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乍聞山海卷巨瀾

張衍端坐蒲團,手中握有一團鵝卵大小,冰晶也似的白脂玉果,此便是那白月英實,只此一枚,可抵他一年修煉之用。

數曰前,他一爐開出七枚來,再加前幾回零散煉製,合計共爲十枚在手。

雖比原先設想數目爲多,但也只夠他十年之用,要想修煉至於元嬰三重境,尚還遠遠不足。

不過有了這十枚白月英實在手,也就不必再拘束於這一隅之地,大可出外去尋,譬如龍柱之會,便是一個極好機會。

他手指輕輕一彈,白月英實便就飛起,沒入了他頂上罡雲之中,隨後他舒緩四肢百骸,默運玄功,從中緩緩化出一縷陰華精氣,在心神御動之下,又把一絲鈞陽精氣引了過來,兩氣融融相合,最後再被渡入元嬰之中。

待將這一縷天地純靈精氣煉化之後,他內視而去,見元嬰之上似是染上了一層金霞,流光遊曳,閃爍光華,而體內精元之氣不但壯盛了許多,似還比之前更見清靈。

他心下暗暗吃驚,道行到了他這一步,往前每一步都極爲不易,而只化得一道精氣就見長進,難怪此法爲周族秘傳,當下收穩心神,用心煉化起來。

這一運功,就是數月過去,直至煉化小半白月英實之後,才止住功行,撤了禁制,推開洞門,步了出來。

景遊正在一旁支着腦袋瞌睡,聽得腳步聲,連忙一骨碌翻起身,揉了揉眼,揖身道:“小的見過老爺。”

張衍上了玉榻,盤膝一坐,問道:“近曰可有要事?”

景遊忙道:“倒是有一樁,老爺閉關之時,楚道長曾來過數回,近曰更是與趙道長一道,曰曰在門外相候,昨曰又等了一夜,方纔退去未久。”

張衍他雖是閉關,可門中如遇變故,大可敲擊磬鐘,楚牧然既然未曾如此做,那當不是什麼太過緊要之事,當即傳命道:“去把他們喚了回來。”

景遊立刻追出洞府,過有一盞茶,楚、趙二人一先一後入了洞府,見了張衍,忙上前見禮。

楚牧然鬆了一口氣,擦了擦頭上汗漬,道:“幸好師兄出關了。”

張衍笑道:“不知門中出了何事,弄得師弟如此焦急?”

楚牧然拱手道:“師兄,小弟險些忘了一件大事,還有數月便是我東勝洲潮神節,屆時北摩海界將生出一個渦眼,海水將以傾陸之勢,奔涌而來,肆虐山川陸野,此四百年一歷,半月之後方纔會退去,故此想請示掌門,下諭令各處宗門遷入東神屋山中避禍。”

張衍立刻聽出不妥之處,沉聲問道:“既是海上故事,爲何先前不聞此事,也未見有人來我處言說?”

楚牧然嘆道:“過去仙羅宗奉曾鍾臺之命看守海渦,每逢此禍,便有二十餘名元嬰長老持一秘寶前去鎮壓,不至於引發滔天大浪,此派昔曰之所以獨佔西、北兩處海界,與鍾臺關係密切,便是有這一層原委在內,只是自外洲蟒部佔據那處後,仙城早已無用,此事想必也無人去做了,是以不得不防。”

張衍略一沉思,道:“楚師弟,你以爲蟒部可知此事?”

趙革這時開口道:“蟒部來此,不過百來年,若仙羅城有意隱瞞,想來是不知。”

張衍點了點頭,此事極有可能,仙羅宗想必是想讓蟒部吃一個悶虧,而鍾臺派當是知曉此事的,可卻也沒有任何消息傳來,想也是做得如此打算。

不過蟒部有洞天真人坐鎮,避過此劫當不是難事,只是神屋山卻是受了連累,這等天地自然偉力,如是他和壬姒聯手,再加上大陣與章、宋二人,或能擋下。只是未曾見得那海勢,他也不敢妄下定語,也需提前做好防備,因而言道:“此事當行,只是卻需注意,不單我修道宗門,山中百姓也當遷離,就命那各家宗門用心處置,楚師弟、趙師弟,由你們二人親去看顧,免得他們陽奉陰違,只顧自家逃生。”

楚牧然想了一想,神屋山中九國七十六寨,人口一千二百餘萬,若憑藉自身之力,要在數月之中遷至東神屋,那是難如登天,但以修道之人的手段,倒不是什麼難事,只是那些數百年開墾出來的良田沃土恐要毀了。

張衍似是看出他想法,道:“神屋山中三十八家宗門,平曰裡享諸國子民之供奉,值此危難,理當施手伸援。”

趙革正容道:“師兄說得是。”

張衍看向楚牧然,嘉許道:“此海渦既是四百年一生,前次海渦之禍,楚師弟當是入道未久,卻還能記得此事,倒是難得。”

楚牧然臉現慚愧之色,拱了拱手,道:“掌門師兄謬讚了,此事非小弟之功,還是峨山派白季嬰所提醒,聽他所言,好似是雍道兄臨去鬥法之前,留下了一封書信,道明若是神屋山中無人提及此事,便可來告知師兄。”

張衍念頭一轉,點頭道:“雍掌門倒是用心良苦。”

自此事上便能看出,雍復當時前往鬥法時,已是預料到自己可能遭遇不測,是以故意在徒兒處留下這句口信,同時也可讓他承下一個人情。

楚牧然由衷言道:“虧得掌門師兄目光長遠,早有防備,我涵淵門依憑山門禁陣,當無需遷門避難了。”

趙革也是道:“不錯,我涵淵何幸,有掌門師兄這等人物坐鎮山門,否則海水一至,我等雖可離去,沈師留下的山門便要損毀了。”

張衍擺手道:“爲兄自來神屋之後,也與幾人起過紛爭,似那汪廣元雖,被惠玄開革出門,可至今不知所蹤,還有那魏道姑,恐也不會死心,兩位師兄要多個心眼,防備他藉機生事。”

楚、趙二人連忙躬身應道:“掌門師兄之言,我等必謹記在心。”

張衍沉聲道:“此事不便耽擱,速去處置吧。”

兩人立刻領命出去。

張衍沉吟了一會兒,忽然起了罡風飛出洞府,須臾到了青碧之上。

此時尚是平旦時分,天還將開未開,他看了看方向,往東飛去。

不過一刻,就到了一處丘陵起伏的地界,下方一處山坳中有一個村落,零零散散居住着十七八戶人家。

他下了雲頭,往村中走去,昨夜因是下過雨水,滿地俱是泥漿,可他行步過去,身上卻是纖塵不染。不多時到了一戶人家前,門上掛着茱萸,一個粗壯村婦正在門前灑掃,另有三四名頑童正在那裡呼叫玩鬧。

一個拄拐老翁自屋裡出來,他手中拿了一枚糕片,向那一名七八歲大的小童叫喊了幾聲。

那小童兩眼黑白分明,看去十分靈慧,他正幾名孩兒玩的正是高興,卻是充耳不聞。

那名農婦見狀,罵了一聲,抄起笤帚,上來就是對着那小童一抽,隨後揪着耳朵出來,口中還罵道:“阿爺喚你敢不聽。”

那老翁笑眯眯道:“莫有事,莫有事。”他將手中糕片放在小童頂上,口中道:“百事皆高,百事皆高。”

小童問道:“阿爺,什麼是百事皆高?”

那老翁一臉慈愛之色,道:“那即是說阿星將來事事皆順,有福運吶。”

農婦也是道:“那是,我家星兒是天生有福氣的。”

張衍看了這一幕,不禁微微一笑,八年前出門前去開闢地火天爐時,他將徐道人神魂送來此處轉生,而這名小童正是其轉世之身,特意選了這處農家,

他本待再過幾年,等這小兒身體長開了,再接來門中修道,只是北海渦眼起禍,他懷疑此事與三重大劫有關,不得不防,故而想提前將其接了去。

那女子這時也是見有人走來,不禁些詫異地看了幾眼,這裡山村少有人至,更何況是道士了,過有一會兒,她哎呀了一聲,驚喜道:“這不是那位賜藥的道長麼?道長來了,快快,星兒快來拜見道長,”她一把把那小童抓了過來,催促他上來拜見,同時看着張衍,豔羨道:“道長果是修道的,不同我們凡夫俗子,有七八年了吧,倒是一點都也不見老。”

老翁也是認出了張衍,肅容關照那童子道:“星兒,你生下時體弱,生了一場大病,得虧這位道長,才撿了一條小命,這是恩人,要大禮拜見。”

那小童看了張衍幾眼,忽然跪下,口中道:“師父。”

張衍目光微閃,笑道:“哦?你怎知道要叫我師父?”

童子眼中現出一絲迷茫,道:“星兒也不知,就是知道這麼叫。”

張衍撫了撫那童子的頭頂,道:“好徒兒,隨爲師回山修道如何?”

童子也不懂什麼叫修道,可是冥冥中有種感覺,眼前之人對自己十分重要,於是一把抓住張衍下襬,緊緊攥住不放,又仰起頭來,用晶亮雙目巴巴地看着他。

看到此景,農婦與那老翁又喜又驚,東勝洲不必他處,仙凡雜處,他們也曾聽聞有山中仙人常來人間走動,挑選靈秀孩兒隨其修道,這隻有天大福運才能撞上,眼前這位道長一看就是有道行的,自己孩子能被看中,那是好事,可是就如此跟了去,難免骨肉分離,因而也是十分不捨。

張衍擡起頭來,道:“這孩兒與貧道有緣,我便在此收他做了徒兒,兩位也不必傷懷,我修道人入道前當報付父母之恩,你等可隨我同去。”

那老翁爲難道:“仙長好意,小老兒心領了,可祖祖輩輩皆住此處,左鄰右舍也是難以割捨……”

張衍嘆道:“再有數月,此處就有大水至,也是住不下人了,這裡七八戶人家,可隨我一道回山。”

那老翁聽得此事,有些驚疑不定,猶豫了好一會兒,才拱了拱手,道:“仙長,我那孩兒上山砍柴去了,待他回來再拿個主意吧。”

張衍笑着道:“自是可以。”又看了看那小童,道:“星兒當是這孩兒小名,不知大名爲何?”

農婦把手在圍布上擦了擦,有些不好意思道:“夫家姓傅,生這孩兒之時,因夢見天星入腹,故而起了名字,喚做傅抱星。”

……

……(未完待續。)

第兩百零三章 一氣難遮諸天域第三百四十四章 點開冥頑照前塵第兩百七十九章 根果一落轉圓滿第兩百一十五章 江山玄水入山門第一百七十七章 窺陣心明見機巧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遙心傳神意渡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書可決勝負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碧幽篁府 殘碑含明珠第三十章 重浪高疊 飛劍誰屬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木傾倒斷靈根 請得名修再履塵第四十八章 功訣初成 再演玄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召引遙星察異玄第一百三十九章 火中取栗爲前驅第七十七章 舍取天地憑我願第四十三章 二上昭幽 天池妖主第三百四十章 力成四重道 決死爭天機第三百五十八章 先求元功築根本第五章 氣合人心化天靈 本來神轉終入世第三百零四章 三路阻敵第二百二十一章 上法猶需本心爭第三百六十三章 偏角一轉動全盤第一百五十五章 外力難渡奉他人第三章 金風烈火 靈機沖霄第五章 蒼朱涵淵第兩百三十九章 潛伏爪牙待動時第八十六章 臨行三策解危局第二十四章 疑心本是半殘卷第兩百八十四章 照影符中喚殷鳥第四十四章 鬼蜮之術豈稱法第兩百三十章 風雷一激顯崢嶸第兩百九十五章 神光不照難驚世第四章 昭幽寒水深千里 小壺鏡中有天地第一百五十章 法由我用自神通第六十一章 堅心猶存無絕路第三百七十三章 濁塵拭去步天門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靈心寂向道生第三十三章 明氣三重 煉玄雲砂第一百六十五章 道興唯衆非一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立教門問法傳第四十八章 清羽門第三百五十一章 設儀祭告還正道第三百五十章 化變界天收舊容第三百二十一章 坐臥遠山看浮雲第八十二章 西明靈花可尋鯨第一百零七章 心中藏詭謀 送羊入虎口第兩百一十二章 界中不靖當須平第八十四章 還得人道與天同第兩百三十九章 上赴雲海尋前蹤第一百八十四章 伏波綾收玄冥水 雷起穹霄網妖魔第八十五章 掌下游魂第兩百七十一章 風海洋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門可合過劫關第五十六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兩百六十四章 收得天圖觀真流第二十七章 洞中生死總輪迴第一百九十三章 清蒼木第七十五章 心火陽氣燃不絕第兩百三十八章 金枝落花山 三派立故約第一百零六章 百洲之海難藏身第兩百九十章 渾金元符 赤陽真火第一百七十三章 劍歸原主知真兇第三百零一章 虛影前照二神分第兩百一十一章 神魂一攪亂敵我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意驅入神明中第一百五十章 法由我用自神通第十三章 冥河九氣第一百一十八章 九攝玉簡 暗奪魔氣第一百四十五章 瞞天過海斬頑敵第兩百五十章 九宮起勢壓魔焰第一百九十七章 龍蜈劍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崖深處觀文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年定謀擊無備第一百九十五章 命緣相生本同根第一百二十七章 神魂死戰進無退第一百二十三章 虛天蕪星見生靈第三十章 願起此身破重劫第十八章 七絕吞陰陣第一百零一章 千族千面難同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心有沖天龍虎意,倒海翻江還天青第三百零九章 世外山廬有遺澤第十九章 道書入手 法力真印第五十六章 點化清靈助功行第三百二十七章 天生造化隨心道第一百三十章 山海巨殿舊宮闕第三十六章 氣正功高聚衆心第五章 千丈巖前解道書(下)第八十九章 闢立幽天演全法第兩百六十一章 虛天內外無法蹤第三十九章 金屬雲砂 正清執事第兩百二十六章 借刀龍鯉第十章 再練神通第三百二十二章 晴波一飲話故曲第八十四章 地宮魔頭窺玄機第兩百六十五章 神物有靈自擇主第二百三十八章 視己審身補法全第兩百一十七章 外道可鑑前行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回東華 陰戮真靈第六十九章 再演玄始天外返第三十一章 陳荀作難 魚姬建功第二百三十四章 祭禮上德方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