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

三日後,熊槐帶着宋美人吳美人,率領大軍離開吳城,向會稽而去。

楚王離開後,吳城乃至整個吳地百姓心中大石終於落地,楚王還在吳城時,楚王以及城外的近十萬楚軍,沉沉的壓在吳地百姓心口,壓得他們闖不過氣來。

現在,楚王走了,他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同時,楚王的離去,這也表明,公子玉刺殺案已經過去,吳地百姓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了。

另一邊,熊槐離開吳城後,一路南行,半月後抵達會稽城。

會稽城中越國舊宮。

熊槐坐在王位上,羣臣分列左右。

此時,熊槐看着唐昧訕訕笑道:“司馬,寡人巡狩諸地,無論是他國城池,還是我楚國之城,所到之地,皆萬人空巷,人人爭相一睹楚王風采,哪怕是不久前剛剛抵達吳城時,也不例外。唯獨這會稽城···”

說着,熊槐搖頭道:“剛剛寡人在王駕之上,透過車窗,竟然在會稽城的街道上沒有看到一個越地百姓。不僅如此,寡人一路南下,途徑越地各處,沿途也爲見到一個越人。”

說到這,熊槐自問自答道:“難道越人已經懼怕寡人到這種程度了嗎?”

唐昧頓時一呆。

他本以爲僅僅只是會稽城是這樣,不想,連會稽北面的越地也是如此。

至於爲什麼會出現這種事情,他當然知道是什麼原因。

自從他下令在越地大行殺戮之後,不僅是楚王,連普通的楚軍士卒也是一樣,越人看到他們猶如看到瘟疫一般,直接繞道而走。

即便是巡邏的士卒,百姓難以避開的情況下,也都是快速走過,不敢直視。

想到這,唐昧臉上略有一絲尷尬,隨後立即拱手道:“大王,這都是之前那些越國叛逆散步的謠言,說楚人要將越人全部處死,百姓愚昧,信以爲真,故而才得知大王到來,全都驚恐不已。

如今大王來到越地,不久之後謠言便會不攻自破,如此,百姓得知大王仁愛之意,自然就會恢復如初,不復驚恐之狀。”

熊槐聞言不禁皺了皺眉,雖然唐昧說是謠言的緣故,但是他自己心中清楚,這是殺戮太重的緣故。

想着,不禁悶悶不樂道:“自寡人抵達江東後,對普通百姓秋毫無犯,也沒有殘殺任何一個百姓,爲何百姓對寡人害怕如斯!”

羣臣聞言,全都緊緊的閉上了嘴巴,不敢開口。然後他們的視線卻若有若無的,向爲首的柱國昭雎、司馬唐昧看去。

負責殺人的,就是他們兩個。

但是,見他們眼神飄忽,而楚王心中不痛快,更加不敢說話了。

此時,衆人後側的文雀走到羣臣中間,長拜道:“大王,臣文雀冒死以聞。”

熊槐一怔,愣愣的看着殿中的文雀。

這是他第二次見文雀了,上一次還是兩年前越國亡國之後,在郢都接見越國羣臣時,匆匆見了一次。

他知道文雀這個人,其乃是越國文氏一脈的族長,乃楚國宛城令,越國大夫文種之後。越王勾踐滅吳之後,雖然殺掉了文種,但是卻予以厚葬,而文種一脈也因此在越國開枝散葉。

正是因爲文氏一脈與楚國的特殊淵源,甚至楚國內部現在還有一個文氏家族,故而熊槐在上次接見越國羣臣之時,給予了文雀極高的禮遇,讓他緊隨越侯慵而立,他在越地貴族之中,地位僅次於越侯慵。

此時見文雀開口,熊槐愣神之後,立即開口道:“賢卿有何話說,儘管道來,寡人洗耳恭聽。”

文雀拜了一拜,然後直起身體道:“大王,臣聞之,用律法治理國家,殺人雖衆,百姓卻不會對殺人的感到畏懼,只會對律法保持敬畏,不敢有絲毫怠慢。這就跟大王不久前賜死那些私通叛國的罪臣一樣,殺人雖重,但是國中羣臣百姓卻沒有感到畏懼,而是讚揚大王仁義。

臣又聞之,殺人不依據律法,不管有罪沒罪,全都一殺了之。這樣的國君,別說普通百姓害怕,就是親近的大臣也怕,別說親近的大臣,就是鬼神那也害怕,從而避而遠之。

百姓恐懼,大臣不親,鬼神不庇,這正是亡國的徵兆啊。”

熊槐聞言,臉色一白,張了張口,什麼話也沒說出來。

另一邊,昭雎不爲所動,而唐昧臉色瞬間一變。

唐昧本以爲,他躲了文雀近一個月,這麼長時間過去,文雀心中的不滿應該快散了,不想,文雀沒有罵他唐昧,卻直接懟上楚王。

早知道如此,當初就應該讓文雀痛罵一頓,讓他消消氣。

此時,上官大夫見楚王臉色不好看,立即出列道:“雀位卑人微,見識淺薄,何以胡言亂語,還不快快退下。”

文雀聞言,冷冷一笑:“胡言亂語?雀雖不才,但也知道,不僅國君是這樣,做大臣同樣也是這樣。”

接着,文雀不等上官大夫開口,立即繼續道:“昔日秦國商君,自魏入秦,苦心變法,耗費二十年而將羸弱的秦國變成一個強國。如此功業,可以與我輔助先王莊王的名相孫叔敖相提並論,商君本可以在與孫叔敖一般,在秦國享受俸祿十世不絕。

結果,商君卻一代也沒有傳下去,還沒有死就被秦國滅族了。這是什麼緣故?難道是我先祖侍奉越王那樣,遭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嗎?”

“不是!”文雀看着唐昧,臉色有些血紅,聲音徒然大增道:“商君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場,那是因爲商君變法之時,大肆抓捕那些說變法之惡的人,然後盡殺之於渭水,渭水爲之赤。接着,十年之後,商君又大肆抓捕那些說變法之善的人,依舊盡殺之於渭水,渭水兩度爲之赤。

如此,不管說好的還是說不好,全都被殺了,這就跟國君治國,有罪沒罪的,看不順眼全都殺了一樣,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衆叛親離,身死國滅。”

說到這,文雀壓了壓心中的火氣,然後向楚王長長一拜:“臣位卑人微,見識淺薄,胡言亂語,不知所云,請大王恕罪。”

“你···混賬東西。”上官大夫見文雀將剛剛自己罵他的言語直接拿去向楚王請罪,頓時右手顫抖的指着文雀,又羞又怒。

此時,熊槐聽着上官的話,看了看氣氛上官大夫,然後又看了看長拜於地的文雀,突然怒拍作案,然後大怒道:“混賬東西!”

說罷,直接起身,然後拂袖而去。

羣臣被巨響一驚,接着見楚王走了,愣了愣,遲疑了一下,然後在昭雎的帶頭下,紛紛從殿中離去。

而唐昧在離去的一瞬間,路過文雀身旁時,微微一滯,接着長長一嘆,然後什麼也沒說,就向殿外而去。

不久,文雀也起身離開後,殿中只剩下上官大夫,僵在原地,皺着眉頭,久久不語。

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滿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四百一十章 賄賂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鳳匯聚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