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下)

鮮于輔頗有同感地點點頭,接着問道:“你本來想對太尉大人說什麼?”

“我本來想說:西涼的叛軍消滅了,我們的部隊也打完了,但西涼周圍還有幾十萬羌胡和鮮卑人,他們要是入侵怎麼辦?誰去剿滅?但看到司馬大人的眼睛,我突然想起審大人的叮囑,立刻又把話吞回去了。”

陶謙臉上的驕狂之色蕩然無存。

他大聲說道:“子民,你和皇甫大人說的話一模一樣,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這世上竟然還有人傳言你是白癡。”

接着他嘆口氣道:“子民的想法和皇甫大人的想法幾乎是一樣的,但你們都看到皇甫大人的下場了。他因爲拖延不戰,被陛下降罪,罷官回家了。”

李弘奇怪地問道:“哦?都說皇甫大人獲罪,是閹宦讒言所至,難道還另有隱情?”

陶謙點點頭,慢慢說道:“陛下希望皇甫將軍儘快平定西涼叛軍,就象平定黃巾軍一樣,用幾個月時間就可以了。但皇甫將軍不這麼想,他認爲這根本不可能。所以他連續上書,向陛下詳細解說西涼叛軍問題不同與中原的黃巾叛賊問題,兩者之間有很大區別,必須要用不同的解決辦法。”

“皇甫將軍認爲,解決西涼問題,必須首先要考慮到西涼的人口問題,西涼的賦稅政策問題,西涼的吏治腐敗問題,西涼周邊羌胡的入侵和歸屬羌胡的定居問題,還有邊境的安全問題等等。皇甫將軍是西涼安定郡人,還做過北地郡的太守,所以陛下認爲皇甫將軍同情叛軍,故意拖延時間。陛下非常生氣。於是他利用中常侍張讓,趙忠的誣陷,順勢就收了皇甫將軍左車騎將軍的印綬,削戶六千,免職回家。”

“皇甫將軍就是前車之鑑,太尉大人如何再敢違抗聖意?所以他只有竭盡全力先殲滅了叛軍再說。只有剿滅了叛軍,殺了邊章和北宮伯玉,太尉大人才能保得住自己的仕途和將來的榮華富貴。否則,前途未卜啊。”

“但是,西涼怎麼辦?羌胡怎麼辦?任由西涼的幾十萬百姓自生自滅嗎?”李弘大聲問道。

陶謙冷冷一笑,嘲諷道:“那是朝廷的事,是陛下的事,和太尉大人已經沒有關係了。至於西涼……”陶謙慨然一嘆,甩袖而去。

李弘和鮮于輔望着他的背影,愣然無語。怎麼也不招呼一聲,就拂袖而去了。生氣了?

===================

邊章站在武功城外,擡頭望着城門樓上的黑色大纛,眼中一片茫然。大纛上的巨大漢字隨着旗面的飄揚若隱若現,好象在嘲笑所有仰視它的人,我就是天地,即使被你們踩在腳下,我也是你們心目中頂禮膜拜的神明。

邊章四十多歲,身材高大瘦弱,面色黑黃,顴骨高挺,眼窩深陷,雙鬢蒼白,唯獨一雙眼睛,炯炯有神。他是金城郡人,做過郡府的金曹掾史。他爲人剛直,守正不阿,因爲不滿太守和同僚的貪污腐敗,數次上書刺史府,告發本郡官員貪贓枉法之事,結果被同流合污的刺史府官員出賣,隨即被同僚誣陷下獄,受盡折磨,九死一生。後來遇到大赦,幸運地撿回一條性命。

邊章回家後,因爲其聲名在外,被西涼的馬匪大盜引爲好漢,各路幫派紛紛與他結交。時間長了,邊章的朋友遍佈金城,隴西,漢陽,武威一帶,盜匪們有什麼恩怨情仇,百姓們有什麼冤屈,都願意找他幫忙。十幾年之後,他竟然成了西涼赫赫有名的盜匪之首,雖然他沒有參加過一樁案子,殺過一個人,但他卻是名副其實的大首領,就連朝廷都知道西涼有個老邊,是西疆最有名的匪。

邊章從不承認自己是盜匪。他是清清白白的一個人,從來不做壞事。他讓人殺的都是貪官,他讓人搶的都是百姓的血汗錢,他做的都是正義的事情,他替天行道,他做錯了什麼?

他最好的兄弟韓遂就說過,老邊是天底下最好的人,是西涼窮人心中的天,他的心就象大雪山一樣美麗。

但他的確不想造反。

北宮伯玉是他的兄弟,李文侯也是他的兄弟。這兩個人和張橫,馬玩幾個馬匪頭子爲了逼迫邊章造反,竟然綁架了邊章和韓遂的全家,就連韓遂家八十多歲的老奶奶都給擄去了。一句話,反不反?反了,大家是兄弟,不反,大家是仇人。

邊章不願意做叛賊,所以他堅決拒絕。但韓遂說了一句話,讓邊章不得不反。

韓遂說:“我們不反大漢,不反皇帝,我們手裡舉的依舊是大漢的旗幟。我們反的是西涼的貪官,反的是皇帝身邊的奸佞。只有反了,西涼人才有出頭之日,百姓才能看到過上好日子的希望。”

邊章反了。

淒涼的笛聲將邊章的思緒拉回到現實。那是韓遂在吹笛。

韓遂就站在他身邊,拿着那支顏色都已經發黑的橫笛,悠然自得地吹着。

韓遂也是涼州金城人,出身郡府小吏人家,自小才華橫溢,倜儻不羈。後來他拜在西涼名將張奐張然民門下,隨侍左右多年。張奐爲太常時,曾招韓遂入京,助其修書。當時韓遂就以其絕世才華名動京師。韓遂對大漢吏治的腐敗深惡痛絕,從不應仕,只在金城潛心修學,授徒開課,因此他在西涼非常有名氣。

這些年來,因爲西涼官吏恃強凌弱,橫徵暴斂,搞得民憤極大,百姓怨聲載道,邊軍無心戍邊,導致羌胡趁機入侵,燒殺擄掠,生靈塗炭。韓遂文武雙全,眼見無辜百姓遭受ling辱,大漢國土遭受踐踏,乃憤而投筆,組織義軍展開反擊,連戰連捷。韓遂隨即名震西陲,其在西涼的威信無人可比。前幾年,張奐仙逝,韓遂上京拜祭,大將軍何進聽說韓遂來京,特地邀他相見,請教國事。韓遂獻策說,要想重振朝綱,勢必要誅殺宦官。何進當然不能採納,任其離去。

“文約(韓遂的字),我們進不進武功?”邊章回過頭來,輕輕問道。

笛聲緩緩而止。

韓遂四十多歲,素衣布袍,長相俊逸,身材矯健,一副溫文爾雅樣子。

他微微一笑,輕聲說道:“老邊,我們一路高歌猛進,是不是跑得太快了。”他指着武功城,若有所思地繼續說道,“皇甫鴻和徐榮前幾天主動放棄陳倉,今天又逃離武功……”

他回頭望着邊章問道:“老邊,你覺得正常嗎?”

“一個是皇甫嵩的兒子,一個是漢陽郡的都尉,都是驍勇善戰之輩,如此匆匆而逃,的確不正常。”邊章笑道,“去年,他們和我們多次交戰,幾時見過他們虛晃幾槍之後,立即落荒而逃的。”

韓遂輕輕撫mo着手上的橫笛,淡淡地笑道:“周慎和我們稍稍接觸之後,立即放棄雍丘,郿國兩城,不戰而退。現在皇甫鴻和徐榮也是這樣,可見他們是想詐敗誘敵。”他擡頭望着邊章,遲疑着,小聲問道:“他們在哪裡包圍我們?他們有二三十萬部隊嗎?”

邊章搖搖頭,說道:“我們的斥候很難接近槐裡,沒有什麼準確消息。不過現在形勢很明顯,張溫正在尋找機會和我們決戰。你看,周慎,皇甫嵩,徐榮都已經退向小槐裡,而董卓也已經放棄杜陽,正在向美陽方向飛速後撤。張溫的三支部隊都向槐裡城集中,其意圖不言而喻。”

韓遂笑起來,“太尉大人着急了。老邊,你看張溫會把戰場放在哪裡?”

“有可能在長平關。“邊章說道:“長平關距離長安五十里,如果長期作戰,他們在補給上非常有優勢,而我們很被動。一旦他們斷去我們的糧道,我們就危險了。還有一個地方就是槐裡。但張溫如果把戰場擺在槐裡,必須要有足夠多的人馬,保證能夠迅速解決我們,否則等到六月驚雷的鐵騎大軍來了,他們就徹底完了。”

“如果從冀州的豹子來了呢?”韓遂皺着眉頭,想了一下,緩緩說道,“張溫不可能把戰場擺在槐裡。豹子即使來了,也不過幾萬人,加上張溫的全部人馬,人數和我們也就是旗鼓相當,沒有消滅我們的可能。”

“除非我們先走進他們的包圍。”邊章笑道,“一個一個吃,還是有可能的。”

韓遂笑起來,“當我們是白癡啊?老邊,我們不進武功城了,按老計劃,我們去美陽,和北宮將軍的部隊會合。如果跑得快,我們就能堵住董胖子,殺了他。”

==================

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九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上)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二節第5章 漫漫西行路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十節(上)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八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七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七節(上)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節湖湘蠻夷書友提供的營法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五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三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上)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八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五節第25章 血染于闐河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三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下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五節第22章 芒刺猶在背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四節第19章 飛騎入赤谷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上)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九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三作者錢穆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五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下)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節第6章 三路平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