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和總師們圍爐夜話

這一次陽偉等國內年輕的幾位總師再次聚在一起,沈歡也成爲他們拉攏的對象。

說起正在表演的蘇三零,陽偉總師激動地道:“早晚有一天,我們一定會讓我們自己設計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來航展上與蘇三零同臺競技!到那時,我們的國人就不會再羨慕別人了!”

沈歡道:“是啊,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遙遠的!無論是建設造船強國,還是航空強國,都需要我們自主創新,而不是一直去模仿。航空工業的核心技術,也是買不來的,陽總師,加油!”

這一天的確不會很遙遠,沈歡還記得在二零零六年那一屆朱海航展上,本來殲十戰鬥機是要來進行飛行表演的,甚至上面已經把殲十戰鬥機的飛行表演作爲航展的重頭戲,試飛員也爲飛行表演做了充分的準備,殲十戰鬥機甚至做好了轉場珠海的各項準備。不過後來因故取消了。

但是到了二零零八年,它終於來了。二零一零年八一飛行表演隊更是全面換裝殲十戰鬥機作爲表演機,再到二零一四年朱海航展上,女飛行員首次參與飛行表演,再到建軍九十週年殲十C型戰鬥機首次呈現在世人面前,這都與陽偉總師和他的團隊追求卓越志存高遠的雄心和自信分不開。

儘管此時國產的蘇二七戰鬥機也就是殲十一戰鬥機,已經開始裝備部隊,但從根本上來說,那還是別人家的孩子,是用大毛提供的散件組裝起來的。即便是後來國產化率很高的殲十一B,也沒有擺脫蘇二七的影子,氣動外形可不是隨便能改的。

陽偉總師參與設計的殲十戰鬥機卻不同,因爲它是真正的自家孩子,是完全由中國航空工業科研人員設計研製的一款三代戰鬥機。

這一次好不容易聚在一起,沈歡和幾位總師也是搞了一場圍爐夜話。

在朱海某火鍋店,中國航空工業最頂尖的幾位總師竟然和一個二十五歲的年輕人坐在一起,吃着熱辣辣的火鍋,聊着航空工業和造船工業最前沿的話題。

當然總師們最感興趣的話題,還是建造新型穿浪雙體導彈艇的脈動式生產線,因爲他們身後的幾家飛機制造廠都在着手搞脈動式生產線。

湯偉文總師和沈歡碰了一杯,呵呵笑道:“小沈吶,你可別有什麼門戶之見,把關鍵的東西藏着掖着啊,一定要把好東西拿出來分享,咱們都是爲了祖國的強大嘛!”

沈歡笑了笑道:“湯總師,您看我是那種人嘛?而且我們集團領導也發話了,只要是對咱們國家的國防建設,經濟發展有利的,我們都可以無償的提供一些支持,畢竟在脈動式生產線的應用方面,我們江南常興造船集團走在了前面。現在我又進了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這就是要準備把脈動式生產線技術推廣到更多的造船廠。”

湯偉文總師呵呵笑道:“那可不一樣,怎麼說那些造船廠,也是一個口的,你們造的都是海里遊的,我們這些天上飛的,或許你們還防着呢!”

沈歡苦笑道:“怎麼會?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是爲了祖國更加強大,爲了我們國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所以這些我們不會藏着的,明天的論壇上,我要作的發言主題就是脈動式生產線技術應用嘛。”

陽偉總師笑道:“不錯啊,相信明天你一定會一鳴驚人的!我們都一致的看好你哦!”

沈歡忙道:“陽總師您過獎了。其實脈動式生產線核心的理念,都是差不多的,可以說是基於精益思想而來的。就拿現代的飛機制造來說,因爲總裝涉及的專業多,工種多,人員多,物料多,技術文件多,還具有需求多變,構型多的特點,這跟造船工業是一樣的。對我們造船廠而言,要實現脈動式生產,首先就要以造船工藝流程爲中心,建立以中間產品爲導向的專業化生產流程,運用成組技術相似性原理,進行分類歸組,針對船舶產品的結構和工藝特性,用數字化造船的技術,形成高效率的批量生產。”

頓了頓沈歡又道:“就比如說我們的新型導彈艇,在進行分段時就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這樣就可以實現批量生產,我們把平面分段甚至曲面分段都進行批量的流水線製造,大量採用單元和模塊,提高生產效率。”

這一天晚上,沈歡和幾位總師也是相談甚歡,甚至有了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只不過航展也就這麼幾天,而且也不可能全程,沈歡也就明天發表了論壇演講,後天就要回去了。

兩天後,當沈歡回到新的工作崗位,中船工業集團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後,他第一次看到了自己出現在電視上,同時還有多家報紙,以及網絡媒體都對他的演講進行了報道。

中國航空報在頭版位置對中船工業集團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助理沈歡同志發表的演講進行了報道。

沈歡同志開創了我國脈動式生產技術的先河,在江南常興造船集團,一條自動化程度堪比汽車生產線的船舶製造脈動式生產線,已經投入使用,這條生產線的最大產能可以達到二十四艘五百噸級艦艇,比傳統建造方法提高了五倍以上。

шшш▪ t tkan▪ ¢O

目前我國航空工業領域,也在加大研究力度,很快我們的航空工業脈動式生產線,也將會進入應用階段,採用了數控機牀、CNC加工中心、工業機器人等先進加工設備,多自由度調姿定位技術、大部件自動化對接技術、數字化測量技術和軌道移動技術等先進裝配技術集成應用的脈動式生產線,必將成爲我國船舶工業以及航空工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關鍵技術!它不僅僅可以大幅提高飛機船舶生產效率,在裝配製造質量上的提高,更是非常重要!

我們要發揚的工匠精神,是工業化時代信息化時代的工匠精神。這是一種與工業流程創新相適應的工匠精神,特別是那些具有顛覆性特徵的創新的工匠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掌握關鍵技術,提升核心能力,推動產業升級。

這是中國航空報對現在已經開始熱起來的工匠精神的最新評價,當然這其實也是對沈歡的一種高度評價。

第五百六十章 虧了也值第六百三十八章 準備申報教授級高工第四百八十五章 質量問題零容忍第三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大國工匠精神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議成立研究院第一百六十章 未來岳母的擔憂第六百四十一章 獻禮人民海軍成立六十週年電視劇開拍第三百二十九章 突破常規第三百三十八章 億大力面和雙慶小面第五百八十章 這個逼裝得好第六十一章 億萬富豪第二百八十七章 伊萬的漢語老師第二百九十二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七十九章 羅飛當演員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底下最偉大的是母愛第一百九十三章 特別的“禮物”第八十四章 喝交杯酒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月一號遊艇第七十六章 老媽支持第二百三十三章 分享好消息第二百六十三章 運七200A上場第五十一章 烏鴉嘴第三百一十六章 遭遇不明水下航行器第六百零五章 一不小心成了網絡紅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好像多年的知己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別戀第五百九十二章 巧遇女粉絲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船工業集團年會第二百一十四章 馬雷舍夫機械廠第三百八十四章 PHC管樁第一百一十三章 冷熱之爭第二百九十八章 睡一個屋好嗎第七十三章 金融風暴第三百六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嗎第五十七章 母女爭吵第三百八十章 明月的理想是當一名工程師第二百四十六章 飛行陸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技術中心的轟動第一百零三章 焊接試驗出了問題第十五章 造船大國第九十二章 被主任抓了壯丁第六百二十四章 永遠不會累第二百一十章 艦載機的那些事兒第四百八十三章 培養成爲綜合管理人才第二十九章 能幫我一下嗎第一百五十九章 可以當導遊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遭遇不明水下航行器第一百九十六章 緊急任務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議成立研究院第三百一十五章 普江上的大黑魚第二十二章 姨媽的愛情故事第六百一十七章 VLCC數字化設計建造技術第三百四十九章 沈樂對李浮生的好奇心第三十章 聯誼晚會第五百三十三章 遊輪上的舞會第二十七章 百年江南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第五百七十章 狡猾的船廠老闆第一百九十一章 沈歡是傻子?第一百八十章 S級精度第一百八十章 S級精度第五百五十四章 爭奇鬥豔第二百零三章 有可比性嗎第三百七十四章 用伊妹兒幫明月發論文第七十六章 老媽支持第五百七十六章 前車之鑑第二百四十五章 總師天團第五百四十九章 直接打印還是與傳統結合?第三百九十三章 和總師們圍爐夜話第四百八十五章 質量問題零容忍第五百二十一章 客滾船艙室內裝配套第二百七十四章 應聘者衆第三百八十六章 網友驚呼中國科幻戰艦亮相第九十五章 妹妹沈樂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議成立研究院第一百八十三章 鈦合金螺栓加工第四百八十一章 圓滿成功第一百三十八章 靚仔內侯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股第四百九十六章 七六炮還是一零零炮?第三百二十七章 柔性支撐技術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對稱海上作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作雙贏第五十二章 追星一族第五百七十六章 前車之鑑第六百零九章 約會美珠第三百二十五章 明月圓了新房夢第三百四十五章 MP3引發的車禍第五百九十三章 聊得很投機第五百六十七章 買個造船廠玩玩?第三百二十九章 突破常規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們的祖國一定會變得強大起來第一百三十三章 江南常興發展戰略第一百六十三章 造不如買?第二百三十七章 AIP動力的發展方向第一百八十一章 較真的軍代表第二百九十章 我們的夢想第五百八十七章 撿了個便宜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員工入職大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首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