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建設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大幕拉開

進入九月,在常興島那一片被劃定的區域,陸上和水上都是中船工業集團公司的勘測人員,這一次是動真格的了。

沈歡站在中船工業集團公司的208號測量船上,看着那一片荒蕪的灘塗,不禁想起了另一個畫面,那就是前世的時候,江南常興造船基地全部建成後的場景,那時候這裡真的是一座超級的造船基地啊,整個造船基地都忙碌無比,一條條的052CD型驅逐艦,還有055萬噸大驅,都在這裡下水,成爲保衛祖國海疆的主力。

這些海軍的主力軍,不止是在家門口保衛祖國海疆,甚至還遠赴海外,保衛祖國的海外利益,比如亞丁灣護航,比如撤僑行動,甚至這些還被拍成了電影,沈歡記憶最深刻的電影畫面,就是電影《紅海行動》當中,當無數枚火箭彈朝着海軍臨沂號護衛艦撲來時,臨沂艦上的七三零近防炮,一陣點射,將來襲火箭彈全部擊落的場面,太震撼了,當時沈歡甚至看到那一幕,也是爲之落淚了。

海軍官兵就是需要像054A型護衛艦,052系列驅逐艦,以及055型萬噸大驅這樣先進的艦艇,才能更好的遂行祖國和人民賦予他們的使命和任務,也才能夠保護好自身的安全。

而中國造船工業如果不強大起來,又如何能夠讓祖國的海上長城變得更加的堅固更加的強大呢?未來還有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這些都迫切需要一支強大的遠洋海軍,只有更快更好的把江南常興造船基地建設起來,才能爲海軍提供更多更好的遠洋艦艇。

沈歡感到了江南常興造船基地所承擔的使命,所以現在,在規劃建設的時候就一定要站在更高的起點上,把這裡打造成爲世界超一流的造船基地,而不僅僅是最大的造船基地。

只待測繪完畢,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詳細設計規劃就要緊鑼密鼓的開展了,沈歡深知自己的責任,因爲他現在不僅僅是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助理,江南研究院院長助理,更是中船工業集團常興工程工作組的成員之一。

同樣站在船上的中船工業集團勘察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王洋和中船工業集團第九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興華也是興致勃勃地看着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們,踩着泥砂,在那一片荒蕪的蘆葦絲中來來回回的做着鑽探和測量的工作。

王洋感嘆道:“這真是咱們院有史以來接下的最重的任務,工期緊,技術人員和工人們真是辛苦!Q”

張興華點頭道:“是啊,爲了這一個超級工程,我們必須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和努力呀。不過我覺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想想看,當這個基地建成之時,咱們中船工業集團一定會成爲位居世界前列的造船集團。”

王洋笑道:“咱們的時間都非常緊,這個圍堰工程的確很龐大,超過十平方公里的面積,要用吹砂填起來,算一算這個重量,這個工程量,不比小本子人工造島差多少了!”

沈歡這時候也轉過身來,笑道:“是啊,我們這可不就是人工造島?而且不比小本子造的島面積小。不過,你們兩家單位的同志,就真是最辛苦的了。”

在沈歡的記憶中,勘察工作的確是僅僅用了一個月就完成了,爲此勘察設計院鑽孔多達一百三十個,最深的孔有六十米深,加起來有幾千米。這裡的地質結構比較複雜,因爲整個常興島都是由長江的泥砂沖積而形成的一個沙洲。

而現在由於規劃的面積增加了不少,所以無論是勘察的工作量,還是設計的工作量都會大大增加。當然後面的吹填工作量也是如此。

張興華苦笑道:“是啊,後面的難題還得我們九院來破。就目前來看,這個吹砂工程由於要在灘塗上施工,又很容易受到潮汐和風浪的影響,再加上新建大堤也是要構築在粉土灘地上,在水流作用下容易形成深溝,所以不僅僅是設計,還有施工,都是存在着很大的難度。特別是在圍堤龍口的合攏時,更是出不得一點差錯。”

沈歡點頭道:“確實如此,僅僅是新建大堤,就是按二百年一遇高潮位加十二級風力的標準,抗震標準也是要達到七度!”

張興華道:“我們準備採用斜坡式土石壩複式斷面的大堤結構,並且加上圓弧形反浪牆結構,以及外坡消浪平臺,這樣可以確保大堤在遇到大風大浪時仍然可以穩固無比。只有大堤穩固,整個工程的基礎才能牢固。”

沈歡還記得前世的時候,中船勘察設計院的勘察結果當中,對江南常興造船基地這一片地地質確實是非常的複雜,從標高以下六十多米的土層來分析,有五種土質,這是數千年以來沉積而成的。

這地下的幾種土層,分別叫做淤泥質粉質粘土夾砂層,粘質粉土夾泥質粘性土層,灰色砂質粉土層,灰色淤泥質粘土層,灰色粉土層等。

沈歡道:“這一次常興工程領導小組,確定了這項工程項目管理的模式,要有設計單位參與,所以你們九院的責任也是非常的重啊,張總工!”

張興華點頭道:“沈工,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確保項目的進度。造船基地的建設,的確是太特殊了,這跟普通的工程建設模式不一樣!”

當年不僅僅是九院這個設計單位參與了項目管理過程,沈歡還記得當時也專門成立了中海中船常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中船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建設和管理工作,這也是爲了發揮專業管理的優勢,集合了中船工業集團各個單位的專家技術人員成立的公司,公司在集團領導下開展工作,與中船工業集團下屬的九院一起開展了規劃設計工作。

而現在這個公司的組建也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或許用不了多久就要成立了,當然沈歡這個中船江南常興造船基地項目的領導小組成員,肯定是要進入這家公司了,這在前世的時候沈歡是不敢想象的。

不過他現在的擔子確實很重,要身兼數職了。

第五十六章 大煞風景的來電第十六章 新人報道第五百零八章 客滾船配套第一百四十一章 技能比拼第六十九章 通用垂髮系統第二百七十章 離別的車站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萬噸自卸式散貨船的教訓第四百四十八章 羅氏企業中標常興圓沙新村第五百五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二百三十五章 又得獎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技術中心的轟動第一百二十章 收乾女兒第一百零四章 焊接工藝的頭腦風暴第二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三蹄的吃法第五百四十四章 船塢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第四百五十三章 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第五百五十七章 老鼠愛大米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海混凝土公司新人流川楓第七十五章 準備提建議第九十四章 金融風暴的反思第六百五十三章 大國海上長城第四百零六章 十萬噸級修船塢工程第二百一十五章 體驗坦克狂飆第九十章 開了個好頭第三百六十一章 寶馬七系和桑塔納第三百零七章 大年三十晚第二百九十章 我們的夢想第三百三十章 好消息是什麼第四百八十八章 天堂裡沒有病痛第二百五十一章 對外合作還是自主研製第三百一十五章 普江上的大黑魚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三蹄的吃法第二百一十四章 馬雷舍夫機械廠第五百零六章 造船三大強國第三百零六章 未來的造船基地第一百零八章 工藝室的小聚會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同的人,不一樣的命運第六百三十章 嚴向東的夢想第十八章 單獨談話第四百零一章 進軍MP4和山寨手機第五百八十七章 撿了個便宜第六百零三章 專家意見不同了第五十四章 急中生智第三百九十一章 再次參加朱海航展第三十二章 談談人生理想第三百七十八章 供應鏈管理第六百一十九章 沈樂回國第六百零四章 直接上電磁彈射,這可能嗎第一百七十七章 美澀就在眼前第五百五十九章 文化旅遊項目第四百三十五章 沈樂要走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替罪羊第二百二十三章 還沒有進入主題第五百零九章 四兄弟再聚會第二百四十九章 給總師天團介紹情況第五百八十六章 豪車如雲第四百零六章 十萬噸級修船塢工程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萬噸級船塢登陸艦下水第六百二十七章 原來劫難就是這個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也要交底第一百零七章 加班加點第二百七十一章 伊萬小姐要來了第五百零一章 難以抗拒的好處第四百八十八章 天堂裡沒有病痛第三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大國工匠精神第三百八十七章 風洞試驗與流體力學試驗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躍沖天第一百五十三章 導彈艇女總師第五百零五章 在職碩士研究生第六百一十八章 同在一個屋檐下第四十七章 說服明月第四百零四章 建設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大幕拉開第八章 校花打CALL第七十二章 挖牆角第五百五十九章 文化旅遊項目第二百四十六章 飛行陸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依依惜別第五十三章 海上長城第三十四章 心中那團火熱第四百二十二章 打造校企合作項目典範第一百九十六章 緊急任務第六百章 農業臺軍事欄目特約評論員第一百八十七章 奔赴誠業機械公司第四百五十一章 中國船舶工業發展論壇第四百一十九章 搞半天是樁錘選擇有問題第一百一十四章 盾和彈的事兒第二百四十三章 荒唐一夢第五百九十九章 閃亮登場第二百九十六章 帶個洋媳婦回家過年第五百六十一章 用造豪華客滾船的標準建主題公園第四百三十三章 相約千年燈會第八十七章 宋級改型第四百四十七章 快速砂型增材製造技術第一百五十二章 涉足船舶配套第四百六十六章 造船強國就是沈歡的最高目標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不是成心的要打擊自己嗎?第三章 院花想交流一下第二十九章 能幫我一下嗎第五百二十八章 造船廠“空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