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三節

清晨,渭水河靜靜地沉浸在一片肅穆之中,薄薄的霧靄安逸而輕靈地漂浮在清澈的河水上,晶瑩的雨露慵懶地倦臥在兩岸綠茸茸的草叢上,柔和的微風把淡淡的幽香悄悄地灑到清新的空氣裡。

董卓揹負着雙手,一個人慢慢地走在河堤上。他不時地望望身邊歡暢流動的渭河水,聞聞空氣中沁人心脾的清香,聽聽不知名的蟲兒悠揚動聽的鳴唱。他那顆煩躁不安的心突然平靜下來。

昨天,留在扶風槐裡大營的李儒再次派人泅水渡河給他送信,送來的消息讓董卓非常吃驚。李弘突然派兵在長安,三輔一帶緝拿抓捕西涼的官僚,說要整治西涼吏治,懲辦貪污腐敗。李儒在信中告訴董卓,這肯定是太尉張溫的主意。如今西涼戰事正要結束,張溫趁着大家的注意力還在戰場上的時候,突然發難,時機掌握的非常好,打了西涼貪官污吏們一個措手不及。李弘的手下在長安殺了左昌全家,在茂陵攻佔了青塢,另外還在各地抓了五十多人,肅貪的勢頭非常兇猛。張溫的意圖太明顯了,就是要舉起屠刀殺奸宦,沒有商量的餘地。

李儒勸董卓不要再指望援兵解圍了,還是自己想辦法趁早脫困吧。現在,張溫和李弘的注意力都在肅貪,尋找奸閹們在西涼貪贓枉法的證據,無心幫助董卓。李中郎留下用作解圍的騎兵只有六千人,面對三萬羌胡大軍,根本沒有作用。周慎前幾天帶着部隊撤回到了平襄大營,周慎自己深受重傷,北軍和西涼軍隊在前期作戰中損失較大,雖然李中郎的步兵毫髮未損,但張溫一直沒有命令他們趕赴望垣救援。張溫好象已經忘記了董卓,忘記了董卓和他的三萬西涼士兵。

這不是張溫一貫的行事風格,莫非張溫手上也有自己貪贓枉法的證據?董卓心裡忐忑不安。如果太尉府抓到了自己的把柄,張溫在沒有把握解除自己兵權的情況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找個機會讓敵人擊敗自己。如此一來,自己沒有了實力,只有束手就縛了。難道張溫想抓自己?

難道張溫這麼有把握擊敗朝中的閹黨?

董卓無聲無息地嘆了一口氣。

朝中的那幫奸閹的確不是東西。自從和中常侍曹節拉上關係以來,十幾年了,自己不但送了大量的財物珍寶給他們,而且還和他們狼狽爲奸,做了許多違反亂紀的事,幫助他們斂聚了巨大的財富,雖然自己也撈保吃足了,官也升了,但每每看到整車整車的金錢絹繒馳出自己的塢堡,自己還是免不了要惡毒地詛咒他們一番。那幫人貪得無厭,就象無底洞一樣,沒有知足的時候。

前幾年曹節死去,趙忠坐上大長秋的位子之後,以趙忠張讓爲首的奸閹們更加肆無忌憚,他們變本加厲的蒐括民脂民膏,*,竊鉤竊國,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要不是黃巾蟻賊突然叛亂,大漢朝可能會被這一幫閹黨和他們的門生故吏們吃成一個空殼。

“將軍……”

董卓聞聲驚醒,轉臉看去,是李肅和郭汜兩人。

“將軍,你出營巡視,怎麼也不喊我們一聲?這裡太危險了。”李肅恭敬地說道。

董卓緊縮眉頭,望着腳下清澈的河水,默不作聲。

“將軍,昨夜李中郎的騎兵連番騷擾羌胡大營,鬧騰了一個晚上。”郭祀笑道,“羌胡們現在晚上要防備李中郎的騎兵突襲,睡不好,白天要防備我們突圍,沒有時間睡。這樣下去,要不了幾天,敵人就支持不住了。將軍,我們是不是準備突圍?”

董卓緩緩轉身,搖搖頭。

李肅躬身說道:“將軍,雖然我們一再減少口糧,但糧食還是沒有了,士兵們這幾天全靠圍堰捕魚度日。如今援軍遲遲不至,我們不突圍,又能支持幾天?”

“將軍,我們現在突圍,可能損失慘重,但不至於全軍覆滅。”郭汜說道:“如果再等幾天,戰馬的飼料沒有了,我們再想突圍了,就很難了。”

董卓緊緊地閉着嘴,象一座小山一樣站在河邊,放眼望向渭水河的遠處。

“叛軍在小牛山中伏敗逃的消息,六月驚雷估計也知道了。他應該想到,如果周將軍的部隊迅速支援過來,他的部隊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但他不爲所動,至今不撤,顯然看出我們沒有援軍。”李肅想了一下,還是小心的上前一步,貼在董卓身後,小聲說道,“六月驚雷知道我們在撤退途中丟棄了糧草,所以他想揀個便宜把我們困死。這樣僵持下去,對我們非常不利。將軍,還是早點突圍吧?”

董卓臉上掠過一絲憤恨,眼睛內涌出些許殺氣。

郭汜冷笑道:“張溫是個小人,睚眥必報的小人。去年我們沒有幫他打贏叛軍,他現在就來報復我們。他這一招夠損的,殺人不見血。”

李肅看了看董卓的臉色,知道他心中惱怒,趕忙向後推了一步。

“兄弟們餓急了,這麼早就出來捕魚了。”郭汜指着從大營方向三三兩兩走來的士兵,苦笑道。

西涼士兵們手裡拿着簡陋的捕魚工具,一邊大聲說着話,一邊匆匆朝河邊跑來。

董卓擡頭看去,神情一動,突然用力一拍手,大聲說道:“我們今夜撤軍。”

李肅和郭汜神情一振,面露笑容,齊齊躬身說道:“將軍,我們這就回去準備。”

董卓笑道:“準備什麼?沒有什麼好準備的,除了騎兵,讓大家都來河邊捕魚。”

李肅和郭汜一愣,不知道董卓是開玩笑還是說真的,兩人茫然地望着董卓。

===

天子拿着張溫的奏章,看了兩眼,隨手丟到了案几上。

張溫這幾天突然不遞奏章了。最近一段時間,張溫都是一天兩份甚至三份奏章,近乎瘋狂地哀求天子給點錢以度難關。但自從那天張溫上書天子,稟告李中郎出手肅貪,查抄西涼貪官的家資之後,這些加急奏章就突然消失了。天子一時間還有點不適應。

這幾天,朝堂之上,天天吵,吵的天子心花怒放。

中常侍們狀告以張溫爲首的官僚們藉口西涼肅貪,圖謀不軌,危害社稷;以三公,御史爲首的大臣們立即反擊,擡出種種證據,狀告宦官們們縱容宗室子弟在地方危害國家,塗炭百姓;以大將軍何進爲首的外戚權貴這次堅決地站在了世族官僚一邊,指責宦官專權,擾亂朝綱。

趙忠爲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也爲了回擊何進的指責,特意向天子辭去了車騎將軍一職,並且主動給天子的萬金堂捐助了一億錢。天子大爲高興。

趙忠張讓隨即上書彈劾張溫,袁滂,蓋勳,指責他們未經天子批准,擅自抓捕西涼官僚,而且公然抄沒被抓官僚的家財,不經廷尉府審判,違律誅殺前涼州刺史左昌全家,陳屍街衢(讀qu),震驚三輔。尤爲惡劣的是,竟然以軍隊攻打舞陽王的青塢,屠殺塢堡內的無辜百姓一千餘口。

天子又驚又怒,隨即準備下旨責罰張溫等人。就在這時,張溫的奏章到了。

董卓率部突圍,羌胡大軍隨即撤離,至此,西涼平叛基本結束。張溫在奏章中說,如果短期內可以順利招撫邊章和韓遂,則叛軍的殘餘勢力將不復存在,西涼從此安定。

天子頗爲躊躇。張溫和他的部下剛剛立了大功,不但不予封賞,還下旨責罰,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這時,中藏府令周旺來了。周旺個子不高,圓圓的小臉,其貌不揚,和他父親沒有一點相象的地方。他經常被天子召見,因爲天子非常關心自己的財產可增加了。周旺話不多,把最近的收支稟報了一下之後,立即從懷內拿出了一個黑緞錦盒。

“陛下,這是李中郎從西涼貪官家裡抄出來的所有田產和豪宅,請陛下過目。”

天子神情冷漠的把錦盒打開之後看了看裡面的東西,頓時顯得很驚訝。

“西涼人果然有錢。那麼個窮地方,隨便抓幾個小吏,就有這麼大收穫,不可思議。”天子淡淡地說道,“李中郎很懂事嘛。”

周旺笑道:“傳言他是個白癡,我看一點都不像。”

“是通過周將軍送來的?”

周旺點點頭,說道:“我父親說,李中郎會打仗,人品也好,是個人才。”

“朕看也是。”天子搖搖細長的脖子,晃了晃小腦袋,擠出一絲笑容道,“他送來這麼多,夠大方了。”

“不是他大方,而是西涼人太有錢了。”周旺說道,“難道西涼人比冀州人,兗州人,豫州人還有錢?”

天子面色一沉,小眼睛轉了幾下,冷笑道:“瘦子哄我開心,纔給一億錢。他們總是騙朕,總是騙朕。一個小小的中郎將,抓了幾十個小官吏,就送朕這麼多,可想而知他們身上有多少錢了。”

瘦子就是趙忠。天子從小和他們在一起,他看到趙忠又白又胖,張讓高高瘦瘦,覺得好玩,於是他就喊趙忠瘦子,喊張讓胖子。

周旺偷偷瞥了天子一眼,低頭不語,心裡樂啊。

“正興,胖子說張溫,哦,不,是李中郎攻打青塢,說青塢是舞陽王的財產,有這麼回事嗎?”

“沒有。青塢是張侯爺的財產。”周旺恭敬地回道,“不知道內情的人都以爲是舞陽王的,其實不是。”

天子的臉色難看了,他舔了舔嘴脣,問道:“什麼內情?”

周旺笑道:“當年舞陽王欠了張侯爺許多錢,但是王爺一直拖着不願意還,侯爺也沒有辦法。那年侯爺想買青塢,又怕給別人知道告到陛下這裡,所以就找到舞陽王,準備以王爺的名義買。王爺欠了他許多錢,當然很爽快的答應了,聽說還趁機敲了侯爺一筆錢。”

天子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嘴子嘟囔着罵了兩句。

“原來他們都是裝窮。”天子忿忿不平地說道,“朕還以爲他們弄點錢也就是在洛陽做做豪宅而已,沒想到他還買的起青塢,這個渾蛋。”

周旺得意地“嘿嘿……”笑了一聲。

“陛下,還是讓李中郎負責西涼肅貪吧。李中郎年輕,會打仗,對陛下也忠心耿耿,雖然腦子有點白癡,但現在就是這種沒腦子的人好使喚。如果得到陛下的恩寵,他肯定會肝腦塗地,誓死效忠陛下的。陛下讓李中郎狠狠的把西涼貪官榨一榨,把油水徹底榨乾,那今年,陛下不但平定了黃巾,平定了西涼,還得了天下民心,尤其是今年陛下的收成……”

天子連連頷首。他又一次翻了翻錦盒裡的東西,興奮地說道:“正興說得有道理。朕立即下個手詔,叫李中郎再狠一點,把西涼的貪官統統地抓起來,把榨出來的錢財田地房子統統地給我送過來。”

周旺臉色一變,趕忙說道:“陛下,不能抓得太多了,抓多了就亂了。朝中的幾派勢力都淌過西涼這趟混水……”

天子用力地揮揮手,打斷了周旺的話。

“你懂什麼?”天子冷笑着,嘴角上翹,一臉的譏諷,“你懂什麼?”

周旺嚇了一跳,趕忙跪下。

“統統地抓,統統地殺。”天子不停地揮着手,神情激動地說道,“都騙朕?好啊,他們敢騙朕,朕就敢殺。他們都比朕有錢,卻上書勸諫朕,說什麼天下的土地都是朕的,天下的子民都是朕的,天下的錢財都是朕的,叫朕不要講什麼公私,把錢都放到國庫裡去,大家用。這都是什麼狗屁道理。這麼說,朕叫天下的官僚都把錢放到國庫裡用,行不行?不行。爲什麼不行,你們的人,你們的錢,你們的房子,你們的田地,都是朕的,爲什麼不行?爲什麼你們都不拿出來,卻叫朕拿出來。一羣渾蛋……”

天子奮力地拍了一下桌子,意猶未盡地罵道:“一羣渾蛋,都該殺。打蟻賊,打西涼叛逆,國庫沒錢,朕命令關中關東的富豪權貴們捐一點,結果他們就捐了一點點,還不夠朕一天的花費。再捐,就沒有了,叫朕向他們借。這個時候倒不說什麼天下的錢都是朕的錢了,更不說什麼天下的地都是朕的地了。”

“李中郎把他們殺急了,他們就要來找朕求情。給錢,多少錢賣一條命,否則統統殺。貪污,貪的是誰的錢?是朕的錢。他們竟然敢搶朕的錢,朕豈能不殺。這次朕就藉着李中郎的刀,剝掉這些人的皮,看他們還說不說這些狗屁話。”

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二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五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中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六節簡明大漢軍制軍階一覽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九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八節(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九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二作者錢穆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上)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八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七節經學與周禮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五節兩漢的印璽節制度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五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四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三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三節第25章 血染于闐河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節簡明大漢軍制軍階一覽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九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三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四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四節羅蘭死亡騎士書友的一些書評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