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子夜點兵

騎着馬的寧南很快就到了子夜城下,望着那巍峨高聳地城牆,有一種望見山嶽的感覺,那種感覺讓他覺得自己的渺小。

城牆都是用一種黑玄石構成,此石通體黑色,微微泛着光澤,在陽光之下反射出各色光華,離得近了能炫人眼目!

高大的城門聳立在身前,青色的光澤欲要擇人而噬,透露出陰森地氣息。寧南站在十幾米高的城門前,感覺自己面對的就像是史前巨獸一樣,那氣勢端的嚇人。

城門的守將看見是一個少年站在門前都露出疑惑的神情,這兵荒馬亂的,一個少年居然堂而皇之地獨自行路,分明就不是一般修者所具備的,其中膽識固然重要,但還要有實力才行。

守將高聲問道:“城下所站何人?”眼前可是兩方交戰的時期,守將可不敢隨便亂放人進去,如果眼前的少年是西宇的人,放進去那就不妙了。

寧南平靜地答道:“這位將軍,勞煩你向你們元帥通報一下,就說寧將軍府的人來了!”

那守將本想說:你是何人,還要勞煩通知元帥?可轉念一想,眼前這少年的氣勢不凡,衣着光鮮,不像是說假話之人,還是先去通報一聲吧!

守將走到一處高大壯觀的府邸前,叫門前的守衛通報一聲說有急事面前元帥。

那守衛進去通報很快就出來了,叫守將進去見元帥,走過一個大院,看到一個大廳,守將走了進去。

元帥寧正雄正坐在大廳裡低頭沉思着什麼,見守將進來行禮站起身來,直接扶住了問道:“將軍急着見本帥不知有何急事?”

那守將鄭重地回答道:“元帥,城下有一個少年指名要見您,他說他是您府上之人。”守將說完,站在那兒靜等元帥的回答。

寧正雄一聽,心裡在想:難道是南兒來了麼?看來得出去看下才行。當即說道:“帶本帥出去見見那位少年吧!”

寧正雄在守將的帶領下,見到了站在城門前的少年,一看果然是自己的孫子——寧南,不由得臉上露出了笑容,對守將吩咐道:“快打開城門,讓那少年進來。”

守將一聽果然是認識,幸虧自己沒有趕少年走,否則後果難以預料。

青色地高大城門緩緩地打開,一條寬有四五米的大道出現在寧南眼前,寧南快步地走上前去。

走進城內正趕上出來迎接自己的爺爺,忍不住地撲向爺爺懷裡,也許有太久沒有見到爺爺了,心裡甚是想念的緣故。

這是兩年以來第一次見到爺爺,爺爺的頭髮有些發白了,面容比以前更加蒼老了,看來爺爺這兩年來吃了不少苦,操了不少心,自己卻不能幫助爺爺,心裡有些愧疚!現在見到了忍不住的眼圈微微有些發紅。

寧正雄在兩年內甚是想念親人,可由於軍務繁忙無法脫開身,所以只好把濃濃地思念埋在心裡,希望能儘快平定叛亂,早點回家見到妻兒老小。

兩人說笑着走進了寧正雄的住所,坐下後,寧正雄仔細地詢問了寧府的情況,知道寧府一切都還好後,放下了那顆懸着的心。

寧正雄問完了寧府的情況,又問了寧南的修爲境界,寧南直說自己是聚元二層的修爲。這讓寧正雄感到吃驚,直呼天才,修煉速度真是比平常人快了幾倍,就是比起絕頂天才也是不弱了,看來寧府發揚光大就靠自己這孫兒——寧南了。

最後寧正雄給寧南簡單地介紹了軍隊的情況:現在寧正雄手下有二十多萬軍隊,這些軍隊都是各路勤王的人馬,也就是說勤王的軍隊來了一半。開始時來了八萬,第二次來了十三萬,最後一次來了十一萬。打仗兩年中間消耗了十萬多的軍隊,這還是寧正雄小心謹慎,步步爲營的結果。

根據探子回報,西宇的軍隊不比寧正雄帶的軍隊少,也就是說他一開始隱藏了二十多萬人,不過後來陸陸續續地出現了,那些軍隊是秘密訓練的,驍勇善戰,多以騎兵爲主。開始交戰時,寧正雄險些吃了大虧,多虧他發現的早,要不然現在已經敗在西宇的手下了。

別看西宇年輕,但其膽略謀略計謀樣樣精通,又善用兵,所以雙方打了兩年,卻是不分勝負的局面。

寧正雄把這些情況都簡單明瞭地告訴了寧南,他知道自己的孫子是奇才,說不定能想出什麼計策來對付西宇呢?

最後,寧正雄說:“南兒,你先跟着我學習西宇交戰的情況和帶兵的經驗,等你熟練了或者想出什麼好的計策,我再派你領部分兵力上戰場。”寧正雄知道戰場上瞬息萬變,一個鬧的不好就是慘敗的結局,所以他才讓寧南先好好學習學習。

寧南也知道現在自己帶兵經驗等於是零,須得學習的地方很多,頓時點了點頭對爺爺道:“爺爺你放心,我不會亂來的!等我會帶兵了再上戰場不遲!”

第二天,寧正雄把寧南帶到了校場,介紹一些將軍給他認識,方便以後好帶領軍隊。一一地介紹起各位將軍,寧南記憶力很好,寧正雄說了一遍他就記住了。

總共有十來位將軍,他們聽到寧南是元帥的孫子後,頓時起了輕視之心,年齡這麼小的少年能帶兵作戰麼?這不是純屬鬧着玩嗎?不過他們可不敢說出來,只是在心裡有這想法罷了。

寧南注意到了他們看他的那種輕視眼光,不過他不在乎,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以後他會證明給他們看的。

時間飛快地往前飛走,三天時間轉眼即過。

寧南望着校場上整整齊齊的幾萬軍隊,心裡微微發虛,那氣勢帶來的壓力,似乎要將一座大山都壓碎;那綿延地隊伍長達幾裡,如盤旋地巍峨巨龍;那兵士手中所握的兵器閃出耀眼的白色光芒,就像夜晚漫天的流星照亮黑夜的虛空。

寧正雄開始點閱軍隊,因爲即將要出征了,要帶着榮耀和犧牲去戰鬥,他自然免不了一番熱情洋溢的演說。下面站着的人聽得心跳加速,滿腔熱血!

寧南此刻也在下面,那話悠若在耳邊不斷地迴盪:“將士們,今天是我們出發征討叛逆的日子!我們心中有個渴望:那就是爲我們大乾皇朝貢獻自己的青春和活力,因爲皇朝到了危急地時刻,只有我們拿起手中的武器,殺向敵人才能挽救那些家破人亡的難民。如果我們不拿起手中的武器,也許下一刻我們的親人就會和他們一樣到處流浪乞討度日,身爲大乾勇士的我們願不願意?”

下面人聽得熱血沸騰立即高呼:“不願意!”這三個字響徹雲霄,聲動四野,如山洪暴發,如怒濤狂嘯!

當日軍如長龍直驅黃旗城,此城在子夜城北部,地處溫南山脈和香金山脈之間,屬於軍事要地,易守難攻。兩年前,西宇趁寧正雄關注月光城之際,帶兵偷襲了黃旗城,當時城內守軍只有兩萬餘人,又是在夜色的掩護下,西宇軍只用了兩個時辰就打下了黃旗城。

寧正雄知道後懊悔不已,可是由於月光城距離黃旗城較遠,消息不靈通,所以寧正雄當時就放棄了重新奪回黃旗城的打算。後來由於連續地戰爭所拖累,無法顧及黃旗城。直至今日方纔有機會去奪此城,況且寧正雄派出許多探子去打探,有消息回報:此時守黃旗城的西宇軍只有三萬餘人。

這次,寧正雄可是準備帶七萬餘人去攻打此城,他是抱着必須奪下此城的念頭去的。

大軍如長龍亂舞,橫掃幾裡之外,一路勢如破竹般地前進,氣勢如虹,直指黃旗。行了半天,終於抵達黃旗城。此城三面環山,只有一面可以用來攻城。城的東西南三面是連綿萬里的山脈,山上多猛獸毒蟲,尋常修者根本難以深入山中,聽說山中還有超越五級的元獸,不知是否爲真?

寧正雄在大軍抵達後,命令軍隊在距城三十里外安營紮寨,整頓休息。後又派探子密切注意黃旗城情況。

是夜,天無月亮,但卻星光燦爛,瑩白色的星光披在人身上,給黑夜以朦朧的美感。寧南在白天提議:今夜攻打此城,不能耽擱,否則西宇得到消息後會在明天來馳援。時間緊迫,必須在今晚行動。

七萬多名將士在黑夜的掩護下,悄悄地摸進城牆底下,只見到有士兵放好攻城梯,迅速地登上城牆殺向守城的士兵,隨着一聲高喊:“有人偷襲!”黑夜裡的戰鬥拉開了帷幕!

事發突然,很多西宇守城士兵還在睡夢中,等驚醒後拿起兵器時要有已經晚了,很多人頭顱被分家了。有的還在穿衣服,有的還在被窩中,速度快的抵擋幾下也迅速地被殺。

這次可以說是寧正雄打了半輩子仗以來最成功地一次偷襲了,殺敵三萬餘人,自身損失只有兩千多人,可以說損失很小了。這兩千多人大部分還是在和值班的守城士兵搏鬥時犧牲的。

寧正雄對此事非常滿意,高興得合不攏嘴,還誇讚寧南聰明,要不是寧南提醒,他估計會在白天攻城,那時損失可就大了。

第五十八章 神秘小獸第四十一章 內鬥升級第三十七章 皇朝大亂第五十一章 北山歷練第五十五章 天才榜單第五十五章 天才榜單第四十一章 內鬥升級第三十章 子夜點兵第四十一章 內鬥升級第三十七章 皇朝大亂第十三章 獲悉陰謀第十七章 路遇殺劫第三十八章 諸侯大戰第六章 七年成長第二十六章 月光淪陷第十七章 路遇殺劫第八章 深山奇遇(下)第二十六章 月光淪陷第五十七章 諦聽之威第五十四章 小獸成長第二章 胎中練功第二十一章 偶得奇獸第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四章 虎符之爭第四十八章 驅逐博義第八章 深山奇遇(下)第四十二章 李胤之死第三十一章 初次帶兵第一章 靈魂穿越第五十八章 神秘小獸第四十章 皇子內鬥第九章 食草突破第二十四章 天仙少女第四十章 皇子內鬥第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十章 收受手下第八章 深山奇遇(下)第四十九章 大寧皇朝第四章 讀書不忘第四十一章 內鬥升級第十七章 路遇殺劫第三十七章 皇朝大亂第三十六章 皇帝駕崩第五十七章 諦聽之威第二十三章 帝都動盪第四十一章 內鬥升級第二十四章 天仙少女第五十一章 北山歷練第三十五章 護國將軍第二十七章 勤王出兵第十五章 戰後商議第四十六章 寧南被擒第五十四章 小獸成長第四章 讀書不忘第二十九章 代父出征第三十六章 皇帝駕崩第五十一章 北山歷練第三十章 子夜點兵第九章 食草突破第十二章 突起衝突第三十三章 大敗西宇第十二章 突起衝突第一章 靈魂穿越第四十五章 寧家江山第三十章 子夜點兵第二章 胎中練功第三章 出生神奇第三十五章 護國將軍第十三章 獲悉陰謀第四十三章 兵圍帝都第二十章 蘊藍花果第四章 讀書不忘第三十二章 勝利天平第五十六章 初聞宗派第五十八章 神秘小獸第四十八章 驅逐博義第十六章 修煉劍法第五十六章 初聞宗派第十五章 戰後商議第三十七章 皇朝大亂第二十五章 戰爭前夕第四十九章 大寧皇朝第四十二章 李胤之死第五十一章 北山歷練第二章 胎中練功第二十章 蘊藍花果第二十七章 勤王出兵第一章 靈魂穿越第五十章 皇家寶庫第十八章 反擊秒殺第四十二章 李胤之死第五十四章 小獸成長第五十五章 天才榜單第五十三章 巧取幽蘭第十一章 初創功法第十章 收受手下第三十一章 初次帶兵第五章 初識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