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五節

在天子病重將去的情況下發動兵變的確是剷除奸閹和外戚的最好機會,但風險卻是最大。奸閹和外戚一旦利用天子剛去新帝初立人心不穩的時候矯詔反撲,士人們必將成爲奸閹和外戚嘴裡的禍國之臣並將因此而失去大義和民心,不明真相的軍隊可能會倒戈一擊,那時士人們可就是引火燒身自取滅亡了。

但失去眼前這個絕佳機會,士人們可能再無機會和實力剷除奸閹和外戚了。天子歸天后,大將軍必定要和姦閹朕手操控皇統之事,而奸閹爲了生存也必定會和大將軍握手言和。如此一來,兩大權勢勢必水乳交融,關係密切,將來,這兩大權勢不但會對士人的生存產生巨大的威脅,更會加劇國家的禍亂,甚至有可能直接導致大漢國的覆亡。

何顒沮喪地嘆了一口氣。其實,從天子下旨公開自己病重並拒絕冊封太子的那一刻起,這個機會就已經失去了。此時,大將軍已經有了更好的辦法擁立皇統挽救自己的性命和權勢,他絕不會冒着玉石俱焚的危險率軍回京發動兵變。此時,宮內的中官們已經成了大漢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的支持將直接決定皇宮是由太后作主還是由皇后作主,將直接影響到大漢皇統是由哪一位皇子繼承和延續。他們在何進的眼裡已經不是要殺之而後快的敵人而是可以讓自己輕而易舉獲得權勢和財富的親人了。

如今大將軍擁兵在外,對洛陽虎視眈眈,只要不是白癡都會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大皇子繼承大統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各方權勢爲了給自己爭取最大最多的利益,在大皇子繼承大統之前,勢必還有一番明爭暗鬥,只不過,這已經影響不了大局,更不會造成洛陽震盪。

一場血雨腥風就這樣被瀕臨死去的天子輕易地化解了。這皇統之爭是天子挑出來的,這洛陽的危局也是天子刻意造成的,但他在自己即將死去的時候,他神奇般地把這一切又還原了。何顒在沮喪失望之餘不禁也感到一絲後怕。天子如此睿智,他是不是早有了解決兵變的辦法?他是不是象自己一樣想殺個酣暢淋漓,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由誰繼承大統?”何顒盯着負手在屋內來回慢慢踱步的袁隗,輕聲問道。

他這麼問是大有深意的。天子看上去是迫於無奈放棄了皇統之爭,但他真的放棄了嗎?

天子爲何在洛陽最危急的時候讓袁隗出任後將軍參隸尚書事暫理朝政?天子爲何沒有銷燬大臣們的上策留下一個讓新帝和中官們威脅士人的隱患?天子爲何告訴袁隗讓他在無法掌控洛陽局勢的時候請公主北上徵調徵北大將軍南下?天子雖然把洛陽的局面還原到了過去,但他卻留下了一個巨大的變數,這個變數對未來的大漢國到底意味着什麼?

在何顒看來,天子根本就沒有放棄皇統之爭。相反,天子把自己未了之事巧妙地轉嫁給了士人。將來,大將軍和中官勢必要聯手操持皇權。在這種情況下,天子以劉虞爲太尉坐鎮朝堂,以袁隗爲後將軍參隸尚書事主掌朝政,把宗室勢力和門閥士族的勢力推到了一起,讓兩方權勢迫於皇權之爭不得不合二爲一。於是士人勢力大振,再加上外有北疆的徵北大將軍李弘和西疆的左將軍皇甫嵩爲強大後援,士人之勢隨即凌駕於大將軍和中官之上。那時,士人所需要的就是一個恰當的時機而已。

士人殺了奸閹剷除了外戚之後呢?士人只有小皇子這唯一的一個選擇了。否則,等待士人們的將是皇帝和皇帝的母親爲了復仇或者說是爲了生存而展開的瘋狂殺戮。

“現在還是將來?”袁隗躊躇良久,然後擡頭看着窗外灰濛濛的天空,小聲問道。

“將來。”

“將來……”袁隗苦笑道,“將來?將來我們依舊是大漢的臣子,依舊要忠於皇帝陛下,我們怎麼能做出人神共憤的大逆不道之事?所以,陛下給了我一道密旨,讓公主親自北上徵調徵北大將軍南下,以便廢帝再立新君,但我們能讓徵北大將軍南下嗎?劉虞當真能控制李弘嗎?天子不在了,這天下還有誰能控制李弘?”

何顒垂首無語,一臉的無奈和痛苦。

“我們需要時間,需要從長計較,需要萬無一失。”袁隗喟然長嘆,“慢慢來吧,爲了陛下的重託,也爲了大漢國的興亡,我們必須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

如今在洛陽,最有權勢的就是袁隗了。他現在獨攬朝政,他甚至可以徵調皇甫嵩的西涼軍、董卓的北軍,還有在京的西園軍直接誅殺奸閹和大將軍。當然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現在洛陽形勢極度緊張,國內叛亂此伏彼起,北疆正在大戰,如果因爲皇統的事導致國內大亂,大漢國可能瞬間崩潰。當務之急是穩定,穩定決定一切。

袁隗坐到何顒身邊,憂心忡忡地說道:“陛下一旦歸天,何皇后就變成了何太后,她就要臨朝,要急召大將軍回京,要和大將軍,還有奸閹們商量由誰繼承大統的事。這時候,奸閹們迫於我們和大將軍的壓力,不得不順從和幫助何太后,而大將軍可能因此得以迅速執掌大權,從而控制內外兩廷。如此一來我們就非常被動,極有可能被大將軍和姦閹聯手打擊從此一蹶不振。所以,你要親自趕到大將軍身邊,儘可能遲滯他回京的時間,以便讓我們從容佈置,讓何太后不得不依靠我們和姦閹控制大局。這樣在擁立史侯爲帝之後,我們就可以迅速控制內外兩廷,牢牢鉗制住大將軍的權勢,以迫使他的勢力難以在短時間內劇烈膨脹,爲我們將來剷除奸佞贏得足夠的時間。”

“但這樣一來奸閹的勢力就會趁勢而起,內廷我們未必能控制住。”何顒擔憂地說道,“奸閹勢大,將來對我們非常不利。”

“內廷我們只要控制尚書檯,同時趁此良機迅速把原來隸屬太尉府的兵事大權剝離出來,暫時由我的後將軍府主掌,等將來太尉劉虞大人回京了再重歸太尉府。”袁隗神情凝重地說道,“只要我們控制了外廷和尚書檯,國家諸般大事就不會出現問題,這是穩定大漢社稷的根本。”

“至於內廷其他臺府還是給奸閹控制。而且,我們還要適當做出讓步,讓奸閹的勢力更大一點。等到新君繼位,洛陽平穩之後,大將軍權力受制,他必然不堪忍受。那時大將軍需要我們治理天下,尤其現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他更不敢向我們發難,反而還會受到我們的掣肘。所以,他只有先解決內廷,先想辦法控制皇權。大將軍一旦控制了皇權,他就可以爲所欲爲,隨時都可以打擊我們控制內外兩廷,執掌國家大權。”

“因此,奸閹雖然勢大,但他們首先要對付的不是我們,而是大將軍。他們越是鬥得頭破血流,對我們就越是有利。等到北疆大戰結束,徵北大將軍收復了邊郡,我們的機會也就來了。”

何顒沉吟良久,搖頭說道:“太難。我們想得到的,大將軍一樣會想到。大將軍只要及時趕回洛陽,他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迅速控制皇權,他有什麼理由白白錯失這麼好的機會?難道他也得了重病?”

袁隗捋須長嘆,問道:“伯求可有辦法阻止大將軍來京?你要知道,大將軍何時進京將直接關係到我們的生存,更關係到大漢社稷的安危。”

何顒笑笑,說道:“剛纔大人不是叫我告訴大將軍迅速兵進孟津嗎?大將軍到了孟津,距離洛陽近在咫尺,怎麼阻止?沒有辦法,只有在陛下歸天后,催促他速速進京商討皇統大計。”

袁隗平靜地望着何顒,等着他繼續說下去。他知道何顒定有良策。

“陛下已召兩萬西園軍回京,還有兩萬南軍屯衛皇宮,目前洛陽已有四萬軍,固若金湯。如果我們再說服蹇碩把剩下的兩萬西園軍全部徵調到洛陽以北的關隘駐守,大人再下令讓董卓領兩萬北軍屯兵風陵渡,那麼大將軍帶到孟津的兩萬人馬還有什麼作用?他難道還敢違旨私自率軍入京?”

袁隗沉默不語。

“大將軍的軍隊既然已經失去了對我們的威脅,那他進京後還有什麼倚仗?此時他不可能相信我們會幫助他,他唯一能相信的就是大將軍府內的兩千門客,還有車騎將軍何苗府上的一千門客,僅此而已。大人可以讓蹇碩命令典軍校尉曹操,還有城門校尉武瓊各帶兵馬控制兩府即可。”

“大將軍雖然沒有兵馬,但他一樣可以倚仗何太后和宮內的奸閹完全控制皇權。”袁隗皺眉說道,“此計依舊不能阻止大將軍進宮。”

“是的,此計的確不能阻止大將軍進宮,但只要大將軍進了宮,他的生命就失去了保護,奸閹們隨時可以矯詔捕殺大將軍。”何顒笑道,“但奸閹們絕不會殺死大將軍。此時只要他們殺了大將軍,洛陽必將陷入混亂,而我們也就有藉口趁機把他們殺了,所以他們絕不會動手,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小黃門蹇碩。在衆多奸閹當中,要堅決殺死何進的,只有蹇碩。”

“蹇碩是陛下的心腹,掌控着四萬西園軍,他背後有董太后和驃騎將軍的支持。他只要殺了何進就可以擁立董侯爲帝,而朝中的大臣們因爲對陛下的承諾暫時也不會和他翻臉,相反,還要出手相助於他。蹇碩的存在直接威脅到了大將軍的安全,新帝繼位之後,大將軍第一個要殺的就是他,所以現在蹇碩必須要殺何進,否則他就要被何進殺了。”

“大將軍進京後無兵可用,而我們又在一邊虎視眈眈蓄勢待發,此時如果蹇碩突然動手要殺他,大將軍會怎麼做?”何顒說道,“大將軍爲了自己的安全,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躲進軍營擁兵相脅了,置身事外雖然讓他暫時失去了奪取大權的最佳良機,但對他卻沒有造成多大的損害,反而讓他佔據了很大的主動權。”

袁隗想了很久,垂首說道:“只是這樣一來,大將軍勢必更加急於殺死蹇碩以奪取西園軍的控制權,解決來自皇宮內的威脅。蹇碩一死,太后失去了保護,她的生命就很危險了。”

何顒嘆道:“天子一旦歸天,董太后和蹇碩就是無源之水,雖然看上去身份尊貴,權勢顯赫,但實際上不堪一擊,何進務必要置他們於死地以絕後患。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想保全董太后很困難,除非蹇碩很快死去。蹇碩一死,董太后失去倚仗,她對何進的威脅就沒有了,這樣我們就可以想盡辦法讓她迅速離開洛陽回到河間國去。只要董太后離開洛陽,小董侯的性命就算保住了。小董侯如果出了事,將來我們就很麻煩。”

袁隗低聲問道:“你的意思是讓我和蹇碩談一談以堅定他速殺何進之心?”

“對,雖然蹇碩要殺何進,但趙忠等一幫老奸閹又不願意看到何進立即死去,所以他們必定會出手阻擋以保住何進的性命。這樣一來,何進就被暫時趕出了洛陽,而他下次進京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殺蹇碩。只要蹇碩儘早被誅,董太后應該能安全返回河間國。”

袁隗讚道:“此計甚好,我這就進宮召集尚書檯諸臣議事,然後私下和蹇碩談一談。你北上去迎大將軍。”

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節讖緯與白虎通義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三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下)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節-第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九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六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六節(下)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第24章 猛將的傳承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下)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七節(下)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九節三國人物介紹吳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下)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節書友閒聊文人和武人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七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八節東漢末年軍職制度演變轉載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九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