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奪營

儘管暴雨傾盆、電閃雷鳴,京城的宵禁卻比往常更加嚴厲!東廠和順天府的兵丁遍佈京城大街小巷,不許任何人上街。嚴密的監視着那些王公達官的府邸,只待宮中傳來消息,便將那些王公大臣一股腦拘到宮裡,聆聽‘遺詔’,叩拜新君。

經過過去一個月的雷霆手段,那些往常耀武揚威、義正言辭的王公大臣此刻全都表現的十分順從,沒有人質問爲何有軍隊在自家府外,更沒有人試圖和東廠的人發生衝突。畢竟,那些有骨氣、有脾氣的傢伙,全都已經被關在詔獄裡了。

除了王公貴族的府邸,東廠和順天府的官兵還嚴密監視着京城各處的軍營,雖然已經勒令軍隊留在營中,踏出營門者以謀反論處。但趙王和趙贏還是不得不防備着,有軍隊會不受控制,突然發難,導致局面不可收拾。

尤其是太孫殿下的親兵府軍前衛,更是被趙王直接調熊將軍的金吾左衛,圍了個水泄不通。其實府軍前衛在鎮江一戰後,一直沒有得到補充,還被不斷抽調兵力,如今只剩個空架子而已,連兵帶將加起來不過千把人,根本構不成威脅。但誰讓他們是太孫殿下的鐵班底,必須要嚴加提防。

相對的,與府軍前衛臨街的府軍右衛軍營外,氣氛就輕鬆太多。非但沒有重兵包圍,而且門外也沒有監視的廠衛特務。因爲府軍右衛的現任指揮使秦鳴,於上個月,在熊將軍的引薦下,也拜入了趙王的門下。雖然趙王仍不敢放心起用這支軍隊,但至少不用擔心他們會作亂了。

突然,數騎駿馬衝破雨幕,突兀的出現在府軍右衛的軍營門前。守衛營門的士卒馬上察覺到有人靠近,在雨棚裡高聲喝問:“什麼人夜闖軍營?!”

“是你家侯爺!還不快點開門!”一名家將模樣的漢子沉聲喝道。

“嚇!原來是侯爺!”士卒看清來人,也不通稟,便直接打開營門,放這一行人進去。

“快關營門!”那名家將進營之後囑咐一句,士卒便乖乖將營門關上。

營門剛剛關閉,一隊東廠騎士衝破雨幕追到了門口,高聲喝道:“快開門!東廠要捉拿違反宵禁的賊子!”

“不行!”方纔對那一行人唯唯諾諾的守門士卒,此刻對着東廠的卻硬氣起來,“軍營營門夜間關閉,任何人不得進入!”

“放屁!你剛纔爲何放他們入內!”東廠的番子們氣炸了,這幾個月來,還沒有人敢這樣對他們說話呢。

“你哪隻眼看見我們開過營門?”守門的兵丁大睜着眼說起瞎話來。

“好!你們敢不開門,就等着吃不了兜着走吧!”隔着營門,東廠的番子也只能丟下一番狠話,便氣沖沖的返身而去,準備稟報上司,請大檔頭們出面壓制這些桀驁的軍隊。

府軍右衛軍營,中軍大帳中。指揮使秦鳴也是至今未眠,雖然還不清楚今晚會發生什麼,但他已經嗅到了危險的氣息,令麾下將士枕戈待旦,以備不測!

正當秦鳴坐立不安之時,營帳門簾掀開,幾個帶着斗笠穿着雨披,全身上下水淋淋的男子進來,秦鳴一下站起來,剛要責問爲何手下不通稟,卻看到爲首的男子摘下了斗笠,露出一張消瘦俊俏,蓄着整齊短鬚,眼圈微微發黑的面孔。不是英國公之弟,太平侯張輗又是哪個!

“侯爺!”秦鳴一見是張二爺,趕忙迎了上去,神情滿是恭順。但若看他俯下的面孔,眼神閃爍不定,顯然內心滿是猶疑驚懼。

不管朱棣如何做隔離,大明的軍隊還是與勳貴門閥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二十年的時間,那一代人還都健在,昔日裡統兵的將領,對他們的老部隊,有着超出常人想象的掌控力。府軍右衛便是首任英國公張玉的班底,軍中百戶以上軍官,素來都是張家的心腹。

朝廷當然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面,太祖皇帝設立五軍都督府,將帶兵權與領兵權分離,就是想改變這種兵爲將有,不知主上的危險局面。然而靖難之役打斷了這一進程,又讓武將勳貴的勢力捲土重來,無非只是換了一幫人而已。

朱棣得國不正,早年不得不依靠武將勳貴來坐穩江山。及至晚年,才通過派系間互相調動,提拔出身微寒的將領等種種手段,開始着手消解公侯武將們的兵權,南京叛亂後,秦鳴取代張輗爲府軍右衛指揮使,就是這一政策的具體體現。

說起來,秦鳴上任已經數年,但那些出身張家的將領向來不把他放在眼裡,讓他十分難受,這纔在熊將軍的引薦下投入了趙王的懷抱,試圖籍此擺脫張家的陰影。現在見到正主駕到,心裡有鬼的秦將軍,自然難免驚疑不定。

張輗曾經當過府軍右衛的指揮使,府軍右衛又是張家鐵打的營盤,自然能夠如入無人之境,大刀金馬的在正位上坐下,看一眼秦鳴,淡淡道:“老秦,擊鼓升帳。”

“這,侯爺……”秦鳴一臉糾結。他不想出現局面失去控制的情況。

“嗯……”張輗冷哼一聲道:“怎麼,你沒聽到?”

“末將聽到了,末將這就去傳令。”秦鳴打算先出去,糾結親信,保證安全再說。

“你不必出去,讓人擊鼓即可。”張輗豈能被他小心思瞞過,根本不許秦鳴出帳門。

“是……”秦鳴不敢當面違抗張輗,只好照辦。

沉悶的鼓聲透過雨幕傳遍了整個軍營。原本軍營今夜便是戒嚴,將士們枕戈待旦,無人入眠,聽到鼓聲不到盞茶功夫,軍中大小將佐便紛紛趕到中軍帳中。

一進中軍帳,衆將領便看到在大堂上端坐的,非是軍中主將秦鳴,而是太平侯張輗!這些將領十有八九都是張家的舊人,一看到張輗全都笑嘻嘻的趕緊上前問安,完全把立在張輗身旁的秦鳴當成了空氣。張輗笑呵呵的和一干部舊打着招呼,那股親熱勁兒,倒顯得秦鳴這個正牌指揮使成了外人。

秦鳴倒也知道,自己沒法和張二爺較長短,倒也不爭這口氣。何況他的心思也不在這兒,而是全在即將發生的事情上——此人於此時來此地,必是善者不來,來者不善啊!

待到衆將到齊,張輗才清了清嗓子,目光炯炯的看着一旁的秦鳴,緩緩道:“老秦,你應當知道我是來幹什麼的。爺就問你一句話,跟不跟我?”

秦鳴沒想到張輗如此單刀直入,在後者和衆將領火辣辣的目光中,登時滿頭大汗,顫聲道:“侯,侯爺,末將不懂您的意思……”

“好,回答的好。”張輗聞言冷笑一聲,便懶得再和姓秦的廢話,站起身來,從懷中掏出一段黃綾,目光威嚴的掃過帳中衆將:“有旨意!”

衆將聞言,想也不想便齊刷刷跪地,口中高呼萬歲。秦鳴愣了一下,便成了孤零零一個人站在那裡,看着張輗餘光瞥來的殺機,他忍不住打了個激靈,雙膝一軟也趕緊跪下。

“着太平侯張輗爲欽差,節制上十二衛,率軍入宮救駕不,不得有誤!欽此!”張輗朗聲念出旨意,每一個字都像重錘一樣砸在衆將心口。衆人這才意識到,奪嫡之爭已經到了宮廷政變的地步,甚至連皇帝的生命都岌岌可危了!

“我等遵旨!”衆將七嘴八舌應聲道。

“好!”張輗收起旨意,高聲道:“爾等火速點齊兵馬,隨本侯入宮救駕!”

“是!”衆將一個個十分興奮,轟然領命。

“且慢!”這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起,秦鳴從地上爬起來,恭聲道:“侯爺,末將能看看旨意嗎?”

“可以。”張輗定定看着秦鳴,目光中沒有一絲情緒。緩緩將那道黃綾遞給了秦鳴。

秦鳴雙手接過定睛一看,只見上面與張輗方纔所宣隻字不差,還加蓋了皇帝金印!

“這……”秦鳴忍不住倒吸冷氣。

“怎麼,有問題嗎?”張輗眼皮挑了挑,右手狀若無意,摸向腰間的刀柄。

當然有問題!誰不知道這枚金印已經被盜出宮中,現在卻正大光明的蓋在黃綾上,說沒問題鬼都不信!

“當然……”秦鳴說到一半,面色一陣變幻,最終一臉順從道:“沒有問題!”說着把手一揮,對衆將喝道:“都愣着幹嘛,快去調兵!”

衆將有些惋惜的看看秦鳴,心說這廝倒是會見風使舵,再堅持一會兒恐怕就得人頭落地,那樣大家可以人人官升一級,該是何等痛快?

但人家既然已經轉彎,想要踏着他的屍首上位是不可能了,只好怏怏抱拳,口稱遵命,然後出去調動兵馬。

中軍帳中,只剩下秦鳴和張輗一行,前者的神情愈發恭謹道:“侯爺勿怪,末將職責在身,不得不走個形式,驗看聖旨……”

“老秦你老成持重,本侯怎麼會怪你呢?”張輗彷彿已經忘記方纔的不快,親熱的拍着秦鳴的肩膀道:“救駕事大,但營中也不能沒人鎮守,老秦你留下坐鎮,本侯帶兵即可。如何啊?”

第1158章 兵權兵權!第563章 天意第942章 泰安第794章 對峙第4章 林姐姐第1097章 春日第347章 再入洞房第171章 失蹤第765章 太子雄起第567章 御前對質第834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797章 死士第593章 招供第363章 湖第1032章 神威第457章 談判第428章 劉公第25章 老王回來了第390章 螳螂捕蟬第152章 失蹤的人口第71章 囚徒困境第43章 回家第1195章 上陣父子兵第741章 所謂兄弟第1084章 百姓第1235章 傲骨第567章 御前對質第551章 好詩好詩第773章 捉到大魚了第257章 怡紅閣第1001章 行刺第476章 曙光第658章 北京北京第346章 昏禮第437章 螳螂捕蟬第160章 流民第122章 風水輪流轉第1009章 大喜過望第571章 倒戈第1063章 合流第299章 小別勝新婚第615章 重臨第253章 最佳人選第240章 內閣第956章 亂第580章 刺王第1260章 威震宣府第696章 秘密武器第437章 螳螂捕蟬第766章 奪門第625章 爲人父爲人夫第254章 天心第276章 風暴過後第268章 不忍忽悠第344章 談判第1135章 人心所向第676章 產假第1104章 美夢破碎第1155章 風不止第797章 死士第245章 見太子第691章 女人心第1185章 洪熙三年春第381章 三英戰呂布第963章 血路第187章 你的命歸我了第210章 老孃第710章 重逢第1039章 我來第789章 輸血第196章 紅袖添香夜讀書第718章 重重有賞第390章 螳螂捕蟬第597章 迎來送往第245章 見太子第916章 栽贓第267章 談判第1228章 望梅止渴第1107章 局第255章 民心第27章 縣衙第68章 知縣的煩惱第324章 勇追窮寇第17章 金屋藏嬌第539章 鐵肩擔道義第550章 文士之爭第1256章 義絕第372章 回家第504章 會同館第839章 皇帝返京第263章 火併太平第891章 暈第1168章 奇蹟創造者第161章 黑鍋第494章 報復第360章 死亡之吻第437章 螳螂捕蟬第83章 意外第1270章 長驅直入第211章 周臬臺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