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秉燭夜談心 西出無故人

晉開國之始,司馬炎尚能厲兵秣馬,節儉勤政,及至吳國平定,早被那5000吳國嬌娃俘虜失了魂,每日都在那羊車上宣淫,迷戀**,不理政務,朝政交給了賈充、荀勖、楊駿等佞臣。上行下效,這股荒淫奢華的歪風很快就在全國傳播流行,大臣們競相攀比,以窮奢極欲爲體面,以勤儉節約爲羞恥,社會風氣極其敗壞。只是當時,幸好有劉毅、衛瓘等正直大臣直諫,司馬炎也還算不上太過昏庸,大晉這纔沒有爛到骨頭裡。

只是武帝死後,司馬衷上位,這朝政旁路到賈后之手,那些忠諫老臣更是早已去世,這社會風氣愈來愈壞。賈后一黨重用之人要麼是與其沾親帶故的親信,要麼是阿諛奉承之輩。還有王戎、王衍、樂廣等之輩,此數人皆以清談出名,所以賈后才用之。這些人名聲雖大,但以浮誕爲美,廢弛職業。不過這張華卻是一個例外,真正是一心爲了大晉的人。

“張大人?怎麼又是他!”殿中不少大臣小聲嘀咕道。卻見張華緩緩走入殿中正中央,略帶沙啞的聲音諫道:“老臣不同意太子鎮守關西,皇太子爲大晉皇儲,國之未來,萬萬不可以身試險。況且宮中大小政事早晚要學習,更要熟悉爲君之道。樑王雖老,畢竟有鎮守關外數十年經驗,此次羌、氐勢大又太過突然,這才措手不及,只需遣一猛將強攻征討,不出數年必可平定關西。”

“不知張大人所諫猛將爲何人?”賈謐面向張華問道。

“御史中丞周處,原吳國名將周魴之子,忠烈果敢勇毅,況其曾任新平太守,熟悉西戎事物,對戎狄安撫講和,使叛亂的羌人歸附,雍地人多讚美其人。”張華道。他本就十分善於舉薦人才,這周處爲亡吳遺臣,歷來不受朝廷重用,多年功績才累牽升爲御使中丞,無奈其性格直烈,所糾察彈劾之人無論寵臣和貴戚。張華知道是埋沒其人才,此時恰好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才自然第一個想到了周處。

卻又見一老臣,正是中書令陳準上前跪訴道:“安西將軍夏侯駿和樑王司馬肜都是貴戚,不是將帥之才,進兵不求功名,撤退不怕責罰。周處是吳國人,忠勇果敢,與這兩人有怨隙又沒有救援,必將喪身。臣認爲應下詔讓孟觀帶一萬精兵當週處的前鋒,必定能殲滅敵寇。不然,司馬肜會讓周處當先鋒,定會失敗。”

中書掌管宣詔奏命,秘書機要,朝政之中樞,賈后自然不會讓中書令之位落入外人之手。這陳準正是其心腹親信。

張華何嘗沒有想到此事,只是這主帥若換成太子,周處必可開足馬力,人盡其才,馬到功成。而這孟觀卻是賈后心腹,太子多此掣肘,只怕難以如意。事到如此,朝中大臣大多同意太子所奏,況又是他主動請奏西征,因此他無力改變任何現狀,只能盡力爲太子選任忠義能臣輔佐。孟觀雖有將才,卻非上上人選,他自然上前極力爭端,於是朝政又如菜市場般熱鬧起來。

司馬衷卻早已不耐煩起來,這早朝竟然沒完沒了起來,幸好董猛早已把賈南風的主意告訴他。

“太子西征,事關重大,改日再作商議,退朝!”司馬衷終於宣佈了散朝。

於是又經過兩日討論後,張華和賈謐一方都互相讓一步,所有事情都商討完畢。

“太子司馬遹爲徵西大將軍、都督關中諸軍事;孟觀爲安西將軍,周處爲建威將軍,李肇爲揚威將軍,同出戰討伐關西叛亂。樑王司馬彤回京任職爲尚書令。”林易看着手中的聖旨,卻不知如何感想。本以爲此事應該很快達成,費不了多少周折,卻想不到如此艱辛。他還是小看了賈后一黨,想不到他們雖同意了林易出鎮關西,卻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願給其一兵一卒,讓其成爲無餉無兵的元帥。最終雖是安排了大量心腹,還好最終給了周處這員猛將,5萬精兵。臨行之前,林易自然要拜訪張華,這一切都是其據理力爭。

“昔年劉表之子劉琦,恐懼後母之害,上樓抽梯問計於諸葛孔明。孔明教他自請遠守江夏以避禍。老臣自然明白太子深意,只是此行兇險萬難,殿下一定要保重!”張華看着林易深沉道。

“多謝張大人!”林易躬身行禮道。張華曾是司馬遹剛立爲東宮太子之時,朝廷爲其選聘的東宮六傅之一,因此和司馬遹有師徒名分。只是後來張華恨鐵不成鋼,而司馬遹恨其爲賈后肱骨大臣,這才疏遠了很多。這幾日之事,張華一直爲林易爭取利益,卻讓這兩人之間距離拉近了很多。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本王以前卻是怪罪了張大人!”林易又欠了欠身道。

“太子千金之軀,萬萬不可以身涉險,老臣建議殿下可學趙王、樑王所爲,坐鎮長安,經營關西,遣周處征討。雖然有孟觀掣肘,想殿下威名,他自然不會冒出多大風浪!”張華連忙扶起林易,又語重心長道。

武帝時,張華因出生寒族且功高名重,爲朝中權臣賈充、荀勖、馮紞所不容,被排擠出鎮幽州,都督幽州諸軍事、領護烏桓校尉、安北將軍,安撫胡夷。因此張華對安撫邊民之事十分善長,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兇險,這才千方百計建議林易不要輕易涉邊進入險地。林易自然也不會錯過,又是一番請教,不恥下問,張華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直到過了子時林易纔回到東宮。

“殿下,你真偏心,爲什麼帶着陳舞姐姐,不帶我們去?”王景風和蔣俊一左一右躺在林易的懷中,十分幽怨道。林易明日就要啓程出發,這自然又是個難眠之夜。

“敬道還小,怎能離開母親,況且你和景風都已有孕在身,此去萬里,本王怎捨得讓你們受累!”林易連忙安慰這二位夫人道。

“殿下,臣妾真是擔心害怕,那西戎都是未開化蠻荒之人,與其打交道可要萬分小心!”太子妃王惠風憂怨道。

“陳舞姐姐,我們不在,你可要好生伺候好殿下!”這兩人又是戀戀不捨道。

“愛妃放心好了,我此行只坐鎮長安,那長安乃秦漢之故都,當今繁華絲毫不差於洛陽。絕不會涉險。軍中雖不給帶女從,只好委屈舞兒假扮爲貼身護衛。”林易又是一番安慰道。

“劉卞所招練的新兵我全部帶去,東宮一切之事內事就由惠風負責,外事你們兩人可找裴權商量。”林易又囑咐道。此行兇險異常,還不知道遇到什麼困難,陳舞這人自然要帶上,況且宮中精銳都被其帶走,他自然不放心陳舞。那雲夢山的幾人一直對其念念不忘。林易卻不擔心王景風、蔣俊二人,畢竟賈后對付的人是他,只有他不倒下,對付她們是沒有任何意義。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3章 初交鋒 太極殿內得嬌娃第101章 明月出三峰 蒼茫冰川間第235章 夢魘靈體第130章 信仰之力第223章 又見引路紙鳶第55章 柳橋外失約 七裡坡尋訪第210章 修真國第17章 暗爭鬥 陽謀陰謀環環扣第94章 破瓜初爲婦 爲郎情顛倒第210章 修真國第219章 七彩氣泡第204章 重逢第94章 破瓜初爲婦 爲郎情顛倒第90章 巧識破機關 聖女辯化身第26章 驚守衛 借亂暗中助妖狐第56章 尋隱者不遇 誤入無名谷第58章 谷中除殭屍 又遇骷髏海第9章 鷸蚌爭 福兮禍兮怎相知第231章 談判第59章 山窮水盡處 柳暗花明時第167章 背水一戰(上)第192章 玉匣現!第128章 河間王的左膀右臂第206章 反哺第40章 誓雪恥 小小少年志氣高第123章 淨明忠孝道第115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55章 柳橋外失約 七裡坡尋訪第51章 攬三秦俠客 招流民從軍第52章 法理總無情 人心卻有情第106章 人生似宿鳥 大限各自飛第120章 範長生第44章 二千銀甲騎 出人函谷關第231章 談判第95章 皚皚山上雪 皎皎雲中月第225章 笛聲悠悠第97章 無意苦爭鬥 各懷心腹事第206章 反哺第224章 天門峽第91章 所託非良人 破釜沉舟時第51章 攬三秦俠客 招流民從軍第106章 人生似宿鳥 大限各自飛第150章 朝堂之上(下)第216章 阿強第191章 湖底激戰第181章 花神娘娘第22章 無貪慾 世上何來阿堵物第206章 反哺第82章 百年傷心事 一夕在心頭第194章 南柯一夢第185章 心靜如水,狀若蓮花開!第216章 阿強第93章 蛟龍得雲雨 精氣四竅通第25章 衛天道 人妖殊途勢兩立第111章 錦官城第12章 逛金市 偶遇仙人解其惑第173章 鍼砭時弊第152章 先禮後兵(中)第194章 南柯一夢第143章 衆人昭昭,我獨昏昏第154章 風水輪流轉第101章 明月出三峰 蒼茫冰川間第168章 背水一戰(下)第215章 贛巨人第55章 柳橋外失約 七裡坡尋訪第1章 苦命人 一覺睡醒仟捌年第186章 葛洪衛玠歸來!第35章 又遇襲 莽漢不知調虎計第99章 寒威千里望 玉立雪山崇第79章 文武七絃劍 劍氣化琴絃第104章 誓死賭一搏 北斗玄鶴陣第196章 脫困第68章 無賴欺近身 一力降十會第213章 引路紙鳶第83章 餅中夾訊條 自有救兵至第128章 河間王的左膀右臂第16章 謐大婚 名士豪客竟諂媚第219章 七彩氣泡第216章 阿強第198章 自爆第50章 千年帝王都 多少餓殍民第64章 事了拂身去 又結一良緣第11章 探祖母 心繫愛郎暗偷香第159章 孔子履和王莽頭顱第123章 淨明忠孝道第199章 開鑿運河計劃第39章 無間道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39章 統統化爲灰燼第135章 鮮卑第207章 密謀第245章 涅磐重生第105章 鷸蚌相爭時 坐收漁翁利第245章 涅磐重生第30章 識血煉 比翼雙飛其樂融第40章 誓雪恥 小小少年志氣高第10章 沉美色 不知疲倦樂逍遙第75章 混入洞穴中 遇憨楞兄弟第114章 西夷校尉第102章 百年五神芝 天蠍松柏脂第231章 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