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增材製造與航母模型

接下來的記者問答環節,就更有料了。

等到金漢林宣佈記者們可以提問了,整個新聞發佈會現場,先是略帶着窒息氣氛的暫短寧靜,繼而猛地嘈雜起來。無數只高高舉起的手臂在空中拼命搖擺,無論哪一個記者,都想得到提問的機會。

金漢林笑了笑道:“請第一排右起第五位記者。”

得到第一個提問機會的,是明珠文會報社的一名女記者。

這名女記者激動地道:“謝謝,我想問一個大家都非常感興趣的問題,在展廳的常興造船基地縮比模型上,大家都看到了一艘航母模型停在船塢內,這是否說明中船工業集團未來將會在這個造船基地建造中國的航空母艦呢?”

明珠女記者這個問題一出口,發佈會現場頓時就安靜得落針可聞,雖然各路記者都想搶着提問,但這個問題也是他們都想問的問題之一,幾個月以前,明珠女船王剛剛把從二毛國買來的瓦良各號移交給了大聯造船廠,這不得不讓人產生豐富的想象,中國準備要造航母了。

金漢林微微一笑道:“關於我國是否會在將來造船航母的問題,我想這個問題,應該由中國軍方發言人來回答更適合,我這裡目前並沒有得到什麼可供發佈的消息。當然我相信,在航母的建造問題上,咱們的軍方會根據內外部形勢的變化作出正確的決策。很多國家都有航空母艦,而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也應該有。但是什麼時候有,我們要相信有關部門,會根據形勢的變化作出決策。至於基地的縮比模型上爲何會有航母模型,這只是表示我們中船工業集團,我們的常興造船基地,有能力也有信心爲國家建造我們自己的航母,並沒有別的意思。謝謝!下一位。”

其實很多人都能想得到,中船工業集團的領導不可能在這個場合說出中國的航母發展計劃,但大家聽到這個消息,還是有一點點期待的。

記者們再次紛紛舉手,想要獲得提問的機會。

金漢林笑道:“請第二排右起第三位。”

獲得機會的記者激動地站起來道:“謝謝金總,謝謝大家,我是船舶知識雜誌社記者,我想問的問題是,目前增材製造技術在我國也只是剛剛起步,甚至還沒有怎麼真正的應用到工業製造當中,這項技術真的能夠在船舶建造當中得到應用,並且起到重大的作用嗎?”

金漢林笑了笑道:“這個問題,我想還是請我們集團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尹騰躍同志來回答吧,他比我專業多了。”

坐在最邊上的尹騰躍帶着一絲絲興奮回答道:“好的,謝謝這位記者如此關心我們技術創新中心正在努力突破的新技術。增材製造技術,可能有不少的人還聞所未聞,但是我們堅信這項技術一定是可以改變未來世界工業的一項技術,甚至說它能夠顛覆傳統的工業,也不爲過。”

停頓了一秒,尹騰躍繼續道:“中船工業集團工程研究院設立技術創新中心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推動新技術在我們船舶工業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增材製造技術,也是我們技術創新中心現在最重要的科研項目之一,甚至它可以和脈動式生產線形成我們集團的兩條有力的大腿,讓我們跑得更快更穩,也就是說,我們中船工業集團,要實現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的目標,這兩項技術是關鍵中的關鍵。所以集團領導也是非常重視技術創新中心的增材製造技術研究工作,請到了國內著名的一些增材製造技術領域的專家作爲顧問,也從國內的西鞍交大等高校請來了增材製造技術研究專業的博士畢業生,碩士畢業生,作爲我們的這個項目的骨幹力量,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家就能看到用增材製造技術,製造出來的船舶零部件,甚至是坐上有增材製造零部件的船舶了。”

會場上立刻響起熱烈的掌聲,這個消息讓人聽了之後,就忍不住心潮澎湃,熱血沸騰,試想中國船舶工業真的要是在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那將會是怎樣的一番面貌?

掌聲過後,記者們也不忘再次舉起手來,爭取獲得下一個提問的機會。

金漢林又點了一個記者。

這個記者站起來就道:“謝謝,我是國際展望雜誌社記者,作爲中海本土的時事期刊記者,我更關心的是咱們的江南常興造船集團,是否會整體搬遷到中船常興造船基地?具體有什麼進展?”

金漢林笑道:“我想這個問題,不用我說,大家都應該猜得到。前些天咱們中海獲得了二零一零年世界博會的主辦權,這是咱們中海的,咱們全中國的榮耀!作爲一家百年老廠,江南常興造船廠正好又在世博會的規劃範圍內,我想接下來我們會認真的和中海市相關部門共同的推動這一項工作,既保護好咱們百年老廠的一些歷史建築,又要做好整體搬遷的推進工作。謝謝!”

接下來又有幾個記者獲得提問的機會,其中一個記者提到了造船基地縮比模型上的脈動式生產線車間,就問了中船工業集團是否準備在新的造船基地全面鋪開這項技術。

金漢林介紹了目前脈動式生產線技術的應用情況,除了在新型穿浪雙體隱身導彈艇的建造上成功應用這項生產技術外,又在百噸級高速客船建造上應用了這項技術,並指出這項生產技術將來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當然要做好高起點的規劃,更多的應用這項生產技術,爲實現世界第一造船基地的目標努力,爲實現世界第一造船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最後這場新聞發佈會,圓滿的落幕了。所有的參會人員,都激動不已經離開了發佈會現場,當然記者們都是急匆匆的回去準備發新聞稿件了,要知道這次新聞發佈會上,是有很多亮點的,誰能成爲第一個發佈新聞消息的,那就要更火了。

當然最激動的那個人,還是沈歡,因爲從他向上面提出建設江南常興造船基地,到現在真正的落地,也是有將近三年時間了。

第五百章 中國船舶的心臟病第六百二十三章 增材製造新進展VLCC船用柴油機第三百零三章 開着奧迪回中海第四百三十六章 在你身上留下我的印記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打工仔的身世第三十六章 培訓結束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年可裝備三個大隊第六百四十一章 獻禮人民海軍成立六十週年電視劇開拍第一百五十章 母女和好第二百零二章 利害關係第四百四十九章 高樁板樑式結構建材碼頭第三百八十四章 PHC管樁第七十二章 挖牆角第八章 校花打CALL第三百九十章 中船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助理第三百二十章 龍王爺不收第五百九十三章 聊得很投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吃着碗裡的還看着鍋裡的第一百四十七章 排他協議第五十九章 最美的時光遇到最美的你第六百零二章 精彩評論第四百八十二章 給員工打雞血第五百六十九章 考察胎州宏豐造船廠第一百四十章 女強人本色第二十章 砰然心動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百萬的別墅第三百四十七章 自考大專的男青年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南新廠花第四百四十五章 劉長風成了專家委員第二百八十七章 伊萬的漢語老師第五百八十九章 明月造船的目標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題大做還是真有問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老鐵的面試第五百八十七章 撿了個便宜第二百五十二章 國產大客機展望第四百七十六章 技術的三重境界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次澆築船塢底板混凝土第三百五十一章 農家子弟的命運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甸甸的榮譽,再造幾個江南常興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灰狼和小白兔第九十五章 妹妹沈樂第二百六十章 飛豹露真容第二百五十三章 要學習棒子以買國產貨爲榮第四百八十章 試生產第六百三十一章 突然冒出來的小丫頭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同的人,不一樣的命運第五百六十章 虧了也值第二百四十八章 碧海飛鯊第二百四十九章 給總師天團介紹情況第四百一十六章 論文缺乏獨特觀點第四百零七章 都在準備去揚普買房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梭邊魚,燈會,機牀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第二百四十六章 飛行陸軍第六百二十章 崑崙山號船塢登陸艦第五百六十三章 吃人的“大蛇”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中較勁第二百二十五章 五十萬美元成交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五十萬美元成交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讓別人羨慕去吧第二百八十二章 老鐵的面試第四百五十八章 沈歡上電視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伊萬小姐要來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要學習棒子以買國產貨爲榮第五百六十一章 用造豪華客滾船的標準建主題公園第四百六十九章 廣漠杳無窮,孤城四面空第五百零一章 難以抗拒的好處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作者之爭第九十四章 金融風暴的反思第五十章 瘋狂炒家第五百八十九章 明月造船的目標第一百一十八章 “婆媳”的第一次見面第三百六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啓動第五百零八章 客滾船配套第二百九十四章 擦出火花第四百八十八章 天堂裡沒有病痛第二百七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八十八章 在海上開布加迪跑車的感覺第三百三十六章 騾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第五章 不在一個層次第四百五十章 超長大直徑PHC管樁第五百七十章 狡猾的船廠老闆第二百八十八章 慶祝一下第一百三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第三百六十七章 替罪羊第四百零三章 吹響進軍常興島、爭做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的號角第二百七十四章 應聘者衆第三百五十一章 農家子弟的命運第四百六十七章 新型船塢登陸艦主任設計師第二百七十七章 老鐵的困苦人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達到遊輪的舒適性第二百八十一章 呆頭呆腦第四百七十八章 中船工業集團徵文大賽第二百一十五章 體驗坦克狂飆第三百八十九章 沈歡有新的人事任命?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雄出少年第三百八十七章 風洞試驗與流體力學試驗第二百七十八章 兄弟同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江南常興造船基地開工典禮第五百六十三章 吃人的“大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