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節

大漢元平二年(公元204年),十二月。

西海下雪了。大雪綿延不絕,雪原廣袤,羣山如玉,西海冰封玉砌,在陽光的映射下熠熠閃亮,燦爛奪目。

漢軍在羌人的連番阻擊下,推進緩慢,於十二月初趕到大通山,距離野公牛河還有一百多裡。此時漢軍的糧草運輸極爲困難,但西涼人發揮了驚人的力量,十幾萬民夫從龍耆關隘把一車車的糧草軍械持續送往西海前線。十月秋收和武都戰場的停戰,讓朝廷大大緩了一口氣,民夫和糧食都有了,朝廷隨即以最快的速度在關中、河東等地徵調了三十多萬民夫迅速西進,把囤積於陳倉的糧草軍械急速送往河湟。

羌人本想利用這場大雪和重重阻擊延緩漢軍的推進速度,把漢軍拖在西海雪原上,迫使漢軍因爲糧草不濟而撤軍。但半個多月過去了,漢軍不但沒有絲毫撤軍的跡象,反而開始翻越西海北部的大通山了。

大雪遲滯了漢軍前進的腳步,同樣也阻礙了羌人的集結,不少部落因爲恐懼,藉口風雪太大道路難行,遲遲不願趕到天峻大草原。虹日大怒,一邊派人向漢人議和,一邊再告羌族各部,漢人已經殺到我們的家園,如果大家不能齊心協力,最後必是族滅之禍。我們要想生存,就要浴血奮戰,就要把漢人趕出西海。我們沒有退路了,投降也是死,戰死也是死。爲了捍衛西海,我們血戰到底。

大將軍李弘拒絕了羌人的議和,他把羌人使者的腦袋砍了下來。漢軍已沒有退路,此時後撤,極有可能被羌人追殺,極失慘重,只有繼續攻擊,一直殺到天峻草原。成敗在此一舉。

十二月上,漢軍到達野公牛河,沿河而上,直逼天峻大草原。

虹日集結了三萬五千大軍,正面迎戰。

決戰的那一天,天空灰濛濛的,北風咆哮,大雪紛飛,戰場上白茫茫的一片。

李弘把北軍的越騎營和步兵營放在最前面,楊秋的西涼大軍居中,小天子和賈詡的虎賁羽林營居後壓陣。車騎將軍麴義和鎮北大將軍閻柔率領鐵騎居於左右兩翼。六萬將士肅立於風雪之中,靜靜地等待着攻擊的一刻。

羌人以雁行列陣,蓄勢待發。

戰場上非常寂靜,寂靜得讓人窒息。

雙方戰旗在風雪中狂舞,就象雪原上驃悍的狼羣,發出了一陣陣驚心動魄的厲嘯。

李弘舉起馬鞭,輕輕拍了拍長髮上的雪花,然後擡頭望着高高矗立的大纛,慢慢眯起了眼睛。

大漢戰旗在半空中舞動着雄壯的身姿,如同一條即將騰空而去的蛟龍,仰首狂嘯。

小天子緊張地喘息着,從口鼻中噴出的熱氣化作了團團白霧。期盼已久的大戰就要開始了,激動人心的一刻就要到了。大漢……大漢無敵……

李秀轉頭看看小天子,紅通通的臉上忽然露出一絲嬌笑,“你那麼緊張幹什麼?又不是第一次上戰場。”

小天子嚴肅地瞪了李秀一眼,“朕要領軍衝殺,等一下你不要跟在朕的後面,妨礙朕殺敵立功。”

李秀被他一本正經的樣子逗笑了,急忙連踢馬腹,退到了顏霸身邊,“好,聽你的,我跟在顏大哥後面,不耽誤你殺敵了。”

李弘揮了揮手。

“咚咚咚……”百面戰鼓同時擂響,霎時驚天動地。

“嗚嗚……”

羌人出動了,靈狐帶着一支大軍猶如離弦之箭,風馳電掣一般衝出了本陣,向着戰場左翼呼嘯殺進。

萬馬奔騰,頓時激起滿天雪花,蔚爲壯觀。

麴義冷笑。

羌人想衝擊漢軍左翼,從漢軍鐵騎和步卒大軍之間撕開一條通道,以便擊破漢軍陣勢,這個辦法雖然不錯,但羌人顯然低估了漢軍的實力。他們以爲漢軍到了西海後水土不服,戰鬥力已大不如前。

麴義長戟劃地而起,帶起一蓬沖天白雪,“傳令各部,且戰且退,把敵人引進來,引進來……”

龐德、馬超各率人馬,左右分開,任由羌人暢通無阻地殺了進來。羌人一殺到底,和嚴陣以待的衛峻、聶嘯迎頭相撞,雙方血戰。

幾萬人馬混戰在一起,殺聲震天。

號角再響,鐵頭帶着大軍衝出本陣,再度殺向了漢軍左翼。

麴義有些意外。羌人認準了左翼,好象非要從這一側突破。他急忙命令龐德、馬超掉頭迎戰,擋住敵人的後續攻擊軍隊。

一半漢軍掉頭而去,讓陣中的羌人很快突破了漢騎阻擊,直殺中路的西涼大軍。

楊秋、成宜、程銀、樑興等西涼大將早就按捺不住了,看到羌人呼嘯而來,連聲下令,督軍狂攻。

左翼戰場上一片混亂。

李弘微微皺眉,轉身對傅幹說道:“傳令玉石將軍,前軍拆陣,讓秦誼、陳衛帶着越騎營橫向切入左翼戰場,堵住羌人的退路,包圍羌人。”

傅幹吃了一驚,“大將軍,前軍拆陣,羌人不正好攻擊嗎?”

“告訴閻柔將軍,注意保護前軍,阻止羌人的正面攻擊,伺機在右翼戰場上設下陷阱,誘使羌人主力攻擊我右翼,把羌人全部引進戰場。”李弘用力一揮手,“快,下令……”

傅幹目瞪口呆。

現在左翼遭到了兩批敵軍的攻擊。龐德、馬超的軍隊被敵軍夾在了中間,雖然他們擋住了第二批敵軍,但因爲未能配合衛峻、聶嘯包圍第一批敵軍,導致第一批敵軍成功突破了聶嘯的阻擊,猛攻居於中路中間位置的西涼大軍。這一招讓漢軍措手不及,中路的堅固陣勢隨即開始搖晃。

這時如果讓前軍拆陣,全力配合龐德、馬超包圍第二批攻擊敵軍,那麼整個中路陣勢也就沒有了,左中右三個戰場馬上混爲一團,戰局很快便會失去控制。這等於拱手把戰場的主動權丟棄了,而這也正是羌人連續攻擊大軍左翼的目的,他們就是想突破中路,造成戰場混亂,繼而發動致命一擊。

傅幹還想勸阻,但看到李弘殺氣騰騰地瞪着自己,不敢再說,匆匆下令去了。

“再告麴義將軍,任由羌人攻擊西涼軍,讓西涼軍把羌人拖在中路,然後命令衛峻、聶嘯的軍隊從羌人左右兩翼包抄上去,包圍這股羌騎。”

“傳令姜舞、雷子兩位將軍,向中路戰場靠近,做出救援西涼軍的姿態。”

蔣濟二話不說,打馬而去。

戰鼓如雷,令旗翻飛,戰場上的各路大軍飛速移動,戰局很快發生了驚人的變化。

漢軍的前軍突然拆陣,秦誼、陳衛兩位將軍指揮北軍越騎營向左翼戰場急速殺進,堵住了鐵頭的退路。鐵頭此刻正指揮羌騎和龐德、馬超的大軍死戰,竭盡全力幫助靈狐的軍隊攻擊漢中中路,完全沒想到漢軍竟然自毀戰陣。

鐵頭的前面是龐德、馬超的鐵騎,後面是秦誼、陳衛的步卒大軍,他和五千羌騎迅速陷入了包圍。

與此同時,靈狐的羌騎越戰越勇,他們撕開了西涼軍的前陣,瘋狂殺進,而西涼軍也好象抵擋不住了,在屍橫遍野的雪地上步步後退。但羌人忽略了衛峻和聶嘯的鐵騎,兩支大軍一部分死死纏着他們,一部分則從他們的左右兩翼悄無聲息地插了進去,就像兩把鋒利的戰刀,一左一右插進了他們的腰肋,把他們團團挾住了。

虹日仰天長嘯。

在西海這塊地方,沒有人是羌人的對手,即使是戰無不勝的李弘,也在短短時間內陷入了敗亡的絕境。漢軍的中路崩潰了,在羌人猛烈地攻擊下,漢軍左翼支持不住,不得不從中路抽調大軍支援,這樣一來,攻防最爲堅固的漢軍中路變得不堪一擊。

虹日隨即下令,大軍主力從正面發動進攻,徹底摧毀漢軍中路。

這時戰局再變。

漢軍右翼的鐵騎移動了,在一部分鐵騎已經進入中路正面戰場的情況下,另外一部分主力鐵騎也開始向中路戰場移動。顯然,深陷陣中的靈狐不但沒有被圍,反而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給漢軍造成了致命的威脅,迫使李弘不得不再一次抽調援兵予以救援。但這一次,李弘卻犯了一個極其低劣的錯誤,他爲了救助左翼戰場,已經自毀了中路的堅固陣勢,現在竟然還要自毀右翼的保護陣勢。右翼鐵騎主力一旦進入中路或者左翼戰場,他拿什麼保護大軍側翼的安全?

李弘被西海的魔咒擊倒了,他死定了。虹日激動得渾身顫抖,舉刀狂呼,“殺,殺上去,攻擊敵軍右翼,殺死豹子……”

虹日帶着兩萬羌騎排山倒海一般衝向了漢軍的右翼,他甚至連預備兵力都全部投了上去。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大戰,漢軍敗亡在即。

望着前方潮水一般呼嘯而來的羌騎,望着沖天而起的巨大雪霧,李弘縱聲長嘯。

“擂鼓,擂鼓……死戰,死戰……”

羌騎全部殺進了戰場,李弘的目的達到了,他想全殲羌騎,他想用六萬漢軍全殲羌騎。無論付出多大代價,只要能殺了這些羌人,西疆至少可以得到十五年休養生息的時間。有了這十五年的時間,大漢有足夠的力量把西疆鍛造成一個堅固的堡壘。

祭鋒帶着最強悍的胡騎營殺了上去。

姜舞、雷子指揮大軍從中路戰場的側翼向羌騎鋪天蓋地地殺了上去。

閻柔,穆斯塔法急速殺進。

陳踐帶着步兵營將士緊跟在鐵騎之後,橫向切入戰場,截住了羌人的退路。

虹日夷然不懼,他有兩萬鐵騎,他有足夠的實力,足夠的時間突破漢軍這道不堪一擊的包圍圈。

雙方陷入了死戰,血肉橫飛。

方圓數裡的雪原上,雙方近十萬大軍糾纏在一起。箭矢在風雪中厲嘯,殘肢斷臂在空中泣號,鮮血染紅了白色的大地,殺聲驚駭了美麗的西海。

漢軍在苦戰,在三個包圍圈內苦苦死戰。

龐德、馬超、秦誼的一萬五千步騎大軍包圍了鐵頭的五千羌騎。麴義、衛峻、聶嘯和楊秋的兩萬步騎大軍包圍了靈狐的一萬羌騎。閻柔、姜舞、雷子、祭鋒、穆斯塔法和陳踐的兩萬五千鐵騎困住了虹日的兩萬羌騎。

在這三個戰場上,決定此仗勝負的關鍵就是龐德的軍隊能否在最短時間內全殲鐵頭的羌騎。

“大將軍,動用虎賁羽林營吧。”解悟催馬跑到李弘的身邊,大聲叫道,“讓我去支援龐德將軍,先解決一個,然後就可以控制全局了。”

李弘搖搖頭,“要給羌人希望,給他們反敗爲勝的希望,這樣他們纔不會突圍,纔會一直留在戰場上廝殺。羌人死得越多,他們全軍覆沒的可能也就越大。”

“但是,我們的人……”解悟痛苦地咬咬牙,“大將軍,求求你了,這樣打下去,我們還能剩下多少人?”

“即使全軍覆沒,也在所不惜。”李弘神情堅決,斬釘截鐵。

“傳令各部,不惜一切代價,殺,殺光他們……”

龐德聲嘶力竭,舉着血淋淋的戰刀,縱馬飛馳,吼聲如雷。

漢軍將士捨生忘死,浴血奮戰。羌人在鐵頭的指揮下,奮力突圍。

陳衛倒下了,敵人的長矛穿透了他的胸膛。臨死前,他一刀砍下了對手的腦袋,手中的盾牌砸斷了一匹飛馳而來的戰馬馬腿。戰馬衝進了人羣,活活撞飛了三個北軍士卒。

八斤被戰馬撞死了,手裡還死死抓着一顆血淋淋的腦袋。啞巴悲憤至極,衝上去殺死了敵卒,馱起八斤的屍體就往後方飛奔。他想保住兄弟的屍骨,親手埋了自己的兄弟,但他被一陣密集的箭矢射中了,他踉踉蹌蹌走了幾步,一頭栽倒在地。駝子高舉盾牌,死死守在兩位兄弟的屍體旁,不讓他們被敵人的戰馬踐踏一空。

一羣羌騎呼嘯而過。駝子被長矛洞穿,仰面而倒,他倒在盾牌上,盾牌蓋在兩位兄弟的身上。

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七節(上)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九節正視歷史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三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二節轉一些關於弩與元戎弩的資料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節-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五節第4章 雛鷹初展翅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下)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九節第6章 三路平西策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上)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六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九節漢代官員的俸祿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四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四節中國古代軍隊的指揮與調遣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下)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正視歷史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兩漢的印璽節制度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