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薅西方國家的羊毛

聽到樊師兄的詢問,徐川笑了笑,回道。

“超導材料的研發,沒有什麼看好不看好的,大家目前都在摸索。”

“我選擇銅碳銀複合材料,是因爲咱們實驗室做出來的數學模型可以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幫助罷了。”

聞言,樊鵬越點了點頭,道:“這個倒是可以的,之前已經按照你交代的,這些材料的一些參數信息都已經錄入進去了。”

徐川笑道:“不錯,接下來研究所這邊的任務有兩個,一個是蒐集和購買一些高溫超導材料的數據,這方面不用太急,也沒必要強求,能收集到最好。收集不到也無所謂。”

“主要的任務是對銅碳銀複合材料做實驗,可以安排每一個正式研究員帶兩個副手,從低溫超導材料開始進行實驗,然後朝着高溫超導材料發展,每次實驗都記錄好數據。”

樊鵬越點了點頭,起身從辦公桌裡面摸出一個筆記本,將徐川說的要求記錄下來後問道:

“有其他方面的要求嗎?是隻走低溫高溫路線,還是說高壓路線也填充進來?”

目前工業界和材料界探索超導材料,主要有兩條路徑。

‘超低溫’和‘超高壓’。

其實所謂的室溫超導,目前並不是沒有。

米國常青藤學校之一的羅切斯特大學的蘭加·迪亞斯教授,就曾和他的團隊用一種含碳的硫化氫系統刷新了超導體臨界溫度的記錄。

他的團隊使用了一種用於在極高壓下測試微量材料的研究裝置——金剛石對頂砧,或製備出來了一個特殊的含碳的硫化氫系統,並在極端的高壓下形成超導化合物。

這種超導化合物會隨着壓強的不斷增大,超導的轉變溫度也越來越高。

在壓強達到267±10千兆帕,約爲海平面大氣壓的260萬倍時,這種材料能在室溫下實現超導。

但老實說這僅僅能當做數據研究資料,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

畢竟大規模創造一萬個大氣壓的壓強環境實現難度很大,因此現階段利用超低溫是實現超導現象商業化的唯一手段。

不過既然徐川提出來了進行超導實驗,他自然要問清楚是否只進行溫度超導還是說壓強超導也一起進行。

畢竟高壓超導實驗也能帶來一定的數據經驗,這對於後續的研究還是有幫助的。

徐川:“不用,超高壓的超導實驗如果能找其他實驗室交換或者買到一些基礎可以,但沒必要自己去做。”

“另外,可以再安排一批人對目前世面上的低溫和高溫超導材料做一個分析工作。”

“不要求必須是研究員去做這事,博士生和實習研究員都可以。”

“主要分析一下材料的電子結構、電子間的相互作用、能帶結構等方面的東西,這些都可以爲後續咱們自己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礎。”

超高壓超導材料這條路,徐川不知道走不走得通。

但反正他上輩子研發超導材料的時候,並沒有走這條路,他走的是超低溫轉低溫再到室溫這條路線。

相對比超高壓超導材料來說,這條路線更容易一些,而且也是目前超導材料研發的主流路線。

雖然他可以直接將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製備出來,但很顯然這並不科學。

目前來說,還是老老實實的做一些相關的實驗,積累一些數據後再將超導材料拿出來。

否則一點實驗數據都沒有,直奔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這完全不符合材料研發的**。

上一次他研發人工SEI薄膜的時候,就可以算得上是單刀直入了。

再來一次,還是更重要的超導材料,估計恐怕到時候他身邊的間·牒或者不懷好意的人會直接堆滿。

所謂穩妥起見,還是按照材料研發的常規步驟一點一點的來就行,別給國家增加太多的負擔了。

而且常溫超導材料也沒必要直接一次性拿出來,這次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使用的超導材料,上高溫超導就足夠了。

所謂的高溫超導,其實並不是指大多數人認爲的幾百幾千的高溫條件下超導。而是在以前利用液氦研究的超導材料的基礎上溫度算提高非常多。

一般情況下,高溫超導的溫度通常是指在液氮溫度77 K(約莫196℃到150℃區間)以上超導的材料。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明明都接近零下兩百度了,這怎麼能叫高溫超導。

但事實是,在液氦超導時代,人們往往要將低溫超導材料的溫度降低到零下兩百七十度才行。

而高溫超導的溫度足足提升了近其七十到一百三十度,對比之下,在當時發現高溫超導現象時,自然就將其稱呼爲溫度的提高了。

目前來說,高溫超導材料的研究依舊是各國各實驗室中最前沿的領域,主要以銅基超導體和鐵基超導體這兩塊爲研究對象,暫時還沒有大規模的應用。

所以徐川準備在將銅碳銀複合材料的高溫超導階段性成果完成後,再將其賣出去,賺一筆錢。

這種對他來說,就屬於不賺白不賺的了。

目前市面上能實際應用的高溫超導材料很少,哪怕是CERN的大型強粒子對撞機,暫時也還是使用的低溫超導材料,用液氦來做冷凍的。

如果更換成高溫超導,用液氮也來做冷凍,費用能降低數百倍甚至數千倍。

最簡單的,就是液氦和液氮的不同價格了。

如果說液氦是1000塊一噸,那麼液氮就是一塊錢一噸,如此之大的差距,足夠高溫超導廣泛應用於某些原本無法應用的領域了。

這是個相對空白,但市場同樣龐大的領域。

實驗室也是要賺錢的啊,而且徐川心裡還有個大計劃,需要無數的資金來支持。

所以能多薅一點那些西方國家的羊毛,就多薅一點。

“話說,這次對超導材料和碳基材料的研發,你親自參與嗎?”

辦公室中,將徐川的要求記得差不多後,樊鵬越好奇的問道。

這一點對他或者對整個研究所來說很重要,多一位的諾獎得主的參與,能帶動的科研力量絕對是指數級增長的。

而且他也想從這一點來判斷一下這位小師弟到底是突發奇想的想要研究一下這兩種材料還是說已經有一定把握了。

如果他親自參與研發的話,大概率心裡已經有點底了。如果他不參與的話,那可能就是想給研究所做一些數據積累和鋪墊了。

兩條不同的路,耗費的科研資金自然是不同的,這方面他得把控好。

徐川想了想,開口道:“前期的研究我就不參與了,等你們累積了一部分實驗數據後,先將數據發給我,我先研究一下,然後再來參與實驗。”

樊鵬越點了點頭,道:“這樣也行,如果沒有其他方面的要求,那就按照這樣的規劃進行了。”

“不過目前要研究這些東西,還缺少一些設備需要採購。其他的不說,自旋分辨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是必須要有的,還有離子摻雜設備這些也需要有。”

徐川:“嗯,這些東西伱列一個清單給我就成,在科研設備方面,不能節儉,該買的就買。”

科研設備和科研人員是科研過程中的兩大關鍵之一。

就像自旋分辨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頂級性能的一臺就要千萬,但如果沒有這東西,就無法進行超導機理的研究。

它測量數據的過程就像在釣魚一樣。

在這個過程中,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器就像一個“魚竿”,光源是“釣魚線”和“魚鉤”,被測超導樣品是“魚塘”,電子是“小魚”。

要想知道“池塘”裡有什麼“魚”,就可以把它“釣”出來看。

有了先進的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才能知道超導材料的電子結構,這是超導機理研究的重要一環。

將川海材料研究所的任務安排下去後,徐川就回到了南大。

他剛回到南大,就有人找上門來了。

“喲,周教授,怎麼有空來我這邊了。”

徐川笑着起身,和眼前的中年男子打着招呼,又看了下跟在他身後的學生一起打了個招呼。

來人是數院的周海教授,算得上是他半個老師了。以前他讀本科的時候,因爲物數雙修跟隨了陳正平的關係,在數學這邊是沒有導師的。

但周海教了他很多東西,爲他在數學這條道路上打下了不少的基礎。

周海笑着調侃道:“咱們學校的大教授,諾獎+菲獎得主,還不得時常過來串下門混個臉熟?”

徐川笑着雙手作揖,道:“您就饒了我吧。”

周海笑着搖搖頭,道:“說正事,我想問問你明年有招學生的計劃嗎?”

徐川想了想,道:“暫時還不知道,周教授這是想給我推薦學生了?”

周海點了點頭,道:“嗯,的確是想給你推薦一下。”

說着,他踢了一腳跟在身後的學生,罵道:“你小子還站在後面幹啥。”

身後,一個青年略顯尷尬的站了出來,和徐川打了個招呼:“徐教授,好久不見。”

徐川打量了兩眼,感覺有點熟悉,恍然反應了過來,笑着道:“蔡師兄,好久不見啊。”

聞言,蔡鵬慌亂緊張的擺了擺手,道:“叫我小蔡就成,師兄真擔不起的。”

徐川笑了笑,對面,周海接着笑道:

“蔡鵬,之前跟着我讀博的學生,就你還在讀本科的時候,因爲Weyl-Berry猜想導致畢業論文二次開題的那個。”

“不過也多虧了你那一打岔,這小子這兩年像是開竅了一樣,在數學上的鑽研靈泛了不少,已經拿到了普林斯頓那邊的通知書。”

“只不過這小子好像不怎麼想出國,所以想來問問你,看看你明年收不收學生,如果可以的話,想跟着你學習深造一下。”

“當然,如果你明年沒計劃的話,就讓他老老實實的去普林斯頓就成。”

第190章 征服全世界數學家第79章 轉瞬即逝的靈感第210章 比諾獎更偉大第66章 高中生涯結束與安排未來第786章 建立屬於自己的國際獎項!第515章 百萬億級的市場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11章 雙科省一第474章 強關聯電子體系的答案!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506章 戰忽直接變戰恐第716章 NASA的求救和火熱的太空旅行第301章 稿紙被偷了???第574章 畢竟是那個男人!第72章 你能聽出一面鼓的形狀嗎?第671章 三千億的超級工程!第3章 IMO與IPHO第197章 回國第194章 讓人意外的消息第432章 邁向未來的腳步第284章 狂熱的外界(爲盟主高山流水加更7/第654章 無解的局面第543章 徐川:我成計量單位了?第431章 讓人瘋狂的提議第476章 哪怕等上一個月,也只是值得的第555章 磁約束等離子體加工裝置第784章 徐川:或許我會選擇用自己的名字來第335章 潘多拉的魔盒基因編輯第371章 畢竟,他本身就是個善於創造奇蹟的第181章 用世界級數學難題來檢驗自己的學習第539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346章 激光增能與粒子加速第87章 普林斯頓的邀請第3章 IMO與IPHO第674章 PNP?第93章 價值數十億的市場第37章 論文刊登第711章 什麼才叫真正的養成!第384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631章 是不是哪裡搞錯了?第559章 超隱身戰機第627章 首航第450章 空天發動機!(求訂閱月票)第365章 亦如愛因斯坦,或牛頓第736章 我是你的忠實粉絲第306章 又一項諾獎級的成果第717章 屬於華國的星際時代!第652章 踏上那片土地!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87章 普林斯頓的邀請第62章 省狀元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519章 攪屎棍的米國第592章 半年的時間第276章 核能項目中的問題(二更求月票)第216章 人之往也~第792章 完美的數據第479章 南韓:這是剽竊我們的成果!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33章 CMO唯一的滿分第384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749章 物理學的新紀元!第44章 錯誤的建模方法(提前更,上午有事)第4章 規劃未來第95章 兼職的學姐第725章 你讓他試試好了第19章 國賽小插曲第292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第757章 純中文期刊第373章 我倒要看看你怎麼打破記錄!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39章 超高強度的國集訓練第641章 等離子體火炬第618章 徐川:不難的,也就和你師兄那個差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21章 物競實驗第148章 威騰的要求第91章 問題的關鍵點第188章 去征服全世界的數學家第556章 科研又雙叒叕的背鍋了?第133章 新聞發佈會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61章 新的征程(三更求月票求追讀!)第468章 爲開發火星而準備的科技第677章 通向準黎曼猜想的道路第369章 諶明繼的算盤第748章 強電統一!第120章 參宿四的科研項目第43章 邀請第116章 回國第236章 彭鴻禧院士的驚歎第529章 臉都被打腫了(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第77章 悲劇的某研究生學長(求追讀求月票)第712章 和徐川搶人?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461章 你川哥還是那個川哥!第754章 被忽視的CERN第289章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