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泰阿之劍(下)

???“神劍豈可輕易示人,若非劍身被污垢所封,我等俗人豈能近身!”張華緩緩道,接着不露聲色地從身後書櫃中取出一個精緻玉盒,剛一打開,頓時整個房間內光芒四射。林易連忙靠近一看,原來只是赤色泥土,卻不知採自何地,竟是如此神奇。

張華又開口道:“這是華陰山赤土一斤,同是老友雷煥所贈,用這赤土磨拭劍身,劍鮮光逾益精明,光豔照耀!”林易一聽這張華此言,終於是明白這其中緣故。

“今日這泰阿寶劍和這赤土皆贈與殿下,請殿下收下!”張華突然開口道。林易是大吃一驚,如此寶物竟然就這樣送於了他,真是感到不可思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作爲一國之君,普天之下的土地都屬於他一人,天下的百姓都是他的臣民。這張華竟然是當着林易之面把如此寶物示出,林易就應該猜測到他的目的。

“無功不受祿,況且是如此寶物,本王是萬萬不敢收受這寶劍!”林易連忙回道。如此寶劍,佩戴於身,是百病不侵,百邪莫近,凡人誰不想得。但是林易卻非普通的凡人,眼界自不是普通凡人可比。

“寶馬贈英雄,寶劍擇明主!殿下龍騰虎步,骨骼清奇,天資聰穎,器宇軒昂,且有慧根。將來定是天下一代明主。有此寶劍,更是如虎添翼,無論如何殿下一定要收下!”不管林易收不收。張華已經這寶劍和玉盒都交到了林易手中。

張華是當今一代大儒賢者,更是識別人才的專家能手,當世許多人才都是其從畎畝中所發現。生就一番慧眼,司馬遹從來沒有得到他如此讚美。林易記憶中他還是第一次如此讚美一個人,林易能感覺到他是出自真心,心中雖是高興異常,但還是謙虛地推脫此物,林易是隱隱約約這其中好像還有什麼不尋常的事情。

張華見林易是如此推脫,接着又道:“殿下既然是如此謙虛。那老夫就實不相瞞,把這一切的事情都告訴殿下。

元康五年,武庫發生了大火。聽到武庫着火的第一時間,老夫擔心京都是否有賊人作亂,趕緊佈置部隊堅守崗位。因此,沒有及時組織人們去救火。錯過了救火的最佳時間。爲此致使武庫中存放的歷代珍寶和200萬人的器械鎧甲被焚燬,這些珍寶還包括:王莽頭顱、孔子屐、劉邦的斬蛇寶劍等。”

“此事不過是一年之久,本王當然知曉,當年司空大人雖是主動請求處罰,但是朝廷早已論證大人是盡職盡責,此罪不在司空大人之身!”林易插嘴道。

“殿下可知,斬蛇寶劍就是那傳說中的赤霄劍,和這泰阿劍是齊名的存在。號稱是帝道之劍。

秦始皇三十四年,漢高祖劉邦未登大寶之前。於南山得一鐵劍,長三尺,銘曰‘赤霄’,大篆書。劍上有七採珠、九華玉以爲飾,刃上常若霜雪,光采射人。高祖知其劍不凡,因此自是長佩於身,不留左右。後高祖劉邦憑此劍於大澤怒斬白蛇,一時名聲大噪,因此民間又名斬蛇劍,反而其真名赤霄卻是知之甚少。高祖正是手持三尺劍,立不世之功,開始其帝王一生。

漢高帝入關,得秦始皇白玉璽,佩之,曰傳國璽,與斬蛇劍俱爲乘輿之寶。我朝後,這寶劍無人能佩,一時收藏於武庫之中。

當日老夫親眼所見,那寶劍穿屋而飛,莫知去向。經此事之後,四海戎狄皆反,天下動亂不堪,朝政穢亂不止,國力江河日下!甚至是太子履薄臨深,險遭不測!”張華又說道。

“這斬蛇寶劍和傳國玉璽一樣,自漢朝以來,爲歷代傳國之寶。司空大人的意思是這斬蛇寶劍代表的是國運,其不翼而飛纔是導致這大晉國力衰弱的主因?”林易是若有所悟道。

“不錯,正是,殿下果真是聰慧過人!”張華回道。

武帝時,在吳郡崩落一個石鼓,槌擊沒有聲音,甚是怪異。皇帝問張華這是何物?張華回道:“可將蜀中桐材雕刻成魚形敲之,石鼓就能發出聲音。”後來正如其言,而且這鼓聲聞數裡。此典故是天下皆知。林易早知道張華不是個普通的文人,他畢竟是張良之後,家學淵源,對星占卜讖都有所精通,想不到竟知道如此之多。若是那郭璞、葛洪在此,只怕也不過如此。

“難怪當時,司空大人是傷心欲絕,當場昏聵,甚至是幾日不能下牀,原來大人所傷心正是爲此!只是大人卻又爲何非要賜我這泰阿劍又爲何?”林易依然是不解道。

“天生神物皆有靈性,自會互相吸引,那赤霄劍已經有了靈性。因此非要和這赤霄劍同樣的靈性寶劍方能找出其去處,而這泰阿劍就是這最好的物選。因此老夫早已暗中派人手持這泰阿四處尋找,這一年下來,卻是依然杳無音訊。

老夫又是請教了老友雷煥,方纔知道這其中原因,必須要用這赤土磨洗,恢復這神劍往日神采方可。只是老夫一介凡夫,若是如此,這寶劍靈性脫籠而出,自然就會逸走。而殿下殿下貴爲龍子龍孫,國之儲君,天下大運所在,必然能控制住神劍!”張華又接着道。

林易是終於明白了這其中的原因。赤霄劍不翼而飛,這張華是已經是料到亡國不遠,難怪這張華是愁眉不展。張華只所以對林易廢黜賈后之事,沒有任何興趣,因爲他已經發現這問題的根本,這天下無論是誰做主,只要不找到那赤霄劍,這司馬家的江山必是不長久。在憂愁和擔心中度過一天天的張華,內心的苦悶時可想而知的。

如此重任,確實是只有林易是最佳人選,林易自然不能再拒絕了。況且那赤霄劍,正是那巴蛇擺脫林易所尋之物,包括那王莽頭顱都是林易一直尋找的東西。林易正是擔心毫無眉目尋找這寶物,有了這泰阿劍相處,相信已經不是什麼難事!

於是連忙回道:“司空大人放心,本王自會磨洗這劍身,讓這泰阿神劍恢復往日神韻,他日找到那赤霄劍後,這泰阿劍自會物歸原主!”

話音剛落,林易就已經是消失於這張華府中。

第242章 築仙基第197章 雲雨悟真術第216章 阿強第105章 鷸蚌相爭時 坐收漁翁利第177章 辯忠奸第93章 蛟龍得雲雨 精氣四竅通第128章 河間王的左膀右臂第211章 彭蠡大澤第117章 巴氐流民第122章 青城山第100章 寂寞無作伴 喜迎玄鶴來第181章 花神娘娘第135章 鮮卑第122章 青城山第174章 出塵第225章 笛聲悠悠第193章 奮死一搏第81章 過雍秦樑益 翻崇山峻嶺第55章 柳橋外失約 七裡坡尋訪第89章 芳心向郎去 落刀爲問情第139章 探母第39章 無間道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1章 攻東西乳峰 首旗開得勝第175章 良禽擇木,賢臣擇主第217章 白蛟龍第42章 走馬入關西 遠離是非地第38章 太君逝 雪地賞梅吟詩樂第216章 阿強第129章 各懷鬼胎第14章 究主謀 求道房中上上乘第69章 霸王硬上弓 無心解心魔第7章 辦大市 不拘一格選人才第89章 芳心向郎去 落刀爲問情第199章 開鑿運河計劃第55章 柳橋外失約 七裡坡尋訪第138章 和氏璧和傳國玉璽第164章 廢除誅族刑罰第84章 虔誠心祭祀 白馬石像出第180章 選秀計劃第81章 過雍秦樑益 翻崇山峻嶺第174章 出塵第109章 算賬……第93章 蛟龍得雲雨 精氣四竅通第78章 雙人同心至 老嫗中暗襲第128章 河間王的左膀右臂第82章 百年傷心事 一夕在心頭第35章 又遇襲 莽漢不知調虎計第37章 雙喜至 剛獲麟兒又新婚第66章 過始平入秦 久旱迎喜雨第34章 入夢魘 管中窺豹暗中傷第211章 彭蠡大澤第190章 鯉躍龍門第41章 老臣赤膽心 內亂何時休第168章 背水一戰(下)第221章 贛巨人部落第130章 信仰之力第243章 引氣入體第168章 背水一戰(下)第46章 勝勇追窮寇 天雷同殆盡第231章 談判第239章 統統化爲灰燼第203章 急速離開第2章 露隱疾 三人成虎傳不舉第232章 交易第124章 天下第一武侯祠第89章 芳心向郎去 落刀爲問情第76章 過河欲拆橋 苦勞役暴動第33章 聽仙音 人間哪得幾回聞第49章 白叟翁論道 俏郎君尋仇第57章 可憐谷中魂 雖死不得安第152章 先禮後兵(中)第6章 憶往昔 賣肉西施一刀切第9章 鷸蚌爭 福兮禍兮怎相知第6章 憶往昔 賣肉西施一刀切第227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175章 良禽擇木,賢臣擇主第18章 見愛妾 方知東宮喜事臨第236章 頓悟第66章 過始平入秦 久旱迎喜雨第6章 憶往昔 賣肉西施一刀切第55章 柳橋外失約 七裡坡尋訪第107章 三試惑道心 堅定如磐石第182章 國庫告急第235章 夢魘靈體第227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80章 冥獄鬼爪功 斷肋破七曜第128章 河間王的左膀右臂第130章 信仰之力第23章 誅盜賊 殺雞儆猴警悍婦第9章 鷸蚌爭 福兮禍兮怎相知第141章 南風往事第73章 無數餓殍民 山腹爲苦役第153章 先禮後兵(下)第244章 不成功,毋寧死!第71章 攻東西乳峰 首旗開得勝第202章 力竭而死第57章 可憐谷中魂 雖死不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