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工藝論證會

餘濤站了起來道:“走,沈歡同志,今天正好開039改工藝論證會,我帶你去認識一下咱們工藝室的同志們!”

沈歡點了點頭,緊跟在餘濤身後,朝着工藝室的會議室走去。

沒想到剛剛來就趕上了工藝論證會,趕上了建造難度最大的潛艇在江南常興建造。前世的時候他並沒有機會加入到宋級改型潛艇的建造當中來,看來這一切都開始發生了變化。

到了會議室之後,在座的二十多個與會人員,目光都聚焦到了沈歡的身上。

他們當然認識這個年輕人了,現在沈歡的照片都在集團的宣傳欄上面,他可是拿了年度感動江南人物獎的呀,而且又提出了工匠精神,目前正在全廠深入學習,所以在江南常興,誰要說不認識集團的副總,這話還可以相信,要說不認識沈歡,那就真的不可信了。

沈歡還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臉龐,是軍代表孫成明,沒想到他也在,不過想想也是,孫成明是軍代表,肯定要參與這種論證會的,畢竟039改可是重點型號,少不了海軍駐廠代表的參與。

除了孫成明以外,還有三個軍代表,沈歡就不認識了。

除了軍代表,還有兩名來自七零一設計所中海分部的設計師,兩名江南常興技術中心的專家。

看到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了沈歡身上,餘濤微微一笑道:“跟大家介紹一位新同事,沈歡同志,現在正式加入我們造船事業部工藝室!大家歡迎!”

掌聲很熱烈,沈歡連忙鞠了一躬然後不卑不亢地看着衆人道:“謝謝大家的掌聲!我非常高興能夠加入工藝室這個團隊,今後在工作中,還請大家多多照拂,多加指點!”

餘濤呵呵笑道:“我們的沈歡同志太謙虛了,這一次按照集團的人事決定,他到了我們工藝室之後,加入我們的039改工藝小組,並且享受副組長待遇。相信沈歡同志的加入,會爲我們帶來新思想,新活力!”

說完餘濤又帶着沈歡一一的認識了一下工藝室的同志,當然也包括軍代表們。

到了孫成明那兒,孫成明站起來呵呵笑道:“餘主任,不用介紹了,我和沈歡同志認識也有一段時間了,他能夠來咱們工藝室,我相信一定會爲我們的039改建造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

餘濤也很意外,他可沒有想到沈歡還跟軍代表認識,孫成明是非常有水平的一個軍代表,他對沈歡的評價如此之高,這也讓餘濤很高興。

餘濤呵呵笑道:“那行,既然你們認識,就不多作介紹了。以後大家要一起努力,爭取早日把我們的潛艇建造成功,交付海軍!”

介紹完了之後,餘濤這才坐到了他的位置,而沈歡則是被直接餘濤拉到了他的旁邊坐下。

本來沈歡是想坐末位的,不過被領導拉着也沒有辦法啊,他想低調都不行。

前世的時候,沈歡也參加過不少的工藝論證會,只不過像這種重點型號的潛艇工藝論證會,他還是第一次參加。但是要說到一些新的工藝。他還是知道不少的,那些新的工藝理念,他還是可以隨便說出不少。

其實對於這麼多資深的工藝工程師來說,只要把理念和思路給他們指出來,點透了他們一下子就能明白其中的奧妙,然後轉變爲可操作的工藝流程。

所以沈歡還是很期待,要是有機會他當然要發言,而且必須要發言!

會議室的PPT上,一艘039改潛艇的結構圖呈現在與會人員的眼睛裡面,沈歡也不是第一次看到了,這圖熟悉得很。

餘濤站在PPT大圖旁邊,無比嚴肅地講道:“這就是我們承建的039改潛艇結構圖。大家也知道了,這一型常規潛艇是我們國家的重點型號,它採用了很多新技術和新材料,這對我們造船廠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因爲要應用很多很工藝,才能把這艘看起來不大,但是卻非常複雜的潛艇建造成功。”

與會的工藝工程師們當然很清楚建造潛艇的難度了,這還是新型潛艇,用到了很多新材料新技術,所以一個個都是大氣也不敢出。

餘濤繼續講道:“這一型潛艇採用常規艇首,而艇尾採用了水下流體動力性能最佳的水滴型,所以它是一種複合型的艇身外形設計,可以兼顧水面和水下航行的需要。但是這就對我們的建造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沈歡倒是很清楚,其實這種設計也是不得已的選擇,這種常規潛艇水下航行時間不會很長,有很多的時候是在水面航行的。而到了後面技術成熟了,從宋級發展而來的元級潛艇,就改變了這種設計,採用了短粗水滴型的設計,因爲它在水下可以潛航的時間要比宋級長很多。這時候的宋級改型的艇型還是鯨型艇首拉開水滴型艇身,這種艇身不易爲艇員提供寬闊的空間,對武器攜帶來說也不如短粗的水滴型艇身設計。

餘濤還在介紹着這型潛艇的主要特點和指標:“指揮台位於潛艇中前部,形狀是直立式,在指揮台中部設有柴油機排氣出口和圍殼舵,艇尾則是十字型舵,採用單軸推進。另外我們看,艇體外表設計要求光滑平順,繫纜樁及導纜口都採用可收放式,艇體上的排放水口也是精心設計的,設有自動封閉蓋板,這樣的好處是能夠減小水下高速航行時排水與水流所產生的渦流噪聲。當然這就對我們的建造工藝和安裝工藝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宋級改型潛艇,的確比江南常興以前建造過的潛艇都要複雜得多,什麼都是第一次,難度可想而知。

“艇體採用的仍然是雙殼體結構,儲備浮力達到百分之二十二,耐壓殼體將採用保鋼專門研製生產的新型低磁高強度鋼,這可以保證潛艇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三百五十米。全艇分爲七個艙室,分別是魚雷艙、指揮艙、前蓄電池艙、後蓄電池艙、柴電機組艙、推進電機艙和軸系艙。全長七十五米,艇寬八點八米,吃水五點五米,水上排水量一千八百噸,水下排水量爲二千三百噸,設計編制人員五十人,通氣管狀態,以十節航速時續航力七千海里。”

第一百三十三章 江南常興發展戰略第四百四十九章 高樁板樑式結構建材碼頭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三型潛艇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音第一百九十四章 AIS系統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三蹄的吃法第二百四十八章 碧海飛鯊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股第四百二十七章 挖入式港池設計論證第五百四十九章 直接打印還是與傳統結合?第三百三十四章 中國工業機器人之殤第三百零一章 大年二十九第一百四十四章 閉環增益成形算法第四百六十九章 廣漠杳無窮,孤城四面空第一百九十二章 會開車嗎第十七章 造船事業部第五百二十一章 客滾船艙室內裝配套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月一號遊艇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月造船的首次聚餐第五百九十四章 入住酒店第七十六章 老媽支持第二百六十八章 離開還是留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導彈艇調研工作組到來第六百五十二章 四萬噸級兩棲攻擊艦第三百六十一章 寶馬七系和桑塔納第四百二十七章 挖入式港池設計論證第六百五十四章 向人民海軍六十歲生日獻禮第二百六十章 飛豹露真容第六百四十二章 海軍題材電視劇組顧問第七十四章 好望角型的優勢第五百八十八章 怒懟雅閣富二代第六百三十七章 萬噸大驅有戲嗎第五百零一章 難以抗拒的好處第七十二章 挖牆角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別戀第二百章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第三百二十章 龍王爺不收第六百五十四章 向人民海軍六十歲生日獻禮第三十六章 培訓結束第二十三章 那是青春吐芳華第四百六十四章 家的味道第五百三十二章 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第五百零九章 四兄弟再聚會第三百七十三章 再也回不到從前第二百四十八章 碧海飛鯊第三百八十八章 在海上開布加迪跑車的感覺第五百七十七章 瘋狂的造船熱第六百三十五章 江南新型導彈驅逐艦開工第八十九章 降噪工藝優先第一百四十四章 閉環增益成形算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在海上開布加迪跑車的感覺第四百八十六章 質量警示教育牆第三百四十五章 MP3引發的車禍第一百八十一章 較真的軍代表第一百三十九章 被灌倒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個人的落寞第二百七十八章 兄弟同心第六百二十章 崑崙山號船塢登陸艦第四十五章 後金融危機時代的船舶工業第五百四十九章 直接打印還是與傳統結合?第四百六十六章 造船強國就是沈歡的最高目標第五百二十一章 客滾船艙室內裝配套第一百五十二章 涉足船舶配套第五十九章 最美的時光遇到最美的你第四百八十五章 質量問題零容忍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要做你的王寶釧第一百三十九章 被灌倒了第十三章 舵機故障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毛的圖謀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躍沖天第四百六十八章 搶灘登陸戰遊戲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懼威脅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九艦隊第四百四十七章 快速砂型增材製造技術第二百八十六章 技術中心的轟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船舶電子產品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邊建設一邊造船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型常規潛艇迎來海試第七十一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個嶄新的時代第四百零一章 進軍MP4和山寨手機第五百七十一章 空手而歸第一百五十七章 “艱鉅”的任務第七十三章 金融風暴第一百七十二章 沉沒之謎第七十六章 老媽支持第三百九十八章 沈樂的選擇第四百一十九章 搞半天是樁錘選擇有問題第一百四十三章 達到遊輪的舒適性第三百一十六章 遭遇不明水下航行器第四十八章 兩個美女的夢境第三百九十九章 電子產品的換代第四百五十二章 船舶工業要實現由大變強的目標第一百零九章 總師來了第六百零三章 專家意見不同了第八十七章 宋級改型第五十九章 最美的時光遇到最美的你第二百一十五章 體驗坦克狂飆第五百七十三章 羅飛被打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五十萬美元成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