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魔域(上)

“這裡是魔域!”連續擊殺幾波從未見過的靈獸後,莫海生、北風、蘇衍三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

儘管三人都未見過魔域的描述,還是非常果斷的說出這個只在一些文獻中提到的名字。封魔之地,自然便是封印魔人的地方,而魔域,就是被封印的魔人生活的地方。

魔人的鼎鼎大名,三人可謂如雷貫耳。無論哪名靈師,哪怕之前從未聽說過魔域、魔人、封魔之地的人,只要他想來封魔秘境,必定會調查一下這類的東西。這是每個靈師前去冒險是必做的一件事。

要說魔人,還得追溯到數十萬年前的遠古蠻荒時代。那個時代,到處是強大的靈獸,以及各種奇怪的修士。人類,當時處於自然界食物鏈的中下層次。在靈師界,更是最底層的存在。不過,人類有一個其他種族無法比擬的優勢:學習。

人類師從靈獸,學會了武技,感悟天地,學會了靈術,慢慢發展,後來結合武技和靈術的特點,產生了靈技。然而,即便人類擅長學習,但因爲先天的劣勢,在種族繁多,異常強大的靈獸威脅下,依然很難保全所有種羣。只是將人類的地位,從被獵食者,逐漸提升到中上檔次。

即便這種情況下,人類依然滿懷信心。畢竟人類的發展歷史太短,無數人類大能自信,只要有充足的時間,人類必將戰勝其他種族,站在世界之巔。

不過,這個發展過程不是一帆風順。在沒有徹底強大起來之前,依然有大量的人類被獵食。傳統的修煉方式固然是一條通向強大的道路,但是,這種修煉方式需要天賦,需要努力,需要漫長的時間。

隨着人類修行界的發展,各種各樣的修煉方式如萬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時,一種可以迅速提升實力的辦法偶然間被發現。那就是獸化!

煉化靈獸的血脈、獸丹,讓自己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獸化,或者可控制的在靈獸和人類之間變化,獲得靈獸強大的力量。這就是獸化!

獸化之初,受到了所有人類的歡迎,沒有人覺得這個是異端,也沒有人厭惡。在人類處境非常艱難的時候,任何可以提升自己,保護家人的力量,都得到了尊重。

不過,獸化也有很多弊端,比如,一部分人無法承受住靈獸的血脈力量,暴斃而亡,還有一部分人徹底獸化,失去人類的智慧,變成一隻瘋獸。此外,獸化的力量成長是一次性的,日後很難提升。即便後來人類漸漸摸索出提升的辦法,還是有缺陷,畢竟,獸化不能和其他幾種正統,循循漸進的修煉方式媲美,後者已經發展了數千年,早已係統成型,沒有任何危險。而且,循循漸進,本來就比瞬間獲得強大力量隱患少。

後來,獸化漸漸也摸索出一條修煉方式,危險性也漸漸降低。但是,獸化到一定境界,總是有很多人無法承受住靈獸血脈的影響,變成一隻荒獸。

即便有這麼多缺陷,甚至可以說是一條必死的路,但是,在幾年,幾十年後死,和現在死做出選擇,大多數人還是走上了這條路。畢竟,他們還有自己的家人,親人,友人,鄰人,山寨的人要守護。

當時,最強大的除了靈獸,還有一羣被稱爲“魔”的生物,他們和靈猴,靈猿一樣是類人形生物,但是和人類不同的是,他們天生就非常強大。他們的智慧比靈獸強大一些,力量則稍弱一些。他們沒有尖牙,卻有鋒利的爪子,以及控制天地靈氣的力量。其實,人類的靈術就師從“魔”這種生物。

其實,“魔”也可以看爲一種靈獸,人類習慣將所有和自己不同的生物叫爲獸。而“魔”之所以不被稱之爲獸,而是一個新的稱謂,和他們的生活習性有關。

對於其他強大靈獸來說,人類只是一種普通的食物而已。很多時候,強大的靈獸不屑於獵殺人類,因爲人類的體型太小,往往需要獵殺幾十個纔夠填飽肚子。一些體型和人類相近的靈獸,則比較弱小,人類憑藉智慧和團結,往往能擋住它們的進攻,所以,對大部分小體型的靈獸來說,人類是勁敵,不是食物。此外,一些很強大的小體型靈獸,他們儘管可以輕易殺死人類,但是,人類的智慧讓他們無法輕易找到,獵殺起來也麻煩,終究不如捕獵其他靈獸。

但是“魔”不同,“魔”也有智慧,儘管比人類稍微差一些,但是隨着修爲提升,他們的智慧不比人類差多少。與靈獸不同的是,他們喜食人類,在“魔”的認識中,獵食人類有助於提升他們的智慧。無論是獵食的過程,還是在使用後,都是如此。

因爲這個原因,人類將這種生物稱之爲“魔”。最初從“魔”身上學到感悟天地的那名靈師,就是被“魔”圈養的人類中的一名。後來,他憑藉自己學到的力量,從“魔”的手中逃出去,並將這種技巧交給了其他人類。

這是“魔”和人類的淵源所在,可以說,“魔”是人類的生死大敵。人類逐漸發展,逐漸強大,其他靈獸漸漸接受人類的強大,讓出一大片土地。這是自然界對強者的尊重。

但是“魔”不同,“魔”擁有比靈獸強大的智慧,同時,因爲獵食和被獵食的關係,“魔”對人類非常瞭解。人類的快速崛起使得“魔”產生了警惕,和其他靈獸的退讓不同,“魔”加大了對人類的攻擊。這一次,不再是爲了食物。

可以說,“魔”是人類的最大仇敵。從獸化中得到啓發,沒過多久,人類開始從被抓捕的“魔”身上提取血脈,學會了魔化。魔化之後,可以掌控強大的靈術,和獸化一樣,有各種的缺陷,但還是被人類接受。並沒有因爲這是仇敵的力量而厭惡。實際上,人類根本沒有資格厭惡。任何力量,對正在被強大的“魔”攻擊的人類,都是異常寶貴的。而且,因爲獸化的關係,人類戰士非常多,唯獨缺少掌控靈術力量的人,魔化的加入,使得人類更加強大。

魔化和獸化的缺點類似,隨着實力逐漸強大,人類容易被靈獸和“魔”的強大血脈力量壓制或吞噬,使得人類變成獸或者魔。獸化和魔化後的強者,其實每天都在和自己體內的血脈力量做鬥爭,雖然有辦法削弱這種力量,卻沒辦法徹底驅除。因爲這些人的力量就是源於這些血脈。

當一名強者覺得自己無法控制獸化和魔化後,就會找個地方自盡。每個強者都知道,一旦自己徹底被魔化或獸化,將相當於給己方增加一名敵人。每個人都不希望親人死在自己手裡,當實在抑制不住的時候,就會自盡。

由於獸化和魔化的關係,這些強者死後,屍體會產生一些靈獸或者魔身上纔有的特殊材料,用來製作強大的武器和符篆,後來,很多強者死前,通常會去同一個地方自盡,這個地方叫英雄陵。就像人類沒有資格厭惡魔化和獸化的力量一樣,人類也沒有資格拒絕用這些英雄屍體製作的武器和符篆。

這類武器和符篆很多,相當於當時人類武器的三分之一,如此可見,這些武器和符篆帶給人類的提升有多大。悲傷被深埋心底,但是,每一個得到這些武器和符篆的強者,都會格外珍惜,這些武器和符篆帶給了人類強者痛苦和折磨,但也激發了每個人的鬥志。這些甘願爲種族犧牲的強者,成爲激勵每個人浴血奮戰的動力,尤其是獲得這些武器和符篆的強者,他們死戰的比例比其他武者靈師多將近三成。

人類最終將所有“魔”屠盡,只有在人跡罕至的地方,纔有“魔”的蹤影。然後又將靈獸趕到深山老林,趕到大海,人類佔據了所有平原和丘陵,從此,人類真的站在世界之巔。

這時,一個問題擺在所有人面前,充滿隱患,可以說必死之路的魔化和獸化是否應該保留。當時人類剛剛屠盡“魔”族,戰勝靈獸,瞻仰前人的偉績,沐浴在前輩的鮮血中,很多人都希望將這兩條修煉之路完善,因爲在人類崛起中,這兩種修煉方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

一個簡單的數據:當時,所有巔峰強者中,循循漸進修煉的強者佔到九成,獸化和魔化強者僅僅一成,而且,隨時必須自盡,無法戰鬥。但是,這九成的強者都對這一成強者異常尊重,循循漸進,意味着需要更長的時間修煉,實際上,這九成的強者之所以能修煉到這種境界,是因爲無數獸化和魔化的武者術士在必要時刻,犧牲自己,保全他們,這被叫做保全希望。

儘管最終人類獲勝主要靠這些巔峰強者,但是,論綜合功績,獸化和魔化的強者佔到四成以上,或者說,功勞無法具體量化。沒有魔化和獸化武者術士的犧牲,就沒有這麼多強者,人類最終還是無法獲勝。

這是巔峰強者的數量比例,在中間檔次上,獸化和魔化的武者術士超過了循循漸進正常修煉的武者術士,達到六成。而最低檔次戰場上,獸化和魔化的武者術士達到八成,在戰鬥激烈,人類最危急的時刻,天賦循循漸進修煉的武者術士甚至不會被允許加入戰鬥。

當然,正統方式,循循漸進修煉的武者術士並不光得到保護,不做付出。除了每個人必須盡到的戰鬥責任外,正常修煉的武者術士還有另一個任務,教授獸化和魔化武者術士,如何控制自己的力量。此外,正常修煉的武者術士,還必須依靠自己的學識,幫助完善獸化和魔化。世界上,獸化和魔化修煉體系不斷完善,得益於這些武者術士的幫助。

總之,兩種修煉體系,在這場生存或滅亡的戰鬥中,貢獻都至關重要,都不可或缺,也無法用簡單的量化來比較。

因此,當人類真正站在世界之巔的時候,所有人類正統武者、術士,都堅持要完善魔化和獸化,將這兩條充滿犧牲和鮮血的路保留下來,因爲這是所有爲人類犧牲的魔化、獸化強者臨死前第二個的期望。

爲此,很多學識淵博,或者實力強大的正統武者、術士,也開始煉化靈獸和“魔”的血脈,以身涉險,希望找出一條路。最終,大部分,或者說幾乎所有嘗試的武者、術士都難逃一死,只有當時一名最強者,在靈獸血脈的衝擊下,依靠自己的實力承受住了。但是,這種成功根本沒有可以借鑑的地方。

數百年,數千年漸漸過去,獸化和魔化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但是,最大的缺陷依然沒辦法根除。這兩條路,依然是死路。究其原因,是因爲普通人類的血脈太弱。強者的血脈固然可以抵抗住靈獸、“魔”的血脈衝擊,但是,有了強者的血脈,又何必再需要靈獸和“魔”的血脈。而且,只有相同境界的強者精血才能抵抗住靈獸和“魔”的血脈,一些高級的靈獸和“魔”的血脈,需要高境界的人類強者精血才能抵抗住低境界的血脈衝擊。這樣一來,獸化和魔化的武者術士之路還得依附於正統武者術士,無法獨立,算不上一條真正的路。而且,修爲每次進步,都需要新的精血。當魔化和獸化強者比正統修煉的武者術士強大時,得不到精血壓制,還是會被徹底獸化、魔化。

魔化、獸化強者的後代,比較好的融合了兩種血脈,平常情況下,不會有任何衝擊,但是,當修煉到一定程度,達到全身獸化和魔化時,還是無法抵擋其中靈獸和“魔”的血脈衝擊。這個問題,研究了數千年,依然得不到解決。唯一的成果是,隨着人類武者術士對魔化、獸化兩條路的完善,即便承受不住血脈衝擊,也可以在瘋狂之後,聚集力量,重新恢復理智。

時間能改變很多東西,包括人類的想法。新生一代的人類越來越多,新生的強者也逐漸強大,這些人尊重和敬佩前人的豐功偉績,但因爲沒有親身經歷過,他們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問題。一部分人批評這些正統武者術士數典忘祖,但是,批評並不能改變越來越多正統武者術士的想法。

正統的武者術士在變化,魔化和獸化的武者術士也在變化。以前,魔化和獸化的武者術士,在抵抗不住血脈衝擊的時候,爲了不威脅在其他人的性命,他們通常選擇進入英雄陵自盡,但是,越來越多的獸化、魔化武者術士,不願放棄自己的生命。很多魔化和獸化的武者術士失去理智,瘋狂殺戮。然後,漸漸恢復理智。開始,所有人類,包括武者、術士都抱着寬容的態度對待他們,對於發狂的他們,也僅僅是被動抵擋或者打暈。但是,隨着魔化、獸化武者術士發狂的越來越多,制止的武者、術士的傷亡也越來越多。一部分堅持最後進入英雄陵自盡這個傳統的獸化和魔化武者術士,批評這些獸化、魔化武者術士敗壞祖先的聲譽。

第三十八章 離開第二百六十七章 繼續挑戰(下)第四百七十章 青雲城第六百三十四章 劉墉第三百三十章第三十四章 初聞李強第五百四十七章 繼續攀登第二百零一章 升龍會:決賽(八)第五百五十九章 寶藏第二百章 升龍會:決賽(七)第一百零三章 戰鬥結束第四百零七章 張東青和衛風第一百五十四章 升龍會:第二輪比賽(十七)第十七章 定了,去靈苑第二百八十九章 傀儡第六百一十章 囂張的蘇衍第一百五十章 升龍會:第二輪比賽(十三)第八十二章 緣由第一百零三章 戰鬥結束第三百九十八章 夜戰(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真元丹(上)第三百九十章 汾水之上(下)第十七章 定了,去靈苑第一百五十三章 升龍會:第二輪比賽(十六)第二百零七章 升龍會:決賽(十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關於遠古傳說第三百七十一章 尹家,了結(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切磋(中)第六十三章 意識空間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次挑戰(上)第五百零二章 再得須彌石(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死靈藥(上)第九十五章 近鄉心怯第四百一十五章 往事和貢獻值(上)第二百零三章 升龍會:決賽(十)第一百三十二章 真氣測試(下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龍會:第二輪比賽(二)第四百零八章 晉級比試第一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第五輪比賽(二)第四十一章 林楓第一百七十四章 升龍會:第四輪比賽(十一)第十七章 定了,去靈苑第四十五章 大敗李強第二百八十六章 分配方案第三百一十八章 回到營地(上)第六十八章 回家第九十章 誤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爭執第四百九十二章 擊殺第一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第五輪比賽(四)第六百一十二章 戰(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真正的收穫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八章 意外第五百七十四章 滅敵第三百一十章 離開第一百六十三章 升龍會:第三輪比賽(下)第六百章 封獸之地第四百三十八章 年終大比第二百九十四章 禁空第二百五十八章 遇敵(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升龍會:第四輪比賽(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核心弟子之爭(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潛入第三百八十二章 淘寶第五百六十五章 渡劫準備第二百三十八章 出手(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勾心鬥角(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封魔秘境第五百四十一章 登山第二百章 升龍會:決賽(七)第二百八十七章 抵達(附一些題外話)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劫成功第一百五十七章 升龍會:第二輪比賽(二十)第三十七章 這是作弊第二百六十七章 繼續挑戰(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暴露第四十章 臨陣突破第五百零二章 再得須彌石(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西南勢力(下)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四十二章 試煉寶塔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濤(上)第五百七十章 分配第二百四十七章 突破(上)第九十四章 離開第二百九十八章 猜測與可能第四百零八章 晉級比試第七十二章 真相第四十八章 意外第二百章 升龍會:決賽(七)第六百零七章 功法第二百零一章 升龍會:決賽(八)第二章 青蓮第一百七十章 升龍會:第四輪比賽(七)第四百三十九章 第五輪(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秘聞(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核心弟子之爭(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