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尾聲

這次真的改變了歷史,原子彈在京都爆炸了,超過三十萬的人在一瞬間消失了,多達三百萬人在覈彈爆炸後受傷,整個京都市區在地球上被抹去了,破壞得是那樣的徹底。

美國總統杜魯門第三次發表在日本投擲原子彈的消息,日本的千年古都京都被摧毀了,這次公佈的圖片資料比宣佈轟炸廣島市及長崎市的資料還要多得多。

京都附近有多座日本的大城市,大量的日本平民目睹了原子彈爆炸後蘑菇雲升騰的景象。本來對於美國在日本已經投擲原子彈的信息不太相信的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高層,在得知確切消息後才真正的震驚。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表示將接受波茨坦公告,即將投降,第二天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

這一聲巨響,同時代表着二戰戰爭的硝煙散去,和平年代即將到來。

“戰爭結束了戰爭結束了!日本已經宣佈無條件投降!”這一則消息以光的速度向全世界傳達,世界各地都出現了舉杯慶祝的場面。在戰略空軍司令部內,無論是將軍還是軍官士兵,都歡欣鼓舞。

“來,去把香檳酒都拿來。”蒙特這個戰略空軍總司令也是從心底裡感到高興,命令辦公室的秘書們把一箱箱的香檳酒搬到作戰指揮中心的大廳中,讓指揮中心的官兵們都舉杯暢飲,所有人都歡呼雀躍。

就在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的晚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正式舉行了一個大型的慶祝酒會,多個艦隊的司令、海軍陸戰隊的指揮官、戰術空軍及戰略空軍地指揮官,可以說得上是將星匯聚。

就在太平洋艦隊地將領們在慶祝勝利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先生在電臺中卻宣佈委託麥克阿瑟將軍作爲盟軍最高司令,由他負責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儀式。並簽署和平文件。

這一則消息讓海軍將領們十分氣憤。,因爲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歷次戰鬥中都是海軍身負重任,出生入死的。以尼米茲上將爲首的太平洋艦隊的將領們都提出了異議。尼米茲上將向金上將提出了強烈的不滿,而金上將也立即向總統提出動議。

而對於由那些高級將領出席日本投降簽字儀式的問題上,海軍內部也出現了爭論,這可是無比的榮譽,大多數夠分量地將領都提出了申請。

“總司令,你爲什麼不申請在日本投降簽字儀式上列席?”戰略空軍情報部參謀長約瑟夫.羅徹福特准將同蒙特的交情比較深。在一次共進午餐時笑着向蒙特詢問。

“呵呵,也沒什麼,如果我出現在日本的投降簽字儀式上,可能日本人就不投降了。”蒙特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到:“日本的戰艦在我的手中被擊沉了大半,日本的城市也在我的謀劃下被摧毀了大半,要是像惡魔這樣雙手沾滿日本人鮮血地美軍將領出現在會場上,日本代表可能會把筆也扔了而同我決鬥。”

其實蒙特也有出現在1945年8月28日日本地投降儀式上。不過卻是在空中盤旋的B-29戰略轟炸機中。從高空中靜靜地觀看日本投降簽字儀式的過程。

二戰結束後,美國新任總統杜魯門爲了鞏固自己在軍界中的影響力,大力拉攏提拔一批海陸空三軍的將領,一些將領肩膀上的軍銜得以晉升。而蒙特也順理成章地晉升爲全美國第一個空軍上將。(陸軍航空兵從陸軍中獨立出來並同戰略空軍合併,成爲了真正的空軍軍種。)

雖然在明面上蒙特只是個空軍上將,但是由於空軍總司令阿諾德五星上將己經處於半退役狀態,大部分的軍務都交由蒙特來處理。美軍的第58特混艦隊及戰略空軍都是由蒙特一手創建起來地,由蒙特一手提拔起來的空軍將領及海軍將領佔據了美軍大多數實權職務。二戰後美軍進行了大裁軍,陸軍裁軍的數量最多。但海軍及空軍就相對少很多,蒙特作爲美軍中少壯派的高級將領,其軍中的地位更加顯赫。

不過在軍中大多數人都感到意外地是,蒙特在晉升爲上將後不久,就宣佈退役。

或許外人不明白蒙特爲什麼退役。但是那些掌控美國地頂尖級人物中卻是知道的。因爲蒙特已經正式成爲骷髏會長老,骷髏會作爲真正地美國權力核心。做好一個骷髏會長老比當一個美軍上將要更重要。況且蒙特自命是一個喜歡躲在歷史背後舞動指揮棒的人,他也向羅斯福承諾過要把美國帶向長久繁榮,當然也不能只是在嘴皮上說一說。

美國的上流社會說到底,是幾個超級大家族輪流座莊的模式,蒙特所在的麥道家族雖然接替了羅斯福家族成爲了新的當權家族,不過蒙特及麥道先生都清醒地認識到麥道家族還不夠強大,蒙特利用他第一次成爲輪值長老的三年時間裡,大力整合了家族中各方面的利益關係,繼續以經濟發展爲核心,進一步壯大了家族,麥道家族在高科技領域壓過了那些老牌的家族,讓麥道家族有了長久發展的堅實基礎。

除了在經濟領域發展外,蒙特也大力支持他的結盟家族的發展,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在發展迅猛,肯尼迪家族在政壇上異軍突起,布什家族則在外交特工方面壯大了力量當二戰結束後,在中國內戰的後期,蒙特適當地施加了他的影響力,讓國民黨得到的美軍援助減少了,而蒙特通過秘密途徑支持**一向都在進行中。當新中國成立後,蒙特還派出了卓別林到中國建立秘密關係。(卓別林和周總理會面的情況歷史上是有發生的。)

而當美國進軍朝鮮前夕,由於那時蒙特已經不是骷髏會輪值長老,蒙特旗下的蘭德公司(實際是美國政府的智囊團)旗幟鮮明地指出一旦出兵朝鮮新中國必定出兵,而洛克菲勒家族及摩根家族卻主張挑起戰爭。當美國出兵朝鮮戰敗後,蒙特在骷髏會中的地位迅速鞏固起來,而洛克菲勒家族及摩根家族卻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麥道.克拉克家族這時才正式成爲了美國社會中數一數二地超級大家族。

後來在蒙特幕後地主持下。中美正式建交,直接推動了整個歷史的進程。以下寫一則笑話:

某天,蒙特在他的比華利山莊中賞月,有幾個人深夜來訪,原來竟然是美國的三名科學巨匠,分別是愛因斯坦、奧本海默及費米。

“是什麼風把你們吹來了?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嗎?”蒙特在他的莊園豪華別墅中熱情地招待了這三名科學家,在喝過酒後蒙特向客人詢問。

“真的不知道從哪裡說起,有件事情想蒙特先生你代爲解決。”三名美國科學家互相看了幾眼後。才由官場經驗較多的奧本海默博士開口說話。

“有什麼事情儘管說,我這裡還是比較安全地。”蒙特的家中當然沒有什麼人敢來打擾,更沒有別國的特工敢來窺探,蒙特示意奧本海默博士大膽說話(原子彈投擲日本後,這三名科學家都有一段時間處於美軍的軟禁之中,後來在蒙特的調停下才把他們放了。)

“說來說去,還是關於原子彈的事情。”奧本海默博士又喝了半杯葡萄酒後。才又接着說話:“原子彈的威力太大了。據科學界地蘇聯朋友透露,蘇聯人也在進行原子彈地研究,要是以後爆發核子戰爭該怎麼辦呢?”

“我真是後悔當初寫信要求美國總統研究原子彈。”愛因斯坦在喝了幾杯酒後,開始向蒙特大膽說話,“要是以後原子彈就像飛機大炮那樣亂用,整個地球都會被毀滅的。”

“那你們想我做些什麼?”蒙特陪着三名科學家喝了幾杯後,也有些飄飄然起來。

“希望蒙特先生你阻止其它國家的原子彈研究,就像二戰時破壞德國人那樣去破壞蘇聯人的研究工作。”費米博士拿着一個酒瓶在空中揮舞了起來,“看了原子彈在日本京都爆炸的記錄片後。我就覺得自己是個地道的戰爭狂人,那可是幾百萬人的傷亡啊”

“要想阻止原子彈再次用於戰爭!”愛因斯坦大聲疾呼,臉色都通紅了。

“我想你們都想錯方向了,科學家們。”蒙特在弄明白三名科學巨匠的來訪意思後,認爲可以好好地利用一番。“正因爲原子彈的威力太大了。我們不僅不要阻止其它國家去研究,還要有選擇地幫助其它國家擁有原子彈。”

“爲什麼?”三名科學家一起向蒙特大聲問道。

“美國之所以敢向日本投擲原子彈。是因爲美國有原子彈而日本沒有原子彈。”蒙特在三個科學家面前擺出了一個軍事專家地姿態,以一個政治家的口吻說到:“試想一下假如日本人手上也有原子彈,美軍敢向日本投擲原子彈嗎?”

“震懾,震懾!這就是震懾的威力,你們總該懂了吧。”蒙特隨手拿起幾個酒瓶,讓三個科學家手上都拿上一個,“假如我們是四個國家,每個人手上都有原子彈,無論是誰先向誰扔原子彈,都需要考慮被對手用原子彈反擊的後果。”

“研製原子彈太困難了,我不認爲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能夠研製出來。”愛因斯坦把酒瓶在手中拋了兩下後放在了酒櫃上,認爲這是個無理的比喻。

“確實,現在除了美國及蘇聯有能力製造原子彈外,其它國家都不具備研究及製造原子彈地能力,英國及法國正在要求美國向他們提供原子彈技術,以美軍地軍部不贊成向英國及法國出售原子彈技術。”蒙特也把手中的酒瓶放了下來,攤了攤手說到:“美國政府同蘇聯政府地關係我不說你們都知道,一但兩個大國打起仗來,誰來監督他們不使用原子彈呢。”

“這需要成立一個國際性的監督機構。”還是奧本海默博士腦筋轉得快,畢竟是當過官的人。

“我的意思是,先讓某幾個大國擁有原子彈的技術,然後再成立一個國際性的監督機構。這樣就能夠達到有原子彈的國家互相在軍事上震懾的效果。”蒙特也不想兜***,向三名科學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解決的辦法我已經爲你們想出來了,不過需要你們提供技術協助才能成功。”雖然蒙特在這個時候要掌握核武器的資料並不困難,但是這比較容易暴露了自己,也以這時蒙特的地位利益不符合。

在這次蒙特和三名科學巨匠的秘密會談後,以愛因斯坦爲首的科學家們,同蒙特達成了一個基本共識,那就時核武器在有限範圍內的幾個國家擴散,併成立一個國際組織阻止核武器的任意擴散。蒙特因此得到了一份愛因斯坦提供的原子彈核心技術的資料。

在隨後的一些年月裡,蘇聯、英國、法國都先後宣佈成功研製了原子彈。當然蒙特是不會忘記把原子彈的核心技術通過秘密途徑交給中國的科學家的。因此也出現了新中國在成立後砸鍋賣鐵也要研製原子彈的情況。(個人認爲,那時的新中國如果沒有掌握原子彈的核心技術,是不可能在那麼困難的情況下還要努力研製原子彈的。假如研究不成功的話,那麼大的投入就都打水瓢了。)

作爲蒙特解決原子彈問題的交換條件,愛因斯坦答應蒙特,爲蒙特探討時空穿越的理論及主持相關的研究工作,製造時空機器的研究一直在進行中。蒙特期盼有朝一日能夠坐上時空機器,在時空中穿行,回到他原來的時代中去看一看。《打飛機》全書完,多謝廣大讀者這三年來的支持。這是本人較爲完整的第一部作品,希望讀過此書的人能夠喜歡,繼續支持我的其它作品。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290章 德國上空的鷹(九)第311章 顫抖吧,柏林!(四)第292章 意外的財富第117章 突襲(六)第248章 大海戰(二十)第268章 戰略取向第332章 白宮急電第12章 平安上岸第266章 大海戰(三十八)第50章 備戰(二)第285章 德國上空的鷹(四)第311章 顫抖吧,柏林!(四)第296章 決戰齊格菲防線之上(三)第227章 骷髏會年會(二)第133章 前奏之戰(三)序章試飛第174章 請君入龕(三)第328章 東京化焦土(三)第59章 珊瑚海戰(七)第84章 雨林反阻擊(二)第32章 前往美國本土第150章 西西里戰役(九)第27章 改裝飛機(一)第167章 總統急電第238章 大海戰(十)第66章 決戰中途島(三)第269章 頭蓋骨之謎第21章 祖國來客第35章 好萊塢邂逅第159章 進攻號角第121章 突襲(十)第147章 西西里戰役(六)第116章 突襲(五)第248章 大海戰(二十)第207章 進攻三步曲(十八)第262章 大海戰(三十四)第33章 初到洛杉磯第253章 大海戰(二十五)第139章 暗流第68章 決戰中途島(五)第55章 珊瑚海戰(三)第193章 進攻三步曲(四)第13章 殘酷現實第303章 挫敗納粹最後的反擊(四)第104章 婚禮第250章 大海戰(二十二)第268章 戰略取向第268章 戰略取向第199章 進攻三步曲(十)第233章 大海戰(五)第322章 從新制定戰略戰術(二)第71章 米高梅的雄心第220章 重整第244章 大海戰(十六)第80章 瞭望臺作戰計劃第119章 突襲(八)第238章 大海戰(十)第8章 英雄時刻(一)第321章 從新制定戰略戰術第143章 西西里戰役(二)第335章 真假希特勒第59章 珊瑚海戰(七)第286章 德國上空的鷹(五)第277章 圖謀以戰略轟炸打敗德國第108章 組建特別行動隊(二)第293章 慶功酒會第178章 做半天總統(一)第18章 別墅第5章 衝上雲霄第282章 德國上空的鷹(一)第8章 英雄時刻(一)第210章 進攻三步曲(二十一)第42章 回到珍珠港第167章 總統急電第110章 組建特別行動隊(四)第279章 支援陸軍(二)第237章 大海戰(九)第129章 轉戰地中海(二)第227章 骷髏會年會(二)第134章 前奏之戰(四)第37章 女孩的身世第22章 合夥人第258章 大海戰(三十)第145章 西西里戰役(四)第286章 德國上空的鷹(五)第220章 重整第170章 未雨綢繆(二)第281章 千機大作戰,摧毀德國(二)第42章 回到珍珠港第196章 進攻三步曲(七)第139章 暗流第196章 進攻三步曲(七)第23章 諜報員第66章 決戰中途島(三)第128章 轉戰地中海(一)第230章 大海戰(二)第303章 挫敗納粹最後的反擊(四)第185章 厲兵秣馬(二)第308章 顫抖吧,柏林!(一)第346章 曼哈頓工程2(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