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林婉如的功課

李崇臉上沒有多大的變化,在上王莊見了上千具屍體排成一行行入土的時候,心腸就已經變硬了。

但林婉如眼睛紅了,一排排人躺在瓦礫間等待着死亡的場景令人心揪,她從沒有見過殘肢碎瓦的場景。

李崇伸出手捂住林婉如的眼睛,帶她離開了這裡。

回去的船山,林婉如靠着李崇沒有了往日的活潑,握着李崇的手死死的攥着。

李崇默默的抱着林婉如,沒有安慰的語言,而是讓林婉如自己慢慢消化剛纔看到的一幕幕,人是要成長的,未來誰也說不準,自身意志的強大才能在這個風波詭譎的年代生活下去。

晚上回到軍校後,重慶遭到日軍機轟炸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這裡,而舍友們告訴李崇,不僅是重慶遭到轟炸了,武漢也同樣遭到了日本陸軍航空部隊的轟炸。

而因爲李萌清、李崇兩人進城的緣故,舍友們都圍着問城裡的情況。

整座城市都在討論日軍機來臨的這次轟炸。

日本軍機雖然只是一晃而過了,但帶來的影響絕不只是散着硫磺味道遍佈瓦礫的廣陽壩、江北縣石船。沒有人以爲日本軍機只會來這麼一次,有一就會有二,在所有人的認知裡,他們已然明白,往後安穩的日子沒有了。

對於此刻的國府而言,壞消息是一個接着一個。

三月底的時候,報紙刊登僞“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在昔日的首都南京城成立了,鳩佔鵲巢,這無疑是打了陪都中樞一記響亮的耳光。

但日本人同樣沒想到自己的這個意在削弱中華兒女抵抗精神的舉動,卻並沒有削弱徐州戰場上國軍將士的抵抗士氣,反而激怒了委員長親赴臺兒莊觀戰,在臺兒莊戰鬥最焦灼的時候勉勵將士,這讓前線國軍官兵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抵抗意志。

終於第五戰區的將士們在臺兒莊給中華民族在世界面前掙了一回臉面。雖然國軍士兵傷亡慘重,平均2.5個人才能換一個日軍士兵的性命,但最終的結果是日本人灰溜溜的敗走了,中國軍隊擊潰了三路齊進的日本精銳!

這樣的戰損比,相比淞滬、南京,臺兒莊的戰損比完全可以算是一場大勝!

可以說整個四月的前半個月,所有的輿論都是圍繞這一場勝利的,脊樑已經被壓的不堪重負的中國人似乎又看到了一些曙光和希望......

通常每週末只要不是太忙,李崇依然會進城,陪陪父母、從書店給弟弟妹妹帶些書等等。儘管二弟志新早已經到了上學堂的年紀,在老家時就開始上私塾,但如今來到重慶,識字的任務就由父親李德潤親自承擔了。

城裡有學堂,但是要走很多路,爹孃都不放心在這混亂的世道把孩子交給陌生的學堂,這世道走丟孩子的人家可不在少數,誰也不知道那些孩子被弄去了哪裡,只聽說前些日子政府搞“新生活運動”,打掉了不少黑窯子,從裡面解救出了不少女娃兒,讓人唏噓不已。

這些事讓爹孃更是看緊了二弟三妹以及管家小同的女兒。

除了陪陪父母之外,週末下午的多數時間就是和林婉如在一起了。

自從2月中旬親眼目睹了日本軍機在江北造成的慘狀之後,林婉如受了不小的震動。每一個星期不見,李崇都能清晰的感受林婉如的變化。

與其說是變化,更像是心智的快速成長。

原來的林婉如,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是波瀾不驚,沒有見識過殘酷,哪怕是日本人打到南京,別人要靠兩條腿艱難西遷,而她是跟父母坐的飛機。所以思想很純淨,純淨的跟這個時代的現實相脫節。

如今的這種成長體現在每次週末林婉如跟李崇談起的話題上,現在的她更會主動的問起關於日軍的問題。

尤其是再次親身經歷了日軍大轟炸後的這個週末。

林家別墅二樓過道的小客廳內,李崇看着有一團漆黑的院牆,那是被火燒黑的痕跡。

這一次轟炸,三十六架飛機組成了轟炸機編隊直接將百枚炸彈、燃燒彈扔到了渝州半島之上,那牆上的漆黑就是落到隔壁鄰居家的燃燒彈殃及的結果。

這讓李崇很後怕,繁華的地段不安全啊,日本軍機一來首先就是照顧人流密集處和繁華區,因爲這樣造成的殺傷和震懾力效果才最大。還不如像自己父母住在山腳下,至少不會成爲日本軍機的優先轟炸對象。

林婉如手裡拿着一個本子站到李崇旁邊忽然說道,“你說我們國家這仗還打的下去嗎?”

以往林婉如從沒這麼問過,哪怕是李崇今後會從軍,她也從來沒多想過,今天卻是一反常態,或許家門口的這次爆炸讓她的心神大受震動。

李崇看着林婉如問道,“爲什麼會這麼問?”

“這是我這些日子做的功課,你看看。”說着林婉如把手上的筆記本翻開遞給李崇。

李崇接過來翻開一看,只看了第一頁,然後就震驚的看着林婉如。

是被林婉如所做的功課震驚了。

這筆記上赫然羨慕的是中日兩國的數據對比!除此以外,在旁邊還紀錄着她的感受,這些感受是用紅筆記錄的。

林婉如在第一頁上這樣寫道:

“陸軍兵力方面,現役兵加上預備役、補充兵等國黨220萬,日本448萬,勉強1比2。”

在這一行旁邊,有一行紅色的小字,“但兩方交戰不僅僅是比誰人多,這裡面還有士兵的作戰素質問題,一支部隊的裝備、訓練、士氣等等,都是戰爭決勝的因素。”

第二行林婉如比較了一個戰鬥單位。

“在這裡,姑且撇開訓練等因素不談,對一個戰鬥單位整理數據如下:國黨主力整編師11000人,通常配備步槍3800支,機槍328挺,火炮46門,馬匹和戰車因爲數據不全而模糊。

但日本一個師團擁有22000人,其中馬匹5800匹,步槍9500支,機槍600挺,火炮108門,戰車24輛!”

同樣的旁邊也留有批註:實際在戰爭中,武器也不是單從量上來看的,因爲它們有優劣之分,比如一挺經常卡彈的國黨機關槍還沒有日軍的步槍來的方便。

這便是第一頁的內容。

“這是你做的?”李崇難以置信的擡頭問道。

林婉如點點頭。

李崇繼續翻開下一頁。

後面則是中日兩國的產能對比:

“如今大後方的工廠總數只佔全國的6%,發電量只有全國4%,鋼鐵產量只有1200噸,國軍兵工廠每個月最多隻能生產步槍子彈1500萬發,前線300萬子彈平均每個士兵只能分得四發。”

李崇心中感嘆林婉如的成長,又覺得理所當然。因爲林婉如原本就是就讀於金陵女子大學,接受的是正統的西方教育,知識儲備是絲毫不差的,差的只是一個契機讓知識轉化爲現實見識而已。

第281章:郭家鎮據點第293章:鬼子火車第121章:溼地法則第241章:青藤的打算(求票求訂哈!)第454章:長壽鎮計劃第151章:會師銅梁(2)第75章:家中電報第403章:梅嶺尾聲第58章:離開故鄉(3)第35章:登門拜訪(2)第268章:“鬥智鬥勇”第323章:晨曦間的進攻(1)第105章:人質對峙第272章:肖媛想法第59章:誰家的姑娘第347章:怒吼一聲的北川第342章:匯聚主峰山下(2)第105章:人質對峙第356章:轟炸機襲來第553章:新房第283章:打草驚蛇第81章:新招生的第二總隊第293章:鬼子火車第451章:形勢變化第320章:巡查各營(2)第88章:敵機偵查第305章:大戰驟起(2)第345章:第一處碉堡(1)第260章:坪上村外第256章:消息擴散(2)第207章:聖戰瓦斯的威力第341章:匯聚主峰山下(1)第167章:臨近畢業第438章:再度集結第64章:開學報到第155章:走在回家路上第61章:告別第145章:小憩閒聊(2)第105章:人質對峙第98章:三槍斃命(求推薦票!)第342章:匯聚主峰山下(2)第164章:自責第548章:唐人街第420章:相見第187章:進攻前夜第169章:畢業典禮(2)第465章:學習期間的局勢(1)第348章:梅花碉(1)第59章:誰家的姑娘第184章:大仗降臨第367章:無頭屍體身份第478章:準備進攻第437章:炸藥燉肉第171章:臨別宴第300章:驚喜收穫第336章:戰區留名第481章:炎炎夏日(1)第403章:梅嶺尾聲第394章:早稻搶收安排(2)第492章:震撼消息第389章:故人採訪(1)第249章:跟我進山第481章:炎炎夏日(1)第139章:上老虎巖(3)第450章:心情不爽的大佬第533章:鬼子退了第353章:南田求助、師團回覆第506章:阿南惟幾來華第469章:入職暫一旅(1)第89章:日軍空降!第243章:放出誘餌第126章:呼叫空投第472章:軍部的人事交流令第506章:阿南惟幾來華第62章:成績公佈(1)第167章:臨近畢業第505章:滿載而歸第107章:不費一槍一彈(2)第49章:虹橋機場事件(2)第244章:李崇發火第96章:對轟第188章:進攻!進攻!(1)第66章:黃埔第一課第262章:人仰驢翻第439章:再次失敗第406章:梅嶺餘事安置(1)第430章:進攻任務第530章:當頭一棒第271章:各生悲喜第404章:長沙序幕第123章:爆漿第484章:來自家鄉的消息第47章:一場鬧劇第354章:向東的鬼子小隊第166章:林婉如的功課第319章:巡查各營(1)第107章:不費一槍一彈(2)第62章:成績公佈(1)第315章:暫歇第399章:大炮對炮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