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節

簡雍揮揮手,輕輕笑道:“慢慢說,不要慌。總不會是北疆軍殺到大營外了吧?”

那斥候抹抹頭上的汗,驚恐萬分地說道:“大人,北疆軍包圍了甘陵城。”

劉備和衆人大驚,齊齊站了起來。劉備手指斥候,厲聲問道:“消息準確?”

“小人親眼所見。”斥候匆忙描敘一番。昨天我和幾個兄弟一起,奉命向甘陵城方向探查。下午的時候,我們在距離甘陵城五十里的地方發現了匈奴人的鐵騎。我悄悄跟了上去,到了甘陵城附近,我發現數萬北疆大軍已經把甘陵城團團包圍了。

劉備和幾位部下面面相覷,神情震駭。公孫瓚危險了。

“大人,公孫將軍的大軍一直在甘陵城正北方的夕烽亭和北疆軍對峙。夕烽亭距離甘陵城五十里,也就是說……”簡雍臉上的肌肉抽搐了兩下,眼內露出一絲恐懼,“公孫將軍被包圍了。”

簡雍三十歲左右,身材高大矯健,長相英俊儒雅。他是幽州涿郡人,自小和劉備相識。劉備在涿郡起義兵的時候,他就和劉備在一起了。他也認識李弘,此刻,他心中充滿了對李弘的敬畏和恐懼。公孫瓚有十萬大軍,佔據了戰場上的絕對優勢,但雙方開戰還沒十天,公孫瓚就被包圍了,匪夷所思的事。

劉備勉強穩定了一下情緒,神色不安地問了斥候幾個問題。匈奴人的鐵騎是在甘陵城哪個方向發現的?包圍甘陵城的北疆軍大概有多少人?北疆的鐵騎大約有多少?可曾發現冀州軍?斥候回答的模棱兩可,含混不清。當時他已經非常害怕了,遠遠看一眼後就急速撤了回來。如果被北疆軍的斥候發現,他肯定活不了。

簡雍攤開案几上的地圖,劉備、關羽和張飛站在案几四周,幾個人小聲議論着。

目前公孫瓚肯定被包圍了,大軍失去甘陵城的糧草支援後,支撐時間有限,敗亡在即。

出現在甘陵城下的北疆軍一定是李弘從塞外徵調而來的援軍,鐵騎和步卒估計有好幾萬。公孫瓚的兵力優勢喪失殆盡。

北疆軍的援軍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戰場上,肯定得到了袁紹的幫助。否則,幾萬北疆大軍南下,不可能一點動靜都沒有。

既然北疆軍的援軍已到,李弘又和袁紹聯手對付公孫瓚,那公孫瓚的失敗也就無可挽回了。

支援公孫瓚的青州軍只有一萬五千人,杯水車薪,無濟於事,即使全軍奮力殺進,也影響不了大局。

關羽、張飛和簡雍三人很絕望,一籌莫展。本來指望跟着公孫瓚幹一番拯救社稷的大業,誰知道好景不長,僅僅過了幾個月,事情就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孫瓚雖然可以擊敗三十萬黃巾軍,但他和李弘比起來,終究還是差了太多。無論是董卓還是李弘,都是那樣的強大和不可戰勝,但兩人卻偏偏都是禍亂社稷的大漢叛逆

。難道大漢真的要徹底敗亡了?

劉備緩緩走出大帳,手握刀柄,站在漆黑的*夜色*(禁書請刪除)裡,任由淒冷的寒風吹過面頰,侵入骨髓。

一陣錐心的疼痛慢慢起自劉備心底深處,漸漸擴散到全身,然後一絲一絲地襲入了他的腦海。我是劉家的後裔,這江山社稷是我劉家的基業。我不能眼睜睜地看着它一點一點地被侵蝕,一點一點地被碾成齏粉,我要拯救它,我要中興大漢。

他擡頭遙望着深邃的夜空,默默地祈禱着。高皇帝,世祖皇帝,列祖列宗,保佑我,保佑你們的孩子趕走奸?,奪回家國,守住這份基業。

劉備驀然高舉雙手,仰天長嘯。

清晨,甘陵城下。

張燕神情疲憊,揹着手在大帳內走來走去,瘦弱的身軀在忽明忽暗,搖曳不停的燭火映射下,顯得孤單而冷寂。

案几上,李弘和趙雲的書信並排放着。趙雲告訴他,劉備已經率軍渡河了,大軍就在避風亭,是不是立即予以阻殺,而李弘卻在書信中嚴厲批評了張燕,要求他立即集結主力向北攻擊前進,縮小對公孫瓚的包圍,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全殲公孫瓚。至於來自青州的援軍,暫時不要理會,讓趙雲派遣一支兩千人的騎兵軍沿途騷擾阻擊,遲滯他們前進速度即可。

李弘說,今北疆軍主力全部集結於界橋、夕烽亭一線,我們應當毫不猶豫,不惜一切代價擊殺幽州軍。我們的目的是爭取全殲,所以保持兵力上的優勢至關重要。如果公孫瓚被我們迅速全殲,田楷和劉備的援軍就是自尋死路。如果公孫瓚遭到重創,失去再戰之力,那麼我們就把田楷和劉備放進包圍圈,再度合圍擊殺。

李弘一再強調兩軍對決,兵力上要保持絕對優勢,但現實情況是,幽州軍和北疆軍目前兵力不相上下,雖然北疆軍的實力要明顯高出一籌,但面對幽州軍不計傷亡的攻擊,北疆軍即使能全殲公孫瓚,但至少也要付出兵力減損一半的代價。這個代價太大了,北疆承擔不起。

北疆擊敗了公孫瓚,自己也奄奄一息了,這樣如何對付即將渡河北上攻擊冀州的黃巾軍?如何對付窺伺一側,隨時可能發起凌厲一擊的袁紹?

張燕已經兩天兩夜沒睡了,此時他臉色發黑,腳下無力,人就象在雲端裡飄一樣,他真想躺倒在地美美地睡上一覺,但李弘的指責和惱怒讓他惴惴不安,讓他難以入眠。此戰開始後,如果袁紹沒有逃出包圍,如果黃河沒有提前開河,北疆軍就算折損一半,也無關大局。因爲兩個對手都被徹底打垮了,冀州迅速穩定下來了,黃巾軍也就不敢再渡河北上了,然而,現在一切都變了。

張燕考慮良久,最後還是決定給大將軍詳細解釋一下。張燕伏案疾書,仔細分析了形勢,認爲還是把公孫瓚圍在界橋和夕烽亭一線不打爲好。我們先把田楷和劉備解決了,徹底斷絕公孫瓚的生路,待公孫瓚糧草盡絕之後,再以最小代價完成對公孫瓚的圍殲。

張燕最後寫道,我張燕自晉陽受撫之後,一直追隨於大將軍左右,對大漢和大將軍忠心耿耿,絕無叛逆之心,更無私存實力之意,請大將軍明鑑

張燕隨即下令,遵照大將軍之意,夕烽亭的於氐根立即率軍向公孫瓚發起攻擊。王當率軍圍住甘陵城,自己和彭烈兩人率軍向北急速進發,圍殲公孫瓚。

上午,界橋。

初春的陽光穿透薄薄的雲層照射到燕趙大地上,使得萬物開始復甦。樹林裡光禿禿的枝丫上綻放出了點點嫩綠,生機盎然。料峭的春風帶着一絲和煦的溫暖,悄悄掠過河面,蕩起了層層漣漪。清澈的露珠慢慢融入河水,唱着悅耳動聽的樂曲,隨着潺潺河水一路高歌而去。空中有數只展翅飛翔的小鳥,互相追逐嬉戲,歡快而清脆的叫聲灑滿了天際。

界橋南岸,兩萬五千北疆軍在空曠的原野上擺下了一里多長的“品”字行防守陣勢。文丑的大軍居於最前方,左邊是楊鳳的大軍,右邊是徐晃的大軍,中間是驃騎大將軍的黑豹義從和虎賁。高高飄揚的大纛下,李弘端坐於白馬飛雪之上,神情冷峻望着遠處的幽州軍。

公孫瓚駐馬立於山坡上,望着遠處旌旗飄揚,軍容整齊的北疆軍,臉上露出濃凜殺氣。

和李弘決戰沙場,是埋藏在自己心裡的一個很久很久的願望。當黑豹李弘揚名於北疆時,自己就有了這個念頭,但當黑豹之名名震天下時,這個念頭就更加強烈了。今天,終於如願以償。

公孫瓚舉起了手,然後狠狠揮下。

“咚……”

戰鼓突然擂動,驚天動地的鼓聲霎時響徹了戰場。

幽州軍開始攻擊。

如雷般的殺聲沖天而起,幽州軍一萬步卒高聲吼叫着,正對着北疆軍的前陣瘋狂殺去。

麴義站在高臺上,微微眯起雙眼,搖了搖頭,“強弓,弩炮,石炮,一起上,把他們殺死在拒馬陣前。”

令旗揮動。

“放……放……”

前陣陣前五百臺弩炮,陣後兩千名強弓手,三十架石炮隨着數十名軍官激動的吼聲,一起發動,巨大的轟鳴聲和箭矢撕裂空氣的厲嘯聲霎時充斥了整個戰場。

犀利的弩箭瞬間即至,一排排的幽州兵就象暴雨後的野草,猛然彎下腰,然後又像落葉一般騰空而起,直挺挺地倒栽於地。幾個手執盾牌的小軍官一邊舉盾飛奔,一邊不時地回頭叫着吼着,聲嘶力竭,“衝,衝過去……衝過箭陣……”幾排密集的弩箭呼嘯而至,把他們連人帶盾釘倒在地。一個隊率捂着噴血的血口,至死還在狂吼不止,“殺……殺……”好象只有竭盡全力的吼聲才能?除他心中的恐懼和肉體的痛苦。

幽州兵高舉武器,竭力狂奔。

許多士卒被橫七豎八的屍體絆倒了,被隨後衝上來的士卒踩死踩傷了,悽慘的叫號穿透了渾厚的戰鼓聲,刺透了雷鳴般的殺聲,若隱若現的漂浮在血腥的空氣上

“轟……”烏雲壓頂。

“咻咻咻……”長箭如雨。

烏雲蓋下的地方就象突然塌陷了一般,連同所有的聲音一起消失了。烏雲散盡,屍橫遍野,悽慘的號叫聲挾帶着濃郁的血腥猛然間沖天而起。

“殺上去……”不知是因爲恐懼還是對死亡的麻木,幽州兵對眼前的慘狀視而不見,奔跑的速度驟然加快,“衝……啊……”

“轟……轟……”三十塊幾十斤重的石頭在空中急劇地翻滾飛旋着,發出了驚心動魄的厲號。

一塊石頭迎面砸中敵人的頭顱,鮮血、腦漿連同打橫飛起的屍體一起飛上了天空,然後狠根地砸倒了隨後而來的兩個士卒。一個奔跑的幽州兵連驚叫聲都還沒來得及發出就被石頭砸爛了心肺,臨死前他牢牢地抱住嵌在胸口上的石頭,倒飛了十幾步,然後才轟然栽倒。更多的士卒被砸飛了腦袋,砸斷了手腳,一時間噴血的屍體,濺射腦漿的頭顱,血淋淋的斷肢殘臂漫天飛舞,駭人至極。

幽州兵一路狂呼,飛一般衝進了鹿砦,衝進了拒馬。

公孫瓚高舉雙手,縱聲大吼,“好,好……”

“傳令單經,再上一萬人,立即打開通路。”

“命令嚴綱、公孫範,鐵騎準備出擊。”

“傳令郭華、陽泰,左右出擊,纏住北疆軍的兩翼。”

何風抽刀在手,用力敲擊着自己的戰盔,仰首狂呼:“兄弟們,殺……上去……”

昨天的失敗讓北疆軍將士滿腔仇恨,今日看到敵人,大家兩眼冒火,人人爭先,不待戰車營的士卒撤下弩炮,憤怒的士卒們已經高聲吼叫着,象猛虎一般衝進了拒馬陣。雙方將士在陣中相遇,立即短兵相接,激烈廝殺。

越來越多的幽州兵衝進了拒馬陣,他們在上官們的指揮下,搶起戰刀,戰斧,肆意劈砍,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毀去北疆軍的拒馬和鹿砦,給鐵騎大軍掃清道路。北疆軍的強弓營和石跑對準拒馬陣的後部,展開瘋狂射擊。

同一時間,楊鳳和徐晃各自指揮大軍,和潮水一般氣勢洶洶殺來的敵人展開了血腥鏖戰。

飛雪高昂着頭,靜靜地站在戰場上,默默地望着前方血腥的殺戮。

李弘擡頭看看太陽,微微皺了皺眉。

“大將軍,公孫瓚把主要兵力集中在中路,似乎……”朱穆晃動着手中的馬鞭,擔憂地說道,“似乎有突圍之意。”

李弘冷笑,“只要他鐵騎出動,我就要他死得難看。”

一批批的幽州兵踩着密密麻麻的屍體,衝過了北疆軍的箭陣,進入了拒馬陣。

“命令強弓營和戰車營後退一百步

。”

麴義手指戰場,大聲罵道,“何瘋子竟然和幽州軍硬拼,他們人多,我們人少,拼不起的。這個混蛋,這樣打下去,拒馬陣馬上就要丟了。”

“大人,戰車營後退需要時間。”站在麴義身後的主薄吳葉緊張地說道,“現在幽州軍不惜代價,一味猛攻,這會大大縮短我們堅守拒馬陣的時間。大人,你看要不要動用大將軍的虎賁營?”

“你小子放什麼狗屁?”麴義猛地轉身,指着他的鼻子,怒氣沖天地吼道,“大將軍的人馬,我們也能動?你是不是吃飯長大的?”

吳葉二十多歲,中等消瘦的身材,白白淨淨,文文弱弱的,穿着一身明顯偏大的皮甲,看上去很滑稽。他給麴義這麼一吼,頓時嚇得倒退兩步,臉色蒼白。麴義本來還想罵兩句,但看他這個樣子,把話又吞了回去。吳葉是關中長安世族子弟,和麴家是世交。他到麴義帳下效力,是麴義哥哥麴忠推薦的。麴義不太願意要,但礙於兄長的情面,不好拒絕,勉爲其難地收下了。

“給我滾。”麴義揮手叫道,“去告訴何瘋子,慢慢後撤,不要和幽州軍硬拼。”

吳葉哆嗦了一下,轉身就跑。一個沒注意,失腳從高臺上栽了下去,戰盔摔出很遠。吳葉哼都不敢哼一聲,連滾帶爬地站起來,暈頭暈腦的找到戰盔,隨隨便便往頭上一戴,也不管歪不歪了,慌慌張張地往戰場上跑去。

李弘轉臉看看站在高臺上大吼大叫的麴義,搖搖頭。

“任意……”李弘回頭喊道。

隨侍李弘身後的一位黑豹義從屯長縱馬而出,“大將軍……”

“跟上他……”李弘指遠處的吳葉說道,“把他完好無損地帶回來。”

任意答應一聲,猛踢馬腹,舉手一鞭,“駕……”

吳葉一手扶着歪歪倒倒的戰盔,一手拿着戰刀,奮力奔跑。他很怕。雖然這是他第二次上戰場,但卻是第一次走近戰場中心,走近血肉模糊的戰場最前端。這一刻,他後悔聽了父親的話,到北疆入仕爲官。早知道這樣危險,自己寧願讓父親打斷腿,也不到這隨時會死去的戰場上來。

還沒跑出幾十步,吳葉突然發現自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往哪裡走了。

周圍全部都是匆匆忙忙全副武裝的士卒,飛馳的戰馬往來穿棱,傳令兵嘶啞的叫喊聲此起彼伏,一隊隊挑着長箭的民夫正健步如飛地行進在密集的人羣裡。他焦急地擡頭看看四周,映入眼簾的都是五彩繽紛的旌旗,有高高豎立迎風飄揚的,有來回移動的,有上下劇烈搖晃的,還有象陀螺一樣瘋狂旋轉的。

吳葉眼花繚亂,茫然地擡頭看看天空。天上有一輪白花花的溫暖的太陽,有一片湛藍色的天幕,還有幾朵厚厚的白雲,然後就是呼嘯的長箭,滿天的長箭數不勝數,間或還能看到幾塊怒吼的石頭。

巨大的戰鼓聲,廝殺聲,叫喊聲充斥了他的雙耳,讓他真實的感受到自已就在戰場上,但自己在戰場的什麼位置?怎樣才能走到戰場的前端?才能找到那個飛揚跋扈的何瘋子大人?

站在高臺上,吳葉把戰場看得一清二楚,他覺得戰場就象自己的手指頭一樣真實清晰,指揮作戰就象操縱自己的手指頭一樣簡單至極

。但等到自己身陷戰場中間的時候,他才突然領悟到自己的幼稚和無知。他竟然在戰場上迷了路,他竟然找不到敵人,這讓他羞愧難當,他恨不得一頭撞死在自己的刀上。

“讓開……讓開……”

吳葉奮力向前跑了十幾步,突然發現一隊民夫正擡着傷員往後飛奔。吳葉眼前一亮,沮喪的心情頓時一掃而空。傷員肯定是送到後方大營,那麼逆着這條路就一定能到戰場。吳葉不再多想,撒開雙腿就跑。還沒跑十幾步,一隊給戰車營運送石頭的馬車飛奔而來。等車隊過去了,吳葉驚訝地發現,剛纔出現的那條路忽然沒有了,現在站在那條路上的是一隊強弓手,這羣強弓手正在一位屯長的指揮下,向一個方向開始齊射。那位屯長不停地舉刀狂吼,聲嘶力竭,“放……放……”間或還夾雜着幾句聽不懂的方言,吳葉估計是極其難聽的罵人話。

吳葉望着滿天的長箭,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長箭飛去的方向,就是戰場前方,就是敵人所在的地方。吳葉不再猶豫,一邊望着天上長箭飛行的方向,一邊發力狂奔。讓他痛苦不堪的是,他才跑幾步,就一頭撞上了一塊鐵板。吳葉躺倒在地,一邊抱着腦袋,一邊數着眼前閃耀的星星。

“你小子亂跑什麼?”隨着一聲大吼,一隻巨大的手抓住吳葉的衣領,把他凌空舉了起來。吳葉看到了一個碩大的腦袋,一張憤怒的臉,一雙瞪圓的眼晴。他正想說話,腦袋上的戰盔一歪,把他眼晴遮住了。吳葉急得大叫起來,“我奉麴大人之命,到前面找何大人傳送軍令。”

“傳送軍令?”那個大漢粗大的嗓門高聲叫道,“傳令兵縱馬如飛,哪有你這樣亂跑一氣的?你是幹什麼的?”

“大頭,快把他放下,他是麴大人的帳下主薄吳大人。”一個低沉的聲音適時出現。

吳葉馬上被輕輕地放到了地上。

“大人,下官不知你是大人,剛纔多有得罪……”

吳葉把戰盔一把拽了下來,氣急敗壞地想叫兩嗓子,但話到嘴邊馬上又咽了回去。他看到一個龐然大漢,又高又粗,腦袋有自己兩個腦袋大,一身黑黝黝的鎧甲,不過臉上的神情很尷尬。

吳葉嚇了一跳,急忙對他連連搖手道:“沒事,沒事。”接着他轉頭看看那個說話的人。那是一個年輕的黑豹義從屯長,高大威武,牽着戰馬站在自己身邊。

“下官任意,奉大將軍令,護送大人去見何校尉。”

吳葉愣了一下,然後心裡一陣激動,淚水差點涌了出來。

“他叫大頭,原來是田重老大人的親衛,落日原大戰的時候被鮮卑人砍中了腦袋,留下了點殘疾。”任意指着雄壯魁梧的大漢說道,“他現在是兵曹營的屯長,帶着一幫兄弟,專門負責維持戰場秩序

。你不要看他長得五大三粗,其實心細的很。你看這亂糟糟的戰場,如果沒有他指揮調度,早就亂成一堆,大家連到戰場的路都找不到了。”

吳葉臉一紅,又羞又愧。自己剛纔那一番醜態,大概都讓這位屯長看到了。

大頭哈哈一笑,拍拍吳葉削瘦的肩膀,“這有什麼好醜的?我第一次上戰場的時候,戰鼓一敲,頓時尿了一褲子,哈哈……”他接着指着笑嘻嘻的任意說道,“他叫球。第一次上戰場的時候,他抱着馬脖子嗷嗷怪叫,連敵人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哈哈……”

突然他臉色一變,揮手說道:“後方送來軍械了,我要去疏通道路……”一轉眼,大頭消失在人海里。

“我們走吧。”任意飛身上馬,順手一把拽起吳葉,把他放到身後,打馬狂奔。

“吳大人,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稍有一個延誤,就有可能造成戰局的改變,因此,在一個數裡範圍內的戰場上,如何讓上官可以如臂指使地指揮和調動任何一個部曲,最最關鍵的便是戰場調度。”任意一邊不停地轉換戰馬奔馳的方向,一邊回頭說道,“由於戰場調度的存在,戰場也是變化莫測的,一個部曲這一刻在東面,下一刻可能就在西面,所以戰場上從來沒有直達最前線的路。”

“那我們怎樣才能找到何大人?”

“看高臺上不斷變化的令旗。”任意笑道,“傳令兵之所以能以最快的速度把軍令傳到前面,就是靠辨識令旗。令旗所指就是我們前進的方向。”

何風憤怒了,他的部下雖然驍勇無比,但無法抵擋無窮無盡的人潮衝擊。

“殺,都隨我衝上去,老子就不信殺不完。”何風大聲吼道,“誰敢退一步,丟老子的臉,老子剝了他的皮。”

校尉大人親自揮刀上陣,大大鼓舞了將士們的士氣,反攻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殺,殺過去……”

何風帶着親衛低着頭一陣猛砍,硬是把幽州軍逼到了拒馬陣的中間,但幽州軍太多了。人打瘋了,殺紅了眼,或多或少也有一股勢不可當的氣概。北疆軍的損失越來越大。

“大人,麴大人已經數次命令我們後撤了……”

何風一刀砍倒敵人,氣喘吁吁地抹了一把臉上的血,惡狠狠地叫道,“媽的,是我說了算還是他說了處,給我殺……”

任意一手執盾,一手短戟,酣呼向前,所向披靡。吳葉初時戰戰兢兢跟在他後面,小心翼翼地踩着鮮血和死屍,手中的刀都不知道往哪砍好。

三個敵人同時圍上任意,其中一個正要突襲得手,情急之下的吳葉奮不顧身,飛奔上前,騰空就是一刀剁下。那人背部中刀,鮮血四射,滾燙的血液頓時濺了吳葉一頭一臉。這一刀砍下,看着栽倒於地的死屍,聞着血腥的氣味,舔着濺到嘴裡的鮮血,吳葉的膽氣霎時飛漲,“殺,殺……”

任意找到何風的時候,何風正拎着一個人頭抱頭鼠竄,後面跟着幾十個狂呼亂叫睚眥欲裂的敵人

“快走,快走,我殺了他們一個都尉。”

任意二話不說,拖着暈乎乎的吳葉掉頭就跑。何風的一幫親衛從左右兩側殺出,一張張手弩對準發了瘋的敵人發出了淒厲的嘯號。

何風躲到一個拒馬後面,張大嘴劇烈地喘息着,汗水連同血水浸溼了他的衣甲。他拿着那個人頭看了看,然後隨手遞給了一個親衛,“拿去吧。憑這個人頭,你可以領到一批賞金。將來,你可以討個女人,生幾個孩子。”

那個親衛看都不看,隨手丟給一個隊率,“老子還能活幾天?你拿着吧,先升個屯長乾乾。”

那個隊率把人頭往地上一甩,一屁股坐了上去,有氣無力地笑道,“算了吧,還是先把自己的命保住再說。”

шωш ●ttκǎ n ●C○

吳葉把麴義的命令對何風說了一遍。

何風翻翻白眼,望着任意問道:“球,這小子是誰?你怎麼給他做侍衛?你怎麼越混越沒出息了。”

任意呵呵一笑,“何大人,大將軍是什麼意思,你難道看不出來?”

何風冷笑,“老子是看不出來。老子從冀州起,就跟着大將軍,打到現在,我還不如一個匈奴人。匈奴人好歹還做了一個日逐王,我呢?”

任意爲難地笑笑:“何大人,李溯大人你應該很熟悉吧?他從盧龍塞開始,就跟着大將軍了,但他現在不過就是個校尉,手下也只有一千鐵騎。”

何風沒有說話。他對徐晃出任行奮武中郎將一事,至今耿耿於懷,非常生氣。論資歷,論戰功,論對大將軍的忠心,就算排隊也排到他了。

任意焦急地看看四周,“何大人,撤吧。再打下去,你這一營人馬所剩無幾了。”

何風猛地站起來,一刀砍到拒馬上,“撤……”

上午,雲亭。

於氐根率領八千大軍,向雲亭發起了攻擊。

公孫瓚爲了確保自己有充足的時間擊敗李弘,在雲亭佈置了一萬大軍,並且命令將士們把北疆軍丟棄的拒馬重新擺設在了山坡上。

由於拒馬陣的阻礙,北疆軍攻擊受阻。爲了避免遭受重大傷亡,於氐根命令停止攻擊,等候張燕大軍的到來。

中午,界橋。

北疆軍的拒馬陣徹底被毀。

公孫瓚端坐於白馬之上,捋須大笑,“我倒要看看,你如何對付我的鐵騎。”

“傳令,鐵騎出擊。”

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下)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四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七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四關於漢代經學與治國的一點看法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八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三節漢代家庭的生活消費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上)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八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六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中)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下)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六節三國人物介紹蜀上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第2章 班超固我願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四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六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三十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十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上)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一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上)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九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