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

另一邊,在公子蟣蝨離開郢都的時候,秦國也接到了韓國太子嬰病死的消息。

“韓太子嬰病死,寡人有意立太子嬰之弟公子咎爲太子,不知諸卿以爲如何。”秦王蕩看着面前大臣問道。

此時,新任左丞相公孫奭一聽秦王之言,立即大喜。

之前樗裡疾病死,秦王蕩爲了安撫公室中人,同時也是爲了限制與楚魏兩國關係親密的甘茂,而選擇了他這個樗裡疾的黨羽,並且還與韓國關係親密的人做左丞相。

雖然做了左丞相,但是公孫奭心裡知道,自己在秦王心中的地位遠遠與甘茂相比,而且甘茂還有楚魏兩國的支持,在朝中的實力遠在他之上。

但現在,這一情況將有所改觀,若是這一次秦國能逼迫韓國語秦國結盟,並讓韓國中親秦的韓珉等人上臺,那他將獲得來自韓國明面上的支持,這與楚魏兩國暗中支持甘茂強多了。

是以,秦王蕩話音一落,公孫奭立即搶先應道:“大王英明,這些年來,我秦國一直被楚國以及三晉孤立,即便這幾年趙魏兩國已經與我秦國交好,但是趙魏兩國依舊防備着我秦國,對我秦國戒備森嚴。

現在,楚國因爲滅越的緣故,已經遭到各國拋棄,雖然現在三晉與楚國還保持的默契限制我秦國,但是,他們已經註定無法相互配合了。

故,臣以爲這次就是我秦國的機會,韓國與楚國結盟,讓齊魏兩國十分惱怒,也讓趙國不滿。若是這次我秦國能逼迫韓國與我秦國結盟,必然能打通通往東方的道路,一雪我秦國十幾年無法在函谷關外立足的恥辱。”

秦王蕩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然後看向甘茂問道:“賢卿以爲左丞相之言如何?”

甘茂眼睛餘光看了一眼身側的公孫奭,心中冷笑一下,想向韓國借勢,可惜你能借不能享。

想着,甘茂在秦王的注視中沉吟了一下,然後拱手應道:“大王英明,臣以爲左丞相所言極是。而且,臣以爲這次我們逼迫韓國與秦國結盟,必須全力以赴才行。

如今齊國與趙魏兩國結盟,雖然我秦國與齊魏兩國有盟約,並於趙國交好,但是,卻依然無法改變我秦國被孤立的現實。

若是各國削弱楚國成功,失去了楚國這個共同目標,那麼接下來,我秦國依舊面臨着齊趙魏這個龐大的聯盟。

所以,臣以爲韓國隊我秦國至關重要,這一次,我秦國不僅要逼迫韓國背叛楚國,還要逼迫韓國與我秦國結盟,而不是讓韓國倒向齊魏趙那邊。

爲此,臣以爲,我秦國需要不惜一切代價。”

秦王蕩聽甘茂如此說,不禁微微一怔,心中欣慰的感嘆了一聲,接着目光變得堅定起來:“丞相說的不錯,爲了韓國的確需要不惜一切代價。只是···”

秦王蕩遲疑了一下,有些爲難道:“只是韓國一向與趙魏兩國交好,而趙魏兩國現在與齊國關係親密,若是這次趙魏兩國幫助齊國,寡人擔心心有餘而力不足。”

甘茂笑了笑道:“大王不必擔心,齊國距離韓國太遠,未必能趕上韓國立太子事件。而且,即便齊國趕上了,臣有辦法說服趙國這次站在我秦國這邊。”

“哦?”秦王蕩精神一振,連忙問道:“賢卿有何計策?”

甘茂拱手道:“大王,經過上次燕國的事情後,趙國對中山國的野心已經路人皆知。臣的計策就是,派人去趙國請一位趙王心腹重臣來秦,並委以重任,以示秦國不會干預趙國攻打中山,不會在趙國攻打中山國的時候偷襲趙國後方。

шшш ▲ttκǎ n ▲℃ O

而作爲條件,那就是趙王這次要站在我秦國這邊。”

說完,甘茂不禁在心中微微一嘆,若不是魏國與自己關係親密,這次聯絡魏國的效果還要更好一些。

另一邊,公孫奭雖然心中遲疑甘茂的對策,但見甘茂全力支持逼迫韓國與秦國結盟,頓時將遲疑放在一邊,然後向秦王拱手行禮道:“大王,丞相之計可行,臣附議。”

此時,秦王蕩想了想,點頭道:“好,此事可行。”

接着,又商議了一下細節,秦王蕩下令道:“左丞相,這次有勞賢卿親自去韓國,說服韓國與我秦國結盟。”

“唯。”

“右丞相,有勞賢卿立即去函谷關坐鎮,並調集軍隊向韓國施壓。”

“唯。”

韓國新鄭。

“相國,不好了,各國西面傳來消息,秦國左丞相公孫奭已經進入韓國,不日就會抵達新鄭。”

“什麼?秦國來人了。”公叔一聽來人稟報,頓時皺起眉頭,接着,急忙問道:“可有南面楚國的消息?”

“回相國,現在楚國還沒有消息。”

公叔一聽,不僅長長一嘆:“唉,這楚國郢都也太遠了一些,魏國的使者已經到新鄭十幾天,趙國的使者也到新鄭數日,現在連秦國的使者也到韓國了,而楚國的使者卻還沒見到蹤影。

如今趙魏兩國的使者不斷的勸大王早立太子,而韓珉那羣人也在旁邊不斷的附和,大王正搖擺不定,若是秦國使者抵達新鄭···也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勸住大王。

早知今日,當初太子生病的時候,我就應該讓公子蟣蝨回國。不然,哪裡有今日的爲難!”

說着,公叔又是一陣長嘆。

現在他已經與楚國綁到一塊,一榮俱榮一損皆損,若是韓國背叛楚國,那他這個相國也做到頭了。

想到這,公叔再次焦急的吩咐道:“來啊,立即派人去南面,催促公子蟣蝨儘快返回新鄭。”

就在公叔緊張的等待中,數日後,公孫奭抵達新鄭,接着,公孫奭與趙魏兩國使者交談後,於當日與趙魏兩國使者一起,三人一同入宮面見韓王。

而公孫奭等人離開韓宮後不久,韓王立即召見了公叔:“公叔,剛剛秦趙魏三國使者面見寡人,一同請求寡人早立太子。

寡人也以爲太子乃一國之本,不可或缺。現在太子病逝多日,國中沒有太子,羣臣百姓全都議論紛紛,國中人心不穩啊。

如此,寡人以爲也到了該立太子的時候,公叔乃寡人相國,是寡人信任的大臣,不知公叔以爲寡人該立誰爲太子。”

說完,韓王頓時期待的看着公叔。

現在的局勢韓王心中很清楚,早在齊王即位之初,秦魏就曾爲了齊國而向楚國用兵。

後來不過因爲秦國的樗裡疾病死,圍攻楚國的計劃這才無疾而終。

如今燕國已經向齊國稱臣,齊國國中也漸漸穩定下來,齊魏秦接下來極有可能聯合伐楚。

韓王之前本來就有些擔心各國伐楚之前,會先攻打自己這個楚國的盟友。

現在韓國又出了這種事,各國肯定是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

如果不是公叔攔着,他早就向魏國靠攏了。

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六百一十五章 議宋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九百七十七章 責罰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籠絡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