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分班

具體的分班情況要等到晚飯過後公佈,之所以要多等一個小時,這是因爲名單將由教育長陳繼承宣讀。而教育長下午從成都本部乘飛機,下了飛機後又要向委員長報告黃埔成都本校的情況,預計當夜八點纔會抵達銅梁分校。

其實往常的中期考覈甚至會淘汰掉末尾成績劣等的一些人,讓他們提前進入軍隊之類,但是這一次並沒有。因爲教官們認爲十四期的這些學員能從南京一路走到這裡,這樣的堅持已經難能可貴了。而且如今前線國軍的基層軍官犧牲嚴重,末尾淘汰在此刻也不合時宜。

晚上食堂伙食明顯提升了一個檔次,今晚跟土豆一起燒的主角不再是豬肉,而是牛肉!

牛作爲農耕中的重要夥伴,很多學員從小到大都沒有嘗過牛肉是什麼滋味,不過再美味再沒嘗過的味道,此刻熱氣騰騰的擺在十四期第一總隊學員的碗裡,除了那5%的學員吃的津津有味,剩下95%的學員,內心是很忐忑的。

碗裡面熱氣騰騰麻辣鮮香的土豆燒牛肉很下飯,在如今糧價飛漲的時候,大白米飯配土豆燒牛肉,簡直是一頓奢侈的享受。

平心而論,搬遷到銅梁以來,黃埔師生的伙食比起在南京時還略有提升的,從原先兩天六頓,五頓吃窩窩頭,變成了如今一天三頓,兩頓吃窩窩頭。

這是因爲川黔地區自36年發生了災荒之後,許是老天爺對1937年的華夏大地人災大於天禍的情況看不下去了,就對自古以來就是中華大地重要糧產區的川黔地區,尤其是天府之國多加照料,這以成都爲中心的西南地區基本上是風調雨順,所以從全民族抗日戰爭打響的這一年裡,西南地區糧食豐收,而且進入38年以來,老天爺同樣沒表現出旱澇的態度。

而軍校糧食都是通過軍隊系統徵調上來的,不從市面上買,在西南地區糧食豐收的情況下軍校得到的糧食配額也隨之增多了,黃埔軍校系統同“御林軍”一道可是被委員長御批必須每天要吃三頓的地方,而且委員長不時的也會到軍校溜達,所以軍校的糧食配額沒人敢渾水卡要的。

因此搬到銅梁的黃埔師生直接感受到伙食上的提升。

長方形餐桌上,李崇、李萌清和左玉良大開大合的吃着,等待成績分班的七個人裡,也就老唐端起碗勉強吃的吧唧嘴。

“老唐,你胃口真不錯,馬上就要分班了,還能吃的這麼暢快。”方振興不無羨慕的說道,另外六人嘴裡嚼着牛肉,臉上如同嚼蠟一般,一點靈魂都沒有。

唐志才狠狠的扒了兩口飯說道,“擔憂也沒什麼用,都考完了,該是老子的跑不了,不是老子的求不得,你怎麼一臉麻木樣?”

方振興垂頭喪氣的放下碗筷說道,“哎!別提了,我心裡正七上八下呢。”

“怎麼了?”旁邊人問道。

方振興臉上充滿了擔憂,“我恐怕在把選擇題部分的‘ABCD’謄寫到排頭的時候漏寫了一個‘C’,這樣一來十道選擇題的順序就不對了!”

宿舍裡同屬交通大隊的郝志秀拍拍方振興的肩膀安慰道,“沒關係吶,看開一點,就算填錯了也沒啥,隊裡面比咱哥倆平時成績優異的人能整一個排,很多進入中期考覈的不過是分母罷了。”

郝志秀這話雖糙但理是不糙的,每一期的黃埔學員都以進入軍事教導隊爲目標,一個“軍官團”的綽號就足以說明很多東西,但軍事教導隊每一個頂天了也就三十人的小班,就算比之次一級的高級班也不過收了五十人左右。大部分人除了零星擁有專長的幾人會進入學校各科室研習之外,大部分會被編入規模最大的入伍生總隊的。

李崇三人坐着吃飯沒有說話,沒參加考試沒有發言權,尤其是李萌清,保送之人是不會明白統考之人的焦灼的。

八點鐘,隨着集合哨音一響,第一總隊的學員們站在大較場前的空地之上,兩盞探照大燈將這一片區域點亮,公佈分班結果的時候到了。

教育長陳繼承站在第一總隊黃埔學員們面前,手上拿着一份名單。

主要分管銅梁分校的教務長張權充當了主持人,站在教育長陳繼承旁邊說道,“下面由教育長陳繼承將軍公佈分班名單,點到名字的三十人站到旗杆左邊。”

旗杆下的左邊,站着一名教官,他便是軍事教導隊的教官之一:黃國書。他就是對新一期“軍官團”三十人主要的教育負責人。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四期第一總隊進入軍事教導隊的學員有:李崇、嶽德香、高重華、王景榮、李萌清......”

唸到名字的人一個個出列,很快三十個人在教官黃國書面前站成了一排。

回到宿舍的方振興喜憂參半,喜的是自己總算是有些與衆不同,編譯科只要了兩名學員,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憂的是自己進黃埔的初衷是要打鬼子的,是要帶領部隊打回老家上海去的,現在陰差陽錯的進入編譯科,那以後幾乎是沒有上戰場的機會了。

同爲小衆出路的左玉良已經看開了,勾搭着方振興的肩膀說道,“咱們雖然基本上喪失了跟鬼子槍對槍刀對刀的機會,但情報電訊也是無聲的戰場嘛。他們要鬥勇,我們則是要鬥智,而且這兩天我也打聽了。”

說道這裡左玉良拍拍方振興的肩膀說道,“如今有些下屬的機構曾經被紅黨滲透過,咱們黃埔生進入這些部門,那就是委員長的耳目,在聽命長官的同時還可以直接受命委員長,正兒八經的天子耳目,絕對有搞頭。”

第104章:巷戰(2)第431章:趕赴前線第176章:全營的裝備第209章:新編三排第122章:戳魚第112章:審訊(2)第153章:採訪(2)第248章:一動不動的朱可明第548章:唐人街第18章:五箱洋錢第90章:上王莊夜課第196章:後方醫院第519章:大局勢變換第343章:進攻主峰(1)第459章:下令反轉第195章: 一刀通透第389章:故人採訪(1)第154章:準備回家第186章:抵達前線第354章:向東的鬼子小隊第165章:江北慘狀第347章:怒吼一聲的北川第480章:棗宜尾聲第246章:各方齊聚第197章:升官的消息第205章:梅嶺勢力(2)第311章:“掃帚”清理第543章:歸來(2)第33章:再訪林家第13章:快刀斬亂麻(2)第524章:戰後二三事(2)第397章:毒彈打碉堡(1)第439章:再次失敗第443章: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3)第537章:訂婚宴第45章:全家開會(1)第176章:全營的裝備第101章:勇士第434章:搜尋小隊第468章:新編第十軍第51章:前往黃埔第396章:搶收前的早稻(2)第438章:再度集結第246章:各方齊聚第178章:學會帶兵第383章:登山燒糧(2)第144章:小憩閒聊(1)第427章:審訊小野寺內(1)第106章:不費一槍一彈(1)第332章:直犯嘀咕第315章:暫歇第302章:鬼子震怒(1)第252章:兩人初談第436章:大隊進攻第407章:梅嶺餘事安置(2)第423章:撞見間諜活動第220章:寸河難行第256章:消息擴散(2)第310章:戰風吹(4)第39章:仍有重逢時第33章:再訪林家第37章:意在黃浦第245章:來祝壽的第216章:攻入大院第46章:全家開會(2)第79章:大轟炸(2)第273章:信息換藥第351章:地道、毒氣第39章:仍有重逢時第309章:戰風吹(3)第439章:再次失敗第231章:無處落腳第210章:籌謀報復第386章:一把刀第180章:吃拿卡要第73章:十公里武裝越野(1)第435章:重型加農炮的威力第334章:是守是棄第302章:鬼子震怒(1)第122章:戳魚第441章: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1)第345章:第一處碉堡(1)第8章:山宗先生第280章:戲班安排第249章:跟我進山第329章:遍地開花(2)第256章:消息擴散(2)第547章:離開興化第479章:渡河第553章:新房第478章:準備進攻第124章:只要沒毒皆可食第470章:入職暫一旅(2)第437章:炸藥燉肉第67章:站隊列第534章:林父到來第169章:畢業典禮(2)第210章:籌謀報復第143章:抵達羅田第267章:繳獲兩輛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