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八節

長公主緩緩打開白色絲絹,一行剛勁有力的字躍進了她的眼簾,“守衛皇女”。

這熟悉的字體就象力量的源泉,每看一遍,便讓她感受到了大將軍強悍的武力,感受到了大將軍深埋心底的愛戀和無盡的悲傷。大將軍想守在自己身邊,想用自己強壯的身軀給自己遮風擋雨,但自己卻把他趕走了,深深傷害了大將軍。

長公主小心翼翼地疊好絲絹,緊緊握在了手上,“你們相信大將軍嗎?”

呂布沒有任何猶豫,不假思索地大聲說道:“臣現在誰都不信任。即便是天子親臨,也休想讓臣退出皇宮。”

滿堂皆驚。

“臣經歷了洛陽兵變,長安兵變,臣知道這個時候,應該如何保護殿下,如何拱衛社稷……”呂布舉手發誓,“除非殿下殺了臣,否則臣絕不會離開殿下半步。”

何風憤怒了。

大將軍的這道手令只有自己明白,在現今這個危機時刻,擅自調兵形同謀逆,但只要長公主接受了這道手令,默許了自己的行動,自己就是護守皇女,拱衛社稷的功臣。然而,這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自己的軍隊必須進入皇宮,必須牢牢守在長公主身邊,否則長公主的默許隨時都會發生變化,自己隨時都會變成叛逆。更可怕的是,如果現在李瑋成功阻止了北軍出營,那第一個調動軍隊,把軍隊帶到櫟陽的自己就變成了兵變的發動者。自己和部下將遭到圍殲,而大將軍要受到牽連。

在張燕和李瑋的聯手威逼下,長公主迫於形勢,不得不低頭。但這樣一來,大將軍就被徹底趕出了朝堂,而張燕和李瑋等人卻完全控制了權柄。天衣無縫的佈局,可笑自己這個白癡竟然被李瑋一番話說得暈頭轉向,把軍隊拉出了長安城。想想出城時,徐榮和鮮于輔攔在自己馬前苦苦哀求,自己竟然頭腦發昏,一點也沒聽進去。悔之晚矣。

“呂大人,你的手下都是誰的人,你不知道嗎?南軍四營,除了張隼,其他郭勳、楊意和劉遇都出身於黃巾,他們是聽你的還是聽張燕的?”何風厲聲叫道,“虎賁、羽林軍這幾年一直控制在張燕手上,田大人才到皇宮幾天?他能控制這些虎賁、羽林?”

“立即接旨,遵從長公主之命,退出皇宮。”何風怒氣沖天,縱聲狂吼。

“何瘋子,你找死啊……”呂布猛地站了起來。由於動作太快,跪在他後面的田豫措手不及,被撞得仰身而倒,手中長劍“哐啷……”一聲出了鞘。

何風大驚,握住刀柄的右手下意識地拔出了半截戰刀,“你想造反?”

殿堂之上頓時大亂,殿堂外的虎賁衛士看到田豫倒地,以爲他遭到襲擊,頓時一擁而入。“抓拿反賊”的叫喊聲沖天而起。

候在殿堂外面的南軍大將郭勳、楊意、劉遇、張隼以爲長公主遇刺,嚇得魂飛天外,一個個聲嘶力竭地叫着喊着,帶着親衛一路狂奔,飛一般衝進了殿堂。

何風想都沒想,戰刀呼嘯而出,身形如電,霎時間護在了長公主面前。

“退下……”呂布轉身面對衛士,高舉雙手,“全部退下……”

“何瘋子,你敢弒殺殿下……”郭勳睚眥欲裂,連聲咆哮,“老子將你挫骨揚……”

“你想造反?”何風怒睜雙目,仰首狂呼,“大將軍的十萬鐵騎即刻進京,你們將死無葬身之地。”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長公主驚駭萬分,腦中一片空白。丞相蔡邕站在大堂中間,拼命地揮舞着雙手,極力阻擋,但沒人聽他的。何風拿着把刀站在長公主前面,等於拿刀架在呂布等人的脖子上,事關自己的身家性命,誰不捨生忘死?

“都給我退下……”

筱嵐出現在大殿一側,聲音不高,但口氣極爲嚴厲。

大殿上的叫喊聲漸漸小了下來。虎賁衛士最先退出。郭勳等人衝着自己的親衛揮揮手,示意他們即刻退下。

大殿上安靜下來。

“何大人,把刀收起來。”筱嵐怒視何風,恨不得把他吃了。

何風轉頭看向長公主,長公主點了點頭。何風收刀,退到了長公主身後。這時他可不敢走到呂布身邊,如果被他一刀砍了,不但白死,還要背上叛逆的罪名。

“郭大人,這裡沒事了,你們也退下。”

郭勳、楊意等人擡頭看看呂布。呂布咬咬牙,冷聲說道:“傳令各城門守軍,把弩炮全部架上去,凡接近城門兩百步者,格殺勿論。”郭勳四人躬身告退。

“何瘋子,離開殿下十步,否則我殺了你。”呂布手指何風,一字一句,殺氣凜冽。

長公主、丞相蔡邕等人被呂布殺氣所懾,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何風有些怕,他倒不是怕呂布的武技,而是現在自己勢單力薄,一旦遭到呂布等人的圍攻,自己死定了。

長公主不敢說話,何風不敢離開,呂布卻緩緩向前走了一步,右手握拳,“嘎嘎”作響,氣勢駭人。

“呂大人……”筱嵐站在遠處,輕輕喊了一聲,“你既然經歷了洛陽、長安兩次兵變,應該知道兵變對社稷的摧殘有多麼嚴重。難道你想在櫟陽引爆兵變嗎?”

呂布停下了腳步。

“不要再逼了,退下去。”筱嵐說道,“何風不是叛逆,他是個白癡。”

呂布心裡一驚,不由自主地鬆開了拳頭。

到目前爲止,櫟陽尚沒有得到張燕挾持天子,指揮北軍發動兵變的確切消息。有關兵變的事都是基於張燕帶着天子進入北軍大營而產生的猜測,沒有任何根據的猜測。何風帶着大軍匆匆忙忙趕到櫟陽的理由,也是緣於這個無端的猜測。如果事實上根本沒有什麼兵變,張燕不過是爲了保護天子的安全而進駐北軍大營,那麼何風和自己的激烈交鋒,反而形成了事實上的兵變。

到時,這場兵變的發動者要麼是何風,要麼是自己,但不管是誰,張燕都會以拯救長公主爲藉口,指揮北軍發動攻擊。長公主危險了,何風和自己也危險了。當櫟陽殺得血流成河的時候,局勢也就完全改變了。

長公主死了,丞相死了,“叛逆”死了,大將軍遠在三千里之外,張燕和朝中的大臣們有充足的時間佈置一切。等他們完全控制了權柄,大將軍即使回來了,也無力改變局勢了。

呂布望向筱嵐,看到了她眼裡的痛苦和絕望,極度的痛苦和絕望。

從李瑋把何風騙到櫟陽開始,京都的局面就被他完全控制了。何風出兵奔赴櫟陽,事實上已經形成了兵變,此刻就算張燕出動北軍攻殺長安,他也不會背上發動兵變的罪名了,而是成了護駕平叛的功臣。在這種情況下,張燕即使沒有發動兵變的打算,他也無法抵擋控制朝政的誘惑,必然會積極配合李瑋發動一場猛烈的奪權大戰。

何風已經上當了,自己不能再上當。如果自己也中計,櫟陽必定大亂。櫟陽一亂,北軍就會殺到。北軍到了,長公主無奈之下,只能從京都之外急調援軍。各路援軍殺進關中,局勢即刻失控,那時就算大將軍長翅膀飛回來了,他也無力挽救危局了。

筱嵐看到何風的時候,顯然已經意識到兵變形成的事實,局勢再不可挽救,所以纔會痛苦,纔會絕望。現在誰都無力拯救局勢,只能寄希望於櫟陽的穩定,寄希望於大將軍即刻返回長安。

但現在何風的軍隊絕對不能進城,只要何風的軍隊進城,自己就成了兵變的指揮者。櫟陽城裡自己的軍職最高,軍隊最多,卻把長公主和皇宮拱手讓給何風,這不是兵變是什麼?自己將承擔發動兵變的罪責,鐵板釘釘,死定了。另外,如果張燕的確發動了兵變,如果何風或者何風的手下是張燕的人,他們進城後挾持了長公主,那就徹底完了。

然而,在無法確定張燕是否發動兵變的情況下,長公主已經不再信任虎賁、羽林,也不再信任以黃巾系將士爲主的南軍,她只能信任何風。何風是她的親戚,又手持大將軍的手令,她當然會選擇何風戍守皇宮,保護自己的安全。

筱嵐無法勸諫,她無法向長公主詳細分析局勢,這牽涉到她的家族和親人。丞相大人非常清楚現在朝堂爭鬥的原因,他極爲肯定地認定張燕挾持了天子,正在發動兵變,他相信何風,他認爲只有何風才能保護長公主的安全,其他人都和張燕有關係,都不值得信任。丞相大人的判斷是對的,但他錯誤地理解了李瑋,他相信李瑋,他完全沒有意識到目前的局勢正在被李瑋操縱和控制。

呂布沒有選擇,他要想活下去,要想保住長公主,要想給大將軍返回長安贏取時間,只能違背長公主的命令,只能把何風死死擋在城外。何風是死是活,他管不了了,他只能先保住長公主,先保住自己。即使長公主要殺他,他也要等到大將軍回來後,才把頭顱遞給長公主。這是最後的底線,用生命也要捍衛的底線。

呂布跪倒,神態異常堅決,“殿下,臣絕不接旨。殿下可以殺了臣,但臣的頭顱還要留幾天,等到大將軍回來了,殿下安全了,臣就把頭顱呈上,如有違此誓,天誅地滅。”

筱嵐淚如雨下,衝着呂布深深行了一禮,“將軍忠義,天地可鑑。”

呂布以死相脅,拒不接旨,讓長公主毫無辦法,“愛卿退下去吧,此事容後再議。”

上午,豐鎬大營。

鮮于輔拜見了小天子,說威武將軍何風已經率軍支援櫟陽,長公主的安全已經沒有問題,請陛下在北軍大營耐心等幾天,待大臣們抓捕了叛逆,穩定了長安,再請陛下返駕。

小天子很高興。他在北軍大營可以騎馬射箭,舞刀論劍,甚至可以指揮幾隊人馬演練攻防大戰,比在櫟陽皇宮裡讀書唸經要快活無數倍。就算長公主親自催他回城,他都不願意,更不要說幾位大臣的勸諫了。

“你們忙,你們忙,朕‘打仗’去了。”說完小天子拿着戰盔一溜煙跑了。

大帳內就剩下了幾位大臣。氣氛馬上變得冷肅起來。

鮮于輔一掌拍到案几上,破口大罵。在北疆軍中,除了大將軍李弘,大概也只有鮮于輔敢對着張燕、楊鳳這種級別的將軍怒聲責斥了。

“仲淵到櫟陽去了嗎?”田疇乘着鮮于輔罵累了,正在氣喘吁吁的時候,急忙遞上了一樽水。

“羽行兄,消消氣吧。”楊鳳笑道,“局勢尚在控制之中,北軍也還在豐鎬大營,我們什麼也沒做,這既不會影響到大將軍的聲譽,也不會危及到社稷的安全,你放心吧。過幾天,形勢明朗了,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鮮于輔雖然嘴裡罵得很難聽,但心裡還是知道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大將軍李弘,怎麼怪也怪不到張燕等人。目前這種形勢是大將軍蓄意製造出來的,早在年初的時候李弘就對他說過,只不過李弘大概沒有想到張燕他們會採取這種冒險的方式,北軍差一點就衝進長安城了。

“子烈兄怎麼樣?”張燕拿起蒲扇給鮮于輔輕輕搖着,“他同意故過呂布?”

“現在不是呂布的事,而是仲淵的事。”鮮于輔望着趙雲說道,“今天子龍在當面,我們把事情挑開了說。蔡大人肯定不能再做丞相了,那麼,丞相是誰?”

“當然是大將軍了。”楊鳳理所當然地說道,“我們爲這事籌劃了幾個月,冒了很大的風險,目的就是想讓大將軍主掌權柄,讓北疆人控制朝政。”

“哼……”鮮于輔冷笑,“我想問問諸位,自從仲淵把何風騙到櫟陽後,長安局勢到底是你們控制,還是由仲淵控制?”

“是仲淵在控制局勢的發展。”張燕無奈地嘆了口氣,“我們最初的設想是利用天子和北軍脅迫長公主,然後再利用刺殺天子案,打擊朝中勢力,破壞招撫,迫使長公主和朝廷修正中興策略,並乘機扶持天子,削減和制約長公主的權柄,誰知中途卻冒出了個何瘋子……”

“何瘋子一旦和呂布打起來了,我們非常被動。”賈詡也嘆了一口氣,“長公主在自身安全沒有保障的情況下,勢必要從各地調兵,局勢隨即失控。目前能控制局面的只有李瑋了,只要他不讓何瘋子發瘋,局勢就不會惡化。何瘋子已經上當,他要想活命,只能將錯就錯,繼續上當,乖乖聽李瑋的安排。而李瑋拿着何瘋子這把刀,既脅迫長公主,又威脅我們,把雙方都牢牢牽制了。”

“所以……”鮮于輔看看衆人,鄭重說道,“我和子烈都認爲,這個丞相只有讓李瑋做了,否則……”

“不行……”楊鳳怒聲說道,“李仲淵膽子再大,也不敢禍亂社稷。”

“仲淵只要維持這樣的危局,拖到大將軍回來,丞相還是他的。”鮮于輔苦笑道,“但這樣一來,時間就耽誤了。我們都知道大將軍的爲人,如果他回到長安,我們想制約和削減長公主的權柄就很困難了。”

“李仲淵趁火打劫,機會把握得好啊。”楊鳳連身冷笑,轉頭望着賈詡說道,“看樣子,都給你猜對了,李仲淵修改官制的重點不是制衡皇權和相權,而是所謂的什麼顧命之制。他想把我們踢到一邊,獨攬大權啊。”

“從目前的形勢看,只有這樣了。”鮮于輔拍了拍案几,“如果你們都同意,這事就這麼定了,我們將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仲淵出任丞相一職。”

“羽行兄,你要想清楚,如果仲淵出任丞相,加上他控制了中書監,再加上這次官制修改後大將軍不再獨掌兵權,仲淵實際上等於拿到了大漢最大權柄,將來大將軍都無法影響到朝廷的決策,你知道嗎?”張燕對鮮于輔的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非常不滿,“大將軍出任丞相後,如果他再獨攬兵權容易激起朝堂上的矛盾,所以我們才同意仲淵的官制修改方案,同意把兵權恢復原狀。假如你和子烈建議由仲淵出任丞相,那麼官制的修改方案就要重訂,大將軍絕不能放棄一絲一毫的兵權。

“諸位大人,要考慮後果,要考慮後果……”鮮于輔眉頭深皺,語重心長地說道,“這事要儘快結束,越早越好,免得夜長夢多,引發大禍。不管怎麼說,仲淵都是北疆人,他做丞相總比別人做丞相好嘛。”

張燕等人猶豫不決。

“諸位大人,如果大將軍不願意做丞相,把丞相位置讓給了楊彪、荀攸或者劉和等大人,那事情就不可收拾了。”鮮于輔連聲催促,“這事就這麼定了,不要再考慮了,先把危機度過去再說。”

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八節第16章 神威天將軍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一節青梅煮酒董卓進京述論正視歷史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七節漢朝沒有馬鞍馬鐙嗎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下)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五節第8章 破謀定龜茲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下)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七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一節湖湘蠻夷書友提供的營法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九節第16章 神威天將軍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八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一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八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五節-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七節(下)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二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下)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五節-第二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八節(下)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下)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下)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節-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