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船與北船

一九九九年的七月,這個夏天很熱,在中國造船工業歷史上,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在國企改革的背景下,中船工業總公司拆分爲兩家單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被稱爲南船,因爲它下屬的廠所基本上都在長江以南,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被稱爲北船。

對於這次拆分,沈歡其實大概也知道一些原因,這不僅僅是在造船行業如此,在航空工業領域也同樣是如此,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被拆分爲中航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和第二集團公司。

拆分的目的,最初可能是希望打破一家獨大的局面,激發企業的活力,畢竟一家變兩家之後,就有了直接的競爭。

只不過在十七年之後,南船和北船卻有了合併的跡象。在航空工業那邊,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和第二集團公司在二零零八年就合併了,正像歷史上那句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當然中船工業拆分與合併真正的原因,還是和國家船舶工業發展的利益和國防建設的戰略訴求的變化有關。

拆分有利有弊,最大的弊端可能就是重複建設,以造船業的基礎設施船塢爲例,最早建設三十萬噸造船塢的是南船旗下中海外高喬造船公司,在二零零二年,兩座規格爲480×106×10米、360×76×12米的造船成爲國內最大的造船塢。到了次年,北船迅速跟進,博海船舶公司也提出建造三十萬噸造船塢計劃。

截至二零一四年底,全國擁有三十萬噸的造船塢三十座,其中南船九座,北船八座。這的確是導致了產能嚴重過剩的結果。

當然沈歡最記憶深刻的還是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當時是準備讓吳東中華造船和外高喬造船兩家造船廠都整體搬遷到江南常興造船基地,不過後來這兩家造船廠並沒有真正的搬遷,而是在常興造船基地各佔了一條生產線,作爲第二個生產基地。

再過十多年,中國船舶工業實際最高產能達到七千萬載重噸,而全球的需求只有一億載重噸,再算上棒子和腳盆的一億載重噸產能,這樣就使得全球船舶工業產能嚴重過剩,競爭非常的激烈,甚至在沈歡重生前的二零一八年,南船的上半年淨利潤爲負數,北船倒還好些,一年有一百億左右的利潤。

當然這些都不是沈歡能夠左右的,就算他是一個重生人士,現在他要做的,是如何讓江南常興造船集團成爲行業的龍頭,首先是把領先於世界的脈動式生產線搞成功,接着就是儘早的建設江南常興造船基地,只要這兩件事成功了,江南常興造船集團一定會成爲全國甚至全世界實力最強的造船廠之一。

接着就應該是在國內船舶工業推廣脈動式生產技術,讓中國造船工業真正的超越國外造船工業,這樣的話,面臨生存危機的就不是國內的造船廠,而主要是棒子和腳盆國的造船廠了。

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在這個夏天,沈歡也一直在期盼着他提出的兩個重大建議,能夠早點得到回覆。

還好到了八月份,也就是中船工業集團公司成立一個月之後,沈歡終於盼來了上面的批覆。

脈動式生產線技術被列爲中船工業集團公司的重點科研攻關項目!關於建設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建議,中船工業集團公司高層也高度重視,新任的集團總經理金漢林將在八月中旬親赴中海進行考察和調研。

這兩個好消息,還是馮海波把沈歡叫到他辦公室,親自告訴他的。

聽到馮海波的好消息,沈歡激動得就站了起來:“馮總,太好了!我想接下來我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等上級領導下來了,一定要讓他看到咱們在常興島建設這個新的造船基地,會爲咱們中船工業集團帶來怎樣的好處,爲咱們國家造船工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也希望這件事情能夠儘快得到真正的落實,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早一天搬到新基地去,承接更多的訂單,造更大更好的船!”

馮海波也高興地道:“是啊,這一次金總親自下來調研考察,可見集團上面對這件事情也非常的重視。同時咱們公司脈動式生產線技術升格爲中船工業集團科研攻關項目,也可以佐證這一點!到時候金總來了,你一定要好好的表現,這件事情,可能還是要靠你來說動上級領導了!”

沈歡到是不太擔心,因爲他知道集團新任領導,肯定也是想做成這件事情的,要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如果把江南常興造船基地這個項目落實了,建成了世界第一大造船基地,這絕對也是集團領導的政績!

特別是在如今南船與北船分立,競爭開始的情況下,本來實力較弱的南船,如果不抓住機會,那將來就真的會在競爭中落入下風,這絕對是南船領導不願意看到的。

江南常興造船基地一旦建成,再加上如今快要實現的脈動式生產線技術,絕對可以讓南船有機會超越北船,這不但是南船領導希望看到的結果,恐怕也是上上級領導也想看到的,因爲拆分中船工業總公司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兩家造船集團進行競爭嘛!

沈歡和林妙語,現在就因爲拆分而成爲了兩家造船集團的人了,七零一所被劃到了北船,江南常興造船集團自然是屬於南船了。

赴歐洲採購脈動式生產線關鍵設備的時間被定在了中船工業集團總經理金漢林到中海考察調研活動之後,因爲沈歡作爲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建議提交者,必須要在場,向上級領導詳細解說。

現在李鐵和伊萬不僅住上了新房子,在工作當中的表現也同樣開始越來越好,特別是伊萬,她繼承了爺爺老伊萬的很多東西,所以在工作中總是能夠讓技術中心的同事們佩服不已。

當然李鐵也不差,畢竟有伊萬這個老師在身邊,還有沈歡也經常指點他,再加上這小子天賦不錯,迅速的就進入了角色。

第二百五十九章 空中飛豹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二屆朱海國際航展第二百七十七章 老鐵的困苦人生第四百七十章 配合比自動計算第六百二十三章 增材製造新進展VLCC船用柴油機第五百九十六章 國企與優秀民企攜手前進第四百零七章 都在準備去揚普買房了第五十五章 愛立信GH398第二百四十九章 給總師天團介紹情況第二百八十二章 老鐵的面試第二百七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八十三章 五十年代的中專生第一章 重啓一九九七第二百一十八章 氣壞了的尤里第一百四十八章 相約九八第五百五十五章 老同學敘舊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來的女實習生第三百零七章 大年三十晚第二百三十五章 又得獎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遠洋護航第五百八十章 這個逼裝得好第三百四十三章 QQ來了,都申請一個號第一百四十二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四百三十二章 趁熱打鐵第七十三章 金融風暴第三百一十九章 液體懸崖和海洋內波第五百三十六章 培訓效果不錯第五百零八章 客滾船配套第十一章 其樂融融第一百六十章 未來岳母的擔憂第九十一章 有限元分析第一百六十一章 導彈艇調研工作組到來第八十五章 淚光閃動第五百八十七章 撿了個便宜第三百八十六章 網友驚呼中國科幻戰艦亮相第五十五章 愛立信GH398第一百四十章 女強人本色第二十四章 入職培訓第四百六十九章 廣漠杳無窮,孤城四面空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懼威脅第四百五十八章 沈歡上電視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放大鏡惹的禍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三蹄的吃法第三百三十九章 柯馬公司的“熱情”第二百四十九章 給總師天團介紹情況第三百七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的爭議第二百五十三章 要學習棒子以買國產貨爲榮第四百二十三章 挖交大的博士第一百一十二章 內部大比拼第六百三十一章 突然冒出來的小丫頭第二百九十二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九十一章 沈歡是傻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馮總很滿意第四百七十七章 技術的至誠之道第五百零三章 小蓉的故事第九十章 開了個好頭第二百零五章 沈歡被盯上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農家子弟的命運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性不宜交際第六百一十四章 達成所願第六十六章 感動江南獲獎感言第二百零八章 最後一架安124運輸機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詩《大國之巨匠》第六百三十一章 突然冒出來的小丫頭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來的女實習生第六百三十五章 江南新型導彈驅逐艦開工第五百八十四章 成爲你的粉絲第一百六十二章 爆發的老設計師第一百二十一章 煙花易冷第五百八十一章 仇恨的種子已經埋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第十二次面試第六百三十一章 突然冒出來的小丫頭第二十九章 能幫我一下嗎第三百一十章 六十萬搞定第四百六十三章 奔赴常興島第六百二十章 崑崙山號船塢登陸艦第三百九十章 中船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助理第三百五十七章 令人羨慕的一對新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喬遷新居第一百六十四章 毒蜘蛛VS022第四百九十九章 客滾船動力第六百一十二章 悲劇落幕第三百二十五章 明月圓了新房夢第九十章 開了個好頭第一百一十二章 內部大比拼第一百零四章 焊接工藝的頭腦風暴第三百四十六章 沈樂受傷住院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澳洲遊艇展第六百一十三章 文學女青年第一百九十一章 沈歡是傻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造船廠“空姐”第一百二十四章 論文引起關注第三百八十九章 沈歡有新的人事任命?第四百零一章 進軍MP4和山寨手機第五百九十五章 開啓合作新篇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空中千里眼第二百一十章 艦載機的那些事兒第一百三十三章 江南常興發展戰略第四百三十五章 沈樂要走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要學習棒子以買國產貨爲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