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月表生物圈計劃

另一邊,金陵。

星海研究院中,在徐川協調準備着載人登月的前期工作的時候,門外的走廊傳來了腳步聲。敲門聲響了幾下,隨即被一名女士推開了。

徐川擡頭看去,走進來的是他在星海研究院這邊的助理之一,歐婧凌。

對他來說,如今的助理人數已經超過了兩位數。光是星海研究院這邊就有整整六人,其中有四名助理分別對應能源、航天、信息和材料四大研究所的工作,剩下的兩人則負責整體日常。

而歐婧凌就是負責日常工作的助理之一。(簡單的補個設定,之前的助理數太少。)

“教授,華農大學那邊的武煒華和韓志新教授在接待室中,想和您約個時間聊聊月球表面種植中心開發的事情。”

歐婧凌快步走了進來,輕聲彙報道。

聞言,徐川微愣了一下,開口問道:“華農大學?武院士?”

歐婧凌點了點頭,道:“嗯,武院士表示如果您最近忙的話,可以等載人登月工程完成後再約個時間也沒關係。”

徐川想了下,開口道:“請他們過來吧。”

雖說最近處理載人登月工程方面的工作較忙,但也不至於一點時間都抽不出來。

一名院士級別的大牛親自跑過來,這份面子無論如何還是要給的。

“好的。”

歐婧凌應了一聲,快步走了出去。

不一會,在她的引導下,兩名中老年男子跟着走了進來。

“徐院士,咱們又見面了。”辦公室中,之前來星海研究院這邊領取過實驗樣品的韓志新教授快步走上來,熱情的伸出了雙手打着招呼。

徐川笑着打了個招呼,和這位華南大學的教授握了握手。

月球表面的種植中心一事,上次和這位韓志新教授聊過一會,當時只是他的一個想法,並沒有確定下來。

不過很顯然,這位韓教授上心了,不僅記在了心裡,還帶着南華大學的院士親自過來了。

“徐院士,容許我介紹了一下。”

笑呵呵的打了個招呼後,韓志新開口介紹道:“這位咱們華農大學的武煒華武院士,專門從事植物生理學領域研究。上次我回去後,武院士聽說您想弄一個月表種植中心,他對這件事相當的上心,和我瞭解了很多,這次過來打擾您,也是想和您具體聊聊這方面的事情。”

徐川笑着上前,伸出了右手招呼道:“武院士您好。”

武煒華臉上堆着笑容,上前和徐川熱情的打着招呼:“耳聞徐院士的大名已久,今天初見,徐院士果然和傳說中一樣年輕有爲啊。”

“客氣了,先坐吧。”

徐川笑着招呼道,三人順勢在辦公室中的沙發上坐了下來。

歐婧凌端上熱茶後,幾人寒暄了幾句,武煒華切入正題,笑着道:“在登月前期冒昧過來打擾徐院士的工作,還請多多包涵。主要是關於月面種植中心這種事情對於農業工作者來說太具有吸引了。”

徐川笑着道:“武院士言重了,有什麼打擾不打擾的,吃飽肚子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頓了頓,他接着道:“月面種植中心這種事情我的確有考慮過,不過目前來說還只是個想法。具體情況如何,還需要等星海號載人登月工作完成後再來進行分析。”

“畢竟月壤的情況,目前來說的確算不上多麼的適宜種植,缺乏必要的營養物質不說,且含有氦三等有害物質。”

武煒華點了點頭,笑着開口道:“理解,月面種植中心這種工作的確不是這麼容易就做到的。”

“不過想來你考慮這種項目,其目標應該並不單單是爲了月面種植而準備的吧?後續的火星開發和未來的星際殖民等開拓,外星種植在徐院士您的心裡我推測重要性應該佔比不低。”

徐川點點頭,笑道:“的確,畢竟民以食爲天。無論在什麼地方,保障食物的供應纔是生存的第一要素,只有能活下去才能談未來,談開拓。月面種植中心也的確有一部分的原因在於未來的星際開發。”

老實說,如果不是爲未來的星際開發做準備,月面種植中心其實價值算不上很大。

畢竟現在的無土栽培技術已經相當的成熟了,只需要準備好營養液和種植架,以及適配的種植大棚之類的設備,大部分的農作物都可以一茬一茬的收割。

遠比耗費力氣去建一個月表種植中心更快更輕鬆。

月表種植中心的意義並不單純的在於爲月球殖民提供食物,而在於科研價值。

畢竟月球獨特的環境,無論是低重力還是含有氦三等物質的土壤,都是地球無法提供的,也能夠爲太空種植提供各種各樣的經驗。

武煒華笑着點了點頭,接着道:“的確是,不過相對比單純的月面種植中心,徐院士有沒有興趣聽聽我的想法?”

徐川笑着道:“當然,武院士請說。”

武煒華沉吟了一下,組織了會語言後開口道:“就我個人而言,相對比一個科研使用的種植中心,如果是想要爲星際殖民開發做準備的話,先在地球上模擬建造一個封閉生物圈做一下生存性實驗會不會更好,更具有科研經驗一些?”

“封閉性生物圈實驗?”

徐川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對方指的是什麼,開口道:“你是說生物圈二號這種類型的麼?”

生物圈二號。

這個名字想必所有人都很熟悉,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這都是生物學必考的知識點之一。

其是米國建於亞利桑那州圖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態循環系統,爲了與生物圈1號(地球本身)區分而得此名。

它由一名前橄欖球運動員約翰·艾倫發起,並與幾家米國的財團聯手出資,歷時8年才完成。

建成後,生物圈二號幾乎完全密封,模擬了地球上的所有生態系統,包括沙漠、沼澤、荊棘叢、雨林、熱帶草原,甚至是海洋。

圈內還引入了約4000個物種,其中動物、植物約3000種,微生物約1000種。其目的是製造人工模擬生命支持系統,以驗證人類離開地球后,僅靠太陽能能否維持生存。

不過在經過四年時間的試驗,及先後兩次實驗人員的入住後,這個大型科研項目最後以失敗告終。

從生物圈二號的實驗結果來看,地球可能是唯一適合人類生活的家園。 而對於各國來說,這一實驗也帶來了足夠的警示,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同樣是與發展並駕齊驅的重要工作。

只不過遺憾的是,真正在努力保護的地球生態環境的國家卻並不多。

沙發對面,武煒華院士笑着點了點頭,繼續道:“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隨着咱們的星海號上天以及航天技術的日益成熟,星際殖民和開拓也就在眼前。”

“但殖民外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至少,你總得需要一座永久性的殖民基地吧?”

“而生物圈二號的初衷就是爲了證明封閉生態系統在外層空間支持和維持人類生命的可行性。儘管它後面雖然失敗了,但也給我們帶來了足夠的經驗。”

“如果在生物圈二號的基礎上重啓生物圈三號,再進行一次實驗,有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作爲能源供應系統,我相信它成功的概率遠比生物圈二號更大。”

“包括月表種植中心,也可以通過採集月壤來在生物圈三號中通過調控來模擬.”

武煒華簡單的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說了一下,他今天來的目的其實不光光是爲了月面種植中心,還有啓動生物圈三號的想法。

正如他所說,隨着航天技術的成熟,和星海號載人航天的開啓,在月球乃至火星上建立永久性的基地,殖民地都是近在眼前的事情。

而生物圈三號項目如果重啓,能夠爲月球火星乃至其他行星的殖民提供充足的經驗和條件。

不過在國內,啓動生物圈三號這種事情,有能力做到的卻並不多。

生物圈二號的失敗雖然不能說完全否定了這條路,但卻足以讓各國謹慎考慮在這上面的投資。

畢竟這種大型科研項目要說有多少頂尖的技術含量和收益,那大抵是沒有多少的,至少肯定比不過可控核聚變技術。

但對應的,生物圈計劃的投資也不小。

生物圈二號光是建造就消耗了一點五億米金,還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米金,可見其也是個吞金巨獸。

要說向國家高層提議修建屬於他們自己的生物圈二號,他武煒華院士的頭銜肯定是足夠了的。

但要說能打動上面批覆下來這個計劃,可能性卻較低。

畢竟院士與院士之間亦有差距。

辦公室中,徐川認真的聽取着武煒華院士的想法。

從相關的想法和建議中,可以聽得出來這位武院士是有認真考慮的。

他所計劃的‘生物圈三號’,雖然是從生物圈二號上衍生出來的,但卻並沒有採取和生物圈二號一樣的模式。

在他的想法中,生物圈三號並不是一個完全獨立的生態系統,允許外部物資的補充,且可以通過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作爲核心能源對各實驗艙進行調節,模擬不同的溫度,照射等不同的外星條件,做到最大程度上進行匹配適應外星環境。

不得不說,這個建議的確相當的不錯。

認真的聽完武煒華院士重啓生物圈三號的建議後,徐川認真的思索了一下,開口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爲什麼不將這個生物圈三號建到月球上去呢?”

聽到這話,武煒華和韓志新都愣住了。

“建建到月球上去?”

徐川點了點頭,笑道:“聽了武院士的建議,我覺得生物圈計劃的可行性還是很高的。外太空的開發和拓展需要永久性的殖民基地,也需要植物生物動物這些東西。”

“而武院士所提出來的生物圈三號設想,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和未來做殖民用的太空城市很類似。”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我們可以將這座生物圈三號修建到月表上,以用於進行實驗。”

沙發上,韓志新忍不住嚥了口唾沫,對徐川提出來的計劃感到從心的震撼。

他們原本想的是在地球上重啓生物圈計劃,修建一個屬於華國的生物圈三號,爲未來的天空開發月表殖民做一個試點性質的工程。

沒想到這位一張口,直接就想將這個生物圈三號修到月球表面上去。

這手筆,大的簡直.喪心病狂。

一旁,相對比韓志新教授的震撼揣測,同坐在沙發上的武煒華院士倒是沒有想那麼多,他在認真的思考在月表建造生物圈三號的可行性。

但皺着眉頭思考了半天,他也沒想到這項工程該怎麼從地球上挪移到月球上去,各方面的條件都不允許的樣子。

皺眉思索了一會,他擡頭看向徐川,謹慎的開口道:“將生物圈工程從地球上挪移到月球上雖然聽起來很美好,但這中間可能遇到的一些巨大問題,比如修建材料、水資源、動植物資源這些該怎麼解決?”

徐川:“修建材料這些東西的確是個麻煩事,但也不是不能解決。”

“目前的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已經相當的發達了,在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解決了能源的基礎上,利用聚變堆作爲核心,先在月表展開常規基地。”

“然後再建造工程,利用月表豐富的鈦金屬資源和普通的硅基材料製造生物圈的骨架、混泥土和玻璃,這樣能極大程度的降低修建的費用。”

聞言,武煒華院士迅速問道:“即便是建造材料可以取自地表,但水資源和動植物資源該怎麼處理?”

徐川笑着道:“水資源同樣可以從月表獲取。”

聽到這話,武煒華頓時就露出疑惑的表情,有些不解。

徐川笑了笑,繼續道:“關於水資源,星海研究院這邊這兩個月一直在進行無人登月活動,前後兩次的活動包含了一些科研工作。”

“嗯,簡單的來說,我們在月球的一些地方發現了一些冰資源,其數量,應該足夠我們使用了。”

“當然,具體的信息,我這邊暫時沒法透露,因爲這份消息還處於保密狀態,也希望兩位不要透露出去。”

第739章 徐川:我整篇論文就好了第152章 諾獎大佬的讚歎第706章 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第311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開工第937章 卡德拉暗物質的驗收報告會第373章 我倒要看看你怎麼打破記錄!第336章 虛擬現實技術第623章 海軍裝備處的熱情第511章 提爾曼:祝你成功第47章 挑釁與恥辱第329章 現在的期刊都這麼會玩了嗎?第964章 或許超光速旅行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第461章 你川哥還是那個川哥!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862章 載人登火的前期準備工作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420章 是時候給上面一個驚喜了第691章 NASA宇航局的無奈第27章 論文過審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第43章 邀請第175章 同時榮獲克拉福德數學獎與天文學獎第657章 徐川:讓我瞄兩眼就行第313章 院士候選第609章 小型堆的完成!第699章 徐川:到時候咱倆一起就好了第204章 解決等譜非等距同構猜想第361章 光宗耀祖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179章 唯一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性第5章 重生的缺陷第491章 成了!第443章 聚變堆小型化的希望第477章 來自維度的碾壓第299章 提前開啓可控核聚變工程第358章 不好,羣衆中有‘壞人’!第364章 完成對ASDEX裝置的購買第939章 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史詩’呢?第502章 換一條路線就好了第762章 我更希望它是物理學的起點!第621章 米國的反應第181章 用世界級數學難題來檢驗自己的學習第57章 真真假假第65章 震驚!滿分狀元竟然拋棄了水木P大,第648章 後發先至?第660章 NASA的朋友,你們還好嗎?第755章 帶着導師拿諾獎第726章 價值兩千萬的數學模型第944章 暗物質恆星?這不可能!第81章 失而復得的靈感第223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416章 廬陽那邊的禮物第752章 我要Neuralink腦機接口公司!第400章 無形裝逼,最爲致命第271章 交流與靈感(求月票)第663章 NASA:該死的,你們這是在搶劫!第287章 鋰電池的鉅變,只不過是一點小小的第807章 惡劣的影響第591章 時代的侷限與發展第332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三更求月票!)第259章 展望未來第97章 建模工作開始第368章 不同的選擇第19章 國賽小插曲第838章 毫無疑問,成功了!第55章 獵鷹!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429章 破曉!第424章 閃耀如恆星!第464章 怎麼全是女助理?第98章 建模完成第380章 解決託卡馬克磁面撕裂問題的思路第542章 將工程上的難題,轉嫁到理論上!第823章 米國的小心機第955章 火星消失的大氣層第889章 第三大碳基半導體產業鏈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162章 戴維·格羅斯的指導第324章 拿兩次菲爾茲獎?第949章 有史以來最沒存在感的諾獎成果第581章 量子計算機與碳基芯片第717章 屬於華國的星際時代!第40章 國集測試與額外加分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849章 室溫超導的關鍵第737章 瞄準馬斯克的技術?第296章 麥格米倫:你就是個瘋子!第881章 普通人的生活第95章 兼職的學姐第716章 NASA的求救和火熱的太空旅行第626章 星海號!第841章 斷代的發展第177章 克拉福德獎的頒獎典禮第410章 可控核聚變的問題(爲書友4786大佬第765章 金陵時代之照!第678章 比收縮臨界帶更有意思的方法!第610章 舉世無雙第333章 幻想的徐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