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九節

大漢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正月。

================

正月初一。

遠古的顓頊帝和夏朝都以孟春正月爲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曆,以正月初一爲元旦;商朝使用殷歷,殷歷建醜,以十二月初一爲元旦;周朝使用周曆,周曆建成子,以十一月初一爲元旦;秦朝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初一爲元旦;大漢朝前期仍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曆,以正月初一爲元旦。

這一天人們要祭祖,迎喜神要到各家去拜年,要放炮。(爆竹是鞭炮的前身,最早是往火堆裡扔竹子,竹子遇熱爆炸,認爲這樣可以驅鬼。)

正月初一還要佔歲。佔歲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佔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本朝東方朔先生的《歲佔》,謂歲後八日,一日爲雞日,二日爲犬,三日爲豬,四日爲羊,五日爲牛,六日爲馬,七日偉人,八日爲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爲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爲吉。

這一天人們最主要的活動就是拜年。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倘若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一般官宦富豪人家就遣僕人用名帖投賀,當時稱爲“刺”,故現在的名片又稱“名刺”。當時社會的上層人家都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就是現在賀年卡的起源。

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婦女必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

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

正月正日這天,羣臣進宮朝拜,君臣同樂,皇帝把稷(或者其他五穀)和羊肉燒成的羹湯賜予羣臣吃。

天子今天高興,當着大家的面,盛讚了一番護羌中郎將李弘。還好,大概是因爲過年的原因,沒有人跳出來痛斥李弘。臘月二十六是彈劾李弘的日子,該罵的話大家都已經罵完了。李弘由太尉張溫和宗正劉虞帶着,給認識的和不認識的官僚拜年祝賀。

張溫笑容滿面,問許相道:“聽說許靖先生來京了?”

“對,對。”許相高興地連連點頭道,“我們兄弟七八年沒有見面了,他能來看我,我很高興啊。”

張溫笑道:“你們兄弟重歸於好,不容易啊。子侄大喜之日,許劭先生可來?”

“聽子休說,過完年後他就來。”許相樂不可支地說道,“子將一來,洛陽城肯定要轟動了。”

“那是,那是。”張溫笑道,“到時,恐怕司空府的門檻要被踩平了。”

許相開懷大笑起來。昨天,他親自到袁隗府上,把弟弟許靖接回了家,今天,他就深切感受到了自己做出的決定是多麼的正確。現在,同僚見了他,都要問一下許靖許劭(讀shao)兄弟的事,都向他表示祝賀,包括天子都特意問了此事,還對他說:“如果許劭先生來了,朕一定要見見。”

如果昨天沒有去把許靖接回家,今天自己的遭遇恐怕就很難堪了。許靖許劭,那是許氏門閥的象徵,也是許氏門閥的榮耀啊。

張溫剛剛離開,許相就看到了張讓。

張讓毫不掩飾自己心中的不快,他臉無笑意,目露懷疑之色,鄭重地看了許相一眼,緩緩問道:“公輔,你用什麼辦法把許靖請回府上的?他和許劭先生一向不喜歡你,爲什麼這次一反常態,兄弟和好如初?”

許相此時整個身心都陶醉在許氏門閥的榮耀之中,完全沒有注意到張讓的臉色和說話的語氣,他興致勃勃地回道:“我們都是兄弟,沒有什麼解不開的仇恨,僅僅就是政見不同而已。拋開彼此的政見,兄弟照樣還是兄弟嘛。”

張讓還想再問,許相已經被幾個官僚圍住問長問短了。

段珪慢慢走近張讓,冷笑道:“許相沒有說真話。許靖許劭是什麼人?他們會爲了兄弟之情而拋棄自己的氣節?許相不會被袁隗那個老東西拉過去吧?”

張讓冷哼一聲,心裡隱約感到不安。

===================

劉虞抹抹頭上的汗,指着人聲鼎沸的宮殿,笑道:“子民,熱鬧吧?”

李弘點頭笑道:“大人,我現在知道爲什麼大家都要到洛陽做官了。”

劉虞愛惜地看了一眼李弘,苦笑道:“子民,你還不懂啊。將來,等你明白了官場的血腥,你就不喜歡待在這裡了。”

李弘似懂非懂的連連頷首,躬身受教。

“這幾天,你天天和陛下在御書房裡討論什麼?”劉虞隨口問道。

“陛下有雄心壯志,他要拓疆擴土,要再建武帝的功業,要成爲大漢最好的君主。”李弘笑道,“陛下最近一直在和我討論怎麼征服鮮卑人,他想把北方的萬里草原納入大漢的疆土。”

劉虞先是目瞪口呆,接着狠狠地瞪了一眼李弘,大聲罵道:“一對白癡。”

李弘被罵得莫名其妙,他望着怒氣沖天的劉虞,笑道,“大人,不要生氣嘛,今天過年啊。”

“你懂什麼,那是亡國之論,你知道嗎?”劉虞罵道,“陛下不懂,難道你也不懂嗎?”

李弘笑笑,說道:“老大人無須生氣。過年嘛,總要讓陛下開心纔好,你說是不是?”

劉虞頗爲懷疑地看了他一眼,問道:“你真的懂?”

===================

正月初二。大雪再起。

上午,袁氏門閥的袁逢和袁隗兩人趕到司空府拜年。不久,楊氏門閥的楊彪和楊秦也來向司空大人恭賀新年。

下午,大將軍府掾史趙歧,王允和孔融也來到了司空府,給司空許大人,名士許靖拜年。

這時,太學的一幫學士慕許靖大名,聯袂趕到司空府拜訪許靖。許靖熱情接待,和學士們高談闊論,議論朝政。隨即趙歧,孔融也先後被學士們邀請加入評談,談論達到了一個高超。接着更多的太學學士聞風而來,司空府一時間人滿爲患。

本朝這二三十年來,由於朝政極端腐敗,外戚與宦官輪流把持國柄,造成國勢日衰,亡國之兆逐漸顯現,士人學子們無法安心書本學術,逐漸把精力轉向了對國家和朝政的關切和議論。本朝原有學術論辯的風氣,過去都是側重於經學義理的論辯詰難,黨錮之禍後,士人開始品鑑人倫,臧否朝政,談論不僅連日達夜,而且規模越來越大,甚至擴大到六七千人。能言善辯被視爲名士一項極富吸引力的才能。談論在本朝已經蔚然成風。

孔融才思敏銳,口才極佳,他看到司空府內聚集了大約五六百京城學士,更是精神興奮,談興甚濃,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逐漸把議論的主題引到了奸閹禍國,一時間學士們的情緒被他調動起來,大家神情激奮,討伐奸閹的鞭撻之聲響徹司空府。

許相陪着兩大門閥的人一直坐在屋內閒聊,沒有發現這種情況,直到家人前來稟報,他才察覺事情鬧大了。

新年京城的第一場評談在許靖,孔融,趙歧的主持下,通宵達旦,直到第二天才結束。

趙忠和張讓等中官聞訊後,勃然大怒,他們派人質詢許相,問他是什麼意思,想幹什麼?是不是要背盟棄義,要窩裡反?

大鴻臚曹嵩和少府樊陵受許相所託,連夜趕到趙忠和張讓府上,極力解釋其中的誤會,但中官們已經感到了危機。

===================

李瑋正月初一就去給老師朱儁拜年了,但他沒有見到筱嵐。

今天,太學好友陳好,唐雲,尹思,餘鵬四人來到了漳月臺。

“大斧,怎麼樣?”李瑋把四人迎進屋內,也不寒暄,立即就問陳好道,“見到筱嵐了?”

陳好不到二十歲,高大矯健,粗眉大眼,圓圓的臉龐被凍得紅撲撲的。他表字益謙,是益州成都人。父親是益州府掾史,一個四百石的小官。他父親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有出息,所以前幾年託人把陳好送到洛陽的太學讀書,指望他將來能光宗耀祖。陳好力氣非常大,好習武,經人推薦,拜在文武雙全的朱儁門下學習。

陳好一口濃重的益州口音,他點頭說道:“仲淵,筱嵐馬上要出嫁,她說不願意見你了。”

李瑋心裡一窒,臉顯痛苦之色。

“仲淵,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你就看開點吧。”同樣是益州人的唐雲說道,“現在難道還有什麼挽回的餘地嗎?”

唐雲表字文龍,是益州江洲人氏。他中等身材,較瘦,看上去沉穩剛毅。

“筱嵐心意是什麼?”李瑋看看四人,問道,“她還想嫁給我嗎?”

“仲淵兄,筱嵐當然想嫁給你了。”尹思鄭重地說道,“你到西涼後,許多大人都來提過親,但都被筱嵐以各種藉口拒絕了,老師拗不過她,只好隨她心意。你想想,筱嵐今年都十六了,她在洛陽以才學出衆,長相美貌而出名,如果不是爲了等你,她會遲遲不嫁?你知道老師爲了她的終身大事,頭髮都白了許多嗎?”

尹思表字仲志,荊州長沙人,長相靈秀,文質彬彬。

“仲淵兄怎麼能懷疑筱嵐呢?”餘鵬不高興地說道,“這次要不是皇后開口說話,大將軍親自說合,老師能答應嗎?”

餘鵬表字伯翰,是荊州新野人,他結實高大,說話斯文。

“我要見她。”李瑋說道,“我要親自問問她。”

“你想幹什麼?”陳好奇怪地問道,“現在就算筱嵐願意嫁給你,你也娶不到了,除非你去搶。”

“對。”趙雲突然出現在門口,笑着說道,“只要仲淵說一聲,我們立即就去搶。”

陳好和三個朋友驚愣地看着趙雲,一個高大英俊虎虎生威的小夥子。

“他是誰?”陳好望着李瑋問道,“這是洛陽,你以爲是邊郡塞外啊,想搶就搶。”

李瑋看到趙雲出現,氣勢更壯。他指指趙雲,平淡地說道:“他叫趙雲,六月驚雷就是他殺的。”

四人面上的神色頓時由不屑轉爲崇拜,一臉的崇拜。

=====================

筱嵐漂亮。

筱嵐皮膚鮮嫩白皙,眼睛清亮透徹,她靜靜地站在雪地裡,婷婷玉立,猶若出水芙蓉,麗質天生。

李瑋默默地看着她,心裡一陣戰慄,一股撕心裂肺般的疼痛突然清晰而猛烈地侵入了他的腦海,李瑋不堪忍受鑽心的劇痛,張嘴發出了一聲呻吟。

筱嵐睜大一雙幽怨而痛苦地眼睛,一動不動地望着他,任由淚水悄然流下。

“我答應過你,我一定要娶你。”李瑋緩緩說道,“沒有人可以奪走你,我發誓。”

李瑋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轉身大步離去。

“仲淵……”筱嵐眼含淚花,看着李瑋高大的背影,一個勁地搖着頭,悲痛地喊道,“仲淵……”

李瑋心神巨震,豪氣頓時沖天而起,他面對滿天的雪花,舉臂狂吼:“天下誰能擋我?”

====================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這一天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上午,袁紹和曹操相約到何顒府上小聚。三個人有一年多沒有見面了。傍晚時分,曹操醉得不醒人事,被袁紹送了回來。

曹嵩非常心痛,圍着曹操罵個不停。

“爹,你能不能少罵兩句。”曹操忽然睜開眼睛,哀求道,“爹,我都三十多歲了,又不是小孩子。”

曹嵩吃驚地看着曹操,接着猛然醒悟過來,伸手就打,嘴裡大罵道:“你竟敢騙你爹,我看你找打……”

曹操嚇得翻身躍起,連連告饒。

“阿瞞,你和本初多少年朋友了,怎麼還和他玩這一招?”曹嵩不解地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曹操沉吟了一下,說道:“爹,爲了保險起見,我看,你還是和宮中的侯爺們打個招呼,勸諫陛下取消這次回鄉祭祖吧,否則……”

曹嵩搖搖頭,說道:“不可能,陛下根本聽不進去,他鐵了心了。”他擡頭看了一眼曹操,問道,“怎麼,聽到什麼風聲?”

曹操點點頭,說道:“今天,伯求和本初勸我投到大將軍門下,合力剷除奸閹,共扶天子。我看他們話中有話,就佯裝喝醉了,和他們胡扯一起,結果被我套出了幾句話。”

曹嵩靜靜地聽着。

“爹,這次,大將軍準備充分,是早有預謀啊。”曹操繼續說道,“你上次說,張侯爺估猜大將軍要弒殺陛下,扶立大皇子爲新君,我看,張侯爺沒有猜錯,事實就是這樣。”

曹嵩神色凝重,緩緩坐下,他揮手示意曹操接着說下去。

“我到洛陽之前,前太傅陳蕃的兒子陳逸到譙縣來找我,他說冀州刺史王芬和他聯絡了一幫豪強士子,準備利用天子回河間國老家祭祖的機會,挾持天子,另立合肥王爲新君。”

曹嵩臉色變得很難看,他緊張地問道:“他找你幹什麼?王芬竟敢做這種事?合肥王?合肥王是找死啊。”

“陳逸勸我參加他們的行動,但被我拒絕了。”曹操說道,“爹,先不要說合肥王的事,我們先說挾持天子的事。他們在冀州挾持了天子,洛陽呢?留在京城的朝中各方勢力會做出什麼反應?王芬難道一點都不考慮後果,隨便就立合肥王爲君?”

“大將軍。”曹嵩驚駭地說道,“大將軍就是他們的主謀,是他們的內應?王芬在冀州挾持天子,而大將軍在洛陽手握兵權,可以誅殺中官,立大皇子爲帝。如果洛陽沒有權勢人物穩定局面,把持國政,王芬挾持一個天子有什麼用?”

“對,爹說得對,但王芬和大將軍沒有任何關係,這誰都知道。”曹操緊皺濃眉,慢慢說道,“那麼,是誰在背後替大將軍主持這事?這個人主張立合肥王爲新君是什麼意思?大將軍耳目遍佈冀州,肯定知道這事,那他爲什麼不出面阻止這個人再立新君?大將軍目的何在?”

“何進爲人謹慎,非常謹慎,做事喜歡瞻前顧後。這麼大的事,如果他沒有想好退路,他絕對不會貿然行動,這也許是何進故意設計的退路。”曹嵩想了一下,說道。

曹操搖頭失笑道:“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做這種翻天覆地的大事,如果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沒有一往無前的氣勢,豈能成功?”

曹嵩看看曹操,冷笑道:“都象你那樣做事不用腦子,早死了。”

曹操笑笑,說道:“我不正在用腦子嗎?爹,你現在看出來許靖到洛陽的目的了吧?”

曹嵩苦笑,說道:“聽你這麼一說,大將軍想在洛陽幹什麼,自然一清二楚了。他想徹底剷除中官,獲得京中所有門閥世族官僚的絕對支持,有驚無險地扶立大皇子爲新皇帝。他要想幹淨利落地誅殺中官勢力,首先就要削弱中官勢力,分裂和離間中官勢力。許靖許劭兄弟到京,無非就是離間許氏門閥和中官們的關係,削弱中官的力量。許劭還沒有來,僅僅許靖一人,就已經把許氏門閥和中官們的關係弄得一團糟了。”

曹操嘆道:“許氏門閥勢力龐大,如果能夠把他們拉到大將軍一邊,對中官們來說,的確損失巨大,失去了一隻胳膊啊。”

“我們和許閥多少年的交情,彼此非常信任,豈是許靖許劭兄弟兩人可以破壞的。”曹嵩說道,“雖然幾個侯爺對司空大人有點意見,但我們的關係還是非常牢固。”

“馬上就要斷了。”曹操恨恨地說道,“許家和朱家的這門婚事是誰撮合的?”

曹嵩遲疑了一下,想反駁自己的兒子,隨即感覺自己的理由太牽強,把話又咽了回去,他無奈地嘆道:“大將軍府高人甚多,所設計謀一環套一環,天衣無縫,實在讓人驚歎。”

隨即他非常欣賞地望着自己的兒子,讚道:“但我的兒子更聰明,一頓酒,就讓他們計謀盡泄。”

曹操搖頭道:“爹,你太擡舉我了。如果不是陳逸找到我,泄露了他們的一部分計劃,我就是想破了腦袋也猜不出來啊。但猜出來又如何?我們沒有證據,沒有軍隊,什麼都幹不了。”

曹嵩思考了一下,說道:“阿瞞,立即派人回譙縣,把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都叫來,讓他們從家裡帶一百家丁來,要快,初十之後,一定要趕到洛陽來。”

“爹,你要幹什麼?”曹操說道,“如果要避禍,還是早點辭官回家吧。”

“你說什麼喪氣話。”曹嵩笑道,“我去張侯爺府上,和他商量商量,你在家想想,怎樣才能反敗爲勝。”

====================

正月初七。雪過天晴。

今天是人日。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本朝開始有人日節這個習俗。每到這一天,皇帝賜羣臣彩縷人勝(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綵勝),又登高大宴羣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下午,大將軍何進邀請三公九卿以及部分京中官僚到大將軍府赴宴。

大將軍何進陪着太尉張溫,司徒崔烈,司空許相,太常劉焉正在閒聊,何顒推門走了進來。

“大將軍,護羌中郎將李弘來不了了。”

“哦。”何進詫異地說道,“陛下反悔了?他不是允許李中郎到大將軍府做客嗎?”

“他在永平街被刺,傷勢嚴重。”

====================

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六節(上)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簡明大漢軍制軍階一覽第23章 西域百年計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六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四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九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二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一節湘軍統領攻守之道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九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下)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下)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二節穆斯塔法正說董卓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八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八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節(下)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四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二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六節(下)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四節第15章 千鈞一髮間轉一些關於弩與元戎弩的資料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七節穆斯塔法正說董卓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八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三作者錢穆三國人物介紹魏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四節湖湘蠻夷書友提供的營法穆斯塔法正說董卓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中)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二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七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六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