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六節

九月初五,白馬。

睛空萬里,朵朵白雲如同大海上涌起的層層浪花,點綴在湛藍色的天空上。

白馬城四門緊閉,城樓上的大纛凌空飛舞,似乎要乘風而去。各色戰旗在風中盡情舒展開矯健的身姿,巨大的叫嘯匯成了道道聲浪劇烈地撞擊在城池上空。

城牆上站滿了人,神情肅穆的官吏,驚慌失色的守城士卒,恐懼不安的民夫,所有人都睜大雙眼,目瞪口呆地望着城外。

“嗚嗚……”蒼涼而雄渾的號角聲驀然響起,就象一道金色閃電突然劃空天宇,緊接着天雷霹靂炸響,天地駭然變色。

城樓上的人們不約而同地發出一聲驚呼,極度的惶恐霎時籠罩了整座城池。

“嗚嗚……嗚嗚……”號角聲越來越密集,越來越響亮,此起彼伏,轉眼間便淹沒了大地上所有的聲音,帶着無窮的殺氣直衝霄漢。

城外是人的海洋,是戰馬的海洋,是旌旗的海洋,是血腥和恐怖的海洋。

九萬鐵騎大軍排成密密麻麻的方陣,從城外的平原上一直延伸到遙遠的地平線上,無邊無際,一眼望不到盡頭。

炙熱的太陽好像無法忍受九萬人的凜冽殺氣,抱着自己的腦袋面無人色地躲進了雲層。

戰馬在奔騰,大地在鐵蹄的踐踏下無助地呻吟着,白馬城在鐵騎大軍凌厲的鋒銳下變得弱不禁風,就象一頭被拔出了利齒的猛獸蜷縮在一旁不停地顫抖着,嗚咽着。

冀州太守楊奇站在城樓上,雙手撐着冰冷的城牆,消瘦的身軀隨着城樓輕微地戰慄,眼裡的神情非常複雜。有興奮,有驚恐,有悲哀,有無奈,有擔憂,隱隱約約還能看到幾絲惆悵。站在他身邊的各級大吏們經過了最初的震驚後,沒有歡呼雀躍,也沒有議論紛紛,他們好象還沒有從極度的驚駭中甦醒過來,一個個茫然地望着城外鋪天蓋地的大軍。

從城外傳來的巨大轟鳴聲,從城樓上傳來的陣陣叫喊聲,吸引起了城內民夫們的好奇。人們蜂擁衝上城牆,爭相目睹這前所未見的驚人一幕。

傳聞中的大漠胡騎,傳聞中的世代敵人,突然出現在了中原戰場上。

披頭散髮的匈奴人,光着腦殼的髡頭鮮卑人、烏丸人,成羣結隊,數不勝數。他們象決堤的洪水一般,一路咆哮着,浩浩蕩蕩地衝向了遠方。

鐵騎大軍在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裡越過了白馬城,捲起的沖天煙塵籠罩了城池,遮蔽了天空。

黃昏,鐵騎大軍到達平陽亭。

胡騎營校尉祭鋒率部迎上,稟報了前線戰況,“叛軍在燕城、桃城和瓦亭一線展開了全面攻擊。我大軍由於兵力不足,各戰場險象環生,急待後撤。”

“急告張燕大人,我已統率鐵騎趕到平陽亭,凌晨時分當能部署完畢,請他按預定計策於明日清晨時分撤出燕城。”李弘轉身吩咐傅幹,“急召各部統軍大將,立刻到中軍議事。”

黑幕悄然將臨,在中軍臨時大帳內,***通明。

傅幹站在地圖前,右手從地圖上的平陽亭和燕城之間重重地劃了一條線,“平陽亭到燕城之間,有七十里路程。我萬大軍將在平陽亭正面部署五萬鐵騎。其餘四萬鐵騎在戰場左右兩翼依次列陣,每隔十里部署一萬大軍,以持續保持大軍的強悍攻擊力,爭取一鼓作氣打到燕城,最大程度地誅殺叛軍。”

“大單于劉豹、大單于樓麓、大單于蹋頓和射纓彤、鹿歡洋、射虎等諸王率軍佈陣於平陽亭正面戰場。”傅幹手指大將軍李弘,“你們由大將軍親自統率,向叛軍的前鋒軍發起攻擊。只要擊潰了叛軍的前鋒軍,這一仗就再無懸念,叛軍將一潰千里,徹底敗亡。”

“五萬鐵騎強行突破叛軍的前鋒軍並展開追殺,強悍的攻擊力最多維持五里。五里後,鐵騎的速度和攻擊力都將急驟下降,這有可能導致叛軍的後續軍隊得到逃亡的時間。所以我們在平陽亭西南十里處的大石聚設下第二個攻擊陣列……”傅幹手指鮮于輔,“軍議結束後,左衛將軍鮮于大人將統率馬城、漁陽兩營鐵騎急速趕到大石聚設伏。”

“龍驤將軍趙雲大人將統率劉冥、弧鼎、棄沉、祭鋒等諸位大人設伏於平陽亭西南二十里處的小馬亭。”

“漠北都護燕無畏大人將統率金雪原的鐵鉞大人、北部鮮卑的拓跋貉大人設伏於平陽亭西南三十里外的紀亭。”

“雷子大人將統率五原營的烏拉鐵騎,西部鮮卑的泄圭泥大人設伏於平陽亭西南四十里外的土伯亭。”

傅幹接着詳細交待了各部的攻擊步驟和應變之策。

“諸位大人如無異議就立即出發,依令執行。”李弘站起來,用力一揮手,“明天晚上,我們燕城見。”

諸將轟然應諾。

九月初六,燕城。

凌晨,快馬飛馳入城。

大將軍李弘書告張燕,鐵騎各部已經進入預定位置,前線大軍可以後撤,但務必注意,後撤各部要死死咬住叛軍,不能讓叛軍前後之間拉開太大距離,以致於讓大軍無法完成預定攻擊目標。

張燕大喜,命令麴義、呂布、顏良等人各率大軍,於清晨時分依次撤出戰場。張燕鄭重囑咐各部將領,不要撤得太快,要讓叛軍感覺到我們是被打退的,而不是主動撤退的。

叛軍的攻擊在凌晨逐漸停下,到了清晨,叛軍迫不及待地再度發起了攻擊。

桃城戰場上的北疆軍率先抵擋不住,被徐州軍一番猛攻之後,防線告破。顏良、文丑率軍急撤,關羽、張飛、紀靈等人隨後展開追擊。

桃城失守。燕城側翼受到威脅,麴義隨即後撤。袁紹指揮大軍殺進城內,辛評、蔣奇、夏侯淵、劉磐、文聘等人各率軍隊銜尾猛追。

顏良率軍撤到瓦亭,和呂布、樊籬會合,在瓦亭拼死阻擊。蒯越、孫輔、魯肅得知燕城、桃城都已攻克,士氣大振,攻擊的勢頭一浪高過一浪。北疆軍抵擋不住,全線後撤。

上午,袁紹、劉表聯名書告前線各部將領,前鋒軍由蒯越指揮。前鋒軍各部將領在追擊過程中,迅速率領各自的軍隊靠攏集結並形成攻防兼備的堅固戰陣,嚴防北疆鐵騎的襲擊。聯軍其餘軍隊一部分由袁紹親自統率,緊隨前鋒軍之後,一部分由劉表統率,帶着糧草輜重隨後跟進。

關羽、張飛的追擊速度最快,兩人曾在冀州戰場上被殺得鎩羽而歸,對北疆軍恨之入骨。此刻眼見北疆軍抱頭鼠竄,興奮不已,督軍猛追。蒯越擔心兩人失去保護,遭到北疆軍的反撲,急令辛評、夏侯淵等人隨後趕上。辛評、夏侯淵都曾在平陽亭遭到北疆鐵騎的重擊,所以極爲小心,他們不但沒有聽從蒯越的命令迅速趕上徐州軍,反而放慢了前進的腳步。

呂布、顏良接到斥候的稟報,立即指揮郭勳、高順兩營人馬停下,調頭迎上徐州軍。

兩軍狹路相逢,短兵相接,兩三萬人在一處空曠的原野上展開了激烈廝殺。

關羽遠遠看到高順的戰旗,怒火中燒,帶着一隊百人親衛騎像一支厲嘯的長箭,狠狠地射向了北疆軍的中陣,所到之處,擋者披靡。徐州軍士卒看到主將身先士卒,銳不可擋,無不士氣如虹,奮勇向前。

高順看到敵方突騎如入無人之境,自己的部下一個接一個地倒下,斷肢殘臂在空中飛舞,人頭在風中跳躍,他憤怒了,舉槍狂呼,“殺……殺上去,宰了他們……”

高順一馬當先衝進了敵陣,長槍如閃電一般連挑兩騎,“砍倒戰旗,給我砍倒它。”

北疆悍卒高聲狂呼,蜂擁而上,“殺了關羽,殺死他……”

“去死吧。”關羽虎吼一聲,長刀雷霆劈下,一顆噴血的人頭沖天而起。高順飛馬而至,長槍厲嘯直刺面門。關羽眼明手快,一拳砸開槍柄,長刀順勢下剁,高順坐下戰馬的前腿頓時離體而去。戰馬慘叫痛嘶,一頭栽倒在地。高順怒吼一聲,單掌砸上馬背,身軀騰空而起,同時長中長槍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倒撞向後。

此刻兩馬相錯,關羽已飛馬而過。高順這一槍沒有刺中關羽的後背,筆直刺進了關羽坐下戰馬的馬屁股。戰馬受痛,霎時直立而起,把全無防備的關羽掀翻在地。

高順掉到了地上。親衛們大驚失色,連連高呼,“護住大人,護住大人。”

關羽一躍而起,聽到敵方士卒的叫聲,立時意識到剛纔擦肩而過的人就是高順,他興奮地連聲狂吼,“圍上去……殺死高順,殺死他……”

沒人能擋得住關羽。眨眼間,他剁倒兩匹戰馬,殺死三名北疆悍卒,戰刀帶着滿天血花凌空而下,“殺……”

高順站不起來了,他掉落地上的時候右腿崴了一下,痛徹入骨,只能半躺在地上,舉槍攔截。關羽吼聲如雷,連剁五刀,刀刀砍中長槍,長槍承受不住,一分爲二。

關羽狂喜,再起一刀,“殺……”

半空中一道寒光如電閃過,“當……”一聲巨響,火星四射。關羽長刀彈起,連退兩步。

“你是關羽?”高順的身邊出現了一位魁梧大漢,手上戰刀兀自輕微震顫,“我叫顏良。”話音剛落,顏良身如猛虎,縱身衝向關羽。關羽驚叫一聲,長刀呼嘯而起,一時間只見金鐵交鳴,四濺的火星漫天飛舞。關羽連連後退,險象環生。兩人四周,歡方士卒糾纏在一起,酣呼鏖戰,血肉橫飛,誰都無法衝上來相助。

顏良聲若驚雷,步步進逼,一口氣連砍十七刀。關羽竭力死擋,用盡全身力氣想扳回劣勢,無奈顏良勇猛無比,一刀比一刀兇狠,把關羽殺得毫無還手之力。

顏良猛地停下身形,雙手舉刀,仰首狂呼,“殺……”戰刀呼嘯而下。

關羽大吼一聲,長刀迎面擋上。

刀斷,二刀皆斷。兩人驚呼一聲,同時飛身急退。

關羽的親衛騎左右撲上,護住關羽呼嘯而去。

文聘、劉磐率軍急速趕上,並從兩翼展開包抄。

呂布急忙下令鳴金撤兵。

此刻郭勳帶着一隊人馬正在敵陣中與徐州軍激烈廝殺,他被張飛的部下纏住,根本撤不下來。

呂布得到稟報,毫不猶豫,長戟前指,帶着親衛騎如狂風一般捲入敵陣。呂布戰馬如龍,鐵戟如飛,在陣陣驚雷般的吼聲裡,肆意吞噬着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百名悍卒緊隨其後,勇不可擋,無堅不摧。

張飛命令士卒們避其鋒芒,讓開通道,轉而堵住呂布的後路,把他困在陣中。只待援軍趕到,必能將其誅殺。

呂布會合了郭勳,命令親衛騎護在步卒兩側,奮力突圍,但敵軍層層圍上,殺不勝殺。

呂布大怒,猛然調轉馬頭,單槍匹馬,直殺中陣。敵卒抵擋不住,被呂布殺得四散而逃。呂布縱馬如飛,直衝中軍大纛。敵卒發現了呂布的意圖,拼死阻擊。張飛也帶人急速殺來。呂布情急之下,撥刀刺進馬臀。戰馬痛極,騰空飛起,一頭撞上大纛,臂粗的旗杆一折兩斷,大纛轟然倒地。

徐州軍頓時大亂。

郭勳趁機指揮士卒奮力殺出。呂布的親衛騎隨即分出一半人馬,返身殺進敵陣援救呂布。

張飛怒極,高聲咆哮,長矛直取呂布。呂布夷然不懼,鐵戟上下翻飛,且戰且走。四周的敵卒稍有躲閃不及便身首異處。

張飛氣得破口大罵,連聲怒吼,“散開……散開……射死他,射死他……”

敵人退得快,呂布的速度更快,他總是出現在人羣最密集的地方,手中長戟如劃空閃電,一邊暢飲敵卒鮮血,一邊發出駭人心魄的追魂厲嘯。

突然,呂布大吼一身,手中長戟拄地,血淋淋的身軀乘勢騰空飛起,如同九天黑鷹一般在空中滑翔數步,越過人羣,一頭撞上了從遠處急馳而來的敵騎。敵騎猝不及防,被呂布撞中,發出一聲淒厲慘叫。兩人的身體疊在一起,凌空飛出。呂布手中長戟再度拄地,人借反彈之力,不落反升,穩穩落到了馬背上。

“走……”呂布一拳擂下,戰馬吃痛,長嘶躍起,連撞數人,急馳而去。

“圍住他,殺死他……”張飛眼裡幾乎要噴出火來,他高舉長矛,帶着親衛騎發力狂追。

縱馬飛馳的呂布猛然轉身,手中長箭對準張飛急速射出。

張飛想都沒想,甩掉長矛,抱着腦袋翻身就滾下了馬背。

“嗖……嗖……嗖……”三支利箭呼嘯而過。一支釘進了馬脖子,一支將張飛身後的親衛射落馬下,一支劃空而過沒入滿天箭矢之中。

一弓三箭,三箭齊發。張飛在落地之前,望着從自己眼前如閃電一般飛過的三道箭影,不禁發出一聲驚歎。中箭的戰馬直立而起,痛苦地長嘶幾聲,然後一頭栽倒在地。張飛剛想站起來,卻被這戰馬的前蹄掃中,身軀打橫飛出,摔得眼冒金花,暈頭轉向。

呂布角弓連響,長箭如飛,接二連三射倒敵騎。敵騎大恐,竟不敢再追。

呂布的親衛騎正在奮力殺進,忽然看到呂布單槍匹馬殺了出來,無不振臂歡呼。

“走……走……快走,殺出去。”呂布高舉長戟,縱聲狂呼。

衆人一擁而上,護着呂布絕塵而去。

蒯越、辛評、夏候淵等人隨後趕到。近六萬大軍向平陽亭快速推進。

辛評駐馬於一處土坡之上,神色緊張地四下張望。他有前車之鑑,非常擔心遭到北疆鐵騎的突襲。

“北疆軍已經在平陽亭設伏兩次,如果這次他們想襲擊我們,不會再選擇平陽亭了,估計會選擇在平陽亭的南部或者北部平原。”辛評手指四周廣袤的平原,擔憂地說道,“我們應該在三十里範圍內密佈斥候,以防不測。”

蒯越搖搖頭,“那是讓他們去送死。燕城到平陽亭只有七十里,而雙方軍隊的距離僅有數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斥候如果深入到平陽亭一帶,必定會被對方的斥候殺了。”蒯越停了一下,看看辛評憂心忡忡的臉,小聲安慰道,“你不要太擔心。本初就在我們後方二十里,到了下午景升兄也要帶着軍隊北上,三支大軍相隔很近,即使北疆有鐵騎殺過來,我們也能迅速得到支援。”

“現在河內和兗州戰場上都有北疆鐵騎。在我們正對面的鐵騎已經不多了,估計也就是一些匈奴人。另外,我們有戰車可以組建車陣,有曾經對抗過鐵騎的數萬將士,有強弓弩炮,有十幾萬後續大軍,還有充足的預防和準備,難道這樣還不能擊敗他們?當年李弘在西涼的時候,屢屢以步卒戰陣擊敗數倍於己的胡騎,他們能取勝,爲什麼我們不行?”

辛評苦笑,湊近蒯越的耳邊說道,“正是因爲李弘有豐富的用步卒大軍擊敗鐵騎的經驗,所以他纔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你以爲他是六月驚雷?是和連、拓跋鋒?他是李弘,是豹子李弘。”辛評加重了語氣,一字一句地說道,“他是一頭豹子。”

蒯越有些不滿,他瞪了辛評一眼,“你以爲死守官渡,不和李弘決戰就能擊敗他?他今年撤走了,明年就不來了嗎?北疆永遠都有戰馬,永遠都有彪悍的騎卒,是不是我們因此就要放棄北伐,放棄平定天下,放棄重振社稷的大業?”

辛評不再說話,他緊緊閉着嘴巴,一言不發。這些人現在都瘋了,被眼前幾場臉利衝昏了頭腦,他們完全忘記了冀州大戰慘敗的教訓。今日北疆軍的全線撤退和前年那一戰是何其相像。李弘是靠鐵騎起家的,擅長騎戰,只要給他機會,他會用鐵騎把我們撕成碎片。

“異度(蒯越),讓各部拉近距離,放慢腳步,我們只要在天黑前到達平陽亭就行了。”辛評想了一下,還是忍不住勸道,“將士們連續行軍,連續作戰,已經疲憊不堪,還是慢一點好。”

“我們累,北疆軍更累,你以爲他們還打得動嗎?”蒯越冷笑道,“現在雙方比的就是韌性,就是體力,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

蒯越不再理睬辛評,下令大軍加快推進速度,並催促袁紹率中軍儘快趕上。此次如果不能重創北疆軍,不能大量消耗袁紹的實力,就算取得了中原大戰的勝利,也很難對天下局勢產生什麼影響,對大漢社稷更是沒有任何助益。假如河北實力猶存,袁紹全取中原,妄圖篡奪大漢社稷的力量將越來越強大,而大漢也就愈發看不到重振的希望了。

天邊突然捲起一股煙塵,接着一支鐵騎大軍衝出了地平線,象潮水一般呼嘯而來。戰馬奔騰聲由遠而近,越來越大,漸漸震耳欲聾。大地在這一刻劇烈地顫抖起來。

報警的戰鼓聲響徹了原野。

聯軍將士迅速結成了十幾個方陣,並在陣前豎起了一面面巨盾。各式戰車被推到陣前列,交錯排列。幾百臺弩炮一字排開,張開了血盆大口。戰陣內,一萬多名強弓手蓄勢待發。

北疆鐵騎浩浩蕩蕩地殺來,幾百面黑豹戰旗迎風飛舞,氣勢如虹。

“射……射……射……”不待鐵騎大軍靠近,蒯越就下令射擊了。第一輪齊射雖然射不到敵騎,但對己方的士氣也卻是一個巨大的鼓舞。

霎時間,箭矢如蝗,遮天蔽日。

“嗚……嗚……”

號角長鳴。

北疆鐵騎逐漸慢下,並有幾十騎率先衝出,逼近敵陣觀察。

灰濛濛的塵霧鋪天蓋地地席捲而至,天空頓時爲之一暗。

蒯越大驚,連連下令,“射……給我連續射……”

弩炮的吼叫聲瞬間響成了一片。

號角再響,煙塵更大,而戰馬奔騰的轟鳴聲卻逐漸遠去。

北疆鐵騎撤了。

聯軍將士難以置信,他們久久望着消失在天邊的鐵騎,不敢想象自己竟然逼退了當今天下最強悍的軍隊。

“咚……咚……”戰鼓聲突然沖天而起。

將士們被高昂的鼓聲所驚醒,所有人不約而同地舉起武器,放聲狂吼,興奮的歡呼聲經久不絕,重重聲浪穿雲裂石直上九霄。

“我們贏了,我們贏了。”蒯越高舉雙臂,衝着辛評連聲狂吼。

辛評神情淡漠,望着依舊飄浮在空中的塵霧,若有所思。北疆軍的鐵騎並沒有想象的多,甚至連一萬人都不到。他們的鐵騎呢?難道回援冀州了?如果臧霸、陳登已經殺進冀州,李弘想以最快速度擋住他們,那麼調派鐵騎回援是最好的辦法。真的是這樣嗎?

聯軍前行到距離平陽旁三十里的時候,呂布、顏良再度返身阻敵。

這次聯軍不願意和北疆軍混戰了,他們擔心陣勢散開後,會遭到北疆鐵騎的突襲,所以僅以箭陣迎戰,把北疆軍擋在兩軍陣前。

雙方僵持了一會,天邊果然煙塵再起,北疆鐵騎又出現了。大概是因爲步卒大軍未能誘出對手無法展開攻擊的原因,鐵騎大軍奔行數百步後,便轉身撤走了。

蒯越等人摸清了北疆軍的意圖,六萬大軍隨即緊緊抱在一起,行軍速度大爲遲緩。

蒯越書告袁紹、劉表,認爲北疆鐵騎已有部分回援冀州,以目前北疆鐵騎的數量,顯然無法從正面取得突破。所以他估計北疆軍要放棄利用鐵騎偷襲聯軍的計策,轉而利用其強悍的步卒大軍,白馬、濮陽等堅固城池,以及戰場距離黃河近,糧草可以就近得到補充等優勢,和我們繼續對峙下去。爲擊碎北疆軍固守黃河南岸,佔據兗州的夢想,同時也爲了防備北疆軍從兩翼戰場取得突破,讓我們的殲敵之策計策功虧一簣,還是請大人急速和我們會合,共擊平陽亭,以便明日北上殺向白馬城,以最快的速度把北疆軍趕過黃河。

袁紹帶着陶義、王摩、紀靈、孫輔、魯肅等四萬大軍跟在前鋒軍後面,緩緩而行。接到蒯越的書信後,袁紹一直緊懸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他最擔心的就是北疆鐵騎,但目前看來李弘並沒有在正面戰場上部署鐵騎主力。烏巢和故市的糧草被燒後,李弘大概改變策略,打算撤兵回守白馬和濮陽一線,因此他把鐵騎主力都盡數派遣到了兩翼戰場,以求利用鐵騎的優勢在兩翼戰場迅速取得突破,從而威脅河南和聯軍糧道,把聯軍拖在河南。這個計策的確不錯,但李弘沒有預料到聯軍的攻擊速度太快,他的部署被打亂了,顧此失彼了。這是擊敗北疆軍最好的機會,千萬不能錯過。

袁紹顧慮一去,隨即下令各部加快速度,迅速拉近和前鋒軍的距離。

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二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四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作者錢穆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五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三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四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五節第15章 千鈞一髮間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上)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二節湘軍統領攻守之道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二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三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十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五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1章 烏孫公主歌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節湖湘蠻夷書友的北疆兵制七策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九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三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九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七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六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