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

清河城外。

二十天前,楚國水師走海路北上伐齊。

半月前,泗水的齊國水師爲了拖住楚軍,爲了給回援的齊軍提供足夠時間,不得不全軍北上,牽制楚軍。

其後,齊國水師一走,昭雎立即只會楚軍封鎖清河城,並派出偏師開始從泗水上游向清河城挖溝建渠。

十幾天過去,在兩萬楚軍的努力下,一條寬一丈深一米的水渠,已經順勢地勢,從泗水上游蔓延到清河城外西北十里處。

至此,水渠已經完成大半,只等水渠抵達清河城外,便可放水衝擊城牆。

如今天下各處的城牆,無論是兩版牆還是四版牆,都是夯土牆,這種城牆,只要被水侵泡着,接下來什麼都不用做,用不了一兩月,就會自己跨掉。

故而此時,無論是城外的昭雎,還是城中的匡章,亦或者淮陰的熊槐,都在密切的關注楚軍的修渠進度。

就在衆人的等待中,齊國從燕國退兵的消息傳了過來。

另一邊,沈宜甫率領的水師纔剛剛抵達琅琊。

此時,沈宜甫看着手中的情報,幽幽一嘆,然後轉頭看向南方道:“可惜了,如今齊國已經從燕國退兵,但是泗水的那隻水師卻一直掉在後方,不敢靠近我們,以致我軍擊破齊軍水師偏師的任務至今還未完成。”

一旁的公子安聞言頓時沉默下去。

這次水師北上的目的有兩個,其中最重要的是爲了逼迫在燕國的齊軍退兵,這個任務已經完成。

其二便是消滅齊國水師偏師,只要消滅這一部分,那麼接下來楚國便可以徹底控制淮泗一帶的水域,對齊國形成強大的壓力。而且,只要齊國水師力量不足,那麼楚燕兩國的聯繫也能方便一些。

只可惜的是,自從齊軍兩天前趕到楚軍身後三十里後,便一直保持着與楚軍的距離,始終沒有上前。

或許齊軍也知道,就憑他們兩萬人,數百條大小不一的戰船,肯定不是楚國五萬人近千艘大船的對手。

或許齊軍也在等待北面的水師回援,然後前後夾擊楚軍。

無論齊軍是何打算,反正這幾天來,楚軍並沒有找到與齊人交戰的機會。

此時,沈宜甫望了望北方,又回頭看了看南方,沉吟許久,再次開口道:“安石君,如今我們從淮陰出發已經二十日,君熟悉從燕國前往楚國的水路,不知齊軍從易水到這邊大概需要多久?”

公子安想了想,應道:“將軍,雖然在下從來沒有在這個季節南下,但是,按照冬季航行的驚疑,從易水出發,走海路到琅琊···”

公子安還未說完,沈宜甫突然打斷道:“不,不是到琅琊,而是去即墨(青島附近)。”

“即墨?”公子安一怔,隨後反應過來。

即墨城就在琅琊北方不遠的地方,乃是齊國五都之一,是齊國第二大城池,但是即墨城的繁華以及富裕卻不比現在天下最大的城池臨淄差。

即墨東面靠海,是齊國重要的鹽場以及漁場,也就是憑藉這魚鹽之利,讓即墨的財富不下於齊都臨淄。

所以說,即墨城乃是齊國東部最重要的城池,而且即墨靠海,也是水師很容易攻打的地方。

想到這,公子安立即明白過來。

沈宜甫想去即墨,只要楚軍出現在即墨附近,無論是否攻打即墨城,那麼身後的齊軍肯定再也穩不住,一定會前去救援。

只要齊軍敢來,那楚軍就可以憑藉數量優勢擊破這隻齊國偏師。

對於能否勝利,公子安心中並無疑問,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北方返回的那隻水師,什麼時候才能趕到即墨。

想着,公子安心中默默算了算時間,然後笑着開口道:“將軍,從易水到即墨,需要繞一個大圈子,若是在冬季,只需要二十幾天。但是,現在這季節,北風已經很少,齊軍最起碼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抵達即墨。”

“一個月?”沈宜甫頓時露出一絲笑容:“探子傳來的消息,聲子距離即墨還要幾天的時間,而我們現在距離即墨只有兩天的路程,算算時間,完全足夠了。”

說着,沈宜甫大聲喊道:“傳令,船隊繼續北上,去即墨城。”

···

兩天後,上午時分,楚軍抵達即墨城東面的海域。

即墨城那邊早就知道楚軍到來的消息,是故,即墨大夫將附近的所有的船隻全都聚集到這裡,湊得大小船隻三百餘艘。

其中兩百餘艘小漁船,還有數十艘大船,更有四十多艘戰船。

此時,齊國船隻上的齊人,見到遠處緩緩駛來的楚軍,待楚軍靠近,發現楚軍前面一字排開的十幾艘帶有撞角的突擊戰船做爲箭頭,其後是數量衆多的大船,遠遠的望不見盡頭。尤其是其中夾雜的部分高大的樓船做爲箭身,正向他他們殺過來。

見此,船上的齊人頓時面色蒼白,心驚膽戰。

他們大都是漁民,只是因爲楚軍北上,這纔在十幾天前被即墨大夫徵召而來,臨時拼湊起來的軍隊。

雖然已經訓練了幾天,水性也不差,但是,這麼一點時間哪裡會打海戰。

尤其是他們見到楚軍中遠比他們的大船還有高大許多的樓船,船沒有人家多,還沒有人家大,這戰怎麼打?

一念及此,齊人心中更加恐慌了。

“不要慌,我齊國援軍就在楚軍不遠處,很快就會前來救援···”

雖然有部分齊軍將士試圖安撫軍心,但是,大海之上,浪高聲急,他們的聲音根本就傳不遠,別說齊軍將士本來就不足,連大船都裝不滿,更別說其他小船了,小船上的人,可全都是漁民。

此時,楚軍船隊殺到齊軍兩裡外。

獨自站在一口樓船上的沈宜甫,遠遠的望見前方試圖阻攔楚軍的齊國船隊,見到他們那大小不一的船隻,頓時哈哈一笑,然後大聲下令道:“傳令,全速前進,碾碎前方齊軍船隻。”

“諾。”

軍令一下,旗幟招展,信號很快傳到前方船上。

接着,整個楚軍船隊八百餘艘船隻,頓時卯足了勁,狠狠的向前方撞去。

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言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八百零四章 議楚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