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四節

公元185年7月。

射虎跪在地上,眼淚流個不停。

他的年紀大約十六七歲,一張略顯稚嫩的臉,一雙非常突出的濃眉,眉毛下有一對明亮的眼睛,看上去虎頭虎腦的。

李弘把他拽起來,笑着道:“別哭了。上次和你父親見面時,我就答應過他。只要舞葉部落有困難,我一定幫。”

“傳令。部隊立即集結,連夜渡過仇水河,趕到邊境羊角山。”李弘轉頭,大聲對鐵鉞說道。

“集結親衛屯,立即隨我出發。”弧鼎和棄城趕忙跑出去集合隊伍。

“老伯,你帶後衛屯暫時駐守馬城如何?柳縣令一到,你立即率部出發。”

田重一邊點頭一邊問道:“我直接回涿鹿嗎?”

“是的,我們在涿鹿會合。還有將近四百名傷兵,他們都願意加入漢軍,你把他們一起帶上。我們掩護舞葉部落安全撤進邊境後,馬上就會趕過去。”

“大人……”田重看到李弘講完之後,急匆匆地就要走出帳篷,趕忙喊了一嗓子。

李弘奇怪地望了他一眼。田重壓低嗓門,小聲說道:“子民,那批東西有十幾馬車,我們後衛屯人少,恐怕不安全。”

李弘知道他指的是拓跋人給的財物,看到田重神神秘秘的樣子,李弘失聲笑了。

“誰知道?沒事,沒事。”

“不行。一旦出事,刺史大人怪罪下來,我們都要掉腦袋的。”田重瞪大眼睛,一把抓住李弘的胳膊,好象怕他馬上要跑掉似的。

“好,好。你說怎麼辦?”

“叫小懶帶一屯人馬和我一起走。”

部隊趕到羊角山已經是下午。羊角山的前面就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那裡是鮮卑人的地方。沒有命令,大漢國的軍隊是不能隨意出入的。

李弘命令全軍休息。鄭信的斥候隊立即深入鮮卑國境,探察舞葉部落的位置。

射虎也要跟去,被李弘攔住了。

“你不要着急。你父親應該有辦法脫身的。”李弘把射虎拽到自己身邊,笑着安慰道。

“我出來五天了,按照他們的速度應該已經趕到滴水圍。我走的時候,父親一再對我說,只要部落人馬趕到滴水圍,他就派人在羊角山等我們。現在這裡沒有人,部落一定出事了。”射虎心急如焚,淚水不由自主地淌了出來。

李弘不知道怎麼安慰他,他心裡也非常焦急。雖然他和射墨賜只有一面之緣,和舞葉部落更沒有什麼交情,但這件事關係到大漢國的信義,關係到舞葉部落兩萬多男女老少的性命。大漢國做爲一個威震四海的大國,如果連一個投靠自己的小部落都保護不了,不但會失信於這個部落,更會讓所有前來依附的弱小民族或部落感到寒心。

李弘考慮了許長時間。他現在懷疑舞葉部落已經遭到了鮮卑人的追擊和圍攻。他準備率部深入鮮卑國境展開救援行動。

李弘命令手下請來玉石,伍召,裡宋等幾個軍候級軍官。他把自己的猜測和想法說了一下,然後徵求大家的意見。

玉石的臉立即拉了下來,“大人,我們和鮮卑人之間的戰事已經結束了。如果爲了這麼一個小部落而出兵鮮卑草原,一旦雙方交戰,可能會引發鮮卑人的報復。他們若再次揮兵南下入侵,這個禍可就闖大了。”

“舞葉部落從屬於彈漢山,如果射墨賜率部脫離鮮卑入漢,從鮮卑人的角度來說就是背叛。現在舞葉部落還是彈漢山的下屬,我們冒昧入境,助其脫離,是不是有點多管閒事,沒事找事。”伍召立即接上玉石的話,補充說道。

“我們這麼做的確不合適。一來沒有那位大人的指令,二來沒有可以依據的公文。無故越境作戰,不但違反軍紀,而且違反國法。一旦追究下來,就是株連九族之禍。大人切莫拿大家的性命開玩笑。”裡宋一本正經,十分嚴肅地說道。

李弘和一班躍躍欲試的人頓時傻了樣,一個個渾身冰涼,啞口無言。

玉石哈哈一笑,指着鬍子,燕無畏幾個人說道:“叫你們跟我學學國法軍紀,一個個跑得比兔子還快。哼,不是裡大人說,恐怕你們的腦袋不是丟在戰場上,而是掉到刑場上了。”

拳頭撇撇嘴,一臉的不屑,大聲反駁道:“無非怕死而已,何須找許多借口。”

鐵鉞臉上那個招牌式的壞笑突然一現,聲音不大不小地嘀咕道:“沒有人告密,誰知道?”

玉石猛地站起來,指着鐵鉞叫道:“你什麼意思?”

鐵鉞絲毫不懼,大聲叫道:“沒有人說出去,誰會知道我們越境作戰?就是現在,整個邊郡,又有幾個人知道拓跋人已經從馬城撤走了?誰知道我們已經處於停戰狀態?”

鬍子一把拉住玉石,笑着勸道:“他們剛剛從軍,有些事不清楚,你不要生氣嗎?大家都是兄弟,以後還要在一個戰場上拼命,何必爲了這件事動氣。不過,我覺得他說得也有道理。你說是不是?”

“你……”玉石給他氣得一翻眼,一屁股坐到地上懶得說話了。

“大人,你拿個主意,我們都聽你的。”高大威猛胖乎乎的鐵錘推了一下坐在旁邊的李弘,小心翼翼地說道。

“我們原來馬幫的兄弟誓死跟隨大人,請大人拿主意。”拳頭大聲喊道,那語氣明顯就是慫恿的意思。

伍召忍不住了,他指着拳頭叫道:“拳頭,現在大家都是隸屬右北平郡盧龍塞的邊軍,沒有什麼馬匪,馬幫。軍隊裡實行的是連坐制,你一個人犯了法,我們都要受到牽連。你被砍了頭,我們也要掉腦袋。你不要在這裡搗亂行不行?”

拳頭嚇了一跳,不做聲了。

裡宋望着李弘臉上猶豫不覺的神色,心裡暗暗嘆了一口氣。

“大人,你還是想入境?”裡宋問道。

李弘點點頭。

“前面有兩三萬無辜牧民,他們沒有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他們想到大漢國來,無非就是想過上安定溫飽的日子,這有什麼罪過?他們和我們也沒有仇恨,我們爲什麼見死不救?如果他們是大漢的百姓,我們救不救?”

“大漢的百姓是人,他們難道就不是人?”

“我要帶部隊過去。不管你們答不答應,也不管你們去不去,我都要帶人過去。”

“大人,你理智一點好不好?大家一起從盧龍塞出來,風雨同舟,你怎麼可以這樣說。如果你一定要這樣做,大家陪着一起去好了。可我們不明白,一兩萬鮮卑人,和我們四千多兄弟,到底哪一個更重要一些?”玉石氣呼呼地說道。

其實不論雙方是否處於交戰狀態,部隊只要走進鮮卑人的國境,都是違反軍紀。他們從來沒有接到可以越境作戰的命令。也許入境後,可以幫助舞葉部落順利地脫離大草原,大家都平安無事。但是假如和鮮卑軍隊相遇,引發雙方大戰,其後果就難以逆料,不可控制了。將來追究罪責,死了的人反正已經死了,無所謂,活着的人可就要受罪了。

玉石他們從軍已久,知道其中的厲害,所以極力反對。但是大家戰友情深,叫他們看着李弘獨自去冒險,誰都做不到。

李弘很感激地望着玉石和一干部下,大聲說道:“兄弟們當然更重要。”

“但是我們從軍幹什麼?不就是爲了保護弱者嗎?無論是什麼人,只要他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就應該義無反顧。這難道有錯誤嗎?”

大家都沉默不語,望着眼前神色堅定的李弘,有無奈的,有欽佩的,有崇拜的,有感激的,各人想着各人的心思。

李弘看到大家不再提出反對意見,心裡大喜,笑着道:“半夜出發,明天凌晨可以趕到滴水圍。”

木樁怪叫一聲,痛苦地喊道:“又是半夜,要不要人活了。”

大家先是詫異,接着鬨堂大笑起來。

伍召狠狠地踢了一腳自己的副手,笑罵道:“你去死好了。”

李弘目送自己的部下一個個躍馬離去,心裡一陣激動。有這些生死想依的兄弟,也不枉自己來到這人世走一趟。

遠處的地平線上突然衝出來一匹飛馳的戰馬,接着十幾匹戰馬接二連三地衝了出來。

李弘的心劇烈地跳動起來。

舞葉部落的遷徙大軍在滴水圍被魁頭的部隊追上了。

射墨賜用五百多部馬車,牛車圍成了一個防禦陣勢。部落兩萬多人全部擠在這個狹小的空間內。沒有人恐懼,也沒有人哭泣。草原上的人對這種打打殺殺已經麻木了。除了小孩,老人,部落內所有能動的人,包括女人,全都拿起了長矛,舉起了弓箭。生命不是靠誰賞賜的,而是要靠自己去爭取。

此處距離大漢國邊境八十里。

射墨賜差一點就成功了。舞葉部落一直靠近邊境生活,他們的棲息地距離大漢邊境有四百多裡。這次行動雖然他們的動作很快,但部落人口太多,行動緩慢,終究還是慢了一步。

大王和連西巡之後,彈漢山王庭就由他侄子魁頭留守。魁頭得到舞葉部落準備南遷入漢的消息,大吃一驚。這個先例可開不得。他連夜率一千鐵騎南下追趕,一路召集天水部落,朱夏部落,白蜻部落共六千大軍,分兩路,鋪天蓋地一般向邊境包抄了過去。

在滴水圍,魁頭指揮部隊將舞葉部落團團圍住。

他獨自一騎跑到舞葉部落的車陣附近,大聲叫喊射墨賜出來答話。

魁頭年輕,二十多歲,無論身材相貌都沒有什麼出衆的地方。唯獨那雙眼睛,大概因爲長年累月掙扎在彈漢山的權利漩渦中,顯得晦澀難明,無從揣摩到他的喜怒哀樂。

他驅馬走近射墨賜。兩人相識多年,彼此十分熟悉。射墨賜還教了他幾年的箭術。此時,說什麼都遲了,都沒有用了。背叛已經是事實,束手就擒是死,頑抗到底也是死。無論是誰,就是和連,也救不了舞葉部落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了。

“謝謝。”射墨賜笑了笑,平靜地說道。

魁頭默默地望着他,嘆了一口氣,想說什麼,卻又無從說起。

他突然大吼一聲,狠狠的一鞭抽在馬臀上。鞭聲清脆,戰馬吃痛,狂嘶一聲,絕塵而去。

魁頭當天沒有進攻。雖然三個部落的大帥叫嚷着要求發動進攻,但魁頭堅決不同意。

他命人快馬告知和連,希望得到和連的指示。此時和連正在虎狼草場,和三大部的首領爭吵的不可開交。

魁頭的考慮有他的道理。此時舞葉部落人人懷着一顆必死之心,一旦交戰,必定以命搏命,至死方止。部隊和這種瘋子作戰,傷亡必定慘重。以六千人攻之,最後能活下來多少士兵,不問也知。所以魁頭準備圍上他們幾天。

魁頭想磨磨他們的銳氣,折磨折磨他們繃緊的神經,讓那些貪生怕死的人感到有求生的可能,然後動搖他們必死的決心。時間長了,舞葉部落的人在強大的死亡壓力面前,肯定有人要背叛,要崩潰,最後可能還會導致內訌,不戰而潰。

魁頭一拖就是三天。

在彈漢山腳下,在鮮卑境內,在自己的草場上象春季狩獵一樣圍殺手中的獵物,這個感覺實在太好了,輕鬆愉快。舞葉部落的戰士和牧民們現在就象是一隻只待宰的獵物,毫無生存的希望。,

舞葉部落的人在死亡面前,沒有象魁頭想象的那樣脆弱。他們頑強的堅持了下來,並且保持着高昂的鬥志。

射墨賜的話給了他們最後一個希望。大漢國的豹子要來救他們。

說這話的時候,射墨賜自己都覺得這是一個自欺欺人的謊言。但他和所有人一樣,寧願相信這個謊言,相信這個奇蹟能夠發生。這是那天晚上豹子答應他的。

今夜的天空沒有月亮,沒有星星,漆黑一團,伸手不見五指。草原上也沒有風,蟲兒在草叢中懶洋洋的吟唱着。魁頭的大營一片寂靜,只有圍繞大營的十幾處篝火在夜色裡閃爍着妖豔的光芒。

射墨賜跪在草場中間,把頭埋在草裡。

魁頭只圍不攻的辦法,讓他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他感到自己已經逐漸支撐不住快要崩潰了。此刻,他內心裡充滿了痛苦和絕望,他感覺自己心裡的最後一點希望也正在被這無邊的黑暗肆意吞噬。

他喃喃自語,祈禱父親的在天之靈保佑舞葉部落。

他忽然感覺到地面上有輕微的震動。

射墨賜駭然坐直身軀,擡頭望向天空。

地面的震動感越來越強烈,車陣中的戰馬開始不安地嘶叫起來。

射墨賜突然狂叫起來:“阿爸……”

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七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中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四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二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節第13章 成敗轉頭空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五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七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12章 長安風雨聲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四節第24章 猛將的傳承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八節-第二十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八節-第二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五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四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