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父母的適應

皎皎月光下,屋外風吹涼。

“也不知道崇兒現在怎麼樣了,人走到哪兒,這麼長時間了一份電報都沒有?”手上的活計坐了一半,靠在油燈下的母親陳月英忽然感嘆了一下,兒行千里母擔憂,在離開南京前,李崇發了電報回來說自己跟着學校要遷往四川。

這是真正要用腳去徒步走上千公里的路,從接到電報的那一刻起,陳月英的心就一直懸着。不過前些日子聽外面說南京城被日本鬼子打下來了,殺得人頭滾滾,屍體堆積如山,南京外長江水都被染紅了。

陳月英是見過南京外的那條長江是多麼的寬闊奔騰的,那都被血染紅了,這是砍了多少頭啊!所以在聽到日本鬼子殺人的消息時,陳月英心中是直唸叨着菩薩保佑的。要不是菩薩保佑,自己兒子怎麼提前從南京城出來了呢?

“他長大了,有自己的主見。”相比於母親陳月英,李德潤心裡就豁達許多,手中的筆還在紙上算着。

半輩子在李莊當老爺的父親李德潤,從前雖然對每一個洋錢的使用也有計較,但卻不會像想在這般在紙上一筆一劃的全算下來。

“他纔多大,能照料好自己麼?”在母親的眼中,似乎自己的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

“放心吧,你不用把他當作二娃子三娃子來看待。你知道崇兒讓小同提前來購置的這套房子要是現在來買,花的洋錢至少要番上三番都不止麼?”

說起這,李德潤臉上充滿了感慨。南京被日本人打掉後,城裡涌進了很多臉上帶着倉皇神色的外來老爺,整個城裡的房子已經有價無市了,哪怕像自己現在所住的這種房子,價錢已經翻了三倍不止。

聽說房子增值這麼厲害,陳月英放下手中的作針,露出瞭然的神色說道,“怪不得那大洪家把自家房子賣掉了,一家三口人搭了個茅房子住在裡面。”

母親陳月英口中的大洪家是同一個山腳下的原住民,前兩天他把家裡的房子賣給了外來的一個老爺,拿着一把筆錢一家人在山上搭了茅屋住着,趁着手裡的這一大筆錢,那大洪是成天往城裡鬼混。

“不止他一家,這很多當地人把自家房子賣了換了大筆的洋錢。”這事情李德潤早就知道了。

“那他們自個人住在哪?”

“要麼挖洞,要麼上山搭棚子住唄,外來的老爺拖家帶口急需地方落腳,身上除了錢就是錢了,掏出一把票子往前一擺,本地人哪裡見過那麼多錢,自然把屋子賣了,換錢去城裡快活了。”

話題到此截止,兩人繼續低頭忙活着關心手上的事情。

“這兩天多花了九枚大銅錢,煤球的價格越來越漲了。”李德潤慢慢在藤椅上算完賬,忽然說道。

這大城市裡處處都要花錢,現在這家還在山腳下,嚴格說在城市的邊緣上,但依然是做啥都要用錢。換言之,以前在李莊自給自足的一切,換到了此時此地,都需要花錢。

買糧要花錢,人越來越多,糧食幾乎一天一個價。好在當慣了地主的李德潤屯糧的因子已經浸透到了骨子裡,似乎家裡沒屯糧就過不安穩,所以這家裡的三樓屋頂下以及地窖裡,在李德潤騰出手後,就不斷的往裡囤糧。

除了吃飯問題,生活的材火也要買,那黑煤球一枚大銅錢只能買七個!聽說還要漲,而且馬上還要搞買煤球證,憑證購買煤球,而這證也要花錢去買!

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於是原先就不太捨得多花一個洋錢的李德潤如今更會精打細算了。儘管其實手頭並不差錢,而且李德潤現在也明白了大兒子當初給自己的那些映着洋女人頭像的票子是多大的一筆財富!

當初在來到重慶後的第二天,從置辦大件傢俱到簡單的修繕房子,手中現成的大洋就跟流水似的往外直趟。一點響聲都不冒,那壓在箱底的大洋錢稀里嘩啦的就全都落了空。

李德潤像傻了一樣,看着把傢俱物件置辦進來,然後大把大把的把洋錢掏出去。

好在大兒子之前說現錢肯定是不夠用的,讓自己用完了就拿着那些印着洋人頭像的票子去兌換,一次不用多,一兩張就能換出大把大把的洋錢。

於是自己從箱子底抽了一張印着那女人頭的票子放在身上,帶着順生跟着小同來到城裡一家插着米字旗的洋行。初始時心中還帶着忐忑,那錢行跟老家臺城的完全不一樣,裡面光鮮亮麗的樣子都讓人不敢去坐,裡面居然還有一個金髮碧眼的外國洋人,一開口居然聽得懂,還帶着重慶當地人的口音。

這讓李德潤驚訝不已,然後自己手緊張了抖着從貼身衣服裡拿出那票子,那洋人接過英鎊,透着光看完後,先是熱情的拿出一大袋子一捆捆嶄新的法幣,反覆勸說自己如果兌換成法幣能比洋錢兌換更多。

可李德潤也不傻,堅持要洋錢。只有亮晶晶的洋錢才能讓自己安心,那法幣貶的也太厲害了,連街頭買菜的當地老太太見人掏出法幣都搖頭不要的。

最後李德潤將一百英鎊兌換的洋錢預存了一大部分在洋行,然後拎着沉甸甸足足一百枚大洋的袋子,而那些存的錢洋行開了一張票子,可以隨時來取。僅這一次,就讓李德潤明白了那印着外國人頭像的票子有多值錢。

而起初,初來乍到到山腳下的李家確實引起了一些山腳這區域間一些閒散人的注意,這家人好像並不缺錢花嘛。

本地一些閒散人上門找事,但被順生恆生兩個五大三粗的兄弟狠狠揍了一頓,最後兩兄弟拿着獵槍往院門前一杵,想發橫財的混混也就一鬨而散。

人一多,魚龍混雜,秩序就很亂,沒等當地的警察上門,那些留手好閒之人就已經搶完散了。這不是笑話,每天這城裡城外都有搶劫偷摸的事情發生,鄰近的好幾個跟自己一樣的外來戶還沒把新家收拾好就被搶了。

第285章:淚目(2)第223章:各方反應(1)第420章:相見第264章:戰後坪上村第171章:臨別宴第480章:棗宜尾聲第508章:戰爭陰霾壓城第199章:嘉獎令第258章:行動策劃(2)第120章:擴紅第158章:高興的一天(2)第333章:三面是敵第505章:滿載而歸第152章:採訪(1)第546章:臺城之行第29章:前線消息第525章:凜冬到來第334章:是守是棄第339章:三營營部之戰(2)第291章:成長蛻變第128章:搶先一步的山匪第520章:再次反轉第38章:鴨血粉絲第541章:大張旗鼓第106章:不費一槍一彈(1)第533章:鬼子退了第122章:戳魚第371章:殘餘戰場第340章:三營營部之戰(3)第354章:向東的鬼子小隊第65章:室友第262章:人仰驢翻第526章:捲土重來第62章:成績公佈(1)第116章:測距的技巧第179章:徵糧的名義第463章:學習遊擊(1)第209章:新編三排第263章:逃出生天(新年快樂平安!)第540章:緊急迫降(2)第202章:我的防區第109章:落幕第115章:離開上王莊第550章:插手第549章:砸場子第518章:轉機第268章:“鬥智鬥勇”第526章:捲土重來第199章:嘉獎令第466章:學習期間的局勢(2)第291章:成長蛻變第1章:引子第312章:各營戰場第521章:嶽麓山總結大會(1)第548章:唐人街第49章:虹橋機場事件(2)第465章:學習期間的局勢(1)第335章:戰區聞訊第284章:淚目(1)第51章:前往黃埔第485章:回家過節(1)第202章:我的防區第170章:華美女校第384章:搏一搏的大翔布鄉第276章:一營的大動作第166章:林婉如的功課第144章:小憩閒聊(1)第27章:兌換銀元第55章:有福之人第335章:戰區聞訊第51章:前往黃埔第187章:進攻前夜第459章:下令反轉第191章:肉搏(1)第91章:發現獵物第466章:學習期間的局勢(2)第426章:滅殺(2)第85章:滅雛行動!西遷篇感言第58章:離開故鄉(3)第418章:遇見張靈甫第60章:黃埔筆試第96章:對轟第149章:城外青山下第167章:臨近畢業第345章:第一處碉堡(1)第489章:聚餐(1)第53章:通過報名第202章:我的防區第64章:開學報到第498章:伍橋河阻擊(2)第494章:戰火燃起第297章:鋪天蓋地第129章:交涉第497章:伍橋河阻擊(1)第198章:南昌會戰尾聲第365章:南田末路第109章:落幕第530章:當頭一棒第153章:採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