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

次日。

因爲之前祭祀太伯季子的緣故,吳地的貴族官員基本上都隨侍在楚王左右,所以,這次召見羣臣,所有的人都來齊了。

召見羣臣上了一個早朝後,熊槐立即換了一個場地,開始賜宴款待羣臣。

宴會上,爲了表示對吳人的親近,同樣也是爲了表達對宋國太子貞的支持,熊槐同時帶着宋美人與吳美人入場。

熊槐坐在主位,宋美人坐在右側,吳美人坐在左側,兩人一同伺候。

與此同時,以吳侯季歆爲首的吳地貴族名士全都聚集在左側,而昭雎等楚王從郢都帶來的官員,以及吳地的官員則坐在右側。

準備就緒後,隨着鐘鳴之聲響起,八音頓時齊響,接着八十一個左手執幹,右手執戟,頭上插着鳥毛,雙腳赤足的男巫入場。

這宴會的第一個支舞是武舞,是在向在場的吳地人展現楚國的強大,以及軍容的鼎盛。

武舞表演中,熊槐見在場的吳人大都笑得很勉強,目光中露出震撼,不由微微點頭。

楚國滅亡越國,靠的可不是什麼德行,而是武力。

之前祭祀太伯季子,這是爲了安撫吳人,是彰顯楚王的德行,而現在宴會中第一支舞演練《大武》,則是爲了警告吳人。

武舞過後,男巫迅速離場,接着一羣女巫走了進來。

這羣女巫上演的是文舞,文舞帶着極厚的楚國宗教色彩,莊重而神聖,雍容有加。

雖然文舞同樣進退有序,次序凜然,但與武舞展示軍容不同,文舞展示的楚國的文明與次序,這是在向吳人表明楚國是帶着文明而來,帶着禮儀而來,楚國佔據吳地,帶來的不是破壞,而是一種新的次序。

文舞表演時,熊槐見吳人僵硬的臉柔和下來,殿中氣氛和緩,再次點了點頭。

文舞過後,熊槐給吳人準備的第三支舞,不再是楚國的舞蹈,而是周室的舞蹈《韶箾》。這《韶箾》乃是宣德之舞,昔日季札在魯國觀看周禮,這舞乃是季子觀看的最後一支,稱讚爲:德至矣哉!

《韶箾》之舞,寬厚仁大,在展現德行上,天下沒有其他的舞能比得上了。

熊槐選取這支舞,不僅是爲宣揚自己的德行,更是爲了表達楚國對吳人的親近。

《韶箾》之舞結束,熊槐親自挑選的舞蹈便表演完了。

接着,音樂一變,不在浩大恢弘,而是變得歡快起來,而後一羣衣着豔麗的舞女快速走了進來,在大殿中翩翩起舞。

見到這一幕,所有人臉上的肅然之色頓時全都消失,然後發出源自內心的笑容。

見此,熊槐不得不承認,武舞、文舞、《韶箾》雖然浩大厚重,讓人肅然起敬,不敢有他念。但是,大家真正喜歡的還是聽着絲竹之音,看着美女跳舞。

對此,熊槐也沒有表現出正大光明,在禮樂崩壞的年代,禮樂早就失去了教化人心的作用,各國宮廷之中,最多的還是這種靡靡之音以及讓人覺得歡快的舞蹈。

想着,熊槐將案上的酒杯拿起,然後一飲而盡,心中暗暗笑道:不僅他人喜歡,寡人也喜歡。

隨着曲風舞風的轉變,殿中瞬間熱鬧起來,君臣之間,大臣之間,貴族名士之間,你來我往,好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

隨着舞曲換了一個又一個,隨着一杯又一杯美酒下肚,殿中參與宴會的人,漸漸有了些許醉意。即便是楚王依舊在場,許多人的舉止之間也沒有了開始那樣的莊重。不過因爲楚王在場的緣故,諸人此刻還保持的剋制,不敢有絲毫失禮。

此時,殿中的後方,章期用略帶渾濁的目光看着臺上左擁右抱的楚王,在兩位美人的伺候下,不時露出燦爛的笑容。

見此,章期心中頗爲沉重。

昨日章義雖然說了大王的心中屬意的人選是他,但是章期卻並沒有放心。

季氏在吳地的地位非比尋常,現在又貴爲吳侯,這遠不是他們區區的章氏可以比擬。

況且,人心是會變得,尤其是有貌美如花的吳美人在楚王耳邊吹風,萬一,楚王在吳美人的蠱惑下,決定給予吳侯權力呢?

想着,章期立即晃了晃腦袋,接着沉吟許久,而後連飲三杯,起身向外走去。

不久,章期從家中歸來,找到了負責安排宴會的昭滑。

“昭將軍!”

昭滑看着章期奇怪的問道:“章將軍不在殿中宴飲,此時找本將有何要事?”

章期拱手道:“將軍,殿中歌舞雖好,但是卻盡是楚地之風。末將以爲,大王遠來江東,卻沒有吳越佳人獻舞,這難以表達我江東父老對大王的忠誠與敬意。是以,臣不才,找到一羣能歌善舞的江東女子,希望能獻舞於前,略表心意。”

“這···”昭滑心中略有些遲疑。

現在殿中獻舞的女子,都是楚王從宮中帶來的人,都是從小培養的舞女,用起來也極爲放心,不會有任何意外發生,不會搞砸了楚王的宴會。

更重要的是,楚王希望能用楚國的潮流吸引吳地貴族的注意,引起吳地貴族的追捧,然後以楚風代替吳越之風,以此讓楚國更加深入人心,以對江東進行潛移默化,達到楚越合流的目的。

所以,即便昨日昭滑向楚王詢問,是否讓越國遺留的女子獻舞之時,結果卻被楚王拒絕了。

原因就是擔心參加宴會的越人,再次看到越王的舞女跳舞,卻是在爲楚王獻舞,這容易勾起往日的記憶,影響這次宴會的效果。

現在章期想讓吳越女子獻舞···

此時,章期見昭滑遲疑,近前一步,彎腰行禮道:“將軍,昨日家父失禮,幸賴大王寬宏仁義,這才得以聲名保全。家父昨日回到府中,心中揣揣不安,嘆恨大王之恩難以報答。末將心中亦感懷大王恩義,是以特從家中帶來一羣舞女,獻於左右,以表心意,還請將軍成全。”

昭滑看着章期沉吟了一下。

這章義乃是他治理吳地的重要助手,在安撫吳地父老上起了重大作用,而且還是用來限制吳侯的重要棋子。

故而,章義的面子不能不給。

否則,若是章義得知自己拒絕此事,到時候肯定又會陷入驚慌之中。

而其他的人的知道了這事,也會更加看不起章義,這對用章義限制吳侯的計劃極爲不利。

想着,昭滑沒有立即答應下來,而是開口道:“將軍想要讓家中舞姬獻舞於大王左右,這雖然於禮不合,但是,本將知道大王對章義將軍即位看重,故而,本將可以代將軍去問問楚王。”

章期聞言大喜道:“謝將軍。”

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縮之意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陰陵族滅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二十三章 美人變法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