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九節

許靖的聲名太大了,當年他和許劭一起主持的“月旦評”譽滿天下,孝靈皇帝朝曾官拜御史中丞。董卓亂政後,其南逃豫州,依附於豫州牧孔伷和陳國相同宗許瑒參加了袁紹的討董聯盟。袁紹進駐洛陽不久,許瑒敗亡,許靖隨即南逃揚州,先後依附於揚州刺史陳禕、吳郡太守許貢和會稽太守王朗。孫策殺進江東,許貢、王朗一一敗亡,許靖無處棲身,只好輾轉避難於交州,依附於交州刺史士燮。

自袁紹佔據洛陽後,北疆人便失去了許靖的消息。許劭雖然和許靖一向不和,但畢竟是兄弟,非常牽掛他,這些年來一直託人多方打探許靖的消息,然而許靖卻如石沉大海一般,音訊全無。此刻他突然出現在許昌,不禁讓彭烈和雷重驚喜萬分。

北疆諸將無論是那個派系,都有五個真正名義上的老師,那就是最早趕到北疆的大儒趙岐和王剪,其後是許劭和蔡邕,鄭玄大師到達河北後,也一度給大將軍和軍中諸將授學。所以軍中將領一般返京後,無論多忙,都要去拜望這幾位老師。許劭看到這些人,難免要提及自己音訊全無的兄弟,委託這些征伐在外的將軍們代爲尋訪。現在彭烈和雷重突聞眼前之人就是自己老師的兄弟,極其興奮,第一個念頭就是急書長安,把這個天大的好消息告訴許劭。

許靖到哪裡都是受人景仰的大儒,見慣了人們對他的恭敬和崇拜,看到兩員武將畢恭畢敬地躬身行禮,僅僅是禮節性地笑着點了點頭。他身邊的那位美貌少女倒是很注意地看了雷重幾眼。雷重三十多歲,身材高挑而健壯,相貌雖然普通,但因爲久經沙場,渾身上下自然有一股威猛的氣質。而彭烈已經年近五十了,雖然魁梧雄壯,但他脖子粗而短,外加大腦袋大眼晴,相貌兇惡。兩人站在一起,彭烈更象是雷重的親衛。

鍾繇介紹雷重的時候,特意點了一下他的年紀和首建功勳的薄落谷一戰。那一戰入侵的鮮卑人大敗,鮮卑王和連狼狽而逃,不久死於北地兩個獵戶之手,因此名震天下。許靖和美麗少女頓時眼前一亮,望着雷重的眼神裡不由多了幾分敬佩。以雷重的出身,要建下多少功勳才能做到將軍這個位置?由此可見十幾年來,雷重出生入死,不知打了多少險惡之戰。北疆軍中,和大將軍的經歷幾乎一模一樣的,就是這位雷重,而他受到大將軍的格外垂青和器重也就不足爲奇了。

幾個人稍加寒暄後,那美麗少女站在鍾繇身邊輕輕說了幾句話,然後和兩個侍女一起拿着琴、簫翩然而去。

“老了,老了……”許靖望着少女的背影,捋須長嘆,“記得她剛剛出世的時候,正是大將軍率軍遠征大漠的那一年,也就是孝靈皇帝駕崩,董卓進京亂政的那一年。轉眼間,十五年過去了,她都長成大人要出嫁了……”

“她早就該出嫁了……”鍾繇一邊領着衆人走上小亭,一邊笑道,“我這個女兒眼界高,非當世英雄不嫁……”鍾繇頗有深意地轉頭看了雷重一眼,繼續說道,“所以,這事就耽誤了,但今年我一定要把她嫁出去,否則就要成爲笑柄了。”

彭烈走在最後面,聽到鍾繇這句話心裡驀然頓悟。這位鍾大人爲了打贏這一仗,當真是不惜痛下血本,連這樣貌美如花的女兒都捨得送出去。好啊,你既然敢送,我就敢要。

“鍾大人,眼前不就有一位當世英雄嘛。”彭烈指着雷重笑道,“雷大人這些年除了打仗就是讀書唸經,一年四季都在軍營裡,根本顧不上娶妻生子。”雷重臉一紅,急忙阻止彭烈,但彭烈對他悄悄使了個眼色,繼續說道,“今天,正好許先生在,你何不讓許先生做個媒,把女兒嫁給雷大人。”

許靖臉色一沉,當時就要發作。這位彭烈大人果然是個匪類,看到人家女兒漂亮,立馬就來搶,一點禮義廉恥都沒有。

鍾繇臉上的笑容立時僵住了,但他還是強忍怒氣,衝着許靖搖搖手,目光轉向了雷重,“雷大人至今尚未娶妻?”

雷重面紅耳赤,急忙躬身說道:“鍾大人,許先生,彭大人喜歡開玩笑,不要當真,不要當真。”

彭烈冷笑,“怎麼?我們雷將軍配不上你家女兒?嫌棄我們雷將軍出身低賤?”

彭烈這話說出口,許靖和鍾繇的臉色更難看了。

“好,看不上雷將軍就算了。”彭烈哈哈一笑,“你鍾家門檻高,我們高攀不上。記得當年崔烈大人在世的時候,曾打算把自己的侄女嫁給雷將軍,可惜紅顏薄命,她尚未嫁到雷家就病逝了。如果不是雷將軍情深義重,至今不能忘懷,豈會等到現在還未娶妻?”

雷重瞪了彭烈一眼,示意他不要再說了,但彭烈興致很高,依舊喋喋不休,說個不停,“去年我們回京的時候,大將軍和夫人還曾關心地問到此事,說京中很多高門有意與雷將軍聯姻,但雷將軍婉言謝絕了。雷將軍不是娶不到妻,而是不願娶妻,這一點,你們可不要誤解了。”彭烈指着鍾繇調侃道,“鍾大人,和冀州崔家相比,你這個門第似乎要矮那麼一點吧?崔烈老大人看中了雷將軍,而鍾大人卻看不上眼,這說明鍾大人的眼光的確有問題啊,怪不得冀州崔家的門第要高那麼一點。”

許靖和鍾繇橫眉冷對,一言不發。

彭烈大笑。你要裝腔作勢,欲拒還迎,我就陪你玩玩。我倒要看看你如何下臺。

“好了,既然鍾大人不願意,那就算我沒說,算我沒說……”彭烈搶先幾步走上小亭,伸出袍袖撣了撣石凳上的灰,“許先生,請上座……”

許靖和鍾繇互相看看,面若寒霜,先後坐下。雷重神情尷尬,陪坐一側。

彭烈大大咧咧地坐到許靖對面,拱手問道:“先生何時來到穎川?”

“昨天晚上。”許靖說道,“我昨天晚上纔到穎川。”

洛陽大戰結束後,劉表派人急速趕到交州宣旨,希望得到交州刺史士燮的鼎力相助。交州人聞之大駭,急派使者趕到襄陽拜見天子,而這位使者就是許靖。許靖被劉表留了下來,但接下來發生的事讓許靖難以接受,那就是分封諸侯。許靖和一部分襄陽大臣堅決反對。但襄陽天子沒有任何權柄,各州郡大吏又連番上表威逼,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襄陽天子只好下旨分封了。許靖心灰意冷,辭官回家。

豫州本是大漢的州郡,現在卻變成了袁譚的封地,而各郡縣的官吏也都變成了袁譚的家臣,這是視拯救大漢社稷爲己任的穎汝士人所不能接受的。雖然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袁閥的門生故吏,但在這個大是大非面前,很多人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背叛。

現在袁譚是袁閥家主,長安的袁耀也是袁閥家主。從承嗣禮法上來看,袁術、袁耀父子纔是真正的袁閥家主繼承人。投靠長安,依附袁耀,同樣是輔佐袁閥,並不算背叛袁閥。

另外,長安朝廷的李弘雖然挾持小天子把持權柄,但這些年來,河北發展很快,北疆也非常穩定,而且皇權和朝廷的威儀也正在逐步恢復,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尤其重要的是,李弘至今爲止堅決反對分封,即使在襄陽朝廷已經實施分封,開始瓜分大漢社稷的情況下,他還是不改初衷,牢牢死守着維護大漢和鞏固皇權的最後一道底線,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從這一點就可以充分證實李弘到目前爲止,還僅僅只是一個權臣,而不是一個有篡逆野心的禍國之臣。相反,襄陽朝廷的那些大臣們,雖然嘴裡高喊着重振社稷,但做出來的事卻與重振社稷背道而馳。在一些對大漢忠心耿耿,矢志要重振社稷的穎汝士人眼裡,過去的朋友變成了敵人,襄陽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禍國奸佞。

一部分穎汝士人痛心疾首之餘,開始秘密籌劃應對之策。

長安朝廷的實力極其強勁,豫州又處在南北對峙的前沿,只要長安的軍隊呼嘯而下,豫州首當其衝,所有官吏都會成爲刀下亡魂,一個都跑不掉。當務之急是即刻聯繫長安,商議獻城歸順一事。剛剛回到汝南平輿老家的許靖隨即成爲秘謀的主要籌劃者,並打算秘密出使長安。

部分穎汝士人要背叛的消息很快泄漏,袁譚大怒,帶人捕殺。但袁譚身邊的親信官吏就有背叛者,他們很快把秘謀泄漏的事情通報了許靖。許靖連夜逃遁。

許靖的運氣非常好,當時鍾繇正好趕到了穎川。兩人碰面之後,聽說豫州很多官吏要獻城歸順,鍾繇又驚又喜,連夜派人秘密趕到豫州拜會陳國相何夔,商議具體計策。

何夔是豫州陳國人,其祖父何熙是孝安皇帝朝的車騎將軍,其叔父何衡是孝桓皇帝朝的尚書,後遭到奸閹陷害成爲黨人,宗族皆被禁錮不得爲官。天下大亂後,其避亂於淮河以南,聞名於江淮之間。袁術到揚州後屢次徵辟,他都拒絕出仕,後來乾脆逃到山裡去了。袁術大爲惱怒。何夔的姑姑是袁術堂兄,前山陽太守袁遺的母親,兩家有姻親關係,袁術不好做得太絕,只好作罷,隨他逍遙去了。

袁紹死於洛陽大戰後,天下震驚,社稷岌岌可危。這時何夔在袁譚的徵辟下,出仕陳國相,幫助袁譚戍守豫州。誰知僅僅過了一年,襄陽朝廷竟然冒着天下之大不韙,分封諸侯,公然踐踏皇權,分裂大漢。

何夔無法容忍。他和許靖一樣,都是屬於那種腦袋不開竅的人,雖然經歷了黨錮之禍,經歷了十幾年的亂世,但在他們心中,皇權凜然不可侵犯,是保證大漢長治久安的根基。襄陽朝廷和一幫大臣們的“先進思想”他們接受不了。分封之制不但會導致社稷分裂,更會給社稷帶來可怕的戰禍。這種“振興社稷”的策略其實就是亡國之策,遠比奸閹、董卓這些奸佞的禍國之舉尤甚百倍千倍。

一直以來,反倒是被稱之爲亂臣賊子的李弘死死抱着皇權不放,甚至在名義上恢復五等爵位制的建議都被他堅決否決了。兩下比較,誰在維護社稷,誰在中興大漢,不言而喻。

何夔斷然決定獻城歸順。但屯兵穎州的是王當,他不可能信任豫州這幫士人,所以何夔求助於許靖。但許靖名頭太大,許閥和袁閥之間又一直仇怨甚深,袁譚一直盯着他。許靖很快暴露,不得不逃向穎川避難。幸運的是,鍾繇及時來到了穎川,並給予了他和同謀者全部的信任。

“我這次到陳國去秘密拜會何夔,就是議定最後的起事之策。”許靖說道,“何夔已經佈置好了一切,就等我們出兵了。但由於此事泄漏過早,袁譚已經有所察覺,所以此計必須儘快實施,免得夜長夢多,被袁譚發現,功虧一簣。”

彭烈沉思半晌,突然仰頭狂笑,接着手指許靖,上氣不接下氣地問道:“許先生,我憑什麼相信你?”

許靖苦笑,他的確沒有辦法取信於彭烈。而鍾繇之所以相信他,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彼此都是穎汝士人,都是幾十年的老朋友,信得過就是信得過,不需要任何理由。然而,鍾繇信任他們沒有用,即使現在鍾繇手握穎川軍政大權,可以奉旨調動十幾萬大軍,但鍾繇如果無法得到軍中將領的擁護和信任,這個仗就沒法打。此仗一旦打敗了,何夔和所有參加此次秘密起事的穎汝士人都會人頭落地。

鍾繇陷入了困境。

從目前形勢來看,大將軍力薦鍾繇指揮荊、豫戰場,決策是正確的,鍾繇可以得到穎汝士人的幫助,取得意想不到的勝利。而如果讓王當留在穎川,顯然不可能得到這樣的戰機。但鍾繇統帥大軍最大的問題是,他無法得到軍中將領的信任,即使他得到了戰機,也很難把握住戰機,很難把戰機迅速轉化爲一場接一場的勝利。

鍾繇可以憑藉手中的權力強行下令,但這樣一來,他所冒的風險太大。他與其把腦袋拎在手上,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還不如按兵不動,任由戰機悄然而逝。

雷重一直沒有說話,他在仔細考慮許靖所提的奪取豫州之策,仔細權衡利弊得失。

“彭大人,那你說,你說我們怎麼做,才能得到你的信任?”許靖問道。

“如果我答應了剛纔彭大人的建議,是不是能夠得到你的信任?”鍾繇問道彭烈笑着連連搖頭,心裡極其鄙視。剛纔自已建議聯姻的時候,鍾繇和許靖一臉憤怒,好象受到了侮辱似的,現在看來都是裝的,把自己當白癡了。你們瞧不起老子,老子還瞧不起你們呢?拿自己的女兒換取戰功,就算我答應,雷重也不會答應。想讓我拿幾萬兄弟的性命去冒險,做夢去吧。

“鍾大人,你這是侮辱我,還是侮辱彭大人?”雷重猛地站了起來,恕聲說道,“此事權當玩笑,從此休提。這個仗,我們打了。”

許靖和鍾繇驚喜萬分,目光同時望向了彭烈。

彭烈稍稍猶豫了一下,然後狠狠地盯着鍾繇,冷笑道:“戰場指揮權給我。”

“這個不要彭大人說。”鍾繇激動地站起來,一把拉住了彭烈的手,連連搖晃,“我沒打過仗,只能在後方給你出謀畫策,戰場上的事,就完全託付給你了。”

彭烈和雷重縱馬衝出了許昌城。

“你爲什麼要答應他?”彭烈濃眉緊皺,怒氣沖天,“這可能是袁譚的奸計,不可輕信。”

“此事可信。”雷重揮了揮手中的馬鞭,“鍾繇絕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開玩笑,許靖也不會置長安許閥的利蓋於不顧。另外,我們有八萬大軍,兵力是袁譚的兩倍多,即使上當中計,我們也能全身而退。”

“不是,你絕不是爲了這些理由答應鐘繇。”

雷重嘆了口氣,“鍾繇瞧不起我們,他鄙視我們,把我們當賊。他的鄙視激怒了我。”雷重突然聲嘶力竭地叫起來,“二十多年了,從追隨大賢良師開始,我們爲什麼打仗?我們爲誰打仗?爲了鍾繇嗎?爲了這些自以爲高人一等的士人嗎?不是,我們是爲了自己,是爲了不讓自己餓死,是爲了不讓自己的親人餓死,是爲了不讓天下可憐的百姓餓死。我們是爲自己打仗,爲自己的親人打仗,爲天下可憐的百姓打仗。鍾繇算什麼?他算個屁啊,他就是一坨子狗屎,老子視而不見,該怎麼打就怎麼打。”

彭烈無奈苦笑,“小子,你中計了。這幫老狗奸猾無比,他就是要讓我們感覺到自己是賊,然後再激將我們,讓我們心甘情願去賣命啊。”

“老子就算一輩子是賊,也是個堂堂正正的賊。”雷重望空長嘯,“老子就是死,也要死在戰場上,絕不死在這堆狗屎上。”

三月底,徵西將軍鍾繇指揮兩萬大軍突然殺進豫州陳國。四月初,大軍攻克長平,迅速包圍了陳國郡治陳縣。

陳國相何夔據城死守,頻頻告急。

袁譚不爲所動,堅守樑國睢陽。同時急告駐守汝南的陳琳、劉詢,堅守平輿,不要支援何夔,這不過是北疆軍的牽制之策,不足爲慮。

四月上,呂布攻克沛縣,大軍直殺彭城。

曹操急告袁譚。北疆軍的彭烈、宋憲、孫鸞的軍隊出現在彭城城外,請他急速北上攻殺陳留。

與此同時,南陽宛城的袁熙也急告袁譚,北疆軍的李雲、子率已經率部趕到西鄂,很快將加入宛城戰場,而王當、寥磊的大軍也兵出武關,正在丹水一線和徐璆激戰,宛城危急。請大哥務必儘快北上,威脅洛陽外圍,迫使北疆軍回援,以解宛城之危。

袁譚猶豫不決。治中張炎等人極力督促他出兵,但長史劉獻卻一再勸阻,認爲北上攻擊兗州,有可能把洛陽吳雄、雷重的大軍引出來,到時豫州就完了,還是儘快支援陳國爲好。北疆軍現在的攻擊目標是荊州和徐州,他們在兩個戰場上都沒有形成兵力上的絕對優勢,不過是報復性攻擊而已,打一陣子自然就撤了。相反,陳國的安全對豫州至關重要,陳國若失,汝南就保不住,汝南若失,豫州幾乎就全境丟失了。

袁譚接受了劉獻的建議,書告曹操,說自己擔心北上攻擊引出洛陽的北疆軍,請曹操急速從廬江徵調劉勳的軍隊北上以作支援。

曹操氣得破口大罵。此時高順、臧霸的大軍攻克了琅琊國郡治開陽城,正在向東海郡推進,徐州情況非常危急。曹操打算從江淮一線調兵回援,但郭嘉極力勸諫。爲了防止江東趁火打劫,曹操的一半兵力都在江淮一線,如果彭城丟了,江淮也丟了,那曹操就走投無路了,爲此郭嘉勸告曹操無論如何都要確保江淮的安全。

四月中,陳國相何夔再告袁譚,將軍如果再不來救援,陳縣就要失陷了。袁譚不顧張炎等人的勸阻,率軍支援陳國。

袁譚離開睢陽一天後,潛伏在襄邑一帶的彭烈、雷重率軍飛速南下,包圍了睢陽。當天晚上,劉獻派人打開了城門。北疆軍呼嘯殺進,城內五千守軍繳械投降。

袁譚接到了睢陽被圍的消息,此刻他距離陳城還剩下一百多裡。袁譚決定放棄救援何夔,掉頭去救睢陽。張炎勸阻,認爲這是北疆軍的“圍魏救趙”之計,鍾繇的主力肯定是在陳縣,堅決救援陳縣。

袁譚從其計,繼續前進,但等到趕到陳縣時,竟然發現城池失陷了。

袁譚大驚,一邊指揮大軍攻城,一邊急書汝南平輿的陳琳、劉詢,速來支援,儘快收復陳縣。兩天後,陳琳、劉詢率軍趕到。兩軍合力攻城。

三天後,彭烈、雷重率軍從睢陽殺到,李雲、子率率軍從長平殺到,兩支援軍從東、西方向急速殺進,意圖合圍袁譚。

袁譚自知中計,飛速撤軍。這時城內的鐘繇率軍殺出,把袁譚的軍隊死死拖住。陳琳勸告袁譚先走,自己率軍斷後。袁譚帶着近萬人馬,慌不擇路,狂奔汝南平輿城。

陳琳、劉詢和一萬多將士被漢軍合圍。三天後,陳琳在鍾繇、許靖、何夔等人的勸說下,率軍投降。

四月底,鍾繇率軍向汝南推進,猛攻平輿。就在這時,從南陽戰場上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漢軍戰敗,大將劉闢、保曼陣亡,張繡率軍急撤魯陽,請鍾繇速速分兵支援。

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五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九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五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九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一節起點浪子書友整理的大漢大事記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六節(下)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二節第20章 胡笳十八拍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七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一節轉貼東漢和帝后鹽鐵不再官府專賣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上)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七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二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九節三國人物介紹吳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七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八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三作者錢穆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二節漢代家庭的生活消費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六節第21章 求索復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