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三節

六月上,大漠。

大漢天子和大將軍李弘統率虎賁羽林營、胡騎營、西部鮮卑鐵騎共一萬五千人進入大漠。

十幾天之後,大軍到達紅公牛沙漠(今烏蘭布和沙漠)東北端的屠申澤。屠申澤是一個大湖,湖水由黃河而來,碧水藍天芳草萋萋,甚爲美麗。這裡從大秦開始便是河套一帶主要的屯墾戍邊地區,北疆軍收復朔方、五原等北疆邊郡後,重開屯墾,十幾年過去了,如今這裡已是人丁熾盛,牛馬布野。

朔方郡太守張逸奉旨送來了糧草和牲畜,並帶來了長安最新的消息。

大司馬徐榮、太尉張燕書告大將軍,北疆局勢日漸緊張,請他儘快趕赴金雪原,會同漠北都護鐵鉞鎮制大漠胡族諸部,伺機攻擊彈汗山,幫助驃騎將軍鮮于輔攻殺扶羅韓。

自從去年南部鮮卑王射墨賜和東部鮮卑大人彌加辭世後,大漠局勢一度混亂,柯比熊、射虎、射纓彤等大漠中南部的大小王先後被趕出了大漠。而大漢對此一籌莫展,除了威脅和警告外,至今沒有看到一支鐵騎和鮮卑人正面對抗,甚至在扶羅韓率軍越過長城後,他們依舊忍而不發,竭盡全力在胡族諸部之間斡旋、調停,這大大助長了叛亂部落的氣焰,增加了他們重新奪回大漠的信心。

鮮卑人扶羅韓、射隆、加漠、闕機、素利等部落大首領多次會晤。他們仔細商討後,認定大漢在歷經多年的戰亂後,實力已經遭到了重創,即使大將軍李弘和他的北疆軍依舊驍勇善戰,但如今大漢的主力軍隊被牽制在了中原南方和西疆兩個大戰場上,他們已經無力調集重兵戍守大漠和北疆。這從燕無畏統率風雲鐵騎南下晉陽,鮮于輔坐鎮幽州屯兵死守就能看出來。大漢已經失去了控制大漠的實力和自信,他們已經萌生了棄守大漠的想法,現在正是鮮卑人重新雄起於大漠的最佳良機。

大將軍李弘和遠征西疆的軍隊遲遲沒有出現在大漠上。從各渠道得到的消息可以證實,李弘和他的軍隊雖然在西海擊敗了羌人,但同時也被垂死掙扎的羌人打得奄奄一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大漢軍隊爲了恢復元氣和戍守西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力北上征伐大漠了。

鮮卑人喜出望外。扶羅韓以大鮮卑王的名義,向大漠上所有的鮮卑部落派遣了使者,試圖說服他們背叛大漢,結盟共抗大漢,把漢人趕出大漠,重建大鮮卑王廷。扶羅韓的使者們日夜馳騁在大草原上,很多鮮卑部落開始動搖了,其中一部分人在無法預測未來局勢發展的情況下,秘密和扶羅韓結盟,腳踩兩條船,以確保部落利益。

與此同時,扶羅韓、射隆等人想方設法拉攏白山的烏丸人能臣氐,加漠和沙末汗也主動向遼東的烏丸人樓班伸出了援手。白山的烏丸人和遼東的烏丸人越打越瘋狂,戰局越來越激烈。

烏丸人都在大漢境內居住,烏丸人之間的自相殘殺導致邊郡形勢愈發惡劣,迫使漢軍不得不出面干涉

。這樣一來,幽州的軍隊幾乎都被捲進了白山和遼東兩個戰場,根本無力顧及中、東部大漠。而漢人爲了儘快穩定邊郡,平息烏丸人之間的戰火,只好向鮮卑人低頭,希望他們不要公開插手烏丸人的事,導致局面失控。

鮮卑人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條件,扶羅韓要求大漢天子立即承認他的大鮮卑王地位。有了大漢天子這個承諾,扶羅韓可以名正言順地統領大漠胡族各部,可以暫時擺脫大漢軍隊對他的威脅,給自己穩定大漠諸部和發展實力贏得時間。一旦自己羽翼豐滿了,可以和大漢正面抗衡了,自己就能脫離大漢的控制,重霸大漠。

鮮于輔的態度讓鮮卑人非常不滿,他一邊讓鮮于銀在上谷戰場上和射隆胡攪蠻纏,拖延時間,一邊派出軍隊支援遼東,和遼東都護李溯東西夾擊烏丸叛軍。

鮮卑人決定還以顏色,順便試探一下大漢人的底線。

五月上,東部鮮卑王加漠、渠帥成律歸和沙末汗率軍渡過大遼水,突襲玄菟郡,三天之內攻佔了郡治高句驪。大軍隨即渡過小遼水,圍攻遼東郡郡治襄平城。遼東郡太守公孫度據城死守,並派人渡海趕到青州,向青州刺史張?求援,並向長安告急。

此刻李溯和公孫續正率軍在醫無慮山的西麓昌黎、陽樂一帶激戰,兩人聞訊大驚,急忙回援遼東。襄平一旦失守,大軍的糧草供應就被切斷了。隨同李溯撤回遼東的還有遼東烏丸大單于頓傑的軍隊。

李弘神情冷峻,望着案几上的地圖沉默不語。

“按照朝廷原定計策,呂布將軍將在七月率軍南下攻伐徐州,但現在因爲遼東局勢突變,不得不做出調整。”傅幹一手拿着長安的書信,一手指着地圖說道,“大司馬和太尉大人決定放棄攻打徐州,轉而全力支援遼東。朝廷已經下旨,拜青州刺史張?爲鎮護大將軍,持節鉞,領管亥、昌?兩營一萬大軍渡海支援遼東戰場。遼東戰場上的糧草輜重將由海路運輸,分別從青州的東萊郡和幽州的漁陽郡兩地送到遼東,這樣可以大大節約運輸途中的消耗。”

“我們的糧草軍械呢?”祭鋒問道,“大軍攻打彈汗山,需要大量的糧草軍械,朝廷何時才能把這些東西送到金雪原?”

傅幹搖搖頭,苦笑,“丞相大人曾經說過,供應給上谷戰場的糧草輜重,要到十月秋收之後,所以……”

“上谷?”祭鋒攤開雙手叫道,“大漠,我們是在大漠打仗。只要我們打到彈汗山,扶羅韓就會撤過長城,上谷哪有什麼仗打?”

“我們自己想辦法。”李弘揮手說道,“沒有糧草輜重難道就不能打伏了?這裡是大漠,大漠上有的是牲畜。雨季過後就是秋天,正是牲畜長膘的時候。等到牲畜膘肥體壯了,我們就可以出兵。”

“那也要到十月之後了。”蔣濟皺眉說道,“現在大漠形勢瞬息萬變,胡族諸部人心惶惶,左右搖擺,未必願意遵從朝廷的聖旨,把牲畜送給我們做軍糧。”他指了指傅幹手上的書信,“而且,大司馬和太尉好象也沒有下旨徵繳的意思,他們顯然也是擔心這樣做會激怒胡族諸部,加劇大漠形勢的惡化

。”

“非要聖旨嗎?”李弘冷笑,“等我平定了大漠叛亂,僅戰利品就足以償還各部落的損失。”他轉頭看看祭鋒,“派人急告胡族諸部,讓各部落的大小王都到金雪原覲見大漢天子。”

祭鋒躬身領命。

“書告匈奴大單于劉豹、先零羌王狂風沙,想方設法給閻柔將軍籌備牲畜和草料。”李弘稍稍停頓了一下,對傅幹說道,“書告閻柔,請他領長水營急速趕到代郡攻殺修武盧。再告冀州吳雄,請他率軍出飛狐要塞,配合閻柔將軍,把修武盧給我殺了。”

“殺了代郡的修武盧,等於警告扶羅韓,叫他立即給我滾出長城。”李弘眼含殺氣,怒聲說道,“如果他繼續留在上谷,我就把彈汗山燒成一把灰。”

六月中,遼東。

五百多艘大船浩浩蕩蕩進入遼東灣,泊岸於遼河口。

鎮護大將軍張?和遼東都護李溯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面了,兩人親熱地聊了一會兒,李溯馬上問道:“大將軍呢?大將軍是否到了大漠?”

“我也不知道。”張?說道,“聽說他在西海大戰中身負重傷,不知道是否好了。如果傷勢嚴重的話,他現在可能還在河西休養。”

李溯沒有說話,臉顯失望之色,旋即低聲說道:“麴大人留在西疆了嗎?”

“是的。”張?笑容漸斂,黯然說道,“聽說,大將軍把他葬在龍耆了。當年他是西部都尉,駐守龍耆很多年,那裡曾經是他戍守疆土的戰場。”

李溯擡頭望向遠處的山林,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盧龍塞。

“如果我戰死了,你把我葬在盧龍塞。”李溯突然說道,“你不要忘了。”

張?詫異地看着他,“你我兄弟多年沒見了,怎麼一見面就說這種話?”

“公孫度大人戰死了。”李溯悲聲說道,“十一天前,他戰死於襄平城。”

張?駭然心驚,“襄平城丟了?”

襄平城如果丟了,遼東郡和樂浪郡(今朝鮮半島的西部)的門戶大開,大軍若想從遼東灣方向展開反攻,難度非常大。

“沒有,公孫大人的兒子公孫康和公孫恭還在繼續堅守。”李溯說道,“鮮卑人和烏丸人已經聯手,我們兵力嚴重不足,很難救援,襄平城岌岌可危。”

張?濃眉深鎖,急尋對策,“扶余人和高句麗人可有動靜?”

“沒有,他們至今尚未出現在遼水河附近,不過從遼東形勢來看,只要襄平一丟,他們必定舉兵叛亂。”李溯恨恨地說道,“去年,我曾威脅他們,叫他們嚴守中立,不要自尋死路。他們還算聽話,在鮮卑人的威逼利誘下,沒有背叛。”李溯接着憤怒地手指西方,激動地叫起來,“遼東出現今日的危局,都是朝廷策略的錯誤

。我曾三番兩次上書,要求儘快結束遼東的戰亂,把樓班、烏延和蘇僕延都殺了,但朝廷就是不同意。說沒有糧草,說先讓他們自相殘殺,我們好坐收漁人之利。現在好,我們不但沒有坐收漁人之利,反而把遼東葬送了。長安都是一幫白癡,白癡……數千兄弟就這樣白白死了,公孫大人更是死得不值啊。”

張?急忙勸阻。

“你不要替他們說話,難道我眼睛瞎了嗎?鮮卑人殺進了遼東,遼東守不住了,朝廷這纔給我們糧食,讓我們把胡人趕出去,但他們現在知道叛胡有多少嗎?鮮卑人和烏丸人加在一起有四萬多人,我才一萬多人。即使加上頓傑的烏丸軍隊,我手上也不過只有一萬六千多人,你讓我怎麼打?你讓我怎麼殺過遼河?”

“子逆,你冷靜一點。”張?苦笑道,“七月,朝廷準備讓呂布將軍率軍攻打徐州。這批糧食軍械本來是用來打徐州的。”

“打徐州?”李溯兩眼血紅,扯着嗓子大吼道,“那幫蠢豬,他們難道不知道,北疆如果亂了,打下徐州又有什麼意義?曹操只有幾萬軍隊,巴掌大的一塊地方,什麼時候不能打?爲什麼非要現在打?胡人呢?胡人會從幾千里長的邊界上展開攻擊,大漢爲此要耗費多少兵力、財力才能保住北疆?”

張?本想再解釋幾句,但覺得朝堂上的事太複雜,一兩句話根本說不清,即使說了李溯也未必能明白,“子逆,你不要叫了吼了,我既然來了,帶了兵,又帶了糧,那麼你我兄弟就齊心協力,把遼東守住,好不好?”

李湖吼了幾嗓子,鬱積在心裡的怨憤也發泄了一點,情緒慢慢穩定下來。

“樂浪郡還有軍隊嗎?”張?問道。

“樂浪郡大約還有五千多人,但我不敢徵調,陽儀大人也不會給。”李溯說道,“樂浪郡的東面是馬韓,東北面是高句麗,南面是韓?,一旦我們把樂浪郡的軍隊都調走了,誰敢保證這些蠻狄不會乘機突襲?樂浪郡有六萬多戶二十多萬人,如果出了事,我們誰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張?躊躇良久,慢慢說道:“子逆,遼東只有我這一萬援軍,沒有第二批援軍了,如果要想在最短時間內結束遼東戰爭,兵力的確不足。這樣吧,我們冒充五萬大軍來援,先把士氣鼓舞起來,然後給襄平城輸送糧草軍械,幫助他們守城,和鮮卑人持久對峙。”

“從目前北疆形勢來看,鮮卑人重霸大漠的信心明顯不足,這從扶羅韓想方設法威脅朝廷,要求陛下承認他的大鮮卑王地位就能看出來。所以我認爲東部鮮卑人出兵攻打遼東,其目的是想牽制幽州的兵力,其根本用意還是爲了要挾大漢。所以,他們攻打遼東是假,逼迫朝廷承認扶羅韓的大鮮卑王地位是真。只要我們死死守住襄平,鮮卑人寸步難進,久戰無功,在冬天來臨之前必定會撤走。”

李溯微微皺眉,稍加沉吟後說道:“扶羅韓最怕的就是我們出兵打他,爲了避免族滅之禍,他不惜一切代價想讓陛下承認他的大鮮卑王,繼而逃避舉兵叛亂和佔據中部鮮卑的罪行。但問題是,東部鮮卑的闕機、素利等人都是縱橫大漠幾十年的老傢伙,在他們眼裡,扶羅韓狗屁都不是,怎麼會幫助他?”

張?笑笑,神情很苦澀,“在大漢人的眼裡,他們都是蠻族,但幾百年來,我們和誰打仗?匈奴人、羌人、鮮卑人、烏丸人,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有很多英雄人物,他們也有理想和志向

wWW ▪ttκΛ n ▪C○

。檀石槐曾經帶領鮮卑人雄霸大漠,這是鮮卑人的驕傲,也是鮮卑人世世代代的夢。但現在這個夢給大漢擊碎了,破滅了,鮮卑人不得不屈辱地低下了頭顱,但他們心裡的夢不會破滅,他們把驕傲藏在心裡,時刻等待着爆發的一天。”

“大漠是他們的根,是他們的家園,無論多麼貧瘠,他們都不會丟棄,他們都會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

“爲了大漠,爲了家園,爲了夢想,爲了大鮮卑,鮮卑人會毫不猶豫地放棄仇恨,會緊緊地站在一起浴血奮戰。”

張?伸手拍了拍李溯的肩膀,“尊重自己的對手,才能戰勝自己的對手。這個世上沒有蠻人,只有勇士和懦夫。”接着他用力揮了揮手臂,大聲吼道,“拿出大漢人的勇氣,戰勝他們,我們戰無不勝。”

李溯和一幫遼東將領聞言大振,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願隨將軍誓死血戰……”

當天晚上,大軍在汶縣(今營口附近)紮營。

遼東軍斥候飛速回報,扶余人出現在小遼水,高句麗人出現在大梁水,鮮卑人的援軍到了。

衆人心情沉重,大帳內的氣氛很壓抑。

“現在的高句麗王是誰?還是伯固嗎?”張?盯着地圖看了很久,忽然問道。

“他早死了。”李溯說道,“當年我們平定遼東之亂後,他就死了,後來高句麗爆發了王位之爭,伯固的三子伊夷模做了高句麗王,他的另外兩個兒子拔奇和涓努一氣之下,帶着三萬戶高句麗人投奔了大漢。”

“這些人現在在哪?”張?驚喜地問道。

“他們居住在沸流水。”李溯奇怪地看看張?,問道,“怎麼?離間計?讓拔奇和涓努乘機去攻打高句麗的都城?”

“對,立即派人傳訊給他們,我們可以提供軍械。”張?說道,“他們兄弟自相殘殺,我們或許可以撿點便宜。”

“漁人得利,又是漁人得利,我現在聽到這句話就來氣。”李溯嘲諷道,“當年公孫度爲了利用扶餘國牽制北面的鮮卑和南面的高句麗,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尉仇臺,生了個兒子,如今也有十歲了。我們一直想讓這個孩子繼承王位,尉仇臺本人也同意,但扶餘國諸加(大臣們)擁戴其大兒子簡位居,王位之爭很激烈,我們是不是也乘機離間一下,讓他們父子兄弟自相殘殺,我們也好漁人得利?”

“好計啊?”張?對李溯的嘲諷不以爲意,捋須笑道,“遼東的事你熟悉,你立即派人聯繫簡位居,只要他能說服尉仇臺臨陣倒戈,我們就支持他繼承王位。”

李溯冷笑數聲,忿忿不平地罵了一句,然後望着張?問道:“俊?兄,我還認識你嗎?”

張?捧腹大笑。

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七節第24章 猛將的傳承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下)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中)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節(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七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九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上)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四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作者錢穆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節(下)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八節第22章 芒刺猶在背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一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七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五節-第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上)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六節(下)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上)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下)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九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八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