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九節

小陶亭。

曹仁的願望落空了。北疆軍並沒有象他想像的那樣在黑夜來臨後停止攻擊,相反,隨着*夜色*(禁書請刪除)越來越濃,北疆軍的攻擊也越來越猛了。

辛毗、蔡陽再度向曹仁求援,西側防線即將被敵人突破。

白天的時候,麴義因爲擔心曹操、劉備的大軍突破西平亭的阻擊,殺到自己的背後,所以一直留了一營人馬以防萬一。黑夜降臨後,麴義得知曹操、劉備停止了攻擊,馬上把萇弓的射聲營投到了戰場上。辛毗、蔡陽在李恢的幫助下,剛剛把戰線穩住,但還沒等他們喘口氣,北疆軍便呼嘯殺來,給了他們沉重一擊。

曹仁此刻無兵可調。北面王忠的車陣陷入了火海,敗亡在即。東面呂布指揮大軍強行渡過了小河,向小陶亭腹地頑強推進。夏侯淵雖然拚死阻攔,但兗州軍士氣已失,將士們惶恐不安,只能且戰且退。

就在曹仁極度絕望的時候,曹操的書信從水路送到了曹仁手上。曹操在信中告訴曹仁,今日大軍主力在西平亭遭受重創,失去了繼續攻擊的銳氣。冤句、濟陽等地都被北疆鐵騎所控,後路已被堵死,糧草已被切斷,大軍生存岌岌可危。我和劉大人仔細商量後,決定趁着尚沒有被北疆軍完全包圍之前撤到封丘、陳留一線會合袁紹。大軍撤退後,你們生機盡絕,只能自生自滅了。曹操在書信的最後告訴曹仁,我將派船去接應你們,逃出來多少算多少。

曹仁看完書信後,在黑暗裡沉默了很久。

毛?悄悄走到他身邊,低聲問道:“丞相大人何時打到小陶亭?”

曹仁搖搖頭,把手中的書信隨手丟進了篝火裡,“丞相大人馬上派船來,我們要撤了。你去召集一下諸府官吏,準備上船撤離。”

毛?駭然心驚,目瞪口呆地望着曹仁半天沒說話。

快馬飛速來報。

北疆軍在西側戰場點燃了大火,把戰場照得亮如白晝。匈奴人的鐵騎也出現在西側戰場上,他們在北疆步卒大軍的配合下,向兗州軍發起了猛烈攻擊。辛毗抵擋不住,帶着殘餘兵力連連後撤。

“告訴辛大人,沒有援兵了。能守則守,不能守就退到中軍。”曹仁接着傳令夏侯淵、王忠,如果無法擋住北疆軍的攻擊,則全部撤回,死守中軍車陣。

從定陶後撤到陳留有五百多裡,大軍長途跋涉,要想成功逃過北疆鐵騎的追殺,唯一的辦法就是多帶輜重大車以便隨時組建車陣以阻擊鐵騎的攻擊。所以無論是曹操、劉備,還是曹仁,撤退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速度,而是安全。憑藉和北疆軍相差無幾的兵力,憑藉堅固的車陣,憑藉將士們手中的長箭,他們有足夠的自信安全撤到陳留。曹仁從定陶城帶出的輜重大車在激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兗州軍徐徐後撤的時候,四十艘大小船隻乘着*夜色*(禁書請刪除)緩緩駛近了河堤。

曹仁命令自己的親衛隊駐守河堤,把河堤上的所有火把全部熄滅,嚴禁任何人靠近河堤一百步,違者格殺勿論。

辛毗、夏侯淵、蔡陽、王忠、李恢等人各帶軍隊,先後撤回到中軍。激戰了一天半夜的將士們渾身浴血,疲憊不堪。北疆軍似乎也累了,數萬大軍逼近了車陣四周,把兗州軍圍了個水泄不通。

曹仁召集諸將,把當前的形勢大致說了一下,“丞相大人明天就要撤退,我們突圍失敗。”

衆將神情黯然,大帳內的氣氛極爲沮喪。

“濟水河上有四十艘船,是丞相大人派來接我們的。”曹仁迎着諸將驚喜的目光,平靜地說道,“四十艘船,至少可以讓兩千人活下來,但讓誰離開好?將士們一旦看到活下去的希望,誰都不會放棄。這裡馬上就會自相殘殺,一片混亂,最後一個都走不掉。”

“我們瞬間崩潰,北疆軍馬上就能集中兵力,圍追堵截丞相大人。”曹仁嘆了一口氣,“冤句已經丟了,大軍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安全渡過濟水河南下。”

諸將臉上的喜色漸漸淡去。曹仁的意思已經說出來了,他不打算撤離,他要繼續堅守小陶亭,拖住北疆軍主力,以便掩護曹操、劉備的軍隊安全撤過濟水河。

“大人放心,我們都聽你的。”蔡陽慢條斯理地梳理着戰盔上的紅纓,從容笑道,“用幾千條性命換回數萬軍隊,值得。”

“丞相大人千里迢迢趕回來,一直殺到這裡救我們,已經仁至義盡了。”王忠仰頭喝下一口涼水,坦然說道,“我們留下來。書告丞相大人,我們感謝他,來世我們願意繼續追隨丞相大人征戰天下。”

“辛大人,你乘船離開吧。”夏侯淵手指辛毗,感激地說道,“這次我們能在定陶堅守十幾天,都是因爲你的救援。你爲我們做得夠多了,你該走了。”

辛毗微微一笑,搖搖頭,“這個時候,我怎麼走?我丟下你們獨自逃生,我這一輩子還能過得安嗎?我還有臉活在世上?”他神態安詳地拍拍衣甲上的塵土,不緊不慢地說道,“人這一輩子圖個什麼?就圖個名聲。妙才,你想讓我在鄙夷的目光裡過一輩子?”

“隨你了。”夏侯淵哈哈一笑,“你非要死在這裡,我也不攔你。”

諸將一掃剛纔的沮喪和絕望,突然間談笑風生,全然沒有半分恐懼。

曹仁從案几上拿起一卷竹簡,“我擬了一份名單,有屯長、軍候、軍司馬、校尉。大概有二十多人,我已派人去請了。”他把竹簡遞給了夏侯淵,然後對辛毗說道,“辛大人從自己的手下也挑選一批人。穎川的將士不能都死在這裡。總還要留下一些人,將來也能幫助大人重建穎川軍。”

“我死了,穎川郡自然有新太守,新太守重建穎川軍的時候,在穎川必能徵募更多的豪傑俊士。”辛毗搖手道,“你不要忘了,穎川可是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你和他們一起走。”曹仁非常堅決地說道,“妙才,還有你們幾個,都離開,馬上離開。”

諸將愣然。夏侯淵猛地站起來,剛想說話,卻被曹仁伸手攔住了,“丞相大人命令我留下,命令你們統統離開。”

“命令呢?大哥的書信呢?”夏侯淵大聲叫道,“你不要騙我們。”

曹仁從懷裡掏出一塊白絹。夏侯淵急忙打開,上面空無一字。“子孝……”

“帶他們走吧。”曹仁一把搶過白絹塞進了懷裡,伸手拍了拍夏侯淵的後背,低聲說道,“你如果不走,這裡就沒人走了。告訴大哥,我會竭盡全力拖住北疆軍。”

夏侯淵悲憤至極,怒吼一聲,飛步衝出了大帳。

北疆軍在濟水河上發現了船隻,這個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李弘的手上。李弘立即命令麴義、呂布指揮南北兩軍發動進攻,把叛軍誅殺在濟水河畔。

叛軍收縮防守。數千人擠在挾窄的車陣裡頑強抵抗,,想攻進去還真的不容易。大軍攻殺一天半夜,將士們已經十分疲勞,如果強行攻擊,損失太大。匈奴人的鐵騎面對叛軍的車陣也是一籌莫展。

“火攻怎麼樣?”麴義望着樊籬問道,“你剛纔不是一把火把叛軍的北線車陣燒了嗎?你故計重施一次,把這個車陣也燒了?”

樊籬苦笑,“大人,火油沒了。今天於毒大人在西平亭燒了一把火,我剛纔又燒了一把,火油用完了。”

麴義睜大一雙眼珠子,狠狠地瞪着樊籬,“你不能省點用?不是你家的火油,用着快活是吧?”接着他又望着董昭,大聲埋怨道,“你負責督辦糧草軍械,怎會出現這種失誤?要是讓叛軍逃了,我就上奏彈劾你。”

衆人知道他的脾氣,由他罵了一通。射聲校尉萇弓建議徵調強弓手趕到河邊射擊,以密集的箭陣阻擋叛軍的撤退。此次爲了阻擊曹操救援定陶,北疆軍消耗了大量的箭矢,所以最近從冀州運來的長箭非常多,足夠奢侈浪費一把。麴義氣不打一處來,指着萇弓罵道,“你沒長腦子啊?胡扯八道。濟水河有多寬你知道嗎?你把弓箭手調到河邊胡射一氣,我拿什麼攻打曹仁?給我一邊待着去,不要亂說括。”

萇弓面紅耳赤,縮着腦袋跑到玉石的身後,氣呼呼地張大嘴巴直喘粗氣。

火攻不行,強攻不行,只能狂轟濫炸,看看能不能把叛軍逼得狗急跳牆,自相殘殺了。畢竟河面上的船隻不多,叛軍爲了逃亡肯定要爭奪船隻,只要叛軍一亂,攻擊的機會就來了。

“曹仁這個孬種,動不動就縮着腦袋當烏龜。”麴義一拳砸到案几上,衝着衆將吼道,“給我砸他的龜殼,把他的腦袋砸出來。”

呂布親自趕到前線督戰。

北軍虎賁營的張震、射聲營的萇弓和南軍武衛營的郭勳負責正面攻擊。

“大將軍擔心叛軍掉頭逃跑,要求我們不惜代價,速戰速決。”呂布指着前方車陣說道,“麴大人卻顧惜將士們的傷亡,希望能用武力威懾叛軍,逼亂叛軍,從而以最小代價取得勝利。我看,我們折衷一下,讓士卒們在箭陣的掩護下強攻幾次試試。只要打開一個缺口,我們就能殺進去。”

三人仔細商量了一下,決定讓強弓手和石炮遠射,壓制車陣內的敵方弓箭手。讓弩炮交叉射擊,掩護攻擊士卒靠近車陣,爭取打開攻擊缺口。

激戰隨即開始。

曹仁坐鎮中軍指揮,奮力還擊。

黎明在隆隆的鼓聲裡悄然而至。

李弘駐馬高坡,望着遠處河面上的薄薄霧靄,焦慮不安。

麴義和呂布已經攻擊了兩個時辰,但依舊沒有拿下曹仁。斥候前來稟報,說昨夜趕到小陶亭的船隻已經返回到西平亭一帶的河面上,但沒看到有大量士卒從船上下來。估計不是接應曹仁撤退,而是給曹仁運送糧草軍械。另外,斥候還稟報了一件奇怪的事,昨夜在西平亭一帶的河面上,叛軍把裝在船上的糧食軍械全部搬了下來,然後這些空船頻繁往來於兩岸之間,好象在運送士卒渡河。

“叛軍要撤。”李弘驚呼一聲,回頭衝着任意大聲叫道,“快,急告劉豹。渡河,立即率一萬鐵騎渡河南下,趕到陶丘一帶包抄叛軍,攻擊叛軍,快……”

任意答應一聲,剛要吩咐身後的傳令兵,李弘又叫了起來,“急告閻柔,請他迅速趕到陶丘一帶會合劉豹。匈奴人不能單獨行動,一旦他們在郡縣燒殺搶掠,我們的罪過就大了。告訴閻柔,此事十萬火急,不能耽擱。”

幾個傳令兵如同離弦長箭一般疾馳而去。

李弘望着他們漸漸消失在山林中的背影,心中一陣興奮。定陶一仗打贏了,如果乘勝追擊,把曹操、劉備的大軍圍殲於濟水河兩岸,中原一仗的勝算就非常大了。

曹操從江淮返回到兗州戰場後,在曹亭敗了一場,在西平亭又敗了一場,加上最近一段時間連續攻擊的損失,他的四萬大軍最多還有三萬人。劉備接到關羽大敗莒城的消息後,肯定要分兵回援徐州,如果他分兵一萬回援,他還有兩萬軍隊。這樣兩者加起來最多不過五萬人,或許自己估猜有誤,叛軍的損失可能更大。但從排兵佈陣上考慮,還是保守一點爲好,免得估計不足錯過了圍殲的機會。如果自己能把這五萬人全殲了,對叛軍打擊之大可想而知,而河北也能憑此一戰奠定奪取中原平定天下的優勢。

李弘越想越是激動。曹操、劉備在救援定陶失敗之後,只有兩條路可逃,一是北上,和燕城、封丘一線的河南軍會合。一是南下,去陳留或者去豫州樑國。

相比較而言,北上的危險太大。北上都是大平原,一馬平川,有利於北疆鐵騎的追擊。另外,曹操劉備要想徹底擺脫北疆軍的追殺,就必須渡過濮水河。濮水河距離這裡有三百里左右,曹操劉備無論如何也跑不過四條腿的戰馬。就算曹操丟棄了所有的輜重,搶在鐵騎之前提前趕到了濮水河,但他因爲丟棄了輜重沒有渡河工具,還是死路一條。

南下要安全得多。一是袁紹、劉表的軍隊肯定會接應他。此刻已是四月下,袁紹的軍隊應該休息好了,劉表的軍隊也應該到了,他們爲了阻止自己攻佔中原,無論如何也要把曹操劉備救回去。二是有濟水河爲阻。北疆鐵騎現在一分爲三,一部在濟水河北岸,渡河追擊需要時間。一部在濟陽、陳留一帶牽制袁紹和劉表的軍隊,同時還要負責切斷曹操的糧道,這部分鐵騎不會參加圍攻。一部鐵騎在濟水河南岸,但負有保護昌邑之責,也不會把所有兵力投入到攻擊。這樣一來,曹操南下逃亡的安全將大大增加。

曹操一定會選擇南下逃亡,不會有錯,但爲了預防萬一,還是派一支鐵騎在煮棗城一帶遊戈爲好。曹操手上有虎豹騎,這支鐵騎的人數不能太少,免得出現意外。

“傳令冤句的劉冥,小心守城,多派斥候探查煮棗城一帶的動靜。”

“傳令單于庭的左大將呼衍元笳,左大當戶蘭嶸立即趕到西平亭集結,隨我攻擊叛軍。”

“大將軍,呼衍元笳正在小陶亭隨麴義大人攻擊曹仁……”任意正想問個清楚,李弘已經打斷了他,“攻擊曹仁的事就給麴義和呂布兩位大人,我們率鐵騎大軍追殺曹操。”

這一天的上午,叛軍大營出現了極爲壯觀的一幕。

十幾萬隨軍民夫肩挑背扛,帶着大大小小的包裹,象洪水一般浩浩蕩蕩地衝出了大營,然後沿着大大小小的道路一鬨而散。

與此同時,幾百艘大小船隻在河面上往來穿梭,把民夫不停地運到南岸。這些人上岸之後,也一鬨而散了。

李弘聞訊之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叛軍大營附近查看究竟。

叛軍大營轅門打開,營內旌旗飄揚,隱約可以看到一排排的輜重車,間或還能看到幾臺加在輜重車上的弩炮。大營深處,人頭攢動,人聲鼎沸。不知道是叛軍士卒,還是等待過河的民夫。

李弘濃眉緊鎖,實在想不出曹操意欲何爲。

要和自己決戰?既然要決戰,軍隊就要民夫。大戰到了關鍵時刻,民夫的作用尤其重要。把民夫都放跑了,幾萬軍隊怎麼打仗?軍械要人送吧?尤其是長箭,消耗量極大,要想連續不斷地射擊,就要靠民夫連續不斷地搬運。

要撤退?民夫都跑了,糧草輜重誰來運送?曹操總不至於讓自己的士卒帶着乾糧,揹着一壺長箭,拿着一支長矛撒腿就跑吧?那不是自尋死路嗎?

叛軍大營內忽然戰鼓齊鳴,戰馬的嘶鳴聲隨風傳來,濃烈的殺氣霎時傳遍了原野。

李弘以爲叛軍要出營攻擊,急忙帶着鐵騎退回到阻擊戰陣的後面。然而,直到太陽高懸中天,也沒有看到一個叛卒的影子。

北疆軍斥候四處活動,抓了許多民夫審問,得到的答案讓李弘更加摸不着頭腦了。

民夫說,是丞相大人下令讓他們回家的,還給他們分了糧食和財物。丞相大人對他們說,大軍馬上要和河北叛逆決戰,因爲李弘殺人不眨眼,還帶了匈奴人一起殺進了中原。擔心戰敗後這十幾萬民夫給李弘殺了,或者給匈奴人擄掠帶到塞外做了奴隸,所以決定先遣散他們,讓他們趁早逃回家鄉去。民夫們因此把曹操敬若神明,把李弘視作嗜血猛獸,對李弘恐懼至極。

問及叛軍動向,民夫們都說軍營內戒備森嚴,一般人根本接近不了,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李弘越來越不安,總覺得這裡有不對的地方。

曹操把糧食財物分給了十幾萬民夫,並且遣散了他們,自己就算全殲了曹操,也無法繳獲到什麼戰利品。但曹操的目的顯然不止如此。曹操把糧食財物分光了,他和幾萬大軍將士怎麼辦?自己如果把他團團包圍,時間一長,他和幾萬士卒就要喝西北風了。

“傳令麴義、呂布,立即給我拿下小陶亭,移師西平亭圍殲曹操。”

北疆軍成功撕開了車陣,呼嘯殺進。

在北疆軍的狂轟濫炸下,兗州軍已經死傷慘重,士氣低迷。看到車陣破裂,北疆軍排山倒海一般殺進來,兗州軍士卒紛紛投降。

校尉李恢力戰而死。曹仁頑強抵抗,最後因身負重傷,力竭被擒。

呂布對兗州軍有極深的仇恨,下令全體誅殺。兗州軍降卒看到自己被一臺臺弩炮圍住,肝膽俱裂,跪地求情,高呼自己本是青州黃巾軍,不是曹操的嫡系人馬。降卒的哭喊聲驚動了苦酋和很多原黃巾軍將領,衆人紛紛出面求情。

呂布根本聽不進去,執意要殺。麴義知道呂布心中的痛楚,對此保持沉默。苦酋急忙派人飛報大將軍李弘。

李弘大爲震怒。這種緊急的時候,統軍大將不急着圍殲曹操,卻有閒情去殺俘虜。李弘讓任意親自去一趟,讓他告訴麴義和呂布,俘虜不能殺,直接補充軍隊的損失。

看到大將軍府的門下督賊曹任意親自來到小陶亭傳達命令,麴義和呂布心中暗驚。大將軍發怒了,兩人隨即下令,整頓大軍,急速移師西平亭。

黃昏時分,李弘集結了大約六萬大軍攻擊叛軍大營。

攻擊非常順利,一鼓而下。

大營裡只有五百士卒,還有曹操的一封信。

李弘氣得渾身顫抖,把曹操的書信狠狠砸到地上。十幾年來,他還是第一次遭受這種恥辱。

“雲天,集結步卒大軍,即刻渡河,南下攻擊陳留。”

“鐵騎諸部,隨我北上追殺叛逆。”

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七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一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八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八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八節第25章 血染于闐河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八節-第二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10章 強敵顯蹤跡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二節漢代的一些官制名詞解釋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五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上)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三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八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九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七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下)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八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五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節第21章 求索復國路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九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