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

郢都。

此時熊槐看着陳軫送來的情報,看着情報上那個陌生的名字,皺眉道:“陳卿,這齊國武垣大夫周最是什麼人,爲何寡人對這人十分陌生。”

陳軫早有準備,楚王話音一落,立即應道:“回大王,這周最本是周國公子,數年前我楚國與五國的聯軍解散後,兩週擔心因爲出兵助楚的緣故,而遭到其他國家的報復,是以派出周最前去齊國侍奉齊王,以尋求齊國的庇護。

其後,周最入齊,一直在齊宣王身邊侍奉,甚得齊宣王喜愛,而且周最與齊王地關係極佳,是故這次齊王任命武垣大夫的時候,就直接任命了周最。”

熊槐聽着陳軫的陳述,微微頷首,如此看來,這周最就是齊王地的近臣了。

想到這,熊槐再次看向情報的後半部分。

齊王地任命周最之後,臨淄立即出現極大的動盪。

原本,熊槐只是收買了一些稷下學宮的先生與學子,讓他們傳播齊王對稷下學宮不滿的消息。

不想,這條謠言剛剛纔被炒起來,卻突然向齊王與齊國宗室方向爆發,這是熊槐始料不及。

從齊國現在傳來的消息來看,齊王與田氏宗親不合的消息,並打算打壓宗室的謠言,以極快的速度在齊國傳播開了,快到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快到連齊國的人都沒有反應過來,整個齊國的人都知道。

看到這,熊槐頗爲好奇的問道:“陳卿是否知道齊國這些謠言是什麼人在散佈?”

陳軫愣了愣,然後搖了搖頭:“大王,這事臣也不知道。不過,按照齊國的流言,之前泄露齊王不滿鄒子消息,並導致鄒子出走的,不是齊相田文就是將軍田甲。而接下來傳出齊王對田氏宗親不滿的,據說是齊相季子的人。”

熊槐一怔,笑着看着陳軫問道:“陳卿,你自己信嗎?”

陳軫笑着應道:“大王,臣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齊王信不信。”

熊槐聞言哈哈一笑:“不錯,重要的是齊王地信不信。”

說着,熊槐臉上的笑意隱去,然後又若有所思的道:“齊王信不信這事對寡人而言並不重要,寡人關心的是,齊王是否真的對田氏宗親不滿!”

陳軫臉上一驚,然後遲疑的道:“大王是說田氏···”

“不錯,空穴來風,必有源頭。齊王對田氏宗親不滿的謠言能如此快捷的傳遍整個齊國,其中必然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推動,這股力量不可能是齊國之外的,即便是我楚國,也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造成這麼大的動靜。

再說了,謠言止於智者,尤其是在齊王地即位之初,獲取了對燕國的重大勝利的情況下。這個時候,即便是有一些田氏中人對齊王不滿,但也不會鬧成這般模樣纔是。

所以,寡人懷疑,齊國那邊···齊王與田氏之間,是不是真的出現問題了。”

陳軫一臉沉重的點了點頭:“請大王放心,臣這就讓齊國那邊的探子進行打探。”

“好,有勞賢卿了。”

接着,陳軫遲疑了一下,又拱手道:“大王,這次齊王用周最做武垣大夫,臣擔心齊王這是在圖謀韓國。衆所周知,兩週一直都是韓國的勢力範圍之中,兩週也依附於韓國。

現在齊國任命周國公子爲重臣,明顯就是在爲兩週撐腰。若是接下來魏國出面拉攏兩週,極有可能讓兩週倒向魏國,如此,韓國遭到削弱,臣擔心···”

熊槐想了想後,笑道:“無妨,寡人相信公叔,就憑公叔與楚國的關係,只要公叔還在韓國擔任相國,那韓國就不會背叛寡人。

至於兩週嗎?若是魏國真的與韓國爭奪兩週,並大打出手,那寡人只會更加高興,韓魏兩國互耗,對我楚國有利無害。

況且,只要三晉不緊密聯合,而是各自爲戰,那麼相互牽制的三晉就不會有太大的威脅。”

陳軫聞言點了點頭。

半月後。

陳軫一臉沉重的道:“大王,齊國那邊傳來的消息,我們的探子已經知道齊國之前爲何會鬧出那麼大的動靜,以至於謠言四起,難以控制。”

熊槐面色一正:“究竟是何緣故?”

“大王,探子來報,不久前,齊王不僅僅只是人們了周最爲武垣大夫。更重要的是,齊國從燕趙兩國獲得的三百五十里地十幾座縣,其中縣大夫,沒有一個是田氏中人。

各地的大夫,其中一大半是季子爲首的學宮派之人,剩下的一小半乃是齊王地的親近之人。”

熊槐心中一驚,急忙再次確認道:“當真?此事確實?是否有錯漏?”

陳軫認真的點了點頭:“臣已經確認過好幾次了,決無虛假。正是齊相季子一羣人的推動,再加上齊王地不顧田文的反對,強行決定此事,引發了田氏的極大不滿。所以,之前齊國一出現那種謠言,各地的田氏之人紛紛推波助瀾,纔會短時間內鬧出那麼大的風波。

其後,齊王見風波太大,不得不讓匡章田文出面安撫田氏,好言安慰,這才讓齊國風波稍稍停息。”

“稍稍停息,也就是流言還是沒有徹底平息下來!”熊槐臉色變得有些沉重的道:“齊王這是什麼意思,如果說之前任命周最爲武垣大夫,寡人就已經覺得齊王地有些不對勁了,但是,現在那些縣大夫也沒有田氏的人,這就極爲不正常。

田氏在齊國建國不足百年,歷代齊王都奉行重用田氏宗親的策略,以穩定齊國。

現在齊王這麼做,莫非是覺得田氏在齊國的統治已經穩固,而現在田氏的實力又有些大,所以齊王地想要削弱田氏?”

齊王打壓田氏宗親,這並不是從齊王地就開始的。

從田氏建國以來,這種打壓就一直存在。

齊威王打壓田忌田盼,齊宣王打壓田嬰,之前兩任齊王也都這麼幹過。不過,齊威王在打壓的同時,還重用田嬰,而齊宣王不僅重用了匡章田盼,還將逃到楚國的田忌給接回去,以示自己親近宗室。

而齊王地的態度,就有些不同尋常了。

他雖重用了田文,但是還有一個左丞相在一旁牽制他。匡章現在雖然還是齊國諸將之首,但是之前率軍攻打燕國的主將確是聲子,而匡章雖然收住了清河,但也讓楚國在即墨小勝一陣,以致名譽有些受損。

再加上這次北面的事情,齊王地可絲毫沒有表現出親近哪支田氏宗親的意思。

如此···齊王與田氏宗親肯定出現問題了。

若是長久這樣下去,田氏沒有繼任者,等匡章老死,等田文下臺,那田氏對齊國朝政的影響力就微乎其微了。

此刻,熊槐似乎已經看到,不久的未來,齊國必有一場極大的動盪。

這就跟楚國現在面臨的情況一樣,一場嚴重的內亂。

不過,熊槐自己準備了十幾年,已經在位近三十年,而且還有伐秦破齊滅越的赫赫武功,這才勉強才能控制局勢。

而齊王地他···能控制齊國的局勢嗎?

想到這,熊槐笑了笑,若是齊國也是這樣,他是不會給齊王地這樣的機會的。

想着,熊槐一臉沉重的道:“陳卿,接下來知北涯的探子開始全力關注齊國,除了齊王的動靜,還要關注匡章田文田甲等宗室的重臣動向,甚至其他田氏宗親。

寡人要知道,齊王地對田氏宗親究竟是何態度。”

“請大王放心,臣這就去安排!”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三十六章 趙國齊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韓一體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一百二十章 秦韓退兵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八百章 退意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一百八十六章 廣陵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