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參宿四氫包層內部的情況

第124章 參宿四氫包層內部的情況

滇南、天文臺觀測陣列中心,徐川找到了南大的幾位博士生師兄。

這會這幾人正在一間實驗室中激烈的討論着什麼,一旁,還有好幾位天文臺觀測陣列中心的科研人員,也在同步交流爭論着什麼。

沒有出聲,徐川放慢腳步,湊過去聽了一下。

“或許是參宿四的不對稱包層活動引起的,這一塊的數據對比其他的觀測數據的確有異常。”

“我檢查過原觀測資料,也對比過歷史數據,從紅外光譜分析數據來看,這次的異常觀測數據在歷史中並不起眼,比這個更異常的數據都有在參宿四上觀測過。”

“比如2007年的時候,日不落國的天文觀測臺就觀測到了參宿四異常的膨脹,整體形狀在那一次由一個乒乓球的標準圓拉成了一枚雞蛋形狀。”

“這次事件我知道,後面分析是參宿四的活動導致了氣體包層向外排出了海量的物質導致。”

“所以我覺得數據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大概率可能出在數據計算上了,一顆恆星計算出兩個相差巨大的直徑,這不科學,這都直接違反了常識。”

“.”

“啊,徐川來了。”

正討論着,忽的有人留意到了蹲在一旁的徐川,驚呼了一聲。

這讓剛剛質疑數據計算有問題的同事臉色微紅,有點尷尬,畢竟揹着正主說他的計算有問題,這不太好,而且還被正主聽到了。

徐川倒是無所謂,也沒有在意,有質疑挺正常的。

搞科研,質疑精神是必備的。

正是因爲科研的嚴謹性,所以才更加需要的有人質疑過程和成果是否正確。

越是基礎的學科,就愈發需要人站出來。

而且他這件事情的確有點離譜。

一顆恆星算出了兩個直徑,別說天文系的這些工作者了,哪怕是菲爾茲獎的獲得者,費爾曼或者威騰來了,第一反應估計也是計算數據或者計算公式出問題了。

所以對於其他人的懷疑,徐川並沒有什麼意見,只要最終能有討論結果出來就行。

“沒事,不用在意我,我更在意你們有什麼討論結果嗎?觀察數據驗證的怎麼樣,是觀察數據有問題,還是參宿四有異常?”

徐川擺了擺手,示意衆人繼續。

一旁,南大帶隊的劉軒搖了搖頭,道:“並沒有太大的進展,無法確定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

“不過有幾種可能出現問題的情況倒是能列出來。”

“哪幾種?”徐川問道。

劉軒:“第一種,可能是參宿四的不對稱包層活動引起的,因爲參宿四已經走到了晚年,外部的氫包層在不斷膨脹,但與此同時,它內部的核心又活動劇烈,所以氫包層是展現出不同的樣子,因而導致觀測數據有問題。”

“第二種,可能是參宿四劇烈活動,導致了從表面向外排出的龐大冠羽狀氣體形成了類似恆星膨脹的效應。”

“第三種,可能是小師弟你的數據計算出了問題。”

✿тtkan✿¢ Ο

“第四種,它的氣體包層內可能有一顆伴星環繞着它運動,那組觀測到的數據,可能有一部分來源於它的伴星。”

“第五種,它的氣體包層內可能有一顆行星在環繞它運動.”

“第六種“

劉軒將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列舉了一下,徐川安靜的聽着,等說完,他擡頭道:“能和我說說第四種和第五種伴星的詳細情況嗎?”

“嗯,沒問題。”

劉軒點了點頭,接着道:“人類第一次精確的觀察到參宿四這顆恆星的時候實在大型望遠鏡和射電望遠鏡的出現的時候,距今也就是不到五十年的時間。”

“而五十年前,參數四就已經進入晚年很久了。”

“一顆恆星在進入晚年的時候會不斷膨脹,就拿我們的太陽來說。”

“當太陽進入晚年的時候,中心區的氫會大部分都反應完,而熱核反應的速率會立即劇減,與此同時,中心區的引力與輻射壓的平衡被打破,引力佔據了上風。”

“這時中心核開始收縮,並逐漸變熱、變稠密,同時外層得到核心收縮釋放的能量劇烈膨脹,變成了紅巨星。”

“與此同時,太陽的外殼會不斷向外膨脹,而核心會向內壓縮變成,最終在晚年變成一顆紅巨星並且把外層拋射出去形成行星狀星雲。”

“按照計算,太陽晚年時會擴散到地球邊界左右,在這一過程中,它會吞噬掉周邊所有的物質,如水星、金星、地球等。”

“參宿四目前就正處於這一階段,它的表層,也就是氫包層一直在不斷向外擴散,體積和直徑也在不斷增大。”

“在這一階段,參宿四的附近假如還有一顆其他恆星,且在被吞噬過程中沒有毀滅的話,它會跌入到參宿四的氫包層裡面。”

“如果它本身的質量和公轉速度能對抗核心的引力的話,會在氫包層裡面圍繞核心旋轉,進而形成一種較爲獨特的雙星系統,即小恆星變成類行星,圍繞着主恆星旋轉。”

“這或許能解釋爲什麼你計算出來的直徑會有兩個,可能有一些觀測數值實際來源於這顆小恆星。”

“但是這種說法比較.,嗯,只能說目前的天文學界並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撐它,它也只是以前天文界的其他研究人員針對參宿四不尋常的天體活動做出的一個假設而已。”

“至於行星,則與伴星恆星的情況類似,都是被吞噬掉的,但存在一顆行星的概率比較小,因爲它們沒有那麼強的引力對抗恆星風,最終都會跌入到參宿四的核心裡面去。”

“所以存在一顆行星的概率基本可以排除。”

劉軒大致解釋了一下所謂的雙星系統,雖然雙星系統在宇宙中很常見,但他並不怎麼看好這一假設。

因爲距離以及恆星的形成原因。

單星系統的形成比較簡單,就是宇宙中的物質塵埃和一些氣體經過時間積累,形成了一個聚集點,最終在重力作用下聚集成恆星。

而雙恆星,則是宇宙某個地方的塵埃和物質較多,並且分佈廣泛,那就有可能形成兩個聚集點,也就是兩個吸積盤,最終在漫長的時間下形成了兩顆恆星。

如果兩顆恆星的質量和恆星之間的距離足夠,那麼就可以形成一個穩定的雙星系統,銀河系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星系都是雙恆星的。

但是參宿四並不具備這個條件。

因爲距離太短了。

哪怕是它的大小放到太陽系中,邊界足夠吞噬掉木星,但放到宇宙尺度上來說,如果有兩顆恆星擠在這一範圍的話,這和挨着沒啥區別。

但在恆星形成的階段,引力坍縮會清空周邊的一切物體。

像參宿四這樣的大質量恆星,在形成後就會吃光周邊所有的原料。

即便是附近依舊有足夠的原料形成了一顆小型恆星,也會因爲巨大引力的影響逐漸跌落到參宿四里面去,最終消失不見。

要知道這次計算出來的直徑,是一個大到足足有八百九十倍太陽直徑的參宿四,而另一個則只有六十七倍太陽直徑未知星體,兩者相差極大。

兩者的引力差距就像是一頭大象和一個普通人拉河一樣。

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普通人被拖着跑。

除此之外,目前的天文學界,並沒有任何的證據能表明參宿四是一個雙星系統。

過去幾十年對於參宿四的觀察和觀測,從未發現它有伴星存在的痕跡。

所以劉軒並不是很看好存在另一顆恆星在參宿四的氫包層裡面圍繞着參宿四內核旋轉這一說法。

他覺得可能性最大的,要麼是氫包層劇烈活動導致的觀測數據異常,亦或者,這位小師弟的計算公式有問題。

徐川沉思了一下,問道:“如果是這樣的一個雙星系統的話,那它應該是有迴歸週期的對吧。”

“就像月亮圍繞地球轉動每個月都能迴歸月圓一樣。”

劉軒點了點頭,道:“如果這種穩定的物理雙星系統真的存在的話,小恆星是肯定有迴歸週期的。”

“只不過我們無法確定這顆‘假設’存在的小恆星圍繞參宿四轉一圈需要多長的時間。”

“可能是一週?一個月?也有可能是一年?亦或者十幾年?”

徐川:“能計算出一個大致的時間嗎?”

劉軒苦笑了一下,道:“不知道,從沒人想過,也沒人試過,因爲缺少必要的數據。”

“伱知道的,一顆星球的公轉速度取決於它公轉的恆星引力大小,以及距離”

劉師兄話沒有說完,徐川就明白他的意思。

這是物理學的基礎。

萬有引力和質量成正比,質量越大,引力越強,與距離成反比,距離越遠,引力越小。

比如地球受到太陽引力,在向太陽靠近時,由於太陽自身具有自轉,從而引起了地球隨它的引力公轉。

而在公轉的同時,地球與太陽之間產生了離心力。離心力與太陽萬有引力產生了抗衡,這種抗衡與距離太陽遠近形成正比。

離太陽越近,引力就越強。

爲了不被恆星的引力直接吸引到恆星裡面去,那麼行星公轉速度就會越快,從而形成更大的離心力對抗太陽引力。

最終能穩定下來的星系,星球之間的離心力和萬有引力都處於平衡牽制狀態。

這也是爲什麼地球不會被吸到太陽裡面去的原因。

按照這種定理來進行逆推,在確定了距離和質量等一些條件後,是可以推算出行星的公轉速度的。

但現在問題就在這,假如參宿四的氫包層裡面真的有一顆小恆星,那麼它距離參宿四的內核有多遠,質量有多大,沒有人能知道。

因爲人們觀測到參宿四的時候,它就已經是晚年了,早已經吞噬掉了這顆‘可能’存在的恆星。

所以根本就沒法計算這顆伴星的質量與公轉速度等辦法。

(本章完)

第6章 來,先做個題第609章 小型堆的完成!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402章 大亞灣捷報!第221章 無比重要的談話第698章 徐川:我對錢不感興趣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773章 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的突破!第499章 爲犯下的錯誤買單第794章 改寫物理學聖地第391章 第一壁材料!第490章 爲量子芯片提供理論基礎第173章 爭論與交換第207章 PPPL實驗室的邀請第108章 證明Weyl-Berry猜想的最後一步第671章 三千億的超級工程!第526章 通向大統一理論聖盃的基石第198章 坑哥的妹妹第425章 聚變之光!第67章 新的征程第803章 倒打一耙的福克斯第796章 沒錯!我已經完成了!第429章 破曉!第353章 出訪廬陽科學島第81章 失而復得的靈感第83章 央媽的採訪第8章 帶壞第292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第536章 可憐的威騰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335章 潘多拉的魔盒基因編輯第670章 移民月球就在眼前第583章 小型化的突破第547章 二代可控核聚變技術第495章 人生的第一次漏洞第434章 行星發動機第425章 聚變之光!第549章 蔡鵬:我終於能夠畢業了!第10章 二試第24章 頒獎典禮第801章 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徐川教授第87章 普林斯頓的邀請第185章 攀登珠峰前的工具第298章 啓明星,專屬打造的獎章!第791章 有本事你們自己建一臺啊!第387章 坐不住的米國第202章 NS方程第398章 上天都在幫助他們!第253章 暗物質單章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753章 不要臉的米國佬第12章 進門再做題第118章 學姐的請客第212章 史上最年輕的菲獎得主第525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我該怎樣做才能頒第518章 我們還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681章 來自中東的客人第503章 先寫封信再說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479章 南韓:這是剽竊我們的成果!第178章 斯德歌爾摩的頒獎典禮第353章 出訪廬陽科學島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713章 如同恆星般閃耀於文明的長河!第61章 新的征程(三更求月票求追讀!)第360章 院士到底有多牛逼?第657章 徐川:讓我瞄兩眼就行第258章 生日第268章 大計劃!第613章 志同道合!第58章 拔除諜報人員第384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65章 震驚!滿分狀元竟然拋棄了水木P大,第747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2)第197章 回國第326章 火力全開的陶哲軒第168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508章 這就是大佬的世界嗎第339章 尋找高溫超導的機制第255章 這已經很強了!第65章 震驚!滿分狀元竟然拋棄了水木P大,第129章 比肩教皇第680章 陶哲軒:請務必將論文發給我!第372章 學姐回來了第487章 等不及的物理學家們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317章 NS方程那一抹靈感的光第813章 祖國強大了,真好。第266章 人類科學界迄今爲止遇到的最大難題第754章 被忽視的CERN第219章 回國前的最後安排第619章 驚喜不斷的生日第577章 阿米莉亞的離開第805章 證據與公開控訴第777章 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完工!第386章 不只是一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