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與周禮

經學與周禮

什麼叫‘經學’?_

經學分爲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

我國最後一個今文經學大師是康有爲

我國最後一個古文經學大師是章太炎

今文經學

經學學派之一。與‘古文經學‘相對。始自西漢初。今文諸經均用漢代通行的隸書寫定。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在經書的字體、文字、篇章等形式上,在經書中重要的名物、制度、解說等內容上都不相同。漢武帝採納今文經學大師董仲舒的建議,罷黜諸子百家傳記博士,隻立五經博士,定儒於一尊,今文經學特別是《春秋公羊》學盛極一時。今文諸經在漢代均置博士,勢力很大。今文經學中又支分派別,東漢的十四博士,《易》有施、孟、樑丘、京氏四家,《書》有歐陽、大小夏侯三家,《詩》有魯、齊、韓三家,《禮》有大小戴二家,《春秋公羊》有嚴、顏二家。今文經學主張通經致用,結合現實闡發經書中微言大義,如漢代的今文經學往往爲當時政治、經濟、法律作論證。漢以後日益衰微。18世紀中晚期常州學派莊存與、莊述祖、劉逢祿、宋翔鳳等探討西漢今文經學,其後魏源、龔自珍以經術譏切時政,有推動了今文經學的發展。清末廖平、皮錫瑞、康有爲等大力提倡今文經學,併爲戊戌變法作輿論準備。今文經學以孔子爲哲學家、政治思想家,爲‘受命‘‘素王‘,主張‘託古改制‘,認爲六經皆孔子製作。其特點是注重‘微言大義‘,結合現實闡發經義,具有較豐富的哲學、政治思想,其不足是附會經義,甚至神化孔子和經學。

古文經學

經學中研究古文經籍的學術流派。與“今文經學”相對。古文經,指用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的儒家經書。始皇焚書期間,民間儒生將一些古文經書埋藏起來,至漢代前期,相繼發現,如景帝時,河間獻王以重金在民間徵集所得古文經書,以及武帝時魯恭王從孔子故宅壁間所發現的古文經籍。諸王等先後獻給朝廷,藏於秘府。今文經,則指漢初由老儒背誦,口耳相傳的經文與解釋,由弟子用當時的隸書(今文)記錄下來的經典。至哀帝時,劉歆領校秘書,發現古文經不但文字與當時立於學官的博士本有異,而且有的博士本定爲今文經。他指責今文經爲秦代焚書之餘,殘闕不全。基於此,劉歆請立古文經《毛詩》、《左傳》、逸《禮》於學官。因遭到太常博士羣起反對,劉歆離開京都。西漢末,王莽欲篡權,提出“王田”的主張,要將土地收歸國有,利用《周禮》關於井田制的說法,以爲現論依據。《周禮》屬古文經,古文經學地位因得以提高。平帝時,立五個古文博士,以與今文經學對抗。東漢初,劉秀利用讖語鞏固政權,即位後,倡今文,廢古文。讖緯之風影響了東漢經學的今古兩派。中葉以後,古文經學壓倒今文經學,著名古文經學大師如大衛宏、賈逵、馬融、許慎等,以學術取高官。或有門弟子幾千人,勢力極盛。古文經學斥責今文經學附會讖緯的妖妄,強調文字訓詁對於治經的重要性。爲了準確解釋儒家經書,古文經學者對文字、音韻、訓詁作了精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學術觀點,撰爲著述,如齊歆認爲“六書”是漢字造字的基本法則,揚雄著《方言》,許慎著《說文解字》等,皆有相當程度的科學性,至今仍爲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鑰匙,受到學者的重視。至東漢末,儒學大師鄭玄以古文經學爲宗,兼採今文之說,綜合兩派,遍注羣經,成爲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唐代,太宗詔使國子祭酒孔穎達統一異說紛紜的南北經說,撰定《五經正義》一百八十卷,使明經取學者屏棄今古文的門戶之見,自出親意,宋人拋開舊注,直接往經文中尋求義理,敢於懷疑和獨立思考,遂成爲“宋學”。明代經學衰弱,少有建樹。直至清代,乾嘉學者所用方法,稱爲“漢學”、“樸學”,無論吳派、皖派、揚州學派,皆與古文經學爲近。惟常州學派上承漢代的今文經學,依據《公羊傳》及董仲舒、何休等人著作,借闡發孔子“微言大義”表達自己的歷史哲學和政治態度,影響及於龔自珍、魏源、康有爲等思想家。古人以後,經學今古文之爭遂告結束。然作爲不同的治學方法與對待古代思想文化典籍的不同態度,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的影響並未結束。

“經史子集”是我國古代讀書人對經典的分類法。

“經”是指古代社會中的政教、綱常倫理、道德規範的教條,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如《四書五經》、《六經》、《十三書》、《白虎通》等。

“史”是指歷史典籍,如《史書》、《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鑑》等。

“子”是指春秋戰國以來諸子之學,如《荀子》、《老子》、《莊子》、《論衡》等。

“集”是指古代詩文詞賦的著作,分爲總集、選集、別集,如《樂府詩集》、《古詩集》、《全唐詩》、《古文觀止》等。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之六

說到中國的禮儀文化,不能不提到《周禮》、《儀禮》和《禮記》,即通常所說的‘三禮‘。《三禮》是古代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對禮法、禮義作了最權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爲深遠。

以人法天的理想國綱領--《周禮》

西漢的景帝、武帝之際,河間獻王劉德從民間徵得一批古書,其中一部名爲《周官》,作者佚名。原書當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冬官篇已亡,漢儒取性質與之相似的《考工記》補其缺。王莽時,因劉歆奏請,《周官》被列入學官,並更名爲《周禮》。東漢末,經學大師鄭玄爲《周禮》作了出色的注。由於鄭玄的崇高學術聲望,《周禮》一躍而居《三禮》之首,成爲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一、聚訟千年的學術公案

《周禮》是一部通過官制來表達治國方案的著作,內容極爲豐富。《周禮》六官的分工大致爲:天官主管宮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軍事,秋官主管刑罰,冬官主管營造,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上古文獻中實屬罕見。《周禮》所記載的禮的體系最爲系統,既有祭祀、朝覲、封國、巡狩、喪葬等等的國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樂懸制度、車騎制度、服飾制度、禮玉製度等等的具體規制,還有各種禮器的等級、組合、形制、度數的記載。許多制度僅見於此書,因而尤其寶貴。

《周禮》面世之初,不知什麼原因,連一些身份很高的儒者都沒見到就被藏入秘府,從此無人知曉。直到漢成帝時,劉向、歆父子校理秘府所藏的文獻,才重又發現此書,並加以著錄。劉歆十分推崇此書,認爲出自周公手作,是‘周公致太平之跡‘。東漢初,劉歆的門人杜子春傳授《周禮》之學,鄭衆、賈逵、馬融等鴻儒皆仰承其說,一時注家蜂起,歆學大盛。

遺憾的是,如此重要的一部著作,卻無法確定它是哪朝哪代的典制。此書名爲《周官》,劉歆說是西周的官制,但書中沒有直接的證明。更爲麻煩的是,西漢立於學官的《易》、《詩》、《書》、《儀禮》、《春秋》等儒家經典,都有師承關係可考,《漢書》的《藝文志》、《儒林傳》都有明確的記載,無可置喙。而《周禮》在西漢突然被發現,沒有授受端緒可尋,而且先秦文獻也沒有提到此書,所以,其真僞和成書年代問題成爲聚訟千年的一大公案。歷代學者爲此進行了曠代持久的爭論,至少形成了西周說、春秋說、戰國說、秦漢之際說、漢初說、王莽僞作說等六種說法。古代名家大儒,以及近代的梁啓超、胡適、顧頡剛、錢穆、錢玄同、郭沫若、徐復觀、杜國庠、楊向奎等著名學者都介入了這場討論,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作爲主流派的意見,古今判若兩途。古代學者大多宗劉歆、鄭玄之說,認爲是周公之典。清代著名學者孫詒讓認爲,《周禮》一書,是自黃帝、顓頊以來的典制,‘斟酌損益,因襲積累,以集於文武,其經世大fǎ,鹹稡於是‘(《周禮正義序》),是五帝至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經世大fǎ的集粹。古代學者以五帝、三代爲聖明之世、至治之極,其後則是衰世。周公是五帝三代的集大成者,古人將《周禮》的著作權歸於周公是十分自然的事。

近代學者大多反對古人的這種歷史觀。從文獻來看,比較集中地記載先秦官制有《尚書》的《周官》篇和《荀子》的《王制》篇,《周官》已經亡佚。最初曾有人認爲,《周禮》原名《周官》,應當就是《尚書》的《周官》篇。但是,《尚書》二十八篇,每篇不過一、二千字,而《周禮》有四萬餘字,完全不象是其中的一篇。《荀子·王制》所記官制,大體可以反映戰國後期列國官制的發達程度,但是總共只有七十多個官名,約爲《周禮》的五分之一,而且沒有《周禮》那樣的六官體系。《春秋》、《左傳》、《國語》中有不少東周職官記載,但沒有一國的官制與《周禮》相同。從西周到西漢的每一個時期都可以找到若干與《周禮》相同的官名,但誰也無法指認出與《周禮》職官體系一致的王朝或侯國。

近代學者在文獻學研究的基礎上輔之以古文字學、古器物學、考古學研究等手段,對《周禮》進行更爲廣泛、深入的研究。目前,多數學者認爲《周禮》成書年代偏晚,約作於戰國後期。持其它意見的學者也不少,彼此爭論很激烈。爭論的實質,是對於古代社會的認識,即《周禮》所描述的是怎樣一種性質的社會?它的發展水平究竟與西周、春秋、戰國、秦、西漢的千年歷史中的哪一段相當?由於涉及的問題太複雜,《周禮》的成書年代問題至今沒有定論。

二、理想化的國家典制

《周禮》展示了一個完善的國家典制,國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富於哲理。三讀之後,令人頓生‘治天下如指之掌中‘的感覺。例如,國家的行政規劃有以下表述:

國都。《周禮》國都地點的選擇,是通過‘土圭‘來確定的。《周禮·大宗伯》雲:

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影)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樹之。

土圭是一種測日影長短的工具。所謂‘測土深‘,是通過測量土圭顯示的日影長短,求得不東、不西、不南、不北之地,也就是‘地中‘。夏至之日,此地土圭的影長爲一尺五寸。之所以作如此選擇,是因爲‘地中‘是天地、四時、風雨、陰陽的交會之處,也就是宇宙間陰陽沖和的中心。

九畿。

《周禮》以土圭測日影,在地中建王城,既是哲學寓意的需要,也是‘體國經野‘的需要。王者劃分國野和野外之地,都以王城爲中心。如方千里的王畿,就是以王城爲中心建立的。王畿之外有所謂‘九畿‘。《周禮·夏官·大司馬》雲:

方千里曰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採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衛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可知九畿的分佈,是以方千里的王畿爲中心,其四外的五千裡之地,依次劃分爲侯畿、甸畿、男畿、採畿、衛畿、蠻畿、夷畿、鎮畿、蕃畿等九層,大小相套,依次迭遠。相鄰之畿的間隔都是五百里。《尚書》中確有侯、甸、男、衛、採等外服的名稱,卻沒有如此類似於同心圓的分佈。

居民組織。《周禮》的居民組織有兩類:國都之外的四郊之地稱爲鄉,郊外之地稱爲遂。鄉之下細分爲州、黨、族、閭、比等五級行政組織。遂之下細分爲鄰、裡、酇、鄙、縣等五級行政組織。根據地官的《大司徒》、《遂人》等記載,鄉、遂的民戶構成分別爲:

一比:5家一鄰:5家

一閭:25家一里:25家

一族:100家一酇:100家

一黨:500家一鄙:500家

一州:2500家一縣:2500家

一鄉:12500家一遂:12500家

鄉、遂各級組織的編制極其整齊。此外,鄉和遂的數量都是六個。六鄉、六遂的居民數似乎恰好相合,既無不足,也無羨餘。如有天災人禍,民戶之數發生變化,無法滿足以上要求時當如何處理?《周禮》未曾提及。

農田規劃《周禮》對於‘野‘的農田的規劃,也是整齊劃一。《地官·遂人》雲:

凡治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塗;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以達於畿。

這裡記載了兩個系統,一是農田系統,二是溝洫系統。農田以‘夫‘爲基本單位,一夫受田百畝。夫田與夫田之間有稱爲‘遂‘的水渠,遂上有稱爲‘徑‘的道路。每十夫之田之間,有稱爲‘溝‘的水渠,溝上有稱爲‘畛‘的道路。每百夫之田之間,有稱爲‘洫‘的水渠,洫上有稱爲‘塗‘的道路。每千夫之田之間,有稱爲‘澮‘的水渠,澮上有稱爲‘道‘的道路。每萬夫之田之間,有稱爲‘川‘的水渠,川上有稱爲‘路‘的道路。如此通達於王畿。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溝洫、道路系統有嚴格的丈尺規定。據鄭玄的注,遂,寬、深各二尺;溝,寬、深各四尺;洫,寬、深各八尺;澮,寬二尋、深二仞。溝洫上的道路的寬度,徑可以讓牛馬通過,畛可以讓大車(車軌寬六尺)通過,塗可以讓一輛乘車(車軌寬八尺)通過,道可以讓兩輛乘車通過,路可以讓三輛乘車通過。

僅就以上數例,就不難發現《周禮》的制度有相當的理想化的成分。將國都建在‘地中‘,其理論色彩十分鮮明,實際上是無法操作的。整齊劃一的九畿制度、居民組織、溝洫道路系統,遑論古代中國,就是移山填海的大躍進時代也沒有實現過。因此,我們說《周禮》是理想國的藍圖。

三、以人法天的思想內核

《周禮》作者的立意,並非要實錄某朝某代的典制,而是要爲千秋萬世立法則。作者希冀透過此書表達自己對社會、對天人關係的哲學思考,全書的謀篇佈局,無不受此左右。

儒家認爲,人和社會都不過是自然精神的複製品。戰國時期,陰陽五行思想勃興,學術界盛行以人法天之風,講求人與自然的聯繫,主張社會組織仿效自然法則,因而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說。《周禮》作者正是‘以人法天‘思想的積極奉行者。

《周禮》以天官、地官、春官、夏官、冬官等六篇爲間架。天、地、春、夏、秋、冬即天地四方六合,就是古人所說的宇宙。《周禮》六官即六卿,根據作者的安排,每卿統領六十官職。所以,六卿的職官總數爲三百六十。衆所周知,三百六十正是周天的度數。《周禮》原名《周官》,此書名緣何而起,前人曾有許多猜測。依筆者之見,所謂《周官》,其實就是‘周天之官‘的意思。作者以‘周官‘爲書名,暗含了該書的宇宙框架和周天度數的佈局,以及‘以人法天‘的原則。其後,劉歆將《周官》更名爲《周禮》,雖然有擡高其地位的用心,但卻是歪曲了作者的本意。

在儒家的傳統理念中,陰、陽是最基本的一對哲學範疇,天下萬物,非陰即陽。《周禮》作者將這一本屬於思想領域的概念,充分運用到了政治機制的層面。《周禮》中的陰陽,幾乎無處不在。《天官·內小臣》說政令有陽令、陰令;《天官·內宰》說禮儀有陽禮、陰禮;《地官·牧人》說祭祀有陽祀、陰祀等等。王城中‘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的佈局,也是陰陽思想的體現。南爲陽,故天子南面聽朝;北爲陰,故王后北面治市。左爲陽,是人道之所向,故祖廟在左;右爲陰,是地道之所尊,故社稷在右。如前所述,《周禮》王城的選址也是在陰陽之中。所以,錢穆先生說,《周禮》‘把整個宇宙,全部人生,都陰陽配偶化了‘(《周官著作時代考》)。

戰國又是五行思想盛行的時代。陰、陽二氣相互摩蕩,產生金、木、水、火、土五行。世間萬事萬物,都得納入以五行作爲間架的體系,如東南西北中等五方,宮商角徵羽等五聲,青赤白黑黃等五色,酸苦辛鹹甘等五味,等等。五行思想在《周禮》中也得到了重要體現。在《周禮》的國家重大祭祀中,地官奉牛牲、春官奉雞牲、夏官奉羊牲、秋官奉犬牲、冬官奉豕牲。衆所周知,在五行體系中,雞爲木畜,羊爲火畜、犬爲金畜、豕爲水畜、牛爲土畜。《周禮》五官所奉五牲,與五行思想中五畜與五方的對應關係完全一致,具有明顯的五行象類的思想。與此相呼應,地官有‘牛人‘一職,春官有‘雞人‘一職,夏官有‘羊人‘一職,秋官有‘犬人‘一職,冬官有‘犬人‘一職。

綜上所述,《周禮》是一部以人法天的理想國的藍圖。這樣說,絲毫不意味着《周禮》中沒有先秦禮制的素地。恰恰相反,作者對前代的史料作了很多吸收,但不是簡單移用,而是按照其哲學理念進行某些改造,然後與作者創新的材料糅合,構成新的體系。

蘊涵於《周禮》內部的思想體系,有着較爲明顯的時代特徵。戰國時代百家爭鳴,諸家本各爲畛域,《易》家言陰陽而不及五行,《洪範》言五行而不及陰陽;儒家諱論法治,法家譏談儒學。陰陽與五行,經由鄒衍方始結合;儒與法,經由荀子才相交融。儒、法、陰陽、五行的結合,肇於戰國末期的《呂氏春秋》。《周禮》以儒家思想爲主幹,融合法、陰陽、五行諸家,呈現出‘多元一體‘的特點。其精緻的程度,超過《呂氏春秋》,因而其成書年代有可能在《呂氏春秋》之後,而晚至西漢初。

五、學術與治術兼包

《周禮》一書,體大思精,學術與治術無所不包,因而受到歷代學者的重視,後儒嘆爲‘非聖賢不能作‘,誠非無稽之談。

所謂‘學術‘,是說該書從來就是今古文之爭的焦點。漢代經籍,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書寫的稱爲‘今文經‘,用六國古文書寫的稱爲‘古文經‘。漢初在孔子府宅的夾壁中發現的文獻,以及在民間徵得的文獻大多是古文經,而立於學官的都是今文經。今文經與古文經的記載不盡一致,因而雙方時有爭論。漢代古文學以《周禮》爲大宗,今文學以《禮記·王制》爲大宗。爲此,《周禮》每每成爲論戰中的焦點,加之它傳授端緒不明,屢屢受到今文學家的詰難,如著名經師何休就貶之爲‘六國陰謀之書‘;康有爲《新學僞經考》則指斥它出於王莽篡漢時劉歆的僞造。相反,褒之者如劉歆、鄭玄等則譽之爲‘周公之典‘。

儘管如此,《周禮》依然受到歷代學者的重視。唐人爲‘九經‘作疏,其中最好的一部就是賈公彥的《周禮疏》,受到朱熹的讚賞。清儒爲‘十三經‘作新疏,孫詒讓的《周禮正義》冠絕一世,至今無有出其右者。歷代學者圍繞《周禮》真僞等問題所作的種種考索,更是浩繁之至。

所謂治術,是說《周禮》作爲一部治國綱領,成爲歷代政治家取法的楷模。古人言必稱三代,三代之英在周。古人篤信《周禮》出自周公,書中完善的官制體系和豐富的治國思想,成爲帝王、文人取之不盡的人文。

《周禮》的許多禮制,影響百代。如從隋代開始實行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禮》的‘六官‘設置的。唐代將六部之名定爲吏、戶、禮、兵、刑、工,作爲中央官制的主體,爲後世所遵循,一直沿用到清朝滅亡。歷朝修訂典制,如唐《開元六典》、宋《開寶通禮》、明《大明集禮》等,也都是以《周禮》爲藍本,斟酌損益而成。

又如‘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都城格局,成爲歷代帝王嚮往的楷模。但歷朝都城,大都沿用前朝舊址,故其格局難以刷新。元始祖忽必烈建在北京建立元大都時,得以在金的上京附近重新規劃,乃以《周禮》爲範本,建立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以後,明、清兩朝不僅沿用不廢,還仿照《周禮》,建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等,形成今日的佈局。朝鮮的漢城,同樣有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乃是海外依仿《周禮》建都的典範。

《周禮》一書含有豐富的治國思想,《天官》概括爲‘六典‘、‘八法‘、‘八則‘、‘八柄‘、‘八統‘、‘九職‘、‘九賦‘、‘九式‘、‘九貢‘、‘九兩‘等十大fǎ則,並在地官、春官、夏官、秋官的敘官中作了進一步的闡述,詳密嚴謹,宏纖畢貫,對於提升後世的行政管理思想,有着深遠的影響。

《周禮》對官員、百姓,採用儒法兼融、德主刑輔的方針,不僅顯示了相當成熟的政治思想,而且有着駕馭百官的管理技巧。管理府庫財物的措施,嚴密細緻,相互制約,體現了高超的運籌智慧。書中有許多至今猶有生命力的,可以借鑑的制度。

歷史上每逢重大變革之際,多有把《周禮》作爲重要的思想資源,從中尋找變法或改革的思想武器者,如西漢的王莽改制、六朝的宇文周革典、北宋的王安石等,變法無不以《周禮》爲圭臬。清末,外患內憂交逼,爲挽救頹勢,孫詒讓作《周官政要》,證明《周禮》所蘊涵的治國之道不亞於西方。朝鮮時代後期的著名學者丁若鏞(號茶山),曾撰作三十萬言的《經世遺表》,主張用《周禮》改革朝鮮的政治制度。

任何一位空想家都不可能脫離現實來勾畫理想國的藍圖,《周禮》也是如此,在理想化的框架之下,作者利用了大量歷史材料加以填充。不過,作者在使用時往往根據需要作了加工和改造,這是讀《周禮》時必須注意的,這也正是此書的複雜之處。

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中)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八節第13章 成敗轉頭空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七節ttyang書友對長安兵變的分析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節第17章 兵鋒臨城下中國古代軍隊的指揮與調遣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上)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八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七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九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六節第25章 血染于闐河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七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十第10章 強敵顯蹤跡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節漢朝沒有馬鞍馬鐙嗎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七節(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七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七節三國人物介紹蜀下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