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四節

二月下,洛陽。

陳國相高幹、穎川郡太守辛毗剛剛把阻截陳國王劉寵失敗的消息送到洛陽,曹操、田楷和劉備的聯名書信也到了袁紹手中。

袁紹看完書信後,非常懊悔,也非常氣憤。曹操出其不意地一擊,不但讓自已陷入了被動,也把天下大勢推到了一個危險境地。

現在,陳國王劉寵已經到了兗州,曹操、田楷、劉備三家結盟聯手重建皇統已成定局,三足鼎立之勢即將形成。自己既失去了曹操、田楷和劉備這三大助力,也失去了重建皇統把持權柄的機會,至於代漢自立,那就更不要提了。自己的猶豫不決終於釀成大禍,霸業進程遭到了重創。尤爲可怕的是,曹操這樣刻意促成三足鼎立之勢,會不可避免地把大漢立即推向崩潰的深淵,戰火會綿延不斷,平定天下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美夢。

袁紹自怨自艾,長吁短嘆,一時間彷徨無計。

沮授、田豐等人聚在一起,日夜商討應對之策。

曹操的目的很清楚,利用重建皇統來聚集各州郡的力量對抗李弘,牽制袁紹,逼迫袁紹放棄代漢自立的企圖,爲自己和田楷、劉備這些實力較弱的勢力尋找生存之路。同時,也可以極大地削弱袁紹的勢力,孤立袁紹,把袁紹推到一個既要力圖保存自己實力成就霸業,又要尊奉新天子聯手曹操等人對抗李弘的兩難處境。

目前,袁紹失去了重建皇統獨攬權柄的最佳機會。過去那個“承製詔書”已沒有任何作用,他已經無法號令各地州郡了。其次,曹操、田楷、劉表三家結盟,已經成爲一個獨立的勢力。而袁術本來就不聽袁紹的,至於劉表會不會保持和袁紹的親密關係,完全要看袁紹對新天子的態度。袁紹的勢力至此被嚴重削弱。

如何迅速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如何化不利爲有利?如何成就霸業平定天下?

爲了平息洛陽大吏們的憤怒,袁紹忍痛殺了耿苞,但在今天這種局面下,耿苞的建議再度被人提了出來。實在不行,代漢自立,三分天下。

李弘篡逆已經是事實,他現在之所以還要立個嬰兒皇帝,還要把長公主握在手裡,純粹是爲了穩定河北,合縱黃河以南的州郡大吏,爲平定天下樹立一個富麗堂皇的門面。他其實想幹什麼,他心裡想什麼,天下人皆知。

曹操、田楷、劉備的三家聯盟實力不強,無法獨自和李弘抗衡,三家聯盟必須要和我們聯手才能維持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他們之所以要搶在我們前面重建皇統,其真正的目的不是爲了中興大漢,而是爲了各自的生存,或者說,是爲了各自的霸業。這個三家聯盟遲早都要因爲權力和地盤而發生爭鬥、分裂。

既然大漢社稷事實上已經傾覆,大漢天子事實上已經沒有了,大漢的威儀事實上已經蕩然無存了,我們還死守這個毫無意義的門面幹什麼?也許代漢自立,撕破蒙在各方勢力臉上的面紗,讓各方勢力貪婪而卑劣的嘴臉徹底暴露,反而能更快地促成三足鼎立,三方大戰。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完全掌控平定天下的主動。

這個建議隨即被否決了李弘實力強悍,他還有強大的胡族鐵騎爲後援,他如果要代漢自立,阻力非常小,但他爲什麼不幹?他一個粗鄙武人都知道的道理,我們會不知道?

代漢自立,也就是成爲衆矢之的,必定要遭到唾棄和圍攻,結局可想而知。我們和三家聯盟的實力都無法獨自抗衡李弘,我們一旦敗亡,三足鼎立的局面被打破,這天下就是李弘的了。曹操之所以敢三家結盟,公開削弱我們的力量,之所以置我們的威脅於不顧率先重建皇統,原因就在於此。他斷定我們不敢代漢自立,斷定我們要受制於那個毫無意義的新天子,斷定我們要和他聯手共抗李弘。

如今我們要想變被動爲主動,首先就要奪回皇統拿回權柄,其次是要重創曹操,打破他的三家聯盟,把田楷、劉備拉回來。只要皇統到手,其它諸如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等勢力自然會成爲我們的左膀右臂。

奪回皇統的風險太大,容易引發各州郡之間的大戰,給河北以橫掃天下的機會,所以有人建議乾脆不要理睬曹操那一套。我們有足夠的實力,我們自己再建一個皇統。大漢出現三個天子,三足鼎立之勢即刻可成,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能擁有天下。

這個建議立即被否決。

wωω ▲ttka n ▲C○

大漢出現三個天子,三方互爲敵人,實力最強的李弘可以各個擊破,我們和三家聯盟要不了多久就灰飛煙滅了。

要奪回皇統,首先就要重擊曹操,破壞他的三家聯盟。

袁紹和洛陽大吏們爲此絞盡腦汁,設計了多種方案,但最後都迫於各種各樣的困難,不得不一一放棄。

田豐最後想到了袁術。

當讖緯之言和五德始終說傳遍各地州郡的時候,袁術也動了心思。袁紹雖然實力龐大,但他在袁閥中屬於庶出,袁閥的真正繼承者是嫡出的袁術。抱有這種看法的人顯然很多,袁術的手下在袁術非常困難的時候,依舊追隨袁術,沒有任何人背棄他,可見擁戴袁術的人還是很多的。

袁術和他的不少手下認爲,讖緯預言中的代漢者“袁氏”,應該是袁閥的嫡出家主。另外,這個讖言中的“塗高”到了袁術這裡,不僅僅只有“轅濤塗是袁氏先祖”這一說了。“塗”和“途”互爲通假,“途”解釋爲道路,而袁術的字正好是“公路”。也就是說,這句讖言已經明確指出,代漢者,是袁家的袁術袁公路。這種解釋被袁閥很多支持袁術的人所接受。但眼前的形勢又告訴袁術和他的支持者,他想代漢自立,純粹是臨死前的絕唱,自尋死路。

袁紹想代漢自立卻迫於形勢不敢做,袁術有這心思卻沒這膽子,但袁閥中有一部分人卻從自身利益出發,唆使和慫恿袁氏兄弟考慮自立之事。

自從北疆軍陳兵於河東黃河北岸後,袁紹已經放棄了這一極不明智的做法,但袁術沒有。

現在孫策幫助他打下了揚州江東的兩個半郡,很快將擊敗劉繇和華歆佔據江東全部四個郡。這樣一來,袁術就擁有了揚州全境和長江天險。他進可攻伐中原,退可踞守江東,完全有登基稱帝的實力。但問題是,這個實力太脆弱。如果沒有袁紹的支持,他估計自己也就是過過皇帝癮,然後就敗亡了。

如果袁紹能支持他登基稱帝,兩股勢力合而爲一,實力就不同凡響了。兩人首先可以前後夾擊,佔據荊州,然後劍指中原,佔據黃河以南的所有州郡,最後和河北決戰於黃河兩岸。即使不能擊敗李弘,最起碼可以和李弘以黃河爲界,南北鼎立。

袁術通過袁閥的某些人,把自己的這個想法告訴了袁紹,他想探知袁紹的意思,以決定自己是不是要“應天受命”,代漢自立。

袁術和曹操、劉備有仇,和袁紹雖然也有仇,但畢竟是兄弟,有些事好商量,彼此之間的仇怨可以等到天下平定後再解決。袁術是這麼想的,但袁紹呢?

如今袁術所擁有的九江郡和廬江郡緊靠汝南郡,和袁閥的根基之地連在一起,因此他和袁閥中的很多小勢力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聯繫。袁紹這兩年和袁術關係有所改善,完全得益於袁閥中的這些小勢力從中調解。不過,袁術始終是袁紹的一個心腹大患,袁術的存在,不但分裂了袁閥,削弱了袁紹的力量,將來還是袁紹成就霸業一統天下的重大阻礙,所以袁紹一直想殺了他。

“大人讓袁術代漢自立,從而擺脫目前的困境,重新掌控主動,奪回皇統,並趁機藉助曹操、劉備之手鏟除袁術。”田豐獻策道,“如此一來,則大人霸業可成,天下可定。”

袁術志大才疏,對權勢和錢財的**非常強烈,他只要得到了大人的承諾,一定會冒天下之大不韙代漢自立。原因很簡單,袁術一旦自立,袁閥就被整個拖進了篡立的旋渦,無論是大人還是袁閥中的其它勢力,都無法脫身,只有和他一條黑道走到頭。

袁術自立後,天下形勢隨即大變。

大人可以一面壓制荊州劉表,一面和袁術相約,夾攻曹操和劉備。

曹操的三家聯盟剛剛重建皇統,需要維持皇統的權威,他要打着平叛的旗號去攻殺袁術,要幫助劉備守住徐州以維持三家聯盟。但大人此刻雄踞於關中關東,對中原虎視眈眈。大人既不表示支持袁術自立,也不表示支持曹操劉備攻殺袁術,大人的沉默將讓曹操膽戰心驚,無法動彈。

曹操不能立即平叛,則皇統形同虛設,皇統的威力大打折扣。隨着時間的延長,徐州劉備被袁術打得狼狽不堪,三家聯盟可能分裂。三家聯盟分裂了,曹操既不能保住皇統,也不能保證中原穩定,後果不堪設想。此時此刻,曹操只有求助於大人。

大人則以遷皇帝於洛陽爲要挾,逼迫曹操放棄對皇帝的控制。

曹操爲了生存,只有選擇放棄權柄以維持大漢皇統,選擇幫助劉備以維持三家聯盟的實力。大人則藉機斷絕與袁術的關係,假曹操和劉備之手誅殺袁術。

大人拿到了皇統和權柄,袁閥又重新凝聚爲一體,大人的實力和威信將空前增長。袁術死去,曹操和劉備實力大損,三家聯盟即使還能存在,也無法和大人鼎立抗衡。如此大人則可以會盟州郡,共同抗衡河北。到了這個時候,大人要誅殺曹操佔據中原,還不是件輕而易舉之事。

“河北呢?我們在中原大打出手,難道河北會置若罔聞?”袁紹搖搖頭,覺得田豐這個主意雖然不錯,但漏洞太大。袁術比鬼還精,他會上當?中原烽火四起,河北李弘勢必會趁機渡河攻擊。

“我們現在就去打河北。”田豐笑道,“大人難道忘記了,你不是已經傳檄各地州郡,要在近期內會盟於兗州定陶,聯軍攻打河北嗎?”

“我當然沒有忘記。”袁紹苦笑,“但現在重建皇統的是曹操,我這道會盟檄文恐怕沒有作用了。”

“大人,沒有你的支持,曹操想重建皇統,只會遭到河北的迎頭痛擊。”田豐指指案几上曹操的書信,笑着說道,“大人一貫堅持重建皇統。如今河北李弘重建了皇統,曹操也即將重建皇統。大人既可以承認李弘重建的皇統,和李弘聯手,宣佈曹操等三家聯盟爲叛逆,任由李弘攻佔中原;也可以承認曹操重建的皇統,和曹操聯手,共同對抗李弘,北上攻打河北。大人雖然失去了掌控權柄指揮各地州郡的機會,但大人依舊控制着改變天下形勢的主動。”

沮授連連點頭,“曹操搶佔先機重建皇統,其實就是爲了穩定中原,圖謀霸業。所以他的當務之急不是重建皇統,而是要和大人建立攻守聯盟以便共同對抗河北。大人在曹操刻意形成的三足鼎立之勢中,可是舉足輕重的一足啊。”

袁紹沉默不語。田豐繼續分析。

從目前形勢來看,集結大軍迅速攻打河北,是重擊李弘的最好機會,同時也是大人奪回皇統和權柄的唯一辦法。

大人爲了能讓曹操等三家聯盟同意出兵攻擊河北,不但要積極配合曹操重建皇統,還要不遺餘力地給予幫助。

大軍一旦打過黃河,曹操、田楷和劉備的兵力必然受損,而這正是誘使袁術中計,在揚州宣佈代漢自立的先決條件。只有讓袁術感覺不到危險,他纔會上當受騙。

此時,不論大軍能否擊敗李弘,劉備首先就要撤軍,隨後是曹操。也就是說,大軍如果擊敗了李弘,冀州可能被我們佔據,而大軍如果被李弘擊敗,李弘實力大損,短期內也無力渡河南下。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曹操和劉備誅殺袁術之後,趁着他們疲憊不堪之際,迅速攻佔中原。

袁紹駭然心驚,“河北之戰如果抱着這種想法,可能是一場敗仗。”

“敗了又如何?”田豐毫不在意地揮揮手,“仗雖然打敗了,但我們的目的全部達到了。李弘暫時失去了南下攻擊的能力,袁術被殺,三家聯盟破裂,我們攻佔中原,大人和李弘形成南北對峙之局,大人霸業就此而成。”

袁紹接受了田豐的建議,回信於曹操,即刻趕到兗州定陶,一則爲了會盟,集結軍隊攻擊河北,二則爲了重建皇統和朝廷。

袁紹又寫了一封書信給袁術,命令許攸立即攜帶書信趕到揚州壽春,面見袁術。

袁紹和沮授等人商量了一下細節,隨即安排沮授坐鎮洛陽,命令審配到關中輔佐袁譚,讓田豐、郭圖等人隨自己趕赴兗州。

三月初,許攸到達揚州九江郡的壽春。

袁術和許攸私交甚好,兩人多年不見,再次重逢,彼此都很高興。

許攸把袁紹的書信呈上,然後詳細說明了來意。

袁術臉色一沉,用力一拍案几,“子遠莫非要殺我?”

許攸大笑,“公路莫非有避禍之計?”

“我當然有避禍之計。”袁術冷笑,“袁本初這個混蛋竟然算計到我頭上,我叫他血本無歸。”

許攸看看他,問道:“這話要我帶給本初兄嗎?”

“可以。”袁術點頭道,“你回去告訴袁本初,既然他打算做我的臣屬,那他總要給我點什麼,以表示誠意。”

“你要什麼?”許攸指着他笑道,“按道理,你應該感謝本初兄的幫助,給他點什麼好處纔對。”

“當然,我當然要給他好處了。”袁術冷笑道,“他不是要聯合各地州郡兵馬攻打河北嘛,好,我答應他,我出兵北上攻打河北。我給他錢糧,但他也要給我點東西,把沛國給我。”

許攸愣了一下,奇怪地問道:“你要沛國幹什麼?”

“我好暢通無阻地向中原運送兵馬錢糧啊。”袁術笑道。

許攸若有所思地望着他,半天沒有說話。

“如果我的軍隊不能北上中原,劉備勢必要留下重兵駐防下邳和廣陵。這對我來說,沒有半點好處。”袁術笑着拍拍許攸的肩膀,“你信不過我?”

“我當然信不過你。”許攸不假思索地說道。

“哈哈……”袁術大笑,“等我成了天下之主,我首先就把你的腦袋砍了。”

許攸帶着袁術的書信匆忙北上兗州會合袁紹。

袁術召集自己的兒子袁耀,親信李業、楊弘、閻象、荀正、紀靈、劉勳等人商議大計。

趁着衆人在觀看袁紹書信之際,袁術小聲詢問李業,“鄭泰的喪事辦得如何?”

鄭泰自從逃出關中後,一直跟隨袁術。前不久袁術讓他到江東出任揚州刺史,結果病逝途中。李業大致說了一下,鄭泰的弟弟鄭渾已經從河南開封趕到壽春,要帶着靈柩返回老家安葬。

“多化點錢,把喪事辦得隆重一點。”袁術頗爲傷感地搖搖頭,“他家從經學大師鄭衆開始,和我們家關係就非常好,算起來有五代交情了。”

李業點點頭,略帶悲傷地說道:“我還接到一個消息,正月的時候,諸葛玄在襄陽病逝了。”

袁術吃了一驚,“真的?”接着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我們年紀大了,很多故人都開始離去了。”

諸葛玄的祖上諸葛豐曾在孝元皇帝朝任職司隸校尉,後因事得罪權臣,被孝元皇帝削職爲庶民。但諸葛家在徐州琅琊郡還是有名氣的,也算是兩百年以上歷史的官宦人家了。諸葛玄的哥哥諸葛珪曾任職泰山郡的郡丞,諸葛玄早年曾從闢於太尉袁逢,算是袁家故吏。因爲戰亂,諸葛玄帶着子侄避難於揚州,投奔舊日好友袁術。袁術讓他到豫章任職太守,後來袁術和劉繇翻臉,兩方大戰,諸葛玄只好返回了揚州。當時袁術正在和劉備開戰,諸葛玄感覺揚州太亂,不是安身存命之地,於是告辭袁術,到荊州投靠好友蒯越去了。不料這一別竟是永絕。

“他的幾個子侄都還好嗎?”袁術關心地問道,“我記得他的兩個侄女應該出嫁了。”

“聽說一個嫁給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一個嫁給蒯越的弟弟蒯祺了。”李業說道,“龐家和蒯家都是荊州的名門望族,諸葛家有他們的照顧,日子想必也還過得去。”

袁術欣慰地笑笑,“有機會遇到這些故人之後,能幫就幫一把吧。”

袁紹的書信引起了揚州大吏們的爭論,很明顯,袁紹的目的不是爲了幫助袁術稱帝,而是另有圖謀。以袁紹的實力,他怎麼可能拱手讓出帝王之位?

袁術胸有成竹,“袁本初想幹什麼,我知道,他想利用我稱霸天下,但我何嘗不是想利用他的實力成就我的王霸之業。”

袁術的話說得很輕鬆,但一幫大吏們卻很現實。大漢四百年基業歷經董卓、李傕和李弘的連番摧殘後,已經徹底傾覆。現在在這片土地上,大小不等的勢力誰不想奪取天下稱王稱帝?雖然有讖緯預言,有五德始終說的更替理論,但這些東西不能代替實力。稱王稱霸需要實力,沒有實力就想做皇帝,純粹是找死。袁術的實力不強,目前沒有稱王稱帝的本錢,倉促稱帝必定會遭到敗亡之禍。

“如果曹操、田楷、劉備都死在了河北戰場上,如果我能佔據中原,如果我和袁紹、李弘三足鼎立,那麼我能不能登基稱帝?”袁術笑着問道。

李業等人面色微變。袁耀驚駭地看了自己的父親一眼,小聲說道:“河北經此一戰後,雖然短期內元氣大傷,但將來……”

“將來,我袁家能不能坐穩這片江山,就看袁本初了。”袁術冷笑道,“兄弟兩人一條心,天下可得,兄弟如果自相殘殺,這片江山是誰的,就很難說了。”

衆人知道袁術決心已下,隨即不再相勸,集中精力商議奪取中原之策。

“大人,揚州的軍隊北上後,揚州的駐防交給誰?”閻象問道。

“讓孫策回來。”袁術指着閻象說道,“你親自去一趟吳郡,叫他立即帶着軍隊返回九江。”

“那劉繇和華歆如果趁機反攻……”

“這事交給孫策,他知道怎麼辦。”袁術揮揮手,毫不在意地說道,“我早就對他說過,他如果能打下江東四郡,那麼江東四郡就是他的。他的地盤他不管,難道還要我去幫他管嗎?你告訴他,只要他能幫我打下中原,揚州就是他的。”

“大人,你把奪取中原的重任交給他,是不是太輕率了?”楊弘擔心地問道,“孫堅死後,大人雖然竭盡全力保護他的家人和部下,對孫靜、孫賁、孫策等人也特別的倚重和信任。但從這兩年孫策在江東的所作所爲來看,這小子對你似乎並不感激,某些時候還陽奉陰違,耍耍小聰明。以我看,大人還是讓紀大人或者橋大人留在揚州爲好。”

袁術低頭想了一下,然後看看衆人,鄭重問道:“如果孫堅還活着,你們相信他嗎?”

李業等人互相看看,點點頭。

袁術微微一笑,“孫策就象他父親一樣,絕對值得信任。”

當天晚上,荀正帶着袁耀、劉曄急馳歷陽,乘船離開了揚州。

三月上,孫策奉命由吳郡的曲阿日夜兼程趕到了壽春。

孫策年輕英俊,身材高大魁梧,和他的父親十分相像。袁術看了他很長時間,心中突然涌出一股悲傷,“你母親還好嗎?”

“謝謝大人的關心。”孫策躬身謝道,“下官臨行前,母親一再囑咐我,讓我代她問候大人。”

“我還好,謝謝你母親還記着我。”袁術笑笑,拍了拍孫策的肩膀,“你留鬍子後,看上去更象你的父親。當年……”袁術聲音一顫,把後面的話嚥了回去。

孫策陪着袁術默默地走了一會兒。

“你大婚的時候,我太忙,所以只好讓袁耀代我去江東恭賀了。”袁術轉頭看看孫策,笑着問道,“你喜歡我給你的禮物嗎?”

“喜歡,謝謝大人。”孫策感激地躬身說道,“自從父親死後,全靠大人照顧我們,如果不是大人……”

袁術搖搖手,阻止了孫策的話,“當年,是我請你父親到南陽攻打董卓的,如果不是我請他去,他一定還活着,一定還在長沙,你們一家也能過着安逸的日子。我欠你們太多,欠文臺兄的,欠你母親的,也欠你的。”

孫策熱淚盈眶,激動地說道:“大人,下官願意隨大人攻打河北。”

“不,我不會帶你去的。”袁術停下腳步,斷然說道,“你幫我守住揚州。如果我戰死在河北,揚州就是你的。”

“大人……”孫策俯身跪倒,淚水霎時滾了下來。

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下)岳飛墮落的天使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節千古之謎傳國玉璽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九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六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五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八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八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九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下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十節(上)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七節(上)正視歷史簡明大漢軍制軍階一覽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六節第4章 雛鷹初展翅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五節-第二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八節姚國華百年中國的思想腦震盪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四節第15章 千鈞一髮間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七節(下)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四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