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增材製造新進展VLCC船用柴油機

沈歡也不在中海,要不然趙立就去找他了。

現在沈歡在幹嘛呢?要知道現在沈歡可是個大忙人,這次他去了河柴,因爲由技術創新中心研製成功的船用大功率柴油機增材製造缸蓋,首次安裝到了河柴的新一代大功率船用柴油機上面。

現在這一款柴油機已經通過了大量的試驗,不但驗證了增材製造技術的可行性,同時也將在這款柴油機的批量生產當中,應用增材製造的缸蓋等零部件。

可以說現在增材製造終於突破了在造船工業領域的零,這比航空工業也是不慢了。

這一次去河柴沈歡也是作爲專家組的一員,去驗收這臺柴油機的,因爲這一臺大功率低速柴油機,也是新的VLCC船用動力。

這種大功率的柴油機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首臺VLCC動力,它的功率達到了三萬多千瓦,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新技術的應用,其中亮點之一就是增材製造。

所以這一次不但沈歡來了,還有黃博士也來了。

所有的專家都被眼前的大傢伙震撼到了,有如一棟三層樓房那麼大。當然它的重量也是驚人的,達到了一千一百五十噸。

僅僅是它的氣缸,直徑就接近一米,活塞行程達到了將近四米,所以僅僅是一個增材製造的缸蓋,就重達幾十公斤,普通成年男子要搬起來都費勁。

不過想想也是,如果沒這麼大,它怎麼能夠驅動幾十萬噸的巨型油輪。

以前VLCC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機,基本上都是被國外的廠商壟斷,比如三井,比如MAN,但現在中國也有了自己的VLCC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機。

試機開始,當這臺大功率柴油機發動一陣沉悶的轟鳴聲,全場的人都是心中一震,專家們和測試人員都站在電子顯示儀器前面,看着各種測試數據。

黃博士也是激動地道:“主任,咱們的增材製造搞了這麼久,終於開花結果了,我太高興了!”

沈歡笑道:“這只是一個開始,我相信以後我們的增材製造技術還可以應用到船舶工業更多領域!”

此時這款柴油機的總設計師宋大志也對沈歡道:“沈主任,你看我們這款柴油機,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比如說在更多的地方應用你們的增材製造技術,提高它的功率,又或者降低它的製造成本和重量!”

沈歡想了想道:“提高功率倒是最首要的問題,現在咱們這款柴油機,比國外同類先進產品,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就拿三井公司的CMD-MAN 7G80ME-C9.2柴油機來說,它的最大功率達到了31150千瓦,而我們這臺只有30050千瓦,同時我們這一臺自重還要大於三井公司的同類產品。我想通過增材製造技術的應用,是能夠降低一些成本,提高功率的。”

宋大志點頭道:“是啊,我們河柴還希望與你們技術創新中心展開更多的合作。”

沈歡道:“當然,我們也希望合作能夠深入下去。現在新的CRS規範出來了,所以在綠色理念上,我們的柴油機也要應用。比如說G80ME-C9.2機是就是MAN基於Mark9設計平臺開發的新一代綠色超長衝程船用低速柴油機,這一款產品在油耗方面、排放方面、能耗指標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優勢。相較之下,我們河柴的這款產品,還有很多潛力可挖!”

宋大志道:“是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世界上最先進的智能柴油機,有超長衝程、低轉數、節油低排放等特點,我們還需要緊跟潮流。”

經過嚴格的測試,這款船用柴油機通過了專家組的審查驗收,即將開始批量生產,這下子技術創新中心增材製造就牛大發了。

隨後技術創新中心就在國內船舶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增材製造技術應用於大功率船用柴油機的論文。

而船舶雜誌和報紙,也紛紛報道了河柴重工三萬千瓦級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機通過定型驗收的新聞,一時間VLCC,以及VLCC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機,河柴重工,還有增材製造技術,一下子就成爲了熱門新聞。

就連普通老百姓,也都知道了咱們國家的船舶用上了增材製造技術。這在全世界都是很少見的,特別是在這種大功率船用柴油機上面用上增材製造技術,那真是全世界首創了。

儘管如此沈歡也沒有時間閒下來,因爲中船集團又要開始向海洋裝備發起衝擊了。

三月底,“海洋石油981”平臺開始進行前期規劃,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聯合中船集團工程研究院,以及第708研究所與中海外高喬造船有限公司進行聯合研製,生產建造由外高喬造船有限公司總包完成。

首次規劃論證會,就在中船集團舉行,沈歡也參加了這個會議。

要知道現在中國船舶工業雖然發展到了世界第二大規模,但是在特大型深水海洋工程裝備製造領域還處於空白,這無論是對中船集團來說,還是對海洋石油總公司來說,都是一個艱鉅的任務。

對於海洋石油鑽進平臺,沈歡這個重生者,瞭解當然很深了。

就拿“海洋石油981”平臺來說,它的單個推進器最長可達6米多,重達65噸,因水深限制,無法在外高喬造船公司的碼頭水域安裝,其他幾個造船廠也不具備這個條件,因此必須拖航到舟山附近30米深的海域才能完成安裝作業。

儘管困難重重,但設計建造海洋石油981這種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對中國船舶工業發展來說,也是一個良機。

隨着中國海上油氣開採的不斷髮展,無論是這些海洋鑽井平臺,還是開採出來的油氣運輸,都需要大量的專業船舶。

這些船舶都是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船型,就拿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來說,它的平臺建造合同金額達到六億美元,也就是將近四十億,這是什麼概念?

要知道建造一艘三十萬噸級VLCC船,還不到一億美元,只有海洋石油981的七分之一左右。這其中的利潤有多高,不用想都能知道。

當然它的意義在於,將加速推動中國船舶行業從原來低附加值到海工裝備大發展的的產業轉型,真正實現造船強國的目標。

第一百零九章 總師來了第六百零八章 船艇展覽會第五百零三章 小蓉的故事第六百四十二章 海軍題材電視劇組顧問第六十九章 通用垂髮系統第七十九章 給領導上課第三百八十九章 沈歡有新的人事任命?第四百八十三章 培養成爲綜合管理人才第六百五十三章 大國海上長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帶女徒弟的尷尬第六十六章 感動江南獲獎感言第四百二十三章 挖交大的博士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們的祖國一定會變得強大起來第五百零六章 造船三大強國第三百四十九章 沈樂對李浮生的好奇心第八十六章 工人家庭第四百六十一章 豪華客滾船訂單來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還沒有進入主題第三百七十八章 供應鏈管理第二百三十九章 奇葩的男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天堂裡沒有病痛第四十八章 兩個美女的夢境第一百九十七章 專家雲集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六百四十三章 萬名江南常興船人奔赴常興島第五百章 中國船舶的心臟病第一百五十五章 爭取首艇建造權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字建議書第五百六十三章 吃人的“大蛇”第三百五十五章 四大才子再聚首第一百四十三章 達到遊輪的舒適性第四百五十二章 船舶工業要實現由大變強的目標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股第三百八十四章 PHC管樁第十二章 當了回逃兵第二百零九章 塵封的蘇三三艦載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羅飛的粉絲第五百九十七章 把工匠精神推向整個造船業第四百三十四章 老實人才可靠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同之行第三百三十三章 成爲造船強國的關鍵第二百七十章 離別的車站第十一章 其樂融融第五百二十八章 造船廠“空姐”第二百一十二章 競爭對手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直徑PHC管樁第四百六十七章 新型船塢登陸艦主任設計師第五百七十四章 兩人都醉了第二百零二章 利害關係第二百四十六章 飛行陸軍第十一章 其樂融融第五百九十章 大寧理工的傑出校友第四百四十七章 快速砂型增材製造技術第一百二十九章 陪同領導參觀第一百五十七章 “艱鉅”的任務第一百三十九章 被灌倒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會開車嗎第二百零四章 瓦良格號第五百六十六章 那些年追的網絡小說第二百八十章 沈歡的想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趁熱打鐵第六百三十一章 突然冒出來的小丫頭第二百一十四章 馬雷舍夫機械廠第六百三十七章 萬噸大驅有戲嗎第四章 好白菜給豬拱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悲劇落幕第四百二十六章 成爲專家委員的好處太多了第一百七十章 間諜第四百八十五章 質量問題零容忍第四百六十九章 廣漠杳無窮,孤城四面空第五百五十九章 文化旅遊項目第三百六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嗎第一百六十三章 造不如買?第一百一十章 一見面就讓提意見第四百零三章 吹響進軍常興島、爭做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的號角第四百一十章 技術交底會第三百三十九章 柯馬公司的“熱情”第二十五章 老總點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議成立研究院第三百二十九章 突破常規第八十章 大國巨匠第二百六十四章 眼鏡蛇機動第四百章 李浮生的願望第五百六十六章 那些年追的網絡小說第二百零六章 女船王要競拍瓦良格號第四百六十九章 廣漠杳無窮,孤城四面空第二百四十六章 飛行陸軍第六十五章 升旗儀式第二百章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第六百二十三章 增材製造新進展VLCC船用柴油機第五百四十章 船舶配套公司也要技術研發中心第三十八章 切割機故障第四百七十章 配合比自動計算第二百一十六章 談判準備第二百一十五章 體驗坦克狂飆第二百八十章 沈歡的想法第二百六十三章 運七200A上場第二百六十七章 齊聚中海第一百零一章 更喜歡哪一個第五百九十五章 開啓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