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節 拉攏穆克德訥

所有軍官請朱敬倫帶頭造反,這種大事是不可能瞞得住人的,城裡的氣氛頓時詭異了起來。

當城外出現八旗騎兵的時候,城裡的旗人們就回到了他們的滿營,俗稱滿城,左鄰右舍都是旗人,建築之間帶有軍事色彩,相當於一個個碉堡。

至於城中傳出的朝廷來鎮壓鬧餉,他們也將信將疑,朝廷怎麼可能來鎮壓旗人呢?康熙雍正時期旗人也不是沒有譁變過,最後都不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只追究幾個首犯,其他都從輕發落了嗎,從來可沒出現過這種用大軍鎮壓的情況。

可現在事實擺在這裡,城外天天攻城,儘管規模不大,這邊天天開炮,這是明擺着打起來了啊,聽城裡的新安縣勇們傳說,那天有八旗兵逼城,直說廣州造反,這明明是誣陷,哪有旗人造自己反的道理。

所以城裡旗人根本就不相信朝廷會來鎮壓他們,最後一尋思,都認爲朝廷恐怕只是向鎮壓那些新安縣勇,畢竟是他們先鬧起來的嗎。

因此這些八旗都收縮起來,他們一直都是半軍半民,編成保甲,組織比普通百姓要嚴密的多,也有儲備的刀兵,很容易就能武裝起來。

最近又聽說新安縣勇真的準備造反了,都聯名要他們的縣令當皇帝了,一旦他們造反,城裡的旗人肯定是要鎮壓的,他們駐防八旗乾的可不就是這種買賣嗎,只是那新安縣勇各個身背洋槍,看起來挺唬人的,連他們的軍官也說不要輕易招惹,就守着自個家,等城外的大軍跟他們鬥。

所有旗人都認爲新安縣造反了,所以誰都想不到新安罷職縣令朱敬倫這時候竟然敢來將軍府,一個個都有些發懵。

朱敬倫當然不會是一個人來的,黑狗帶着幾十個客家好手跟着呢,他現在緊張極了,朱敬倫還沒答應造反,他的收穫就沒到手,他緊張不是因爲害怕,而是因爲興奮,方山可是告訴他了,一旦朱敬倫造反成功,他黑狗可就是統領千軍萬馬的大將軍,是關二爺、張三爺那樣的好漢,將來就是廣州將軍這樣的貨色,給他提鞋都不配。

黑狗想象不來讓廣州將軍給提鞋的角色是什麼樣子的,但是他想一想就興奮,知道那是潑天的富貴,卻沒考慮過一旦失敗的後果,古來造反者大抵都是這種心態。

方山同樣的緊張,不然不會讓黑狗放下城防,全城陪同朱敬倫,方山實在是想不出來,爲什麼朱敬倫不立刻亮出旗號,反而這時候還要見一見廣州將軍,難道他不知道一旦亮明瞭旗號,他跟廣州將軍可就是死敵,這時候去人家的地盤,這不是自投羅網嗎。

方山絕對不能容忍朱敬倫出事,此時他看朱敬倫的心態,就如同當年呂不韋看秦始皇父子一樣,奇貨可居啊。一旦這個奇貨啐了,他哭都來不及,所以他是堅決反對朱敬倫去找穆克德訥的,但朱敬倫堅持現在還不是扯旗造反的時機。而穆克德訥還有利用的價值,可問題是穆克德訥會這麼看嗎。

可方山早就習慣了在朱敬倫面前耳提面命,他根本就不敢違拗,但跪在地上,除非朱敬倫答應有護衛跟隨,否則他就絕對不能讓朱敬倫出門。

方山擔心穆克德訥,朱敬倫可不擔心,穆克德訥要是有種的話,也不會跟洋人合作,他能給洋人當傀儡,爲什麼不能給自己當?

果然穆克德訥根本不敢動手,哪怕聽說朱敬倫那邊被人擁立的情況也不敢動手,在一幫子詫異的八旗兵跟前,朱敬倫被恭敬的請進了將軍府。

“將軍,禍事了!”

朱敬倫一進門就叫到。

穆克德訥也知道禍事了,心說你不就是那惹禍的根苗嗎。

“哎呀,朱大人,到底怎麼了?他怎麼就能打起來,該不是什麼誤會吧!”

穆克德訥此時竟然開始喊朱敬倫大人了,一個廣州將軍尊稱一個七品縣官,可見這貨骨子裡圓滑着呢。

朱敬倫嘆道:“在下怎麼知道,怕是那耆齡想要把我們趕盡殺絕!”

穆克德訥道:“肯定是誤會了,誤會了。”

穆克德訥心想,耆齡就是想趕盡殺絕,那也是趕你們縣勇,跟老子八旗兵有毛關係,耆齡是紅帶子,老子也是根正苗紅的滿洲旗人,名門瓜爾佳氏,耆齡會打老子?

朱敬倫又道:“實不相瞞,在下手下的縣勇,已經因爲驚懼不定,這都要逼我造反了。將軍大人就沒察覺到什麼不對?”

穆克德訥疑惑:“能有什麼不對?”

朱敬倫道:“耆齡這是真心想逼反城中將士啊!”

穆克德訥嘆道:“這什麼可能啊。”

他完全不理解爲什麼穆克德訥要逼反城裡的人,吃飽了撐的安穩日子過夠了,作死嗎。可如果不是,爲什麼耆齡要來攻城,而不是找人來城裡談談。

朱敬倫道:“將軍你想想,耆齡貪婪無厭,剋扣軍餉,以至兵變,朝廷會怎麼對他?”

穆克德訥正色道:“自然是撤職查辦,我大清絕不姑息養奸。”

朱敬倫道:“這就對了。我看是那耆齡怕吃干係,所以就要逼反官兵,把事情鬧大了,到時候泥沙俱下,誰還想得到他剋扣軍餉的事。只要他能攻下廣州城,不但沒有罪,或許還能立功受賞。”

朱敬倫這麼一解釋,穆克德訥一聽,好像也有點道理。

他就不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曾經赫德評價過廣州城裡的兩位官員,說巡撫柏貴“自幼在首都生活,言談舉止皆合乎宮廷中的禮儀規範”,“爲人精明強幹,外貌堅強果斷”,說“一見而知,他在任何方面都比那位武職官員(穆克德訥)高超得多”。

穆克德訥是武舉出身,不通文墨,能寫自己的名字,但奏章都需要幕僚代勞,指望他能在這複雜的局面中抽絲剝繭找出真相,實在是難爲他了。

“將軍,你就沒想過如果耆齡破城之後,你自己會怎麼樣嗎?”

把事實擺出來後,朱敬倫給穆克德訥提了一個問題。

自己會怎麼樣?他能怎麼樣?耆齡敢把他怎麼樣。這件事從頭到尾也就是耆齡跟朱敬倫之間鬧了起來,跟他廣州將軍八竿子打不着啊。那耆齡確實有貪瀆軍餉的嫌疑,但哪一次沒給他將軍府分潤,倆人一直關係不錯,沒有恩怨啊。

見穆克德訥想不明白,朱敬倫繼續給他解釋。

“將軍,請聽我一言。耆齡如果攻入城內,我們新安縣這些人自然是跑不了的,可是鬧餉可不是我一家,綠營和八旗都有份。你說耆齡會怎麼奏報?衆目睽睽,數萬人參與了此事,你我,耆齡都是遮掩不住的。所以這事不能瞞,但是能賴。如果耆齡賴說,城中軍卒因不滿平糶,而譁變的話,他的罪責不大,將軍你怕是要吃吃掛落兒。”

穆克德訥笑道:“這事怎麼能賴在本官身上?”

朱敬倫哼道:“平糶一事,民事在巡撫、知府,軍事可是在將軍身上。將軍你不該不知道吧?如今譁變的,可是軍隊。”

穆克德訥一愣:“還有此事?”

朱敬倫道:“豈不聞雍正四年事?”

穆克德訥奇怪:“雍正四年何事?”

朱敬倫道:“我說了不算,將軍可找人問問。”

穆克德訥還真是說問就問,廣州將軍身邊的幕僚還是有兩把刷子的,雍正四年的事情,跟廣州將軍有關,他確實清清楚楚,詳詳細細的將事情跟穆克德訥講了一遍。

在雍正四年,廣州和福州先後發生了兩起八旗兵譁變的事情,主要因素就是米價太高,官府平糶不及時,其中牽扯到的利益,當然跟米商和官員之間的那點事兒有關,可是由於譁變的是駐防八旗,因此影響很大。當地文官給皇帝說,起因是官府要平糶,但是八旗餘丁很多都開米店,不願意看到官府平糶打壓米價,所以才譁變了。

事實上,這件事起因很複雜,主要是米價高,滋長的旗丁活不下去了。另外就是,當時在廣州和福州兩地,因爲收編了很多當年三番的番兵爲旗人,這些人又長受正規漢八旗和滿八旗的氣壓,早就心生不滿,藉着由頭鬧事並不奇怪。

奇怪的是,時候皇帝的處置,基本上沒怎麼動文官,反而處置了兩個八旗將軍。

此事過後,新任廣州將軍就建立了糧倉,專門購買糧食儲存,以備廣州米糧供不應求。“遇每歲青黃不接之時,米價昂貴,酌量八旗及綠旗四營人口多者一例平糶”。

這種方法以後成爲定製,之後允許駐防旗人“按餉扣還,隨時買補”,可以說廣州旗人的平糶從那之後,就成了八旗將軍的責任,而跟民事的責任不大了。

聽完後穆克德訥皺眉道:“這麼說來,如果耆齡咬定是因平糶,還真扯上本將軍了。”

朱敬倫嘆道:“將軍怎麼不問問,雍正四年,廣州、福州兩個將軍是何結局啊?”

穆克德訥這纔想到,忙問師爺:“對,兩個將軍最後怎麼了?”

師爺道:“福州將軍“照溺職例革職”,廣州將軍李杕“逮京師論斬”。”

“論斬!”

穆克德訥倒吸一口氣,堂堂一個廣州將軍,竟然要斬,這問題真夠重的。

朱敬倫道:“這是成例。將軍可好好想想,耆齡如果要脫罪,將軍你可就脫不了罪了。而我肯定也是死路一條了。”

穆克德訥腦子有些亂,實在是想不明白,到頭來他怎麼給扯進來的。

沒有主意就問:“那朱大人的意思是?”

朱敬倫道:“在下想請將軍上書聖上,奏明一切,既不能冤枉了城中軍兵,也不能讓耆齡把咱們都陷進去。”

穆克德訥點點頭,這倒是必須的,他得把話說清楚,至於朱敬倫死不死不關他的事,他可不能因爲這屁事給捉拿到京師論斬啊。

立刻就讓師爺寫奏章,寫完之後還請朱敬倫看看。

朱敬倫真不知道這傢伙是聰明還是笨了,或許是大事糊塗小事聰明吧,知道城裡現在朱敬倫勢大,他倒是能屈能伸,他之後的一個八旗將軍,甚至會因爲文官不給他送行,去質問兩廣總督。

穆克德訥的奏章中,並沒有說多少耆齡的壞話,只說是因軍隊欠餉三月有餘,來城中鬧餉,耆齡逃出城去,帶兵來鎮壓,也不說是因爲耆齡的貪腐,就緊咬着軍餉二字,說他將軍府也是多日沒有軍餉撥付,才無法發下去,把他的責任撇清楚,甚至還特意提了提城中米價並不貴,就是因爲軍餉不足,大家才活不下去。

讓朱敬倫滿意的是,他沒有把責任全推給新安縣勇,朱敬倫就在眼前,他不敢這麼幹,他承認綠營兵和八旗兵幾乎人人蔘加了鬧餉。

但朱敬倫還有些不滿意:“將軍,您忘了後來那些兵勇在總督衙門裡可是抄出了百萬巨資的?”

耆齡府裡抄出了多少東西,已經沒人知道了,但最後在廣州各個府衙抄出來的銀子,確實是超出了百萬兩,不過耆齡府裡的銀子沒有這麼誇張,二三十萬是有的,現銀只有五萬,其他多是銀票之類。

但既然朱敬倫要把事情賴給耆齡,穆克德訥也沒辦法,暗示了一下師爺,師爺立刻草草修改了兩筆,但態度也不明確,只說據聞云云。

好吧,這事不是他親眼見的,只是聽說的。

但這就夠了,相信一個廣州將軍給朝廷的奏章,應該能起到一點效果,讓清廷一時半刻分不清情況,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朱敬倫恐怕都把耆齡打成渣渣了。

“還有將軍,明日起該讓八旗和綠營也守城了,城要是破了,咱們可都沒好果子吃。”

朱敬倫看到穆克德訥的奏章正式謄寫,然後蓋上大印,裝進了密盒中,一把拿過,然後對穆克德訥說道。

他這是要造成耆齡跟廣州所有軍隊的對立,包括八旗兵,想想還真是詭異。如此一來,別說道聽途說了,咸豐就是派人親自來看,恐怕一時半會也是分不清的。

說道咸豐,朱敬倫有些奇怪,他記憶中,咸豐這會兒應該死了纔對,可是他竟然還沒有收到消息。

第五十一節 封港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一百一十九節 十三行巨鱷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六百五十七節 政治和文化遺產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七百七十九節 昏君混臣第六百二十三節 太平天國有奸商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八百二十六節 挑撥失敗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四百四十九節 各方聯動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五百九十三節 專利法的頒佈第六百二十八節 終於可以大張旗鼓了第六百四十三節 琉球人的態度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一百二十六節 施工天分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四百零五節 進錯洞房 1第七百六十三節 大會戰序幕第三百四十七節 好一個天王第二百零四節 招募八旗軍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十一節 謀城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五百六十四節 教育改革 1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七百三十一節 大明的財團時代第35節 見柏貴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七百八十九節 一統天下的準備第42節 大計劃(二)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七百二十八節 赫德的財政政策第45節 逃亡(二)第五百六十二節 軍事改革 2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五百八十七節 反攻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六百零七節 代價並不高第三百二十節 發美國人的戰爭財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造軍艦第六百二十五節 窮途末路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五百九十節 大明棉紡業困境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三百二十節 發美國人的戰爭財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39節 嫌疑人第七十一節 敵國外患者第三百一十四 矛盾大爆發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一百零三節 千年宗族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四百三十三節 官辦企業改革更新通告第七百九十六節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36節 巡撫拉攏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八十六節 英軍也喜歡鴉爿第七百三十一節 大明的財團時代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六百四十六節 借師復國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二十七節 侯進第五十節 被挖出來了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六百節 大明的措施第四百零一節 遺留問題第五十節 被挖出來了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六百九十八節 海防戰役 1第二十三節 墨琴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七百七十三節 休斯敦大會戰 3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