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稅收和糧食

大量戰爭國債的發行,也是讓大恆帝國政府的國債總數迅速飆升!

世界大戰之前,其實大恆帝國只有極少數,不過數億恆元的國債。

但是因爲世界大戰的爆發,大恆帝國持續擴軍,最後打了一場恆奧戰爭,這個過程裡大恆帝國的財政發行並欠下了總數一百多億恆元的國債。

隨後又繼續備戰克魯爾王國,前幾年,也就是乾聖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一直到乾聖二十六年秋,在戰爭爆發前已經又陸續發行了一百多億的國債,戰爭爆發後又陸續又發行了一百多億的國債。

如今,帝國財政欠下的國債總額,已經是達到了三百五十六億恆元。

此外爲了維持龐大的戰爭開支,大恆帝國已經是多次加稅,開徵戰爭特別稅等。

不過即便如此,以大恆帝國的財政收入加上國債收入,也無法維持明面上龐大的戰爭開支的,前幾年外界經濟學家統計的所謂恆奧戰爭軍費支出,動不動就幾百億恆元……看的很嚇人,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多。

大恆帝國的戰爭支出看似很誇張,但實際上很多都並不是實際支出,很多都是直接把戰爭消耗的一些物資或者其他什麼東西直接折算進去。

此外哪怕是很多軍費開支花出去,但實際上就是左手倒右手,尤其是軍械產品……

因爲大恆帝國的主要國防企業,清一色都是國有資產或者皇室資產,這錢基本就是直接倒來倒去。

比如一門野戰炮,兵工廠開價一萬五千恆元,軍方給了這錢後,兵工廠拿到錢後得交稅好幾千,然後又要給上頭上繳利潤好幾千,最後兵工廠剩下一些用於採購原料,發放工資,升級設備。

其真實成本的話頂多也就幾千恆元,遠遠沒有一萬五千幾那麼誇張。

還有其他統計的軍費支出也很扯淡的,比如說恆奧戰爭裡僅僅是渡海登陸運輸人員和物資的費用,就動不動幾十億恆元,海軍那羣傻貨,連自家的運輸艦運輸物資都要算運輸費……

所以真是運輸成本也遠遠沒這麼高。

從真是財政支出角度來看,大恆帝國的軍費支出並沒有這麼恐怖。

乾聖十九年的時候,大恆帝國的軍費支出也就幾個億恆元,二十年是十多億,二十一年是五十多億,等到乾聖二十二年的時候,恆奧戰爭打的最激烈的時候,財政實際軍費支出達到了一百八十多億恆元。

那個啥,乾聖二十年的時候,大恆帝國當年一年的全部財政支出,也不過兩百多億恆元而已,外界金融學者統計的一年八九百億的軍費支出,這其實是包含了其他諸多戰爭開支,很多都是直接折算的……

現在也是如此,大恆帝國乾聖二十六年,預計加稅,尤其是加收戰爭利得稅後,稅收再一次大幅度增加,預計年收入可以達到六十多億恆元,而預計今年的財政支出則是三百億恆元,其中的軍費支出大概兩百多億恆元左右。

這兩百多億恆元的財政支出缺口,就需要戰爭國債來填補空缺了。

而東極島大海戰的勝利,毫無疑問讓民衆進一步提高了對國債的信心,哪怕是國債利率只有區區百分之三點幾,並且都是長期國債,但是依舊受到了民衆尤其是金融機構的追捧。

海戰獲勝,國債賣的多,這也就有了更多的經費來維持戰爭的開支。

至於說最後欠下幾百億國債怎麼還……

自然是發新債還舊債!

作爲一個成熟的現代帝國,穩定的金融體系,怎麼可能用自家的錢還……

你見過那個國家發行了國債後,還傻乎乎直接還錢的,都是發新債還舊債。

再說了也還不起……

大恆帝國一年收入六十幾億了,這很牛逼了吧,放眼整個藍星也就只有大恆帝國自己能夠做到這個財政收入了,但是和幾百億的國債比起來那也是差得遠。

此外大恆帝國還通過了某種隱形的方式來維持戰爭的支出,那就是通過一定的通貨膨脹。

自從世界大戰爆發後,大恆帝國看似越來越強大,但是實際消費品指數已經悄悄的漲了一倍。

這個非常隱秘的,都是通過一些普通人不瞭解的渠道慢慢去做。

比如說增加貨幣流通量,降低貸款門檻。

然後大恆帝國的貸款總額在戰爭時期,已經是翻了一倍多,流通貨幣總量也翻了一倍多。

大恆帝國第七王朝,可是吸取了第六王朝的教訓,爲了避免龐大的戰爭開支直接拖垮財政,導致國內出現動盪。

第七王朝的無數金融經濟專家們想盡辦法,弄出來了一個龐大而複雜的財政計劃。

不僅僅要維持戰爭的開支,還要讓民衆們不會過於感受到稅收上的壓迫。

反正這一次,第七王朝是沒有傻乎乎的和第六王朝時期一樣,直接公開,尤其是對個人提高稅收,那是純傻蛋的行爲。

這一次戰爭裡,大恆帝國就沒在明顯上提高對個人的稅收,而是在商品流通環節裡直接加稅,普通民衆甚至都不知道帝國財政已經悄悄提高稅收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大恆帝國民衆的稅收負擔加大了不少,但是對比其他參戰國家的民衆而言,依舊是好了很多。

大恆帝國的敵人,克魯爾王國那邊早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施行了部分物資管控分配製度,爲了保障糧食供應,他們甚至都已經全面禁酒,因爲釀酒會耗費大量的糧食。

甚至是糧食,他們都已經是早早限量分配,因爲按照常規的糧食消費水平,王國島本土的糧食產量並不能全部滿足王國島上億人口的龐大消耗。

克魯爾王國一直都是藍星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

戰爭時期也同樣不例外,安多利亞海戰之前,他們還每年從大恆帝國進口價值十幾億恆元的糧食呢。

但是安多利亞海戰爆發後,他們就斷絕了從大恆帝國獲取糧食的渠道,不僅僅是大恆帝國,連帶着中部大陸、南方大陸的其他國家也停止向克魯爾王國提供糧食等戰略物資。

那個時候開始,克魯爾王國就已經開始施行堪比可凱爾帝國的嚴格食品配給制度了。

克魯爾王國都如此,其他國家更好不到那裡去,很多國家都已經糧食嚴重不足,無數人食不果腹,甚至餓死。

對比這些國家,大恆帝國的民衆們的小日子要好的多!

至少,哪怕全藍星的人都餓死了,但是大恆人也是不會餓肚子的!

第七百二十章 恆克兩國商貿談判第九百零四章 航空母艦第一百零一章 又瘋了一個第四百四十一章 硝煙中的廣安城郊外第八百五十二章 克魯爾人的恐慌第二百九十九章 後裝炮抵達戰場第七百六十一章 軍事和政治的區別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一輪的軍備競賽第三百零一章 南下!南下!第四百零八章 河臺軍來了第二百九十章 這事情,不正常!第八十一章 對比化管理第九百二十一章 消失的第三機動艦隊第三百四十六章 總攻序幕第五百五十八章 被世人看不起的大恆將領第九百五十章 拉開差距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路上辛苦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只要不是上陣打仗都好說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口盛宴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造艦第二百三十七章 等老子把後裝槍炮搞出來見誰滅誰第六百四十三章 迷茫的各國海軍第八百九十六章 奧里薩帝國投降第四百二十四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洋鎮衛隊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四十七章 我不服,我要見大當家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也可以統一大恆啊第五百二十一章 全新的海軍戰術體系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夜之間全部過時第九百二十七章 制海權和封鎖第一百三十二章 馬耕民族第八百七十八章 步槍品牌第五百四十四章 臨江莊園會議第三百六十五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對勁的敵艦隊第二百七十五章 限稅令第三百六十九章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七百二十章 恆克兩國商貿談判第八百八十一章 克魯爾陷入被動第九十九章 南州銀行第八十五章 速成班第五百零七章 打雞血不如加餐第七百四十一章 線列對決第六百八十五章 射速比口徑更重要第二百八十八章 說好的一百年不許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傻子第六十四章 誰給你們勇氣來敲詐老子的第二百八十五章 黎明炮聲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家日子都挺艱難的第一百零二章 這個吳冠林心很大啊第三百八十九章 擴軍大動作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三百八十三章 無法理解的邵秉第三百零五章 揮軍南下第七百一十章 帝國利益絕不容侵犯第二百八十四章 青山二型步槍第六百五十六章 偉大的歷史使命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三百一十章 料事如神的簡明崗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是產能過剩而是兵力太少第七百四十七章 渡海登陸第四百三十九章 武器生意要做大做強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仗沒法打第四十七章 我不服,我要見大當家第九百二十三章 決戰第六百零五章 飄揚的金色牡丹旗第二百零一章 萬人大軍可期啊第八百四十七章 全面燃油化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人萬歲第四百一十八章 搶功的騎兵第六十七章 能打就打打不過就跑第四百九十章 不能再這麼打下去了第九百零四章 航空母艦第四百一十九章 全軍覆沒第七百三十章 紅火的戰艦生意第一百五十章 別理他們,讓他們走第二百五十九章 本郡殺自己養的豬,誰敢有意見?第七百六十一章 軍事和政治的區別第四十章 逆風投順風還投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個縣守綽綽有餘第二百五十三章 苦逼的趙鬆第九十四章 曹大人赴宴第五百三十一章 灘頭阻擊第七百一十八章 軍事研發合作第六百零九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一百八十七章 廣安人要拼命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恆人的擴張主義第三百四十一章 羅安郡守林子然第六十九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五百三十七章 畫大餅說未來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二百六十六章 啓動戰爭機器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四百五十二章 結婚挺難的第九百章 八千噸黃金第三百一十三章 軍心士氣可用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列艦是消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