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三節

討虜將軍李弘帶着七萬大軍,五萬民夫,緩緩進入了幷州上郡的長城要塞。

由長安城送到要塞的糧餉以及武器等各類軍資,還有五萬民夫隨即交割給兵曹營。李弘二話不說,首先把士兵們的軍餉發了下去,並下令在長城要塞暫歇十天,以等待朝廷的進一步安排。他自從接到天子命令他立即趕赴幷州太原郡平定蟻賊叛亂的聖旨以後,他就再也沒有接到聖旨,甚至連尚書檯的文書也沒有。本來他以爲這些聖旨和文書都送到了要塞,但到了要塞後,他才知道朝廷竟然什麼消息也沒有給他送過來。

洛陽一定出了大事,否則不會十幾天了,都不給他任何指令。李弘不知道朝廷方面出了什麼問題,心裡很焦急。雖然他從長城要塞知道張燕已經佔據了太原全境,楊鳳也開始出擊上黨,但他沒有行軍路線,也不知道路上由誰給他提供糧草,他只能乾着急,沒有辦法。

===

大帳內,李弘坐在巨大的幷州地圖上,望着太原郡發呆。

田重笑呵呵地走了進來。

“大人,想好了怎麼打張燕嗎?”

李弘笑笑,起身招呼他坐下,“老伯,你現在手下有十萬人,怎麼打張燕應該是你的事啊。”

“大人說什麼笑話。”田重說道,“打仗是你的事,我只負責糧草輜重。我來找你要人。”

“要人?”李弘奇怪地問道,“要什麼人?”

“現在兵曹營有十萬民夫,幾十萬頭牲畜,這些都要人去安排指揮,我哪有那麼多人。你要立即給我增加人手。”

李弘想了一下,問道:“十萬民夫?用得着這麼多人嗎?”

“當然需要了。”田重說道,“我們過去在北疆打仗,幾千人的騎兵,沒多少糧草輜重,用多餘的戰馬馱着就行,不着徵召民夫。等到了冀州,糧草輜重都由冀州府負責提供,所以我們也不用操這個閒心。到西涼的路上,糧草都由沿途的郡縣提供,因此我們只要帶着輜重就行。等到了西疆,所有的糧草輜重都由張溫大人和蓋勳大人負責,這些事就更不用我們費神了,但現在不行,幷州窮,人口少,路途難行,糧草輜重都要從長安和洛陽等地調運,沒有民夫來回運送,根本到不了太原。”

“大人,以我看,這仗要是打起來,十萬民夫還不一定夠啊。”田重皺着眉頭說道。

李弘點點頭,關心地說道:“老伯,讓你勞累了。你要多少人?”

“兵曹營現在除了醫匠木匠鐵匠等人外,真正幫忙做事的還不到五百人,大人,你想想我大概要多少人?”

“讓唐雲和尹思,還有龐德帶着黑豹義從營去吧。”李弘笑道,“三千人總夠了吧?”

“不行,不行。”田重連連搖手道,“義從營胡人太多,民夫們都是老百姓,對胡人非常反感,你還是把張郃的那一部士兵調給我吧,行不行?”

李弘皺眉說道:“反感?沒有他們打仗,關中關西早就被鮮卑人擄掠一空了。”

“大人,他們是老百姓,道理說不通,不要沒事找事了,你還是把張郃調給我吧。”

===

兩人隨意閒聊一下,李弘問道:“如果加上那幾十萬頭牲畜,我們大概能支持多少天?”

“七萬士兵和十萬民夫的口糧,加上戰馬牲畜的草料,按我的估算,目前的存量最多隻夠我們用三十天,大概可以走到太原,然後就所剩無幾,只能靠宰殺牲畜填飽肚子了。”田重說道,“大人問這個幹什麼?難道大人想提前渡過黃河趕到太原?”

李弘搖搖頭,笑道:“你這麼說,我就不敢走了。”

“大人,到太原郡打仗,這點糧食肯定不夠。”田重說道,“這批糧草輜重是爲打鮮卑人準備的,聽說原來是給北軍的,他們本來不是要到幷州打張燕嗎?因爲西疆戰局重要,朝廷就臨時把它從洛陽運到長安應急了。”

田重突然想起什麼,憤憤不平地說道:“大人,這北軍天天待在洛陽,什麼仗都不打,但軍械卻是大漢國最好的,朝廷兩隻眼睛看人,對我們太不公了。”

“我們是邊軍,朝廷當然不會給我們最好的武器了。”李弘笑道,“一旦給外族搶去,大量仿製,受害的可就是我們邊軍士兵了。”

“大人也太看得起胡人了,他們沒有鐵,也沒有精通製造的工匠,象攻城用的衝車鐵鞮,還有強弩車、連弩車,他們根本無法仿製。”田重不屑地笑道,“說來說去,還是我們大漢國厲害啊。”

李弘鼻子裡哼了一聲,對田重的話有些不滿。他從有記憶開始就在鮮卑國,鮮卑人救了他的性命也教會了他許多生存的法則,他心裡對鮮卑人總是懷着一份難以割捨的感情,這種感情也直接影響了他對各族胡人的看法。

“這批軍械裡也有大量車具嗎?”李弘問道。

“有,各種軍車六百六十輛,其中主要都是強弩和連弩車。”田重高興地說道,“還有一萬三千架攻城雲梯,三十四萬件刀劍槍戟矛等手執武器,一萬八千具強弓,一百七十五萬支長箭,其他各類軍械五十八種三十四萬件。差不多相當於一個大州的武庫存量了。”

“這麼多?”李弘驚訝地問道,“北軍幾萬人要用這麼多武器?”

“怪不得北軍厲害,這些軍械用到戰場上,就是我們也抵擋不住。”田重感嘆道,“北軍天下無敵,一半功勞還是靠這些軍械啊。”

“老伯差異。當年皇甫將軍、盧植大人、朱儁大人各率精銳平定黃巾軍的時候,靠的可不是軍械,而是謀略。”李弘笑道。

“你算了吧,我纔不信,沒有這些武器,他們打個屁。”田重嗤之以鼻,嘲諷地說道,“用這麼多武器,多少黃巾軍都能給他們殺光。”

田重接着嚴肅地看着李弘,小聲問道:“子民,我想問你一個私人問題,你真要到太原剿滅張燕的黃巾軍?”

李弘搖搖頭,低聲說道:“在冀州的時候,我們就說過,要平定黃巾軍,殺,根本不是辦法,你這裡殺完了,他那裡又出來了。這年頭,流民到處都是,這些人隨時都能變成黃巾軍,殺不完的。”他遲疑了一下,繼續說道,“你不要聲張,我自有解決的辦法。”

田重大喜,用力拍了拍李弘,笑道:“我就知道你不會再殺了。癭陶之戰,把人心都打寒了。黃巾軍是什麼人?不就是沒飯吃的流民嗎?皇甫嵩在下曲陽坑殺十萬黃巾軍士兵,結果如何?張牛角馬上就帶着幾十萬大軍出現在冀州各地。這年頭,誰怕死啊?”

===

帳簾掀開,一身戎裝,英姿颯爽的筱嵐走了進來。

“筱嵐啊,快來,快來……”田重頓時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孩子,最近在將軍帳下做事,累不累?”

筱嵐看到田重,驚喜地跑過來,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然後拉着田重的一雙手,連聲問候。

“老伯,什麼時候來的?晚上不走了,我和仲淵請你吃飯,你也可以和將軍大人好好聊聊。你幾天沒來,將軍大人唸叨好幾次了。”

“我太忙了,哪有時間留在這裡吃飯啦,下次吧。”田重笑道,“兵曹營離大營只有幾里路,有空和仲淵到我那裡去,我那裡的飯菜比這裡好。你們將軍大人吃什麼我還不知道,和馬料差不多。來,來,讓我看看,最近沒吃兵曹營的飯,是不是瘦了。”

筱嵐不好意思地笑了。

李弘大笑道:“老伯,你這話說的也太過分了,怎麼我吃的就是馬料啊?難道你兵曹營的夥飯和我大營的夥飯不一樣?”

田重不理他,仔細端詳了一下面紅耳赤的筱嵐,佯裝生氣地說道:“瘦了,瘦了,筱嵐,你還是收拾東西隨我到兵曹營去,將軍大人只知道使喚你,那個李小子估計也沒心沒肺不知道心疼你,還是到我兵曹營去吧。”

李弘忍俊不禁,連連搖頭,拿着筱嵐送來的文書走到一邊去了。

田重和筱嵐爺倆坐在一起親熱地說個不停。

===

送走筱嵐,田重一邊笑眯眯地摸着山羊鬍子,一邊感嘆道:“朱大人有福氣啊,養了這麼一個好女兒,如果是我的……”

“你別不知足了,筱嵐對你那麼好,我看着都嫉妒啊。”李弘笑道,“我和子善子龍幾個把她搶出來,到現在連個謝字都沒聽到,你呢?你瞧她喊你喊的多親熱,恨不得撲到你懷裡撒嬌。”李弘搖搖頭,故意嘆氣道,“哎,氣死啦……”

“你都是將軍了,還在意筱嵐謝不謝你,真是沒有肚量。”田重大笑。

“老伯,你現在也是校尉大人了。”李弘問道,“做校尉大人的感覺如何?”

“不好。”田重搖頭道,“太累了,事情沒完沒了,和過去在無終城看城門的時候相比,我感覺還是做個士卒好。我寧願去看城門,也不願意做這個校尉。”

李弘笑笑,說道:“這次大勝鮮卑人之後,陛下開恩,接連遷升了三位中郎將,十二位校尉,十位都尉,軍中二千石的官員達到了二十五人……”

“大人不會以爲這是皇恩浩蕩吧?”田重淡淡地笑道,“現在的大漢國,就連關內侯都滿天飛了,更不要說什麼兩千石的官員。”他略微有點氣憤地說道,“我們打了多少仗?死了多少人?你再看看別人,有權有勢的門閥世族,有錢有財的富豪,哪一家沒有關內侯?哪一家沒有兩千石的官員?別人拿錢買,我們拿命換,這也叫皇恩浩蕩?”

李弘微微一笑,沒有說話。

“那個什麼何苗,仗着自己是皇親國戚,用幾萬北軍精銳打一點叛賊,竟然被天子封爲車騎將軍,濟陽侯,呸!”田重朝地上狠狠吐了口吐沫,大聲罵道,“什麼狗屁玩意。”

李弘大笑,朝他搖搖手,說道:“好了,好了,不封你官職你也罵,封了官職你罵得更兇,你不在乎這個校尉,但有人在乎,這話以後不要說了,免得遭人彈劾。”

===

李弘隨即拿起那捲文書,遞給田重道:“這是李仲淵寫的,他說由於車械在軍中大量使用,建議在軍中另外組建一營,專門使用車械武器,以便發揮車械的巨大威力。”

田重也不看,順手把竹簡放到案几上,讚道:“這主意好啊,李小子很有眼光。兵曹營士兵有限,無法集中使用這些車械,最近幾天我正在爲這事發愁。一千多輛車械擺在那裡,只能看,不能用,實在心煩。這主意好。”

“另外組建軍車營?”李弘問道,“但這些車械都是以弩車爲主,除非攻守城池,否則很難發揮威力,你看……”

“我們在青石山阻擊鮮卑人時用過一次,效果非常好。”田重說道,“如果能夠把這些車械用到野戰當中,我們的傷亡將大大減少,同時可以增加對陣的勝算。”

“運輸呢?”

“這個問題讓他們自己想辦法。”田重說道,“難道飯做好了,還要我們喂嗎?”

李弘點點頭,笑道:“那誰統領軍車營合適?”

“張郃,讓張郃去吧,我喜歡這小子。還記得我們剛到冀州的時候,這小子帶着糧草兵馬突然從我們的後面冒出來,把我們嚇了一跳。”田重笑道,“這小子腦子好用,爲人也謹慎,讓他統領軍車營,一定最合適。”

“另外,我建議讓尹思給他做行軍司馬。”

“哦?”李弘詫異地問道,“爲什麼?因爲他精通這些車械?”

“當然了,把這樣的天才放在你的大營裡,簡直就是浪費。”田重樂呵呵地說道,“不要看他年紀小,但他有本事。我對你說過,他想製作那個拋石頭的大車,如果他那東西做成了,威力很大,不正好可以加強軍車營的實力嗎?”

李弘連連點頭,笑道:“好,好,這事我和羽行、子烈幾位大人商量之後,馬上安排。”

===

李弘隨即想到什麼,對田重說道:“上次你說要撥一些錢給尹思,是不是就是做這個拋石頭的大車?”

“對,還有一些其他軍械。這小子腦子裡有許多稀奇古怪的東西,我打算讓他都做出來看看。也許我們可以發現幾件實用的武器,將來用到戰場上,也可以減少士兵的傷亡。”

李弘笑道:“老伯,你可要省着用錢。我們在西涼的時候沒有留下多少,用一點就少一點,將來要是有什麼需要……”

田重呵呵一笑,湊到李弘的耳邊小聲說了幾句,李弘頓時難以置信地說道:“有那麼多……”

田重得意洋洋地坐到一邊,笑道:“所以我說李仲淵這小子有眼光,沒有他這個主意,現在哪來這麼多錢。將軍大人,將來仲淵和筱嵐成婚的時候,我們可要送一封重禮,否則,對不起李小子出的這個主意啊。”

“我怎麼不知道?”李弘奇怪地問道,“仲淵什麼時候出的這個主意?”

“離開翼城的時候啊。”田重笑道,“那天晚上大家給你們餞行,我和李小子坐在一起閒聊,我說士兵們窮,軍餉都發不出來了。他說,那還不好辦,長安城有的是富豪商人,找幾個可靠的,給點錢給他們,讓他們代爲經營,馬上就可以錢生錢,財源滾滾。我說,這行嗎?那小子很瞧不起地看着我,就象看乞丐一樣,他說,怎麼不行,朝廷和地方上的官僚們不僅僅靠貪贓枉法發財,也靠這種辦法錢生錢,要不怎麼許多官僚後來不做官了,反而比做官的時候更有錢?”

“我頭一次聽說這些事,都聽傻了,我說那些士子官僚不是瞧不起商人嗎?怎麼會和商人打交道?李小子說,瞧不起歸瞧不起,但誰都不願意和錢過不去,該交往的時候還是要交往。他說許多世族官僚雖然看上去道貌安然,但其實私下裡都派心腹四處經營,就連當今天子都派人在暗中做交易賺大錢。”

“後來我就說,軍隊裡也有人做這事嗎?他說太多了,上至京城的南北兩軍,下至邊軍,只要有頭腦的武官,沒有不做這事的。於是我就問他,他們用什麼錢做啊?李小子說,太簡單了,用軍餉啦,要不然不打仗的時候,哪來拖欠軍餉的事?你們大人厲害,清廉,不會動用軍餉,但你們手上有肅貪時扣留下來的錢財,用那筆錢就行了。”

“我當時半信半疑,沒敢對你說。後來我和鮮于大人,徐大人,麴大人仔細商量了一下,覺得這辦法不錯,於是麴大人就派人到長安找他的兩位兄長。他兩位兄長都是經商的,這大人你也知道。他們聞訊後匆忙趕來,滿口答應。”

“前幾天他們派人來找我,說我們發大財了。因爲他們事先得到我們的消息,知道鮮卑人已經開始攻打北地郡了,所以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和各類物資。等鮮卑人打進北地郡,危及關中的消息傳開後,關中一帶人人恐慌,所以的東西都漲價了,於是……”

“糧食?他們哪來的許多糧食?”李弘奇怪地問道,“關中的糧食不都給我們了嗎?”

“聽說是通過一個叫徐陵的商人從揚州一帶運過來的,那個商人因此發了大財。”

李弘高興地笑道:“發財了好啊,要不然我們事事受制朝廷,將來很麻煩。我馬上和他們再商量商量,看看可還有其他的生財之路。”

田重聞言大笑道:“看不出來你和陛下一樣,都很貪財,哈哈……”

=====

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八節第19章 飛騎入赤谷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八節-第二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三十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九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二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一節第4章 雛鷹初展翅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上)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節-第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24章 猛將的傳承東漢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騎兵和漢朝步兵介紹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二節羅蘭死亡騎士書友的一些書評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九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二作者錢穆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九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六節湖湘蠻夷書友的北疆兵制七策湖湘蠻夷書友提供的營法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一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四湖湘蠻夷書友提供的營法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三節第25章 血染于闐河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六節(下)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七節第2章 班超固我願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六節三國人物介紹吳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四節穆斯塔法正說董卓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七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四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