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太子

大明開國,天下定鼎後,太祖皇帝朱元璋,立志要立萬世之基、建千古雄城,遂在前代的基礎上,大力營建金陵城,用了二十年時間,上百萬人力,建成了這座天下第一大城

是的,天下第一大城它號稱城周九十六裡,城高五丈開設十三座城門,城內縱橫交錯十幾條大街,條條極爲寬廣,雖九軌亦可並容

在這都城的核心部位,自然是宏偉威嚴的皇宮禁內,宮殿樓閣達上萬間皇宮四周,星羅棋佈着繁多的百官僚署,分佈着王公勳貴的豪華宅第,構成了這個皇城,乃至大明朝的上層世界

但真正閃耀無窮魅力的,是內城之外,那屬於大明百姓的花花世界。當年爲了提高京城的實力,朱元璋一聲令下,從蘇州、松江、嘉興、湖州等富庶之地,遷來富戶三十萬,命其永居京城。又在全國範圍內,徵調工匠輪班到京師的官營廠局服役,城中的固定人口便超過百萬。

看那蜿蜒的秦淮河畔,道觀、佛寺、官衙、戲臺、民居、牌坊、水榭、城門,層層疊疊;茶莊、金銀店、藥店、浴室,乃至雞鴨行、豬行、羊行、糧油谷行,應有盡有。河中運糧船、龍舟、漁船往來穿梭,街上街市縱橫,店鋪林立,車馬行人摩肩接踵、綵樓招牌林林總總,好一幅繁華、富庶、熱鬧的市井生活畫面,流動在雨花臺、雞鳴寺、玄武湖、清涼山、莫愁湖、朝天宮、夫子廟……那一系列鍾天地靈秀、奪鬼神造化的美景之中

紫禁城中奉天門前,召集百官上殿的鐘鼓齊鳴聲;

秦淮河上的畫舫花船中,名妓才子的淺吟低唱聲;

夫子廟前的街市上,商賈百姓叫買叫賣的嘈雜聲;

雞籠山麓的國子監裡,過萬太學生的朗朗讀書聲;

還有那碼頭酒樓中,各國使節商人的外語藩言聲,

千百個聲音匯成一個聲音——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這就是大明朝的都城京師城

這座完全由太祖心意建造的都城,自然充滿了太祖皇帝的意志。朱元璋將京城分爲了相對獨立的三個區域,東城是皇城,北城是駐軍防區,南城是百姓的活動區域。四十年過去了,儘管市民自發的變遷,已經將這種人爲的劃分,侵蝕的七零八亂,但越是靠近皇帝的地方,就越嚴守着祖宗的制度。

到了皇城內,則一切按照禮法、佈局嚴謹,雖一磚一石、也絕無絲毫逾矩亂法之處,歷經四十餘年沒有任何改變

皇城內的核心,自然是大內紫禁城,其次便是皇宮東邊的太子府,因爲位於內宮之東,故而又稱東宮。

東宮太子府恢弘尊貴,規制僅次於大內,高於諸王衆公侯,體現着此間主人,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高貴

然而太子爺的臉上,卻已經很久沒有展露過笑容了,取而代之的是憂讒畏譏、戰戰兢兢,雖在書房安坐,心中亦不安穩。

爲了讓太子心安,幾位東宮的講官每日輪流爲他誦《黃庭》,講《內景》,今日值講的是太子洗馬楊溥,他性情儒雅、沖和淡泊,講些黃老道經最合適不過。

“上清紫霞虛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閒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變萬神。

是爲黃庭曰內篇,琴心三疊舞胎仙。九氣映明出霄間,神蓋童子生紫煙。

是曰玉書可精研,詠之萬過升三天。千災以消百病痊,不憚虎狼之兇殘……”

檀香悠悠,楊溥的聲音也悠悠,果然讓太子不再那麼焦慮,還露出神往的表情,輕聲重複道:“是曰玉書可精研,詠之萬過升三天。千災以消百病痊,不憚虎狼之兇殘……小楊師傅,這《內景經》真有如此神奇,可使人白日飛昇?”

“這個……”楊溥是儒者,子不語怪力亂神,現在爲了給太子解憂,才念些黃老的東西,也沒法否認,只好硬着頭皮道:“回殿下,臣觀古書,常見白日飛昇、立地成仙之事,想來或許有高明道士,畢生勤修苦練,得以超脫苦海。”

“真讓人羨慕,”太子體型肥大,雙耳垂肩,面似銀盆、慈眉善目。其實他才三十六歲,比楊溥還小兩歲,但因爲肥胖和憂慮,反而顯得要比對方老不少:“真想學學啊……”

“殿下切不可生此念,要知道修道成仙只能度自己,於世人無補,”楊溥斷然搖頭道:“殿下修的是聖道,救的是天下人,這份功德仙道遠遠無法比擬。”

“修聖道,救天下人?”朱高熾的臉上,浮現出悲哀的神情道:“孤連身邊人都救不了,還奢談什麼救天下人?”

“殿下”楊博痛心的望着太子,已經過去整整一年了,殿下還沒從沉重的打擊中走出來

給一位強勢皇帝當太子,很難,要是還有個更優秀、更受寵的兄弟在一旁虎視眈眈,就更是難上加難了。這話絕不是矯情,而是朱高熾十年太子生涯的真實寫照……

雖然早在永樂元年,他就被立爲太子,但朱高熾很清楚,他的父皇想立的是自己的弟弟漢王高煦,而不是自己。這也很容易理解,父皇朱棣是勇武非凡的馬上皇帝,年過五十,仍如壯小夥一樣,能開硬功、馴丨烈馬,遠征萬里、威震天下

而自己不但是個大胖子,還是個瘸子,連走路都得兩個人扶着,更別說騎馬射箭了,簡直就是個廢人,怎麼可能入得了父皇的眼?弟弟高煦則不然,不但生得與父皇一樣魁梧高大、一表人才、有萬夫不當之勇,帶兵打仗更是有一套。父皇會偏向誰,也就不言而喻了。

事實上,兩人的儲位之爭,從一開始就火星四濺

當初朱棣欲立太子時,按例徵詢百官意見,結果武將們清一水支持朱高煦,畢竟大家靖難時並肩奮戰,那是一起扛過槍……甚至還一起嫖過娼的鐵哥們啊

而文官們則齊刷刷支持太子,他們的信念很堅定——自古廢長立幼,國家必有大亂

雙方陷入了僵持,還是解縉一句聖孫,,才讓朱棣傾向於立朱高熾。

然而除了外貌和身體,朱高熾在性格上也和父皇截然相反。他性情溫和,忠厚仁慈,朱棣卻雄才偉略、豪邁千古朱高熾一直很尊敬甚至崇拜自己的父皇,但朱棣還有殘暴變態的一面,尤其對建文大臣的殘害,令他很不齒,時常出言勸諫,這讓朱棣對他很生氣。

道理很簡單,老子痛下殺手,不就爲了你將來能坐穩江山?你坐享其成還想裝好人,讓老子揹負罵名,實在不當人子所以天下人都可以勸諫,就是太子不能勸諫。但朱高熾還是沒忍住勸諫了,結果惹得父皇勃然大怒,準備廢太子

危急時刻,解縉又立了大功,他讓京城的名畫師做了個屏風,上面畫着一頭老虎帶領一羣幼虎,作父子相親狀,然後獻給宮裡。朱棣聞訊親自去觀看,陪同他的解縉突然站了出來,揮毫潑墨,在屏風上題了首詩:

虎爲百獸尊,誰敢觸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

解縉不愧是大明第一才子,又一次深深打動了皇帝。永樂望着那幅畫、那首詩,久久不語,之後便不再提廢太子之事。

朱高煦的期望再次落空,但他也不是沒有收穫,爲了補償這個屢次被自己放鴿子的兒子,朱棣幾乎是無原則的寵愛他——朱高煦不願就藩,好,那就先不去,跟我遠征漠北去打蒙古韃子吧

朱高煦是屬於戰場的,在跟隨朱棣出征時,表現的非常好,深得朱棣歡心,竟讓他自己選擇去留之地。這是絕大的恩典了。但朱高煦更絕,他說我哪也不去,就留在京城侍奉父皇。朱棣也捨不得和兒子長久分開,竟同意了他的要求

這下徹底鼓舞了漢王一夥的士氣,從此他們大肆聯絡黨羽,廣收朝中大臣爲爪牙,對太子黨發起了一連串打擊

第一個被打倒的,就是解縉出頭椽子最先爛,這是一定的。加上解大才子不拘小節,事事爲太子力爭,久而久之,皇帝也不喜歡他了。朱高煦看準機會,嫁禍解縉,終於讓父皇將其先貶廣西,又貶交趾……險些就發配到天涯海角去了。

三年後,皇帝氣消,將解縉升爲廣西右布政使,解縉認爲自己重獲聖眷的機會來了,便藉機進京奏事,其實是想讓皇上把自己留下。誰知他路上走得慢了點,等到京城時,朱棣已經巡邊去了。解縉只好覲謁了太子,便怏怏而返。

誰知道此事被漢王偵知,又進讒言說他‘伺上出,私現太子,徑歸,無人臣禮,

趁着皇帝出巡,跑到京城偷偷見太子,然後偷偷回去,說沒有陰謀都沒人信……這這讓朱棣勃然大怒,以‘無人臣禮,罪,將解縉下了詔獄

漢王深諳權謀,這一手把解縉整垮還在其次,對太子的惡劣影響纔是關鍵。別忘了,這是一個雙方動作,當時太子並沒有把自己的恩公、頭號謀臣拒之門外,而是與他私下見面,如果解縉有罪,那太子呢?()

第1177章 做局第807章 將軍百戰死第470章 棋局第1165章 對策第9章 很黑的手第386章 林三哥第1254章 木成舟第62章 大不一樣第290章 九九歸一第880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688章 亂第1263章 何至於此?第545章 交鋒第778章 入城第764章 一家人呢第91章 戶房司吏第209章 大危機第284章 母老虎第55章 反擊之易水寒第582章 受命第526章 詔獄第1248章 王道不要臉第192章 忙年第1225章 軍心動搖第674章 聖心第94章 家法第13章 知縣的決斷第443章 突擊搜查第105章 蘇州第523章 大敵第144章 明教的野望第1163章 守靈第281章 入夥第1007章 唯一的辦法第1040章 結果……第520章 有喜第95章 海潮第1191章 掛帥第741章 所謂兄弟第263章 火併太平第1230章 監國第616章 重逢第503章 王父刺字第821章 招供第792章 撲朔第295章 清兒駕到第102章 明教第1053章 送死第1102章 病從口入第403章 中舉第444章 算有遺策第885章 佛母第1205章 轉機第1267章 暗度陳倉第289章 勝負第302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756章 各走各的路第472章 君臣父子第24章 塵埃落地第1235章 傲骨第664章 好風光第396章 立身之道第1164章 謀劃第1086章 淚第724章 閉口禪第106章 陷害第333章 灰黑色的回憶第1083章 夾道歡迎第1229章 驚聞第649章 黑夜行動第372章 回家第619章 重逢第446章 難老泉第79章 上元節第423章 別亦難第435章 深林第921章 離間第610章 面子不小第604章 閻王殿第701章 風向變了第1001章 就怕貨比貨第383章 小妹夫第905章 除夕第369章 平步青雲第五零二章第282章 合縱第689章 七日銷魂散第719章 世家公子第880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1123章 目標西苑第537章 潑婦第383章 小妹夫第1108章 門庭若市第1120章 粉墨登場第574章 聖意難測第1171章 周詳第1062章 拖下水第1175章 結果第647章 百惡榜第8章 真相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