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閃電-10

梟龍的原型機之間,區別是很大的,不僅僅在有沒有鼓包,如果細看的話,可以發現後面幾架的型號,邊條翼更大,帶來的機動性更強,渦流的利用更好,成都在梟龍上實驗的新技術,最後又反哺到了殲十上,就拿這個鼓包來說,後期就裝到了殲十上,殲十的惡棍也沒有了。

“現在,就差火控系統了,其實,我們更期待中國的火控系統,很希望把中國產的導彈系統也整合上去,我們期待着閃電-10導彈能夠裝備上去。”薩阿德繼續說道。

閃電-10?

秦風發現最近幾年自己一直都在忙着試飛殲十,簡直要和外界脫節了,除了殲十的飛行之外,什麼都不知道了,這幾年,國內的發展是相當迅猛的,閃電-10,是什麼東西?

“對了,在你們的國內,就叫做霹靂-12,是新一代的主動中距導彈。”薩阿德說道。

霹靂-12,主動中距空空導彈,僅僅聽到這幾個字,秦風就振奮起來了,沒想到,己方這麼快也就有主動中距導彈了。

國內在前些年的欠債太多了,所以這些年,追趕的勢頭相當的兇猛,在以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合格的中距導彈,一直到引進了蘇27之後,纔算是有了超視距空戰能力,但是國內自己沒有放棄,一直都在不斷地研發。

最早的就是霹靂-11,採用意大利引進的阿斯派德空空導彈的技術,讓國內第一次有了中距導彈,但是呢,沒有載機!預定的殲八2戰機,沒有合適的雷達,無法引導,就這樣一直拖延下來,到了現在。

殲十馬上就要進行實彈打靶了,火控系統的測試也都差不多了,該不會在實彈打靶的時候,就有這種導彈吧?

現在,世界各國都已經開始邁入主動中距彈的時代了,對抗主動中距彈的唯一方法,就是研製同樣的主動空空導彈。

以前的叫做半主動導彈,自己沒有雷達波的發射能力,需要載機照射,爲了讓目標不丟失,載機在發射導彈之後,必須要不停地持續照射目標,給導彈引導,這樣的載機,就是個活靶子。

如果大家都是用這種導彈來攻擊對方,就看誰能先挺得住,就是個心理戰,但是,如果對方有主動導彈,就不同了。

這叫做發射後不管武器,發射完了導彈,載機就可以掉頭飛走了,哪怕實際上主動引導的距離只有二十公里左右,也可以讓載機在最後階段自主飛行,這樣,對面技術落後的一方,就沒有任何的對抗的可能了。

對付主動彈,唯一的辦法就是同樣的具有主動彈!

除了這種優勢之外,另一個優勢就是射程。

半主動的導彈,需要不停地跟着目標轉變方向,比如目標爬升,導彈就得爬升,目標左轉,導彈就得跟着同向轉動,在目標,導彈自身和載機三者上,保持一條線,才能夠最終命中目標。

這樣,如果被半主動導彈攻擊,就可以不斷地各種機動來消耗導彈的能量,最終讓導彈在靠近之後就掉落下去。

主動導彈就不同了,不管你怎麼機動,我自己飛我自己的,最後的時候再一起算總賬,不用擔心丟失目標。

甚至,爲了提高射程,還可以讓導彈進入一個高拋彈道,先飛到高空去,利用高空阻力小來增大射程,當初的不死鳥導彈就是這麼玩的,總之,這種導彈的優勢是相當明顯的。

現在,秦風聽說了己方居然有主動導彈之後,也是無比的興奮,他自然不知道,兩年前這種導彈就展出了,當時正值國內向俄羅斯談判進口R77導彈。

畢竟,蘇27戰機裝備的R27導彈,屬於半主動導彈,已經過時了,R77導彈是更新式的適應未來需要的先進導彈,國內是必須要採購的,可能就是一個談判的籌碼。

當然,國內自研的霹靂-12肯定不落後於R77,但是問題是無法掛載到蘇27戰機上啊,俄國人是絕對不會讓蘇27掛載國產的武器的,尤其是,國內還準備引進一批蘇30戰鬥機,所以,R77導彈就是必須要引進的一款武器了。

至於霹靂-12有沒有采用R77的技術,這就不知道了,至少兩者的氣動佈局就不同,R77的格柵式尾舵,看起來很玄乎,實際上是俄羅斯人技術落後不得不採用的手段,那玩意兒增加了空氣阻力,導致了射程大幅度縮水。

現在,秦風已經迫不及待地期待着後續的試飛任務了。

“吆,咱們的飛機不錯啊。”就在這時,後面傳來了聲音,林將軍和宋老協調完了生產線之後,也到這裡來了,看到了這裡的戰機,林將軍頓時就稱讚起來了。

外形流暢,簡直就是一款縮小的F-16,邊條翼,視野不錯的座艙,先進的機體設計,都讓林將軍大爲滿意,如果不是機體太小的話,空軍還真的可能會看上啊。

“是啊,林將軍,這款飛機,據說還能掛閃電-10。”秦風說道,他很多東西不清楚,林將軍肯定是知道的。

“是啊,咱們對老巴,一向都是敞開的,咱們武器庫裡面有什麼,老巴就能買什麼,咱們的霹靂-12,是最新研發的,自己還沒用呢,只要老巴要,咱們就能出口。”

林將軍豪情壯語,說的清清楚楚,果然,國內的霹靂-12導彈,已經成熟了啊,這樣的話,霹靂-11的地位就尷尬起來了,好容易成功了,卻已經是落後的東西了。

“是的,我們和中國,友誼源遠流長。”薩阿德也是很感慨:“我們的雷電戰機,就是我們雙方友誼的象徵,在陸軍裡,我們也有友誼的結晶,哈立德坦克。”

空軍有雷電戰機的合作,陸軍裡面有哈立德主戰坦克,而且,都是可以在老巴那裡生產的,這和對面的萬國牌裝備的印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們的LCA戰機,炫耀了這麼多年,現在還沒有太大的進展呢。己方的梟龍戰機,即將要振翅高飛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越說越有勁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對手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爾什第八十八章 剛到七百而已第五百七十八章 和平典範工程啓動第一百八十章 測彈道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入尾旋第八百一十七章 艙門掉落第四十七章 邀請飛殲-8第三百七十四章 外購和自研第五百零一章 不斷的改進第七百五十五章 全部趴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好處很大第一百七十六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步之遙第三百七十八章 殲-7M改裝建議書第三百零七章 F110發動機的最新款第六百六十一章 難度很大(加更)第七百五十章 祖國需要你的胃第八百二十八章 以後的差距更大第三百二十八章 蛇形轉彎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家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才飛行員第八百七十一章 飛速發展第五百四十七章 海軍的任務第四百二十七章 只要我還有一口氣第三百五十五章 秦風的絕招第七百四十七章 寄予厚望第五百四十四章 都在等渦噴-13第八百零七章 完美首飛第八百三十九章 看兒子第七百八十四章 尾旋訓練第六百五十三章 事業和家庭第五百零二章 手不離杆第六百零五章 一點點的進步第二百九十二章 趕週期第七百六十章 看得更遠第七十五章 複雜的解決方案(加更)第七百三十二章 設計師的覺悟第四百零九章 目光要長遠第八百三十八章 最大盤旋過載第四百三十三章 1471雷達第五十九章 18式第二百八十三章 最後一顆炮彈的誓言第七百七十四章 飛控最難第一百五十章 眼光高第六百八十章 幹對接第一百二十七章 那不是410廠麼?第二百九十二章 趕週期第三百六十七章 代差的優勢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飛培訓第五百一十三章 見到模擬器第五百四十一章 空軍護航表演大隊第三百六十六章 俯衝第四百七十三章 紅線不容觸碰第三百八十六章 教練機的空缺第二百零一章 不是忽悠第二百七十六章 機動性比最大速度更重要第七百八十六章 首飛眼鏡蛇第八百六十六章 飛回去第三百九十四章 海軍的要求第六百五十三章 事業和家庭第一百五十三章 瀋陽的故宮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容易第七百五十五章 全部趴下第七百章 飛行表演第一百三十四章 半路截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工作很忙第五百七十六章 漂亮的渦流第三百五十二章 王牌的對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揚的攔截第五百零四章 秦雪的提問第四百三十八章 出差第六百三十四章 偶遇A彈第三百五十九章 翻筋斗第八百七十二章 空警200第五百一十六章 無憂飛行第六百二十九章 搶風頭第八章 秦風眼中的殲-9第六百三十六章 換個角度考慮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新問題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事件第六百三十一章 查資料第十六章 飛行員的眼力第二百一十四章 前往法國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七百六十六章 失職和恥辱第四百七十二章 擦亮眼睛第七百八十三章 首飛蘇27第五百七十二章 參觀座艙第三百九十七章 水泥航母第一百一十章 不斷轉場第五百一十九章 回國第五百四十三章 殲七的進一步改進第七百三十二章 設計師的覺悟第一百二十六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五百七十四章 格鬥戰勝F-16?第七百七十二章 發動機的問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迫降河牀第一百四十六章 資本家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