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下)

李弘繼續說道:“張帥一時之間可能難以放下我們之間的仇恨,所以我要問張帥一句,張帥爲什麼參加太平道?爲什麼參加黃巾軍?爲什麼攻城奪寨?爲什麼焚燒官府?爲什麼屠殺豪強?爲什麼圍殲漢軍?”

張燕冷冷地看了他一樣,說道:“沒有活路。”

“那麼張帥現在找到活路了?”

張燕搖搖頭,他恨恨地說道:“如果沒有你,沒有皇甫嵩,沒有朱儁,沒有郭典,沒有馮翊,也許我們已經找到活路了。”

李弘立即追問道:“也許,還是一定?”

張燕沒有做聲。

李弘再次問道:“也許,還是一定?”

張燕望着李弘咄咄逼人的雙眼,毫不示弱地說道:“也許,是也許,但那總是希望。”

“那麼,現在,張帥有希望找到活路了?”

張燕默然無語。

李弘再次追問道:“張帥的希望在哪裡?”

張燕一時間無言以對,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楊鳳適時插上來,輕輕說道:“二位是否可以鬆開手。”

李弘和張燕互相看了一樣,彼此鬆開了對方的雙手。

楊鳳望着李弘,苦笑了一下,說道:“大人這次要和我們見面,究竟什麼目的?”

李弘淡然一笑,說道:“我已經說過了,爲了生存,爲了活着。”

“怎麼,朝中有人要對付大人?”楊鳳立即反應過來,心災樂禍地笑道,“這麼個昏庸的劉氏王朝,你保着他幹什麼?”

“原來大人也沒有活路了……”張燕平靜地說道,“如果象大人這樣屢立戰功的悍將在大漢國都沒有容身之地,那麼這個天下還有什麼公道可言?”

李弘輕鬆地笑起來,指着兩人說道:“現在還沒有這麼嚴重,二位暫時不必高興。我們三人年紀差不多,出身也差不多。我因爲機緣巧合,誤打誤撞,混了箇中郎將,而兩位呢?兩位是叛逆,是亂臣賊子,所以我沒有活路和兩位沒有活路有很大的區別。”

“哦?”楊鳳詫異地問道,“願聞其詳。”

“我沒有活路我還可以另闢蹊徑,但飛燕兄和棲之兄恐怕就沒有羊腸小道了。”

張燕和楊鳳互相看了一眼,若有所思。

張燕緩緩說道:“大人現在兵臨城下,手上有過萬精兵,隨時可以攻下常山。你這個時候要見我,不會就是爲了告訴我沒有出路吧?大人想幹什麼,請直說。”

“我來告訴你們一條生存之路。”李弘笑道,“二位可有興趣聽?”

“大人請說。”

“你們這麼幹下去,沒有任何出路。你們失敗的原因,根本不是因爲我們幾個人領兵鎮壓造成的,而是因爲你們的實力遠遠比不上當今朝廷所擁有的強大力量。你們雖然可以取得局部的勝利,但想長久地堅持下去,根本不可能。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李弘望了他們一眼,繼續說道:“你們躲在太行山上,終究不過是個山賊,溫飽都成問題。長久以往,你們會逐漸失去百姓的支持。一旦沒有了百姓的支持,你們就會徹底失敗。現在你們打不出去,又不願意退回去,怎麼辦?”

“保存實力,徐圖再舉。”張燕坦然說道:“難道大人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辦法嗎?”

楊鳳冷笑道:“大人今天不是來勸降的吧?”

李弘搖搖手。

“當然不是。你們知道今天的大漢國對烏丸族和匈奴族採取的都是什麼政策嗎?”

張燕和楊鳳的眼睛猛然亮了起來。

李弘看到兩人沉思不語,繼續說道:“烏丸人和匈奴人因爲不同的原因,實力大減,紛紛上書稱臣,要求入境居住。在他們的居住區,他們只要不造反,不擄掠周圍州郡的百姓,不違反大漢律,他們可以爲所欲爲。大漢國不但不收他們的賦稅,還主動送給他們財物以改善他們的生活,唯恐他們禍害一方。”

李弘看了他們一眼,緩緩說道:“二位還要我繼續說下去嗎?”

張燕望了他一眼,問道:“這和投降有什麼區別?”

“有區別。你們可以活下去,而且還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只是沒有將來。將來怎麼樣,我們誰都不知道?只要現在還有希望就行,你們說呢?”

“但問題是現在我們沒有足夠的實力。”楊鳳恨恨地說道,“我們被你打得只剩下幾萬人馬,實力遠遠達不到要挾朝廷的地步。”

“對,這就是我來找你們的目的。”李弘接着說道,“現在你們當務之急是要保留手上的現有兵力,這是你們堅持下去的最後一點本錢。”

“以後怎麼辦?”李弘說道,“以後棲之兄可以佔據黑山涉縣一帶,飛燕兄可以佔據太行山上艾一帶,二位率領大軍,聯合附近其他首領,一南一北,遙相呼應,稱霸太行。但務必請二位記住,不能下山。你們兩次失敗的教訓都很深刻,你們根本就沒有摧毀這個天下的實力。”

“你們向東可攻冀州,向西可擊幷州。敵攻西,則你們可以擊東。敵攻東,則你們可以擊西。敵人若東西夾擊,你們則直接南下攻打河內,威脅洛陽。如此一來,官軍根本找不到你們的主力,只能望着太行山,徒呼奈何。”

“你們利用這個機會,壯大自己,積累錢財,囤積糧食,操練精兵,一旦實力強大了,朝廷就沒有辦法對付你們。到那個時候你們就死不了,但若想長久地活下去,還是不行。所以你們一旦到了僵持階段,就要尋找恰當的機會和朝廷接觸。”

“這種可能性太小了,朝廷怎麼可能和我們接觸?”楊鳳搖搖頭,笑道,“大人認爲可能嗎?”

“當然可能。在打不掉你們的情況下,朝廷只能安撫了。安撫的代價最小,雙方都能得利。但安撫的方式有許多種,你們要想爭取利益最大的一種就必須擁有強大的實力。”

“我們這麼做,和佔山爲王有什麼區別?”張燕問道,“這樣下去,我們還有拯救天下蒼生的機會嗎?”

李弘默默地看了他一眼,想了一會兒,忽然問道:“你相信自己能做到?”

張燕點點頭,“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但我相信終究有一天有人會做到,所以我們一直都在努力。你這個主意的確可以暫時挽救我們,但這終究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希望。”李弘輕輕說道,“希望。你們生存下來了,就有希望。”

張燕神情一動,突然明白了其中的關鍵。他彎下腰,對李弘躬身行了一禮,苦笑道:“打敗我們的是你,幫扶我們的也是你,你到底想幹什麼?就是想要回常山國嗎?”

“要一個常山國用的着這麼費勁嗎?大人居心叵測,到底想幹什麼?你是不是想利用我們造反?”楊鳳冷冷地問道。

李弘想了半天,竟然不知道自己怎麼回答。

造反?他連想都沒有想過。自己憑什麼造反?就憑一身力氣?上百萬的黃巾軍都被朝廷打敗了,還有誰敢造反?

要回常山國?他覺得也不象。張燕走投無路了,權衡利弊之下,遲早都會撤離常山。

那自己爲什麼還要這麼做呢?報復朝廷裡的官僚?同情黃巾軍?

我回到大漢國,回到故土,到底要幹什麼?

李弘站在原地,擡頭望天,一副癡呆茫然的樣子。張燕看他突然之間迷迷糊糊的,好象想什麼事想出神了,也不理他們,趕忙對楊鳳使了個眼色。

“大人,如果沒有什麼事,我和飛燕告辭了。”楊鳳小聲說道。

李弘霎時驚醒,立即說道:“飛燕兄可以在月底之前撤出常山國嗎?”

“我馬上帶部隊上山。”張燕說道,“三天之後,你就可以入駐真定城。十天之後,除了上艾,其他的縣城都是你的。”

======================

李弘帶着射虎和十個鮮卑義從飛速趕回大營。趙雲文丑趕忙迎上去。

文丑驚訝地問道:“大人出營偵察敵情,怎麼只帶着小虎,不帶着我們。”

李弘大笑道:“又不是去殺敵,帶你幹什麼?你兩人正好都在,立即給我擬定幾道文書。”

“請大人吩咐。”趙雲恭敬地說道。

李弘一邊大步走向大帳,一邊對趙雲,文丑說道:“立即上書天子,說我們已經收復常山,正在籌劃西進事宜。”

趙雲和文丑目瞪口呆。

趙雲吃驚地說道:“大人,我們還沒有和黃巾軍交戰,怎麼就已經收復了常山?我們要謊報軍情嗎?”

李弘不耐煩地揮揮手,大聲說道:“有時間我再解釋。你們兩人立即按我說得寫,要快。”

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六節(上)第1章 烏孫公主歌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六節(上)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六節(下)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五節第2章 班超固我願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九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下)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上)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七節第17章 兵鋒臨城下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七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三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二節湘軍統領攻守之道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三節中國古代軍隊的指揮與調遣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六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八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六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下)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九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八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下)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五節-第二十七節第8章 破謀定龜茲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三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一節起點浪子書友整理的大漢大事記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節-第十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