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五節

“鮮卑人的部隊最早在百靈牧場駐紮,而他們到達紅花谷時,騎兵都已經變成了步兵。他們的戰馬全部留在了百靈牧場,至少有五千匹戰馬。如果再加上後期援軍的戰馬,現在百靈牧場可能有七千匹到八千匹戰馬。大人,你們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只要我們把它們全部奪過來,我們就會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我們就可以和這些烏丸人,鮮卑人決戰草原。”

“鮮卑人失去了這些戰馬,也就失去了七八千名騎兵,加上他們這次在盧龍塞損失了將近六千名士兵,折算起來,鮮卑人損失空前巨大,恐怕在三四年內,他們已經休想翻身了。當然,這僅僅是指中部和東部鮮卑。”

“烏丸人烏延的三千部隊幾乎全部折損在盧龍塞。他要想恢復元氣,沒有幾年時間更不行。而威脅到盧龍塞安全的力量一旦不再存在,我們就可以騰出手來,對付其他入侵大漢國的胡族部隊。”

“胡人這次在全勝之下突然不可思議的慘敗,對他們的士氣來說是個毀滅性的打擊。他們急急忙忙的連夜撤回百靈牧場,士兵們一定疲憊不堪,急需休息和調整。而烏延和闕機他們胡族首領遭此重擊,心力交瘁之下,必定疏於防範。所以這個時候他們的警惕性是最差的。”

“胡人認爲我們也同等遭到了重大打擊,盧龍塞的防守力量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恢復。按照他們的想法,我們一定會躲在要塞內,儘可能的恢復元氣。他們一貫片面的認爲我們大漢人膽小懦弱,輕易不敢做出主動出擊的事,近期對盧龍塞方面的監控,肯定會非常疏忽。”

“所以,此時此刻,我們襲擊百靈牧場,會大大出乎敵人的意料,取勝機會當在九成以上。”

幽州刺史劉虞摸着山羊鬍子,沉吟不語。右北平郡太守劉政面色陰晴不定,雙眼望着屋頂,不知他在想什麼。

李弘耐心的等了一會,看見他們還是沒有迴應,於是再次跪下,大聲說道:

“大人,此事不能拖延。下官只要四百騎,今晚就能偷襲牧場!”

劉虞依舊沉吟不語。

劉政微微一笑,對李弘說道:“子民起來吧。去把衣服換換,再去吃點東西。讓我和劉大人商量商量。”

李弘趕忙應允,躬身行禮,告辭退出。

劉政看見他走出門,立即說道:“此人正如傳言所說,不是白癡就是瘋子。這麼瘋狂的事他都想得出來。”

劉虞笑起來,“大人認爲這個主意如何?”

劉政嘆了一口氣,“好啊。既能解決將來的問題,又能解決現在的問題,若此計不高,還有什麼比這更高的主意。”

“那大人的意思是可以冒險一試了?”劉虞問道。

劉政坐回椅子上,一言不發。他是一個郡長官,自然不好在一個州長官面前拿什麼主意。而且這個計策十分冒險,從本心來說,他不願意冒這個險。雖然假若成功了,對右北平郡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畢竟是假如。

劉虞知道他心裡想什麼,也不說破。

“這次我們能奪回盧龍塞,當真是千鈞一髮,險之又險。若不是田大人有先見之明,提前向我們發出求援信,盧龍塞此次必定失手。這些居心叵測的胡人現在已經無法無天,無視我們大漢國的天威,一意胡作非爲。如果不趁着這次時機好,把他們徹底打趴下去,恐怕將來非常麻煩。我認爲子民的想法不錯,可以出兵。”

www•тт κan•¢ O

“大人認爲李子民的話可信嗎?”

“大人指的是什麼?”劉虞詫異的問道。

“戰馬。我說的是戰馬。七八千匹戰馬,放在一個牧場上,那是多麼誘人的一筆巨大的財富,烏丸人和鮮卑人怎麼會沒有防備?李子民說的如此輕鬆,恐怕有欺騙我們的可能性。他想報仇。盧龍塞一千多人全部戰死,他肯定是想報仇。”

“烏丸人和鮮卑人剩下的士兵據我們估計,至少不會少於兩千多人。兩千多人的騎兵對於我們來說,根本沒有勝算。何況還是在烏丸人的草原上,和他們進行騎兵對決。即使是偷襲,勝算都非常小。”

“但是他的分析非常有道理。烏丸人和鮮卑人大敗之後,士氣低落,疏於防範。此時若去偷襲他們,勝算的確很大。只不過我們自己沒有信心,沒有勇氣,不敢嘗試而已。”劉虞立即接着他的話說道。

“大人想過沒有,一旦偷襲成功,這麼多的戰馬對我們來說,意味着什麼?就是錢,就是百姓的口糧,就是今年過冬的棉衣,就是明年春天的種子,就是幽州百姓的安寧和溫飽啊。”

“七八千匹戰馬,如果賣個好價錢,今年冬天就可以讓幽州百姓過得稍稍好一點。再加上鮮卑木神部落的胖子素利,他還可以帶給我們一筆豐厚的收入。可以讓鮮卑人多出點錢,把他贖回去,免得浪費我們的糧食。”

劉政以驚奇的眼神望着劉虞,似乎不敢相信他會說出這種話。

“大人,您怎麼……”

“說話象唯利是圖的商人是嗎?”劉虞苦笑着,望着他說道:“右北平郡今年沒有遭受到黃巾叛民的衝擊,所以勉強尚可度日。知道廣陽郡百姓的生活嗎?廣陽百姓自從黃巾暴亂以來,數十萬人流離失所,衣不蔽體,食不裹腹,屍骨遍野,慘啦。”

“我幽州地處北疆,地廣人稀,由於這些年邊境飽受外族擄掠,戰火不止,雖然人口不過百萬,但國庫空虛,財政入不敷出,百姓生活之困苦在我大漢來說,也是第一呀。本來我們每年還可以得到冀州青州的財政貼補,但是今年,冀州的黃巾暴亂最兇,青州次之,哪裡還有什麼錢貼補我們,他們自己都不夠用了。錢,我現在就是要錢。我不能讓幽州的百姓活活餓死凍死。大人,你明白嗎?”

望着劉虞一身簡樸的粗布麻衣,劉政有些慚愧的低下頭,沒有做聲。

“大人,現在你的人馬最多,這盧龍塞邊軍又歸你管轄,你給個痛快話,幹還是不幹?”劉虞咄咄逼人,嚴肅的望着劉政,一副你不干我和你沒完的架勢。

劉政依然猶豫,他低頭想了一會,說道:“如果偷襲不成,我們的損失就大了,那就是偷雞不成還蝕一把米了。盧龍塞遭此重創,還是不易冒險的好。”

劉虞無奈的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道:“大人啦,事情孰重孰輕,難道你看不出來嗎?”

“刺史大人,部隊損失這麼大,本郡已經承擔不起了。您要知道,一千個士兵,他們的軍餉,裝備要花多少錢嗎?現在朝廷不給錢,您州府不向本郡要錢已經不錯了,我一個小小郡府,到哪裡去弄錢呀。您不要逼我了。”

“這一戰打贏了,不就是有錢了嗎?”劉虞氣惱地說道。

“大人,您和我都是文官,不懂這打仗的事。李子民就是一個嘴上還沒有長毛的孩子,初生牛犢不怕虎,他膽子賊大,我們不能跟他一塊發瘋。一旦失敗,就是雪上添霜,損失更大了。”

“劉大人,說白了,你就是怕自己受到損失,是嗎?”劉虞不高興了,說話已經開始不中聽了。

劉政搖搖頭,“大人此話差矣。我自己能有什麼損失,我怕的是右北平郡受到損失。盧龍塞邊軍要重建,這一大筆錢我還不知道要從哪裡去借呢?您有錢借給我嗎?”劉政不客氣的問道。

劉虞氣憤的望着他,一時不知道說什麼。他的部隊在反攻盧龍塞時,一千部隊損失巨大,只剩下三百多人。要是部隊完整,還用得着在這和你說廢話。劉虞有些後悔自己跑得太快。這個老滑頭就是厲害,鬼精鬼精的,一直帶着部隊跟在自己後面。結果他的部隊基本上沒打什麼戰,盧龍塞反攻就結束了。

劉虞不好同他鬧僵,於是退而求其次,“大人,如果你堅決不同意出兵,那這樣好不好,你借三百匹戰馬給我。我的部隊還剩下三百多人,但是戰馬實在是太少。這戰結束了,如果贏了,我給你重建盧龍塞邊軍的錢。”

“如果輸了呢?”劉政好象一點都不願意吃虧,立即接口問道。

劉虞望了他一眼,一臉的失望,無奈之下,他咬咬說道:“折成穀子,明年還給你。”

劉虞心裡氣呀。這是什麼世道,人窮志短,就連有權勢的下級都不賣自己的帳。如今的大漢朝,的確有些變了。

看到劉政一臉小人得志的樣子,他突然說道:“如果打贏了這一戰,李子民就立了大功。如果大人還不提拔李子民爲軍司馬,我就把他調到幽州刺史府任別駕從事。”

劉政驚訝了,“田大人臨死之前雖然極力推薦他擔任軍司馬,領兵駐守盧龍塞。但他太年輕,在軍隊裡職位太高,恐怕下邊資歷老的人不服,會影響部隊戰鬥力的。您當時不也是認爲不妥當嗎?”

“盧龍塞大戰,將很快傳遍大漢國,成爲舉國上下都爲之歡欣鼓舞的一件事。田靜和他的部下都將成爲我大漢國的英雄,皇帝陛下肯定會親自爲他們立碑寫傳。我們給李子民的獎賞如此之輕,會不會遭到別有用心的人上書彈劾我們?”

劉政心裡暗暗的罵了一句。當初不願意提拔他的是你,現在要提拔他的也是你。你想拉攏他,未免做得太過了。上書彈劾?除了你,誰會上書彈劾我。你想錢想瘋了,要找人賣命,還不想自己出頭。官大一級壓死人,真沒有辦法。

“大人放心,這主意是李子民出的,地形也只有他熟悉,這戰也只有他去打,至於這官嘛,打贏了自然是要升的。不過一個普通士兵在一月之內因爲屢立戰功而遷升到軍司馬,在我大漢國恐怕也很少見。”

“皇親國戚,豪門貴族子弟一夜之間做將軍的比比皆是,怎麼少見了。”聽到劉政承諾由李弘帶兵出征,劉虞心情大好,隨口答道。

“李子民是寒門布衣,過去還是鮮卑人的奴隸,其出身貧賤,大人難道不知嘛?”

劉虞大笑起來,“大人此話差矣。我大漢前朝衛青大將軍過去不也就是一個騎奴嘛?出身寒門就不能當官了?”

劉政張口還想說話,被劉虞伸手製止了,“不爭了,不爭了。既然大人已經答應出馬,我就安排具體事情了。此事宜早不宜遲,遲則生變,機會可是稍縱即逝的。來人……”

鮮于輔在門口出現。

“去把李軍候叫來。快去。”

李弘拜祭了田靜,王進,柴挺和許多熟悉的,不熟悉的戰友的墓,最後他又回到姬明的墓前。他坐在地上,望着插在墳前的木樁以及木樁上的名字,從懷裡掏出了那個香囊。睹物思人,淚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鮮于輔問了幾個人,才知道李弘出了盧龍樓,直接奔新月樓外的墓地去了。鮮于輔已經聽大人說了,他就是豹子。他覺得這個傳聞中的豹子和他腦海裡想象的豹子真的有很大的不同。傳聞中他是鮮卑人的奴隸,是個白癡,殺人如麻,冷酷無情,殘忍毒辣。但他看到的豹子卻是一個機智,勇猛,感情豐富的熱血漢子。他遠遠的就看到李弘孤獨的身影,他一個人孤單單的跪坐在墳墓前,一動不動。一個對死去的戰友總是念念不忘的人,這份感情,這個人,本身就讓人敬佩。

鮮于輔沒有打擾他,站在山下,默默地望着。

李弘腦子裡一片混亂,想東想西。有時候非常消沉,有時候很平和,再一時又憤怒,下一時又萬事皆空。他昏昏沉沉的也不知道自己坐了多久,直到一陣陣寒風襲來,他才驚醒過來。

李弘站起來,茫然四故,不知道自己將何去何從。丟下盧龍塞,繼續往大漢國的中原尋找自己的記憶?留在盧龍塞,接下來又能幹什麼呢?戰爭永遠都不會有結束的時候,無休止的血腥,無休止的殺人被殺,到底爲了什麼?爲了生存?戰爭就是爲了將來沒有戰爭?

“軍候大人……”

李弘猛然驚醒,他鎮定了一下紛亂的心神,緩緩回頭看去。

鮮于輔站在他身後,正非常恭敬地抱拳施禮。

“鮮于大人,有什麼事嗎?”

“刺史大人有請。”

他是同意出兵呢還是不同意?李弘默默地想着。千載難逢的機會,失去了就再也沒有了。

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三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五節漢簡中所見物價考釋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五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八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七節(上)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四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上)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節-第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七節-第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三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七節-第九節第2章 班超固我願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四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下)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八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八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三節漢朝沒有馬鞍馬鐙嗎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