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冊封

這紫貂一死,那廣目天王頓時大吼一聲,直氣的目眥欲裂,七竅都是生出了煙,這紫貂兒陪伴他幾萬年,如今居然被人一把抓死!這讓他如何不怒!

只見此刻廣目天王魔禮壽怒吼連連,手中雙鞭舞的是密不透風,虛空爆裂,卻是動了真怒,要拼命了。

“一隻錦鼠就氣成這樣,還成什麼仙道?怪不得只能成神道了。”

姜太羽卻是冷笑,魔禮壽武藝不錯,但卻傷他不得,大戟連磕下,雙鞭亦是打不進來,反而那反震之力卻是震的魔禮壽虎口生疼。

“當~噹噹噹~”

就是此刻,忽然耳邊傳來了一聲聲的琵琶音響,這琵琶彈的卻是臻入化境了,那一的音調,便宛若那剛剛出生時母親的溫暖懷抱,讓人綿綿欲睡,就是姜太羽,都是有些渾身酥軟。

“當!”

但就當他幾乎快睡着的時候,那琵琶之聲猛然爆響,就宛若要睡着之人,在他的耳邊轟然炸了一個鞭炮,這一下,姜太羽頓時渾身一顫,居然有些受傷了!

“收!”

而就是此刻,那多聞天王魔禮紅卻是大喝一聲,手中一把寶傘丟出,剎那散發萬千毫光,但見寶傘上珍珠玉石,金銀寶貝靈羅密佈,道道陣法禁制足有數萬,瞬間張開,便有一股極強的吸力,剎那就將姜太羽收了進去。

“哈哈哈!鼠輩,入了我這混元珠傘,一時三刻邊讓你化爲膿血!”

收了姜太羽,魔禮紅頓時一招手,傘便回到了掌心,猛然收死傘面,這才高聲笑道。

“魔禮紅小心!”

三個天王正大笑,打算面朝玉帝邀功求賞,卻是忽然一聲大喝,原來是那李靖,他以三十三天玲瓏寶塔鎮壓上空,場中一切自然清晰無比,卻是見虛空一動,連忙吼道。

“轟!”

猛然一杆大戟自虛空中轟炸而出,一戟就戳的魔禮紅小腹一個大大的窟窿,但見魔禮紅慘叫一聲,肉身爆炸開裂,真靈射出,直往封神臺去了,隨後,姜太羽一步從虛空中踏了出來。

此刻姜太羽面無表情,殺意騰騰,一杆大戟持在掌心,站於凌霄寶殿之上,只是面朝玉帝,意思已經很明顯了,若是再不住手,那別怪我大開殺戒,打下天庭了。

“啊!二哥!”

這魔禮紅乃是成就神道,封神榜不滅,他便不死,雖然肉身壞了,但玉帝過去,自然可以將她從新封神出來,但眼見自己的兄弟死在面前,其餘三個天王也是大怒,咆哮一聲,提起法寶便又要發作。

“好個妖道!居然敢在凌霄寶殿撒潑!”

卻是其餘等人也是看不下去了,四大天師,李靖等人,各方仙卿,以巨靈神,風伯雨師等等,均是大喝一聲,站了出來,同時外面噼裡啪啦一陣陣爆響,顯然大量天兵天將已經佈下大陣。

而那玉帝,太白金星卻是依舊不說話,靜靜看着。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但見四方仙官出手,又不見玉帝組織,姜太羽剎那就明白了玉帝的想法,卻是狂笑起來,手腕一抖,大戟消散,猛然一拍手,整個人身形一動,一杆漆黑大旗自虛空浮現。

這旗子極大,足有方圓數裡,雖然蓋不住凌霄寶殿,但也蓋住了這些仙人。

“陛下!貧道有禮了!”

一聲大喝,姜太羽一拳打出,但聞一聲咆哮,宛若來自那遠古洪荒,剎那,虛空定住,空間鎖定,那旗子上的一尊魔神宛若活了過來,一閃而過,方圓數理內,所有人都是站在原地,動彈不得。

空間已然被定住,除非法力大過姜太羽,或者均持,否則均是破不出來,這便是祖巫帝江的空間神通,此刻整個凌霄寶殿,除了張天師,太白金星,以及雷部二十四正神,三位大帝外,其餘人均是站在那裡,動彈不得,只是思索,這是何等神通。

“恩……”

玉皇大帝自是暢通無阻,點了點頭,單手一指,剎那虛空宛若鏡子一般啪的爆開,隨後又組合到了一起,所有仙官都是可以動彈了,正要大喝來拿姜太羽,太白金星卻是最先發了話。

“你等退下,姜真人法力通天,剛剛也不過是試一試真人的手段,想必真人也通明,陛下,真人法力通玄,那降服大巫白起之事,姜真人首居其功。”

那些仙官,此刻纔是明白了玉帝的意思,一個個卻是怒火未消,暗自咒罵姜太羽,但卻是退了下去。

至此,玉帝也算是說了話:“大巫白起乃是三界共惡,當年與那嬴政大巫居然在星空小界馴練巫兵,打算上伐天庭,幸虧真武大帝發現,與勾陳大帝一起前去降服,但兩大巫實力強悍,真武都未能降住,只能困下,而勾陳更是因此和嬴政大巫同歸於盡,如今下界修士姜太羽,法力通玄,兼之降服大巫有功,可繼承勾陳大帝意願,朕今日在此冊封姜太羽爲新一任勾陳大帝。”

這一句話,頓時宛若巨石落水,激起千層大Lang,剎那所有仙官都是議論起來,就連姜太羽也是微微一驚,本來他知道此次是這玉皇大帝要招攬自己,所以要看自己手段,但沒想到,上來就封了一個天庭四尊之一的勾陳,一剎那,他的地位居然在三界中僅次玉皇,紫薇,真武了。

這姜太羽的實力雖然強橫,那哪吒,楊戩,雷震子等自然不會是其對手,但也沒有達到可以當勾陳的程度吧?且此人來歷不明,法術手段也是亦道亦巫,普通玄仙看不出,但這天庭可是藏龍臥虎,一些人早已看出了端倪,又豈會不知?

“陛下!此事還要從長計議啊,三界四帝乃是元始天尊冊封,勾陳大帝雖然已經身隕,但沒有元始符詔,就這麼冊封,怕是不妥啊,尤其這姜真人雖然法力通玄,但卻無甚威望,亦沒有大功德,如此草率冊封,恐下界妖王不服,會鬧將起來!到時我天庭不安,三界不穩啊!還請陛下深思!”

這事情太過突然,衆仙議論紛紛,只見托塔天王李靖卻是向前邁了一步,大聲喊道。

李靖可是元始天尊門下,雖然師父是佛教燃燈,但終究揭底還是心中偏向道門的,加之他極爲不喜姜太羽,此刻仗着自己位高權重,直接就是反駁道。

“呵呵,天王此言差異,大天尊乃是三界之主,當年封神便是爲我天庭輸出人才,便是三清見到大天尊,也要打躬行禮,以大天尊之威德,如何不能冊封新的上帝?且勾陳帝位空缺以久,是以無人管制下界羣妖,致使妖王林立,山頭座座,都是不服天庭管制,而姜真人心血來潮,卻是與那白起相遇,更是與之相抗了半月有餘,可謂是完成了當年勾陳的消滅二巫之心願,且天理循環,一飲一啄均有定數,姜真人完成了勾陳心願,自是勾陳的最佳人選,此刻大天尊冊封,當是理所當然,莫非天王要大天尊以玉帝的身份,去三十三天外請元始符詔不成?”

太白金星一捋鬍鬚,卻是微笑着站了出來,一字一字的說道,尤其是其中之話,更是暗示李靖放肆了,臣不爲臣,敢阻陛下之意。

這一番話頓時說的李靖啞口無言,雖然心中知道元始符詔纔是真正的旨意,但卻是不能辯答,否則惹怒了玉帝,自己以後可就是麻煩多多了,加之看玉帝神色,的確是一心要立姜太羽爲勾陳大帝了,卻也是一點頭,退了回去。

但見李靖都不再說話了,卻是所有人都沒了話說,只是看着姜太羽,想要知道這修士到底是接旨,還是抗旨。

“哎,這勾陳帝位豈有那麼好當,雖然我不怕,今後卻是麻煩無比了。”

姜太羽一掃凌霄寶殿,但見那些先人根本沒有一絲恭敬的摸樣,頓時暗自嘆了口氣,不過表面卻是面色一正,唱了個諾,道:“大天尊旨意,貧道豈敢不尊,只是貧道修爲淺薄,只有幾分微末之力,與這仙界勝境卻是沒有緣分了,貧道在那人間,自有一處道場,還望陛下恩准,讓貧道去下界修行。”

姜太羽自然知道,這玉帝可不是好惹的,此刻在萬仙面前不顧元始符詔就冊封自己,等若是和那些一心尊元始的仙官翻了臉,此刻若是自己還不答應,怕是瞬間就是極刑降臨。

“哈哈,這好辦,真人在下界有道場,自可以下去傳道,只是下界頗爲混亂,真人卻是要小心一點了。”

太白金星一聽姜太羽答應了,頓時大喜,連忙說道,這也是玉皇大帝的意思了。

“恩,既然勾陳大帝在下界已有道場,自可以下界傳道修行。”

玉皇大帝也是一點頭道。

“多謝陛下恩典!”

姜太羽又是唱了個肥諾,但見那玉皇大帝點了點頭,轉臉便道:“長庚星君何在。”

“臣在。”

太白金星連往前踏了就不,彎腰道。

“即刻命你將朕的旨意昭告三界,退朝。”

卻是玉帝直接站了起來,威嚴說道,隨後大袖一揮,出了凌霄寶殿。

第三十九章 大漢王朝第四十九章 密宗來人第三十三章 金仙第二十三章 四大天王第六十六章 大寒臨至第七十三章 巴立明第十三章 爲奴不死第五十七章 東海之濱第七章 刑天斧第十七章 天邪鬼第四十章 三位弟子第三章 鬼母第一百一十一章 捆仙繩第六章 灌江口第四十五章 大軍壓境第十一章 打殺第六章 灌江口第五十章 爭鬥第五十二章 仿盤古陣第十五章 日本雜碎第十章 化神修士第二十三章 四大天王第六十二章 玄天真人第五十一章 燃燈第九十五章 罪過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婚第十二章 陷仙劍第十五章 日本雜碎第十七章 陰穴之地第四十二章 君子難以裝小人第四十章 霧靈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聖戰第五十四章 聖獸後裔第四十五章 大軍壓境第十二章 陷仙劍第一百零二章 蜀山滅大道起第七十九章 老妖仙鶴第二十四章 玉皇大帝第八十二章 九龍神火罩第八章 殺機第十三章 村落第三十三章 玄天血魔?第四章 妖孽休走第七十五章 天下大定第八章 武媚娘第六十三章 大力牛魔王第六十八章 海底仙宮第二十七章 奴僕危難第四十九章 密宗來人第九十一章 十二都天冥王旗第三十四章 追殺第三十三章 玄天血魔?第十一章 葫蘆顯威第一章 九鳳第九十九章 人間仙人第六十四章 又見幽泉第一百零八章 變化之術第一章 人間界第七十四章 奴僕黑膽第二十三章 四大天王第十章 東皇鍾第八十一章 掃蕩一空第一百一十一章 捆仙繩第六十二章 積雷山第十九章 我要化神第三十九章 拼命第四十八章 稍有所悟第二十四章 任務第一百零七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七章 頓悟第三十二章 福禍相依第一百二十章 人間(第一卷完)第三十七章 勾陳 下第一百二十章 人間(第一卷完)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婚第五十七章 花果山第七十三章 府內天地第八十二章 九龍神火罩第五章 長空門第四十七章 平息第四十二章 完勝第七十七章 擡手便得第九章 清源妙道第三十八章 丈六金身第八十三章 紅蓮業火第六十七章 海底第二十章 神秘法 輪第六十五章 廣成子第八十七章 青鳥第一百零七章 大戰始起第六十九章 寒龍真人第三十二章 福禍相依第十九章 地界第九十八章 破陣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第十六章 祝融氏第六十三章 大力牛魔王第七十一章 九大天柱第十五章 日本雜碎第四十三章 開山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