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給總師天團介紹情況

懷着激動的心情,沈歡就走入了小會議室。

看到沈歡來了,小會議室內的人都把目光轉投到了沈歡身上。

章洪更是高興得站了起來,衝着進門的沈歡呵呵笑道:“沈歡小友,好久不見,沒想到老哥哥會來吧?”

沈歡也激動地走了過去,跟章洪總師握了手,這才高興地道:“太意外了,沒想到咱們國家航空工業界的總師天團都一起來了,想想就讓人激動啊!”

這時候馮海波也呵呵笑道:“沈歡同志,這幾位總師,你都認識?”

沈歡微笑道:“雖然沒見過幾位總師,可是猜得出來呀!幾位總師身上有一種和章洪總師一樣的氣質,這是飛機設計大師身上獨有的。”

章洪呵呵笑道:“沈歡同志,沒想到啊,你還會看相。服!”

接下來章洪就向沈歡一一介紹了幾位總師,然後沈歡也是跟幾位總師一一握手,其實沈歡早就認識他們了,而他們也早就聽說沈歡的大名了。

對於沈歡這個國防工業界的後起之秀,幾位總師都沒有一點兒輕視的意思,他們這一次可是來向沈歡取經的,說白了就是要當一回小學生,想從沈歡這兒學習一下脈動式生產線的技術。

而沈歡心裡面最清楚不過了,其實脈動式生產線,本來就是最適合用來批量製造飛機的,比如說中國後來的殲十戰鬥機生產線,運二零、殲二零生產線,都用上了脈動式生產技術,當然直十和直十九也同樣應用了脈動式生產線。

因爲在沈歡的記憶中,直十的裝備速度非常快,這就說明它應用了脈動式生產線,在二零一二年珠海航展上,直十和直十九在試裝後就在航展上完成了首次公開飛行表演。

在這些展示之後,直十和直十九就開始了大量的裝備,在中國陸軍的十個航空兵旅中,除了首批試裝直十的兩個陸航旅各一個大隊,也就是二十四架直十攻擊直升機之後,直十攻擊直升機就開始了大批量的生產和裝備。

從二零一二年到二零一七年的五年時間裡,陸航的直升機數量也是快速增加了數百架之多,最到二零一七年裝備直升機總數達到了一千多架,這其中裝備最多的就是直十和直十九,每個航空兵旅都裝備了數量龐大的這兩款直升機。

如果沒有脈動式生產線,很難想象中國陸空航空兵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裝備如此之多的直升機。

當然殲十系列戰鬥機也是如此,殲二零戰鬥機更是如此,有了脈動式生產線,殲二零戰鬥機可以大批量的列裝,對周邊對手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衆人有說有笑的,就好像並不是初次見面,而是多年的老朋友一樣。

坐定之後,馮海波首先熱情洋溢地講了一番造船工業和航空工業友誼的話,接着總師天團的代表,章洪總師也講了一番話,他們此次來的目的就是要跟江南常興造船集團取經,要跟沈歡同志取經。

這讓沈歡很是不好意思,當着這麼多領導專家的面,章洪總師把他捧得太高了,他就怕到時候總師們失望,那就摔得太慘了。

接下來就輪到沈歡上場了,小會議室配備了投影儀,沈歡把準備好資料都通過投影展示在了專家們面前,然後開始介紹江南常興造船集團的脈動式生產線研究情況以及目前的進展。

經過這一年來技術研發中心脈動式生產線項目團隊的努力,特別是在沈歡近來的主持下,脈動式生產線的框架已經構建起來,只差信息化系統的構建了。

沈歡花了半個小時左右,就把脈動式生產線的基本情況給介紹清楚了。

沈歡介紹得還是非常詳細,特別是他還提到了飛機脈動式生產線的構建,這讓幾位總師聽得頻頻點頭,對他所講的觀點都是很贊同的了。

沈歡講完,還不忘記朝總師們鞠了一躬,他這樣謙虛的態度,讓總師們都非常的喜歡他。

這時候馮海波也站起來道:“幾位總師,這就是我們江南常興造船集團的脈動式生產線研究情況,剛纔沈歡同志介紹得很詳細,目前我們也還處在研究階段,當然我們的目標是準備等新型導彈艇開建,到時候就可以在新型導彈艇的建造當中,測試脈動式生產線技術,要完善這項技術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辦到的。而你們航空工業領域,其實是更加適合採用脈動式生產的,我想到時候我們兩個行業也可以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爲咱們國家的國防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大家有什麼問題和建議,都可以提出來一起研究探討!”

這時候陽韋總師第一個發言了,他開門見山地就道:“這一次我們幾個一起過來,也是聽到章洪總師在咱們航空工業系統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發展咱們航空工業的脈動式生產線,大家一合計之後,覺得這項技術實在是太先進了,聽說你們在搞,所以我們就來了。應該說我們航空工業界,這一次是要向你們造船工業界取經的,剛纔聽了沈歡同志的介紹,我覺得脈動式生產線真的是一項特別重要的技術,在世界上也絕對是最先進的生產技術了!”

頓了頓,陽韋總師笑道:“正好咱們所又在研製新型戰鬥機,新機於今年三月份也首飛成功了,預計用了五六年的時間進行飛行試驗,就可以完成定型的工作,到時候如果有了脈動式生產線,那就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大批量的進行生產,讓咱們國家的空軍,還有海軍航空兵,裝備更多的國產新型戰鬥機!我總是有一種時不我待的感覺,咱們欠了幾十年的賬,也許就要靠脈動式生產技術給補上。”

王霞總師接道:“是啊,咱們航空工業欠賬太多了!西方軍事強國早就大量裝備了三代戰鬥機,以三代戰機爲主力的機隊早就形成了,而我們還只有少量引進的蘇二七戰鬥機,現在國產化的工作進展得也比較慢!也許只有脈動式生產線,能讓我們儘快追上西方軍事強國了。”

第六十二章 一百三十二週年紀念日第五百三十九章 聯合開發絕緣箱脈動生產線第一百八十八章 放大鏡惹的禍第一百七十二章 沉沒之謎第四百一十八章 專家出馬誰人可擋第五十九章 最美的時光遇到最美的你第二百七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四十六章 飛行陸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給總師天團介紹情況第四百七十章 配合比自動計算第一百四十四章 閉環增益成形算法第四百七十二章 又一位女總師第十章 兒子終於長大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第二百七十二章 安頓下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買房就等於投資賺大錢第二百章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萬噸自卸式散貨船的教訓第四百八十二章 給員工打雞血第三百九十九章 電子產品的換代第三百六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啓動第二百八十六章 技術中心的轟動第二百四十二章 醉倒陳老家第五十三章 海上長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專家雲集第五百四十章 船舶配套公司也要技術研發中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空中千里眼第六百零五章 一不小心成了網絡紅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作雙贏第三百零二章 未來岳母讓買輛小車第二百四十三章 荒唐一夢第六百零八章 船艇展覽會第五百五十九章 文化旅遊項目第一百四十二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五百八十八章 怒懟雅閣富二代第一百六十三章 造不如買?第五百九十七章 把工匠精神推向整個造船業第四百二十二章 打造校企合作項目典範第二百七十七章 老鐵的困苦人生第八十四章 喝交杯酒第一百四十七章 排他協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海混凝土公司新人流川楓第十八章 單獨談話第四百六十五章 這是一個灰色的春節第四百三十八章 趙立的桃花運來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混凝土管樁行業高端產品第三百六十三章 明月的第一篇論文第四百零二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六百二十八章 搞定工作室第三百七十二章 除了這個還能幹什麼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萬噸自卸式散貨船的教訓第四百五十七章 增材製造技術在船舶工業中的應用前景第六百二十七章 原來劫難就是這個第四百一十章 技術交底會第一百六十五章 船用鋁合金第七十一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百六十章 飛豹露真容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中較勁第三百四十九章 沈樂對李浮生的好奇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造船廠“空姐”第二百零七章 海上巨獸第二百章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第二百七十一章 伊萬小姐要來了第九十二章 被主任抓了壯丁第三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大國工匠精神第六百三十二章 澳洲遊艇展第四百五十五章 推進數字化造船,提升核心競爭力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低頭就滾蛋第三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大國工匠精神第五百一十三章 近鄉情更怯第一百八十九章 船舶電子產品第三十六章 培訓結束第六百一十四章 達成所願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工藝師第三百三十四章 中國工業機器人之殤第三百八十五章 混凝土管樁行業高端產品第二百五十八章 戰鬥轟炸機的發展第四百九十三章 混凝土也有陰陽五行?第三十九章 差一點發生安全事故第一百七十七章 美澀就在眼前第六百零七章 佈局遊艇產業第五百七十四章 兩人都醉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混凝土企業專家委員?第二百八十七章 伊萬的漢語老師第六十四章 現代級驅逐艦第四百三十三章 相約千年燈會第六章 好兄弟第二百一十二章 競爭對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個嶄新的時代第三百零九章 躍層不錯第六十五章 升旗儀式第五百六十六章 那些年追的網絡小說第四百零一章 進軍MP4和山寨手機第八十三章 深厚的“友誼”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對稱海上作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準備申報教授級高工第六十六章 感動江南獲獎感言第三百六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嗎第五百五十二章 客滾船集成艙室要驗收了第八十一章 工作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