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至71章

第六十六章 先天無爲大道

老子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所以,先天無爲大道,乃平平淡淡,無奇無異,玄妙難測,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但是,一旦修成正果,則有超生了死之功,有證聖成真之妙。

所以,修道,乃求超脫生死,證聖成真之路,其修法,首重五倫,次重八德,正心修身,心如止水之清,性如浮雲之淡。戒除淫慾之心,不貪酒色財氣,一心勤修五倫與八德,修成正果者,則可成道矣!

蓋五倫“乃先天無爲大道之基,八德乃先天無爲大道之礎”。

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倫者道也,理也,五者是人之常道常理也。故曰五倫。

八德:仁、義、禮、智、忠、孝、廉、節也。是故,五倫無分,八德無修者,無常一到,天堂無路,而地獄有門也。

第六十七章 印贈善書勸世之功德

神道設教,旨在勸人棄惡從善,聖佛仙神處處開堂,方方閘教,扶鸞以木筆題砂之詩文,句句啓發人心向善,篇篇振聾啓聵,其箴言無非是勸人勤修大道,忠於國家,孝於父母,友于兄弟,和於夫婦,履仁行義,敦禮明智,清廉守節,苦口婆心,諄諄勸化,其用心可謂良苦矣!

語云:“以言勸善,僅得一時,以書勸善,可流千古。”世人苟能鳩資,集聖佛仙神勸世鸞文,印刷成書,廣傳天下,俾使讀者能發生向善之心,犯過者能改過自新,可符合上天普渡之旨,其協助代天宣化之功德,實無可限量也。

依據天律獎善條文記載:凡印贈善書,廣爲頒贈,協助代天宣化,導人行善者,其功德有下列明文規定:

一、凡印贈善書一部,廣佈於天下,俾使讀者能知向善,其代天宣化之功德,可解消其前世一切業障 。

二、凡印贈善書二部以上,廣佈於天下,俾使讀者能知向善,行善者更加行善。行惡者能痛改前非而歸善,其代天宣化之功德,以富貴福壽,子孫賢達報。死後列爲神職。

三、凡不斷印贈善書,廣佈於天下,俾使讀者能知向善,受其感化者,更加行善。行惡者,受其感化,悔過自新而更加行善者,其代天宣化之功德,以富貴福壽清閒報,其子孫以三世福祿報。死後列籍仙班。

以上乃印贈善書勸世之功德,希世人上體天心好生之德,協助代天宣化,廣爲勸世度衆,自有善報也。

代天宣化醒迷津 印贈善書感聖神

廣佈人間開覺路 樹功立德種良田

第六十八章 怨天尤人

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用於世,而不怨天,人不知己,亦不尤人。孔子此言,蓋發於獲麟之後,不怨天者,知天之以己作爲後世之王法也,不尤人者,人事之厄,天所命也。

所以“怨天尤人”乃不責怪自己,卻埋怨天,埋怨人之意也。(尤者,作怨字解)

今生暖衣飽食,冠冕堂皇,居則高樓大廈,出則自用高級車,可謂榮華富有,此皆是前生積德而來,此世若不修持,未建寸功,一毛不拔,未知積德,富而不仁,驕奢淫佚,造孽如山,迨至福澤享盡,富而變貧,則怨天尤人,不怪自己不行善積德,而怪天地神明之不佑,此皆是,只知享福,而不知修福,前世福澤享盡,所以然也。

今生貧困,食不能飽,居不能安,是前世不積福之故也。乃自作自受,應不得怨天尤人,應奮發圖強,安貧樂道,勤儉積德,不作虧心事,不貪不義之財,雖貧窮亦能變爲富有也。

吾勸諸迷子,應知今生行善積德,乃爲後世造福也。切勿沈迷於名利,貪戀於酒色,而不知積善德也。

富者應知更履仁 貧家奮發作良民

福如東海無窮盡 何怨天人責怪頻

第六十九章 訓子詩八首

精忠武穆

自古賢臣出孝門。精忠報國史長存。

嶽王武穆丹心在。萬世流芳衆所尊。

大孝虞舜

奉敬雙親答劬勞。烏鴉反哺德堪豪。

水源木本應宜念。大舜當年孝行高。

大義關帝

義薄雲天孰與儔。尋兄千里志堪酬。

五關斬將威風在。萬古共尊漢壽侯。

盡節蘇武

蘇武留胡十九年。屈居雪地與冰天。

堪誇漢使存清節。千古共尊一聖賢。

清廉楊震

楊震當年畏四知。廉風一本志無移。

至今德範猶存在。警戒貪贓正此時。

呂祖修道

呂祖當年學道時。千魔萬考志無移。

終成正果超仙界。可作凡人模範之。

釋迦成佛

獨坐菩提樹下時。重重魔鬼擾無離。

靜心養氣終成佛。色相皆空賴護持。

軒轅龍馭

軒轅學道百餘年。拜訪名師七二賢。

龍馭鼎湖留聖蹟。修成白日喜昇天。

訓子詩八首,乃娘苦心之作,爲喚醒諸迷子,應學武穆之精忠報國精神,應學大舜奉敬雙親之大孝,應學雲長千里尋兄之大義精神,應學漢蘇武之盡節,應學楊震畏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之廉風精神,應學呂洞賓求道之堅志,應學釋迦色相皆空而成佛,應學軒轅黃帝苦心求道,終能鼎湖騎龍,白日昇天爲神之修道精神。始不辜負得人身而生中土也。

第七十章 崇德可消浩劫

孔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崇德:積之使高曰崇,心之所得曰德,即積德的意思。

德者,固有之天性也,崇者行功積德,還我明德也。忠信者,立德之本,徙義者,勇以行道,見義勇爲也。

所以孔子說:“心存天理,立身處世以忠信爲主,行爲正道。見善從之,見義就之,斯可謂積德焉。”

現世道澆漓,人心不苦,世人均忘我本來之善性,沉迷於慾海之中,其所行爲,皆悖道而失德,造成社會黑暗,正義難伸,此皆人人不崇德所以致也。欲挽轉世道人心向善,必須導之崇德,以固其本而復其性也。人人若能如是,抱着崇德之心,則社會自能光明,人性皆可盡善美也。

人心始如太虛,本無情慾,原因受塵染所感,遂生出七情六慾,以亂其性,以貪其心,故不能抱中守一,性亂而靈迷,致不知天命,不明真理,不行大道,偏走邪徑,因而造成種種罪孽,集成烏煙障氣,直衝雲霄,凝結而成浩劫。

所以浩劫雖是由天之降,實是由人所造成也。如世界諸國,若不行仁政,不修道義,爲貪慾而互相侵害,你爭我奪,則引起戰爭而傷人命,此謂之刀兵劫。人人不守道德,不愛惜物命而亂殺生將會觸怒天顏,降下瘟疫劫。其他如天災地變之劫,風災水火等之劫,皆由於人不知修善積德,而偏偏造出無窮罪孽,所造成之劫厄,人類若歷劫而尚不醒悟,經聖佛仙神,費盡苦心之渡化,亦不能挽轉其向善開迷之心,還是一味作惡,最後,上天就不得不降下再混沌之浩劫,那時玉石俱焚,一切皆變爲烏有。

所以欲消浩劫,必須天下衆生,發揮本來之善性,崇德而修,去三毒,離五蘊,邁步康莊大道,遵五倫,守八德,人人啓發仁德心、善良心、慈悲心、博愛心、惻隱心,以天下爲公,則世界可以大同,亦可以消除浩劫也。

人人崇德福無窮 天下爲公進大同

真理存心消浩劫 施仁行義挽頹風

第七十一章 正心可以治惡

夫,人心有二種作用,一種是主宰人身之機能,負輸血循環於全身之血管,以活人身之責。所以人身若貧血,則心臟衰弱,不能輸配血路,而容易患病。另一種是主宰人身之意識,心意一動,則可動作視聽言動,心意懷善,則其所言動視聽,皆屬善意,心意懷惡,則其言動行爲,皆屬惡行也。所以欲治其惡,必須修正其心也。

心存天理,施仁行義,積善不斷,雖有萬難,亦不畏其難,以竟其成,則其功德日日可增進,大道亦日日更光明,此乃積德之道,積德者,其心正也。

心正者,心無私念;無私念,則可以治惡,故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治惡,惡治善自生也。世情多起於私念,私念是來自隱惡之心,世人若能省過而自治其惡,必無他人之惡可攻也。

奉勸世人,應以正心做事,正心就可以治惡念也。心無惡念,就不會犯過,亦不會犯罪也。

心存天理可行仁 積善自能感聖神

治惡必須行正道 願期俗子自修身

吾爲喚醒頑兒,靈性善覺以修真,早日同登極樂之天,庶免沉淪於苦海,生生死死,輪迴不息,多積殺孽,怨氣沖天,以成浩劫,故不辭雲路迢迢,遠自三十三天外之無極瑤池,披星戴月,沐雨櫛風,下凡於蓬萊,藉木筆以傳真,躬親著作“大道心德”無極聖書一部,以勸世迷,黃梁夢醒,同修大道,娘之用心,實良苦矣。

願天下間之諸頑兒,應體娘心之慈愛,早日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可以成佛,切勿貪戀凡塵之假景,沉迷於酒色名利,應認清大道之真理,修八德以光靈性,敦五倫以堅善根,爲國家社會貢獻所學,做一個忠臣孝子、仁義廉潔之士民,名留於青史,流芳於萬世,始不辜負爲娘一片之苦心也。

凡有善覺者,可藉“大道康莊”、“犬道心德”此兩部無極聖書,作爲修身學道之南針,研而悟之,奉而行之,則道果可成,證聖成佛不遠矣。此兩部聖書,不但是修身學道之指南,亦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化之良書,其文淺意白,讀之易於了悟,實是男女老幼咸宜之讀物,希勿輕棄而不讀,希勿讀之而不修,研而味之,其真理愈明也。

凡世人若能印贈,廣頒於天下,使人人得此書而閱讀,俾讀者能知向善而行善,其代天宣化之功德,實無可限量也。

天運已未年桂月中秋

天母至尊無極老母跋

第004章:大道康莊之謂禮第十四章:天道之進修第008章:大道康莊之謂廉第九章:執慧歸真第七章:道之天秩第11章至第21章第007章:大道康莊之謂孝第二十四章:總論序章前言第三章:道心範圍,包羅萬象序章第二十二章:天道有五德第二十二章:天道有五德序章第二十四章:總論第十九章:魔道第九章:何謂修道第二十一章:生前與死後的關係第十一章:通玄之道第004章:大道康莊之謂禮第十六章:修天道應修靈第八章:解脫生死第55章至65章第九章:執慧歸真第十二章:心性第003章:大道康莊之謂義第十一章:通玄之道第001章:序章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九章:何謂修道第七章:道之天秩第十章:生命第十一章:通玄之道第三章:道心範圍,包羅萬象第二十二章:天道有五德第007章:大道康莊之謂孝第十四章:天道之進修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七章:道之天秩第003章:大道康莊之謂義第004章:大道康莊之謂禮第002章:大道康莊之謂仁第二十二章:天道有五德第二十一章:生前與死後的關係第007章:大道康莊之謂孝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006章:大道康莊之謂忠序章第十四章:天道之進修第七章:道之天秩前言第十一章:通玄之道第二章:打破人心,進修道心第003章:大道康莊之謂義第七章:道之天秩第十四章:天道之進修第01章至第10章第十五章:見素抱撲以卻魔第六章:道之靈性與因果律第五章:天人合一序章第十八章:人身難得第三章:道統第九章:何謂修道第六章:修天道第三章:道統第三章:道心範圍,包羅萬象第003章:大道康莊之謂義第二十二章:天道有五德第三章:道心範圍,包羅萬象第二十三章:天道之七善道第十一章:通玄之道第四章:修道心法之概論第二章:道第三章:道統第三章:道心範圍,包羅萬象第003章:大道康莊之謂義第八章:解脫生死序章第008章:大道康莊之謂廉第66章至71章第八章:四質合成以修道第七章:道之天秩第五章:道與人第009章:大道康莊之謂節第二章:道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66章至71章第66章至71章第六章:修天道第六章:修天道第002章:大道康莊之謂仁第一章: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第008章:大道康莊之謂廉第66章至71章第009章:大道康莊之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