍拍斥候的肩膀說道:“你辛苦了,到鄭軍候那裡去吧。爭取休息一下,馬上我們就要行軍了。”

斥候感激地行了個禮,上馬離去。

“渡河了?”李弘連連搖頭,讚歎道:“想出這個主意的人真是天才。”

黃巾軍渡過巨馬水,沿着西岸而行,一樣可以趕到定興渡口。只不過要再渡一次巨馬水而已。但他們卻避開了走巨馬水東岸,可能遭到神出鬼沒的豹子軍伏擊的危險。

李弘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這個領軍的黃巾首領非常有頭腦,他選擇了一條路程比較複雜,時間要長一點,但卻極其穩妥,極其安全的路線。他這一招好厲害,不但讓李弘的計謀全部落空,而且確保了部隊準時到達定興渡口和孫親會合。

李弘信步而走。

背後的山林和遠處的丘陵都籠罩在淡淡的晨霧裡,朦朦朧朧,若隱若現,猶似仙境。略帶寒意的山風輕輕地吹拂而過,風中夾帶着濃郁的樹木清香,沁人心脾。稍稍有些枯黃的草上沾滿了露珠,晶瑩剔透。

李弘心中平靜若水,再也沒有一籌莫展的感覺。

沉重的腳步聲從李弘的背後響起。

李弘慢慢轉身,看到了睡眼惺忪的顏良。顏良的手上抱着李弘的牛皮縟子。

“大人,你還是披上吧。早上天涼。”

李弘伸手欲拿,顏良一步跨到他的身後,輕輕給他披上。

“謝謝大人。”

李弘笑笑,拍拍顏良的大手。

“你去通知各部軍候,今天我們趕到定興渡口。”

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七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五節第12章 長安風雨聲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節(上)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七節(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上)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八節(下)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上)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八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五節-第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五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六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上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三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下)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